楞严经念诵网

三主要道甚深引导笔记·开妙道门 缘起

发布时间:2022-12-17 20:07:50作者:楞严经念诵网

  第一次讲法:

\

  我们大家心里想着昂旺朗吉堪布仁波切,向他老人家顶礼。

  我们大家一起念三遍《皈依发心》。

  我们大家再念一遍《心经》,后面的咒子念二十一遍。这样可以除障、忏除自己的罪业、开启自己的智慧。

  以后我们每次开始学法时都这样做,只是大家不必大声念,在心里默念就好,避免他人听到了不知道我们在做什么而造成误会。

  今天我们能够一起在这里学习,都是大家过去生中努力修善,这些善风将我们吹到一起,这是很难得、很难得的。今天我们大家一起来共同学习是这部《三主要道》,佛经三藏十二部最重要的心要摄为《菩提道次第》,《三主要道》又是《菩提道次第》的心要,所以,今天我们学习的是心要中的正心要。这部《三主要道》才是真正有助于我们成佛的法,是我们修得起的法。现在有些人讲要修明心见性,要修无上密等等,可惜我们没有这个水平,修这些只能种些习气,但生不起功能。如果我们能够好好地思维、学修《三主要道》,就可以从心里生起一些扎扎实实的功能,这才是我们迫切需要的。

  讲法首先要谈的是这个法源是否清净,我先简要地向大家介绍一下我自己:我曾在康定依止昂旺朗吉堪布仁波且整整十二年,其中的七年时间主要是学《菩提道次第略论》,也听过他老人家所讲的《三主要道》。今天我们学习所依的是帕绷喀大师讲的《三主要道》,我没有直接听过,所以我只能将在昂旺朗吉堪布上师面前听过的《三主要道》的教授以及自己所知道的讲给大家听,我们一起来共同学习。这里我要对大家说明一点:我所讲的可不是自己看书理解了之后,就来给大家讲,不是这样的。在汉地佛教有这样的教授,但在藏传佛教就没有这样的教授,传法都是要有师承的。有了师承之后,上师所讲述的修行经验才能够理解,这些在经书的字里行间是看不到的,需要口耳相传。我们学法也需要有师承,法要有清静的来源。如果靠讲法人自己看书,然后再讲给别人听,可能会加入他自己理解的东西及他个人的聪明智慧,这样无论怎么样说都已经不再是由释迦佛传来的法。现在是有这样的人,只要他看懂了一部书(所谓看懂了无非是他自己的理解),自以为理解了之后他就可以给别人说法。因此外国人就拿这种情形来讥讽我们中国的佛教是教说,还说所谓教说者即说教也。

  藏传佛教强调传法必须有师承,没有师承就不能传授。比如中国内地佛教有比丘戒、沙弥戒、比丘尼戒,沙弥尼戒,这些戒都是全的。但是在西藏地区就没有比丘尼戒的传承,因此他们在传戒时就不传比丘尼戒。我们中国的比丘尼戒是来自斯里兰卡的,后来斯里兰卡的比丘尼戒中断了,她们又来中国接过去。藏传佛教认为所传法都要有来自释迦佛的传承,中断的只能从周边的地区引来作为参考,但不能直接用作依据,作为依据都必须要有传承。

  我今天所讲的也是有传承的,虽然我没有亲自听到帕绷喀大师的教法,但是我的上师昂旺朗吉堪布是以帕绷喀大师为依止上师的,我在昂旺朗吉堪布上师面前听过全部的《菩提道次第》教授,同时我也听过上师单讲的《三主要道》。因此,我今天就是根据昂旺朗吉堪布上师所讲的教授,给大家讲授《三主要道》,同时自己也是再学习一次《三主要道》。

  这部《三主要道》是帕绷喀大师的弟子洛桑多杰记录下来,由汉族人仁钦曲扎翻译成汉文。缘起部分是我们印行这部书时我所做的,在这里我会对大家做简要的讲授。[改正动机与观察所修之法]以及[三主要道甚深引导笔记开妙道门]这两部分都是帕绷喀大师所讲的,是我们主要要学的。除此之外的内容大家自己看,可以作为参考。

  下面我简要的说明我写这部书的缘起:

  缘起

  西藏佛法由印度传入,藏地迭有大成就者和众多成就者。因众有情根性各别,因缘各异,佛虽悲慧普济有情,须根缘成熟者,乃易得度。但佛悲心不舍有情,佛度化事业从未停息,在藏地遂有宁玛、噶举、萨迦、格鲁等派先后迭兴,根熟缘聚众多有情,俱皆得度。蒙古、京沪暨全国各地区普惠宏扬,学人深受大益,亦迭出有大成就者。

  这里首先我要说明什么是成就者,什么是大成就者。我们学佛都希望有成就,并不是仅求知而已。怎样才叫有成就呢?如果我们能够把下士道修好,行动上能够止恶行善,以后生生世世永远不堕三恶道、继续得人身、继续修学佛法,这就是小有成就。另外就是我们在传承上师的引导下,以修学道次第为基础努力修定,把定修好就可以脱离欲界而进入色界及无色界,这也是小有成就。我们至少要在这两样小有成就中把握好住其中的一样,如果一样都没修好,只能简单地说我们是初业有情,不过是在学佛法而已。请在座的各位自己衡量一下:没有生起这两样功能的要努力生起;已经生起这两样功能的更要用功增上。

  一切修法都是有为法,有为法就是有造作的。在佛教上说有造作的就是有生、住、异、灭,在世间法上说一切有为法都有出生、成长、兴旺、衰败、灭亡。如果自己不继续修学,功能就会退化。修学就像逆水行船,自己不努力向前划,船就会向后倒退。如果我们不继续如法修学,生起的功能也可能消失。我们大家都要鼓劲努力,要将这两样修好,起码也要修好一样:或是得了定;或是搞清楚了业果,所做一切尽是纯善,不造一点恶,不种一点堕三恶道的因,这也就是得了世间正见。在佛法上就是两样正见——世间正见和出世间正见。得到了世间正见,在此基础上我们才可能修学正法得以解脱生死和成佛。没有这个基础我们就是空谈议论,就像过去善于空谈议论的士大夫,高谈阔论一番之后回家各吃各家饭,一点用处也没有。

  我们学修佛法之人不能只求懂道理,只懂道理不起真实的作用,要重在实修。学佛法不重实修就好比一桌子上好的饭菜放在面前,你自己不肯动手、不肯去吃,那又有什么用处呢?所以,我们学佛法之人一定要依佛法改变自己的心境,达到佛法最起码的要求——离恶增善,达到离苦求乐,到最圆满、最清净的境界就是佛陀,也就是成佛。这个基础就是要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做起。

  这里我要给大家谈一下,佛法既不是迷信,也不是自我陶醉,更不是逃避现实,佛法是在讲各种哲理,所谓哲理就是世间万事万物发展的共同规律或宇宙人生的真相。世间的哲理与佛学比较,世间的哲理没有普遍性,是有局限性的;佛学则将宇宙的真实相彻底显现出来,所以说佛法是讲哲理的,是具备普遍性的。佛法本身要讲体、相、用,不是今天我磕了头能保佑我的孩子长得胖,不是这个东西。佛法不是迷信,它是依哲理、依佛教的教理又和宇宙人生的变化、发展是一致的,因此佛法也是诸位知识分子要研究的。另外,佛法不逃避现实,佛法的教授要求佛弟子努力为善、努力去恶求乐,因此它不是在逃避现实。佛教徒在世俗世间的行为上还是要做得很圆满,做得很清净,最起码要做一个合情合理的人,不说是一个标准公民也一定要做一个好公民。佛法里有报四恩的说法,其中就有一个报国土恩,国土扼要地讲是指我们所生活的国家所在地,因此国家政府的规章法令我们要标准地守持,这样看来佛法不仅不是逃避现实,反而要把现实做得更好,这种行为就是在报国土恩。再有,佛法也不是自我欣赏,只求自己一个人独善。佛教上要求自己如是做,也要希望别人普遍都能做,而且普遍都能做得起。佛说的法都是对不同根性的众生说的,都是众生做得起的方法,而不是做不起的方法。释迦佛说法是根据不同的有情化现不同的身体来度化。对于我们人来说,释迦佛是化现人身来度化我们,因此佛所说的方法都是我们人能够做得到的,因此它不是空虚的,不是自我欣赏,要求自己如是的同时也希望所有有情都如是。在狭义来说佛化现的就是我们这样的人身,在广义来说是对于任何一个有情,乃至昆虫,佛都在化现与所度化有情相应的身子来度化它们。如果是一只狗,佛就化现为狗来度化它;如果是一只蚊虫,佛就化现蚊虫来度化它,佛的事业从没有停止过。我们学佛法之人应该把自己所学的佛法拿来推广,使大家都能够听闻,都能够接受;使自己之所作所为尽是离恶趋善,由很简单的求得人身的方法入手,最后做到解脱生死、为利众生而成佛之高远目标。成佛是我们学修佛法的最圆满的结果,这些事情都是我们佛弟子做得到的。

  要不怕苦,但也不是去求苦,佛法不是要大家一味去受苦。释迦佛当年有六年苦行未得成就,他就重新来。他告诉我们世人,光有苦行不解决问题,还是要靠从义理上改变心的各个方面才能起作用。总的来说,佛法是人身的身心修养学。从现实的世间法来说,假如我们使用佛法,就可以把自己的世间法改到最好。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我们观一切有情是母亲,我们能不能在一切母亲面前发脾气呢?反过来说如果我们在一切人面前都不发脾气,我们的群众关系就好了。我们见人都是笑眯眯的,别人还能不给我们好脸色吗?看见人家有什么困难,我们都能当作自己的事一样诚心诚意地去帮忙,我们的群众关系能不好吗?这样延续下去,善业的团体就越来越大、越来越大。

  佛法总的概括起来就是我们最现实的人生修养学,适合于我们的身心修养。修佛法和练气功在身心修养上有相似之处,气功采用了佛法的一部分道理,修心就可以健身,身心就是我们的正报,正报变了依报就能变。所谓依报就是我们所做的一切善恶都是依他而受报:如果是恶业就依他而受苦果;如果是善业就依他而受乐果。同样是一个人,你的心情变了,大家对你自然就会转变观念。今后大家修学时可以自己体会得到,周围的人在你修学有进步时对于你的看法就不同,对于你的亲热程度也就不同。这就是因为你的正报变了。所以说正报变了,依报就随之而变,或苦或乐都依他而受报。

  什么叫大成就者呢?那些生起了菩提心又证了空性的人才是大成就者。例如海公上师、清定上师,他们就是大成就者。我们都要发愿不但要成为小有成就者,还要成为大成就者。学佛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成佛,成佛由何而来呢?就是要具备证空性和生起菩提心这两个条件,才能成得了佛,所以这是我们大家学佛的共同目标。我们现在所学所修的就是起两种作用:一是如何生慧,一是如何培福。我们现在要紧的就是如何把福报培起来,如何把智慧开起来。智慧不是一件可以从商店拿得到的东西,智慧是对世间法、出世间法以及如何成佛具有清净圆满的认识,这种认识就是智慧。有了智慧我们才能起行,没有智慧我们就没有方向,不知道该怎么去做。比如说我们将客观事物了解清楚了之后,自然就能够想出办法。学佛也是同样的道理,我们要把成佛的因弄清楚,知道需要具备什么条件,需要怎样的先后次序,这可是不能乱的。当然我不知道在座的有没有大菩萨,我只是以自己的程度说:我们现在要紧的就是将下士道修好。发心当然要为上士道,要为报母恩而成佛,这是我们的最终目标,但是基础是先要将下士道修好。下士道修好了,简单说就是我们把业果掌握在手上了,能够生生世世得人身。我们有了发愿的愿力,才能生生世世值遇上师,生生世世值遇宗喀圣教的教义。

  我们现在为什么要学习宗喀圣教的教义呢?因为释迦佛过后,由于时间久远了,佛法慢慢地开始有了污染,并且有了很多失缺。后来有宗喀巴大师来整顿、弘扬、开演出了非常圆满的佛法,而且他的方法符合我们当前的根器,对我们来说是最需要、最实用的。这里我要说明:凡修佛法都是好的,即使是念阿弥陀佛的人都能成佛,不同的只是时间的早迟。如果找到正确的、圆满的修行教授,就能缩短成佛所需的时间。如果没有找到正确的、圆满的修行教授,修行者就不清净了,不清净的要想转变为清净的,那就很难、很难。

  自无始以来,我们的烦恼一生比一生浓厚,要想把它清除是最大的困难。我给你们举个例子:我们给别人做思想工作是比较容易的,但是给自己做思想工作就困难了,因为我们总是会这样的原谅自己:“我是犯了错误,但那也是迫不得已,都是为了家人,或是为了别的什么。”我们总是要把责任推给别人,没有那个敢于大胆承认这件错事是我干的、该我负责,生不起这样的心嘛!每个人都会感到自己是尽善尽美的,即便实实在在是自己错了,也大都会把责任推给别人,因为生生世世都是这样的。我们学佛法就是要断烦恼,断烦恼就是要做思想工作,在帮助别人断烦恼时我们都能说得头头是道,可要帮助自己断烦恼就比什么都困难。多少生以来养成的习惯是:“我没错,我是正确的,有错都是旁人引起的。”我们学佛法之人要正面看待自己的过失,比如儒家就有这样的话:“君子过犹如日月蚀焉。”这就是说:真正正人君子的过错如日蚀、月蚀一样,大家都是能够看得到的,这样他们才能注意改正。

  大家要认识到,我们学佛法就是要断自己的烦恼,佛说了一辈子法,都是教我们如何断烦恼。有烦恼生起,那就是我们的苦因,这一点大家要明白。当着人你不敢说,在佛面前你可以说嘛。你不说他老人家也是知道的,你何必不说,何必隐瞒呢?我们在修学佛法时所做的七支供养里面就有忏悔。不能说我们今生是好人,今生行的是善业,就能说过去生中没有恶业,这谁也不能保证。因为业果有一生受,有多生受,乃至多到五百世受。万一过去生中的恶业将我们引到三恶道该怎么办?因此,我们要乘着今生的人身好好忏悔。忏悔有什么作用呢?因为忏悔有追悔心,可以破坏恶业倍增的功能,所以我们要忏悔。我们不知道自己过去生是否做过坏事,在座的各位过去生中什么好事都做过,什么坏的、要堕地狱的事也大都做过,在我们的心识上什么善恶都是具足的,遇到什么境就会现起什么。我们学修佛法之人无论如何都要忏除一切恶业,修行是改造三世的业,我们要乘着今生的人身好好忏悔过去生中的恶业,不让它生果;今生的恶业更要好好忏悔,不让它生果;我们现在还要发愿未来生中不造恶业,这样三世的恶业就可以清除了。

  关于三世的善根,由于我们过去生中没有生起求解脱的心,没有生起出离心,所以种的都是世间因。由世间因感得的果无论好、坏都要在世间受,因此,我们应该将善业拿来回向,将过去生中所做的一切善业回向给为报一切母亲恩自己愿成佛,变成为成佛的资粮。当善业变成为成佛的资粮以后它就可以倍增,在没成佛以前一切善业都不会消失,而且业的力量还在不断地倍增,这就等于我们在积福。我们将今生的和未来的善业都拿来回向,那么这些善业就不再在世间感果了,自己所做的点滴善业都要一直到了成佛才为止。大家也许会想:“我将一切福报都回向成佛了,那么今生的生活怎么办呢?”这是不必担心的,能够成佛的资粮我们都有了,现生的资粮自然会有。我举这样一个例子,比如我们要去北京,当然要经过许多地方才能到达,不刻意追求到这个地方,却自然而然地到了这个地方。佛当年成佛之时,他老人家将几万次转轮圣王的福报都回向给了未来所有的学佛者,即便是发生饥荒的时候,佛弟子都不会缺生活的来源,所以大家不必担心。另外我们天天在培福,天天在忏罪,自己也在不断地积累福报,因此不要去担心。内因果比外因果发展得要快些,发展得要大些,所以我们学佛佛法之人不要愁生活来源。

  现在一般人认为:“今生我好聪明、好能干,所以我才会有高楼大厦可住,生活上才会有如此的好!”殊不知这些聪明都只不过是一个火药引线,现世的果报是过去生中培养好的,单是有点引线起不到什么作用。我们过去有福,它自然要来。我举一个现实的例子:那些踏踏实实工作的普通人即便是又聪明,又能干,总是在实干,可到头来他不一定能分到一个大房子,不一定什么都能弄得好好的。但是有些当领导的(当然我不是说所有的领导都不对,只是说有这种现象。),虽然连话都说不清楚,可万事却都要他说了才算,而且他的享受还要优厚于其他人。这些是怎么来的呢?是来自于过去生。过去生中所积累的福报就好比你在银行里有存款,你走路去银行提款可以;坐车去银行提款也可以;甚至坐飞机去银行提款都可以,但必须要银行你有存款才能提得到。反过来大家可以看到,有许多常年辛苦劳作的人,到今天连住房也没能分得到,这种例子有很多。这就是说不是只靠今生的勤劳与聪明就可以得到一切,还是要有前生积得有福、积得有慧。积得有福享受就与众不同,积得有慧就能辨别善恶是非,这些都是由过去生中来的。我们今生努力地好好做人就是在发扬过去生中的好习气,如果我们坚持这样做下去,来生一定会更好。

  我们修学佛法之人要掌握三世,趁着我们今生得到人身,不仅要将过去生中所做的恶业全都忏净,将善业回向成佛;还要把今生所作的恶业全都忏净,把善业回向成佛;还要发愿来生只作善业、不作恶业。这样做我们就能一天天地美好下去,不空过人生。假如我们去忙正修以外的事,自己最大损失就是过了一天,寿命就短了一天,福报也就短了一节。大家往往忽略的就是这个问题,总是认为自己的福报如银行里自己有存款一样,不断取就是了,殊不知世间的福报总是会有个限度。我的上师——昂旺朗吉堪布上师当年的生活就十分简朴,我们这些弟子们总希望他老人家过得好一些,舒适一些,堪布上师对我说:“成佛要好多的福报喔!”他老人家一生都示现一个普通出家人的样子,生活上十分节俭,每天都在孜孜不倦地修学,这就是他给我们做出的榜样,大家应该好好向他学。

  我希望我们大家都能成为大成就者,这是最大的希望。假如不能成为大成就者,我们也要利用这个人生成为小有成就者:或者是能得定;或者是能将业果搞清楚,确保自己生生世世能够得人身,这是我们学佛法之人这一生中最起码要做到的。千万不要现在就去广看三藏十二部,等你看完了,头发都白了,就再也没办法修了,尽管心里很想修,但是堪忍性、坚持力都不够了。所以大家要趁年富力强的时候好好学、好好修。

  宗喀巴大师依藏中各派大德教授实修,建立清净完整显密圆融教法,于拉萨建噶登寺,立辩论之规,建密院之制,使学人皆能依显入密,实践实修,由凡趋圣;遂使释迦牟尼教法,在藏地大为兴盛,故西藏僧俗尊称宗喀巴大师为第二法王。

  这一段概略地说明宗喀巴大师是怎样整理复兴如来佛法的。他并不是一个人作主,而是先向当时各宗各派的大德学法,学法之后就实修,实修之后他发现了其中的不足,就亲见文殊菩萨,在文殊菩萨面前求教授,将不清静的洗涤清净,将不圆满的补充圆满,建立了完整的显密圆融教法。西藏过去的密法都是秘传,从宁玛派起就盛传密法,到了莲花生大师的时代,他就不仅仅是传密法,而是先讲显教。他对当时的二十五大弟子都是显密共传,这二十五大弟子也都是即身成就。当时的宁玛派还是重在传显教,以后的西藏学密法的人也都是这样一代代传下来,现在都归称其为宁玛派,这就是西藏的早期佛教。我们现在所说的宁玛派,意思是旧教,是原来就有的。不仅是莲花生大师一个人所传的,包括后来很多在西藏传密法的,我们都把他们统称为旧教。宗喀巴大师在拉萨建噶登寺,最为殊胜的就是建立辩论之规,现在称为辩经。大家学经教时,比如学《俱舍论》,论中好多疑难的、需要解决的问题,大家就互相问难。也就是我一问你,你立即要回答,如果你不能立即答出来,就说明你对教理还没有明白,就是你输了,这就是他们的规矩。就如电影《班禅东行》中所演的辩论那样,都是两人一问一答,击掌之间就必须回答。西藏考格西时也要进行辩经,无论怎么问都要能回答,才能考得上格西,这也就表明他已经将显教搞得清清楚楚的了。不像我们汉地学佛法的,听上师讲了一下,自己看了一下经书,就说自己懂了,这在西藏是不行的。在西藏,每一个教授都有难懂的、难理解的地方,他们就要把这些拿出来相互问,问者提出的问题都是难以理解、难以说清楚的,他手一击答者就必须立即回答,根本容不得考虑,如果教理不弄清楚,怎么回答得出来?有了这个规矩,每个僧人就必需把教理搞得很彻底。这是宗喀巴大师的独创,在他以前是没有这个规矩的,后来在西藏三大寺考格西要经过这样的过程,只有无论怎样难答的问题都能回答得出来的、教理上一点也不含糊的喇嘛才能考上格西。考上格西后还要在达赖佛爷和许多学问高深的大德面前去互相辩难,每年选出七名获胜者,就封为拉禳巴格西。昂旺朗吉堪布上师就是当年的拉禳巴格西。

  现在有些人有这样一种主张,他们说修任何法都是起过渡作用的,过后就没有用了。这种说法很流行,其实是对《金刚经》的错误理解。《金刚经》本文上说的是这些修法都是要的,是在成就之后不要执实这些修法,但不是不要了。那些人就把这段话拿来说修任何法都是起过渡作用的,就像是渡船,过了河以后就不要了,其实这是错误的理解。

  世界一切有的事物都是缘起有,缘起是条件、是因素。世间法也是缘起有,没有那一样是不要条件和因素的。但是任何事物自能成其为有的性质是没有的,都是各种因缘和合而成的,所以没有自能成其而有的自性,佛法中所说的空就是空无自性这个道理。世人所执实的就是执在这个事物硬是这样的,那个事物真是那样的,我们就是在这样的前提下起烦恼的。从《金刚经》文字表面的意义上看,好像是要我们以对待过渡船的方式对待修法,过了就不要了,总要有什么用处呢?其实经中真正说的是叫我们不要执实。我们从什么地方可以证明呢?我们所念的《心经》上的确说过无这样、无那样,但是《心经》上有这样一句话,“是故空中无色”,这就说得清清楚楚了,当我们在根本定中缘念一切皆为自性空,由于我们只一心缘念自性空,当然世间一切有为法都不现了。大家可以回去思维一下:一切有为法都只有在空性中才不现起,不是说在世间一切都没有,而是在根本定中一切才都不现了。我们在根本定中思维这样的自性有没有?那样的自性有没有?思维到最后任何东西的自性都不能成立时,一切突然都没有了,此时自己只是一心住念在自性空上,其他的一切有为法就都不现了,因为只要心里不缘念,一切有为法都不会现。

  我们在生活中的一切思维,都是因为心在缘念,如果心不缘念,什么都不会现。简单的说:如果心无对境,就不会起思维。学过密法的都知道有个闷觉位,闷觉位就是说:如果你思想上没有对境,就不会起思维。我们现在无论修什么法,无论想世间什么境,都有个对境:要去上班了,就有上班这个对境;要去坐车了,就有坐车这个对境,没有对境就不起思维。佛法上也是这样的道理,没有对境就不会起思维。

  我们学佛法的人必定都要有修法的所缘,什么是修法的所缘?我把自己总结的体会供大家参考:我觉得修法之所缘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形相所缘,一类是义理所缘。观佛像就是形相所缘,想道理就是义理所缘。无论修什么都必须要有所缘,没有所缘什么也修不起,因为没有所缘就没有引起思维的内容。

  这里顺便跟大家说一下什么叫修:广义地说内心的思维就是修。如果只是一天到晚一个劲不停地念仪轨,不作深入地思维消化,这些仪轨对内心的改变有什么作用?那就成了“小喇嘛念经有口无心”,不会有什么作用的。如若你念的是好的,是可以得点加持,但是不能变心,因为念仪轨与变心没有关系,没有起思维就不会变心。学佛法之人最高的成就就是要能够彻底变心,就算你一天能把三藏十二部都背完,不能变心也不能起作用。佛法上讲“闻、思、修”,思就是思维,修的时候也需要思维。这里就出现一个问题:思的时候怎么思维?修的时候又怎么思维?在我们平时思的时候,一定要从正反两个方面去思维,正的方面思维如果做了能有什么好处,反的方面思维如果做了会有什么害处,这就是在思的阶段应采用的方法。经过从正反两个方面的反复思维,最后自己可以得出什么样的做法才对我们有利的结论,这就叫定见。有了定见,在上座的时候我们可以从正的方面简单地、扼要地缘正念而思维,思维之后要做到心与法二者合一住在心里,只有住在心里才能起作用。如果认真修法,心与法每天都会起摩擦作用,只有熟到极点了,才会发生功能。在显教来说,发生功能是在修到熟极了的程度之后要生热,加行道中的暖善根也蕴含此种道理。这也就是说要天天磨练,修到熟极了的程度时,身体内部要产生热。不去实修会认为这是在讲道理,当然大家现在是体会不到的,要在自己实修以后,这些功能就能体现出来。

  宗喀圣教继阿底峡尊者嘎当派而为新嘎当派,即格鲁派,即善律派;俗称黄教。

  这一段是说宗喀巴大师的教法是以阿底峡尊者教法为依据。阿底峡尊者将佛教三藏十二部精要浓缩为三士道,即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他是将自己所证得的佛教最精要的、修行者最需要的,浓缩起来给大家说了。宗喀巴大师在这个基础上将其发展了,他在三士道上特别标出了“出离心、菩提心、空见”,这样就将阿底峡尊者的嘎当派的教法更丰富、更圆满了。所以他老人家就成为新嘎当派。阿底峡尊者是将佛所讲的三藏十二部总摄为三士道,宗喀巴大师则在三士道的基础上特别标出“出离心、菩提心、空见”,这就是新嘎当派与旧嘎当派的区别。这对于我们众生来说,就更明确地知道应该依止什么。新嘎当派就是格鲁派,因为格鲁派僧人喜欢穿黄衣服,所以又俗称为黄教。格鲁派的意思就是善律派,因为其最讲究守戒律。当时的红教发展得有些不象话,有些僧人在庙里还带家眷等等,后来红教也有大德站出来革除这种坏习惯,尽管革除了一些却没有除尽,直到现在还有。这种坏习惯也曾影响到黄教,直到帕绷喀大师出来很严厉地指出:三士道没有修好,你们把密法放下!这里隐含着指出不能学那些不好的东西。所以现在我们感到帕绷喀大师是宗喀巴大师后面的振兴之人,因为佛法流传久了就难免会加入世间的烦恼,需要有大德站出来加以清除。帕绷喀大师在西藏是令人畏惧的,他是文殊菩萨再来又有什么好怕的呢?因为帕绷喀大师对弟子要求最严,在这部《三主要道》里他说道:“没有把三士道学好,你先把密法搁下。”

  宗喀圣教心要,显密圆融、径趣大乘、普利三士。密依显而生、显因密而速成;故圣教之心要,乃佛三藏十二部精要,摄为菩提道次第,道次第之心要,厥为三主要道。

  [宗喀圣教心要,显密圆融、径趣大乘、普利三士。]这是说宗喀圣教和其他各教派及内地的教法不同,他要求我们不管修什么法都先发为众生成佛的愿心,这就是其殊胜的地方。所谓[显密圆融]就是他的方法。

  [密依显而生、显因密而速成;]这是说如果单依显教成佛需要三大阿僧祗劫,依密法则只要把戒律守好了,最迟十六生成佛,最快即身成佛,乃至三个月、最快一个半月就能成佛,当然前提是要其他前行法都已经修好了。佛当时在世的时候,好多修行者是言下得证的,是因为他什么都修好了,佛单是把成佛的窍门告诉他,他一下就成佛了。他们所生的功能是多生修行的结果,我们现在也应该走捷径,精进地学显教,将密法拿来天天串修,一旦显教的功能生起了,再修密法一下就成就了。

  这里我要说一下:你们学过的密法不能丢,这是宗喀巴大师说的。他在说戒律时曾说过:自己的本尊不能丢。但是如果我们现在专心专意地修密法,就把我们应该专修的显教耽误了。昂旺朗吉堪布上师的教授是:对于密法要天天作通常瑜伽串习,也就是按仪轨修一道就是了。

  我们的全部精力应该用于学修菩提道次第。如果你们没有时间、忙不过来,无法学菩提道次第,就以修菩提心为主修。当年我在康定跟昂旺朗吉堪布上师学菩提道次第,就整整用了七年!可现在的人哪有这么多时间啊。我这次就是发一个大愿,我们大家来共同学习《三主要道》,在学完菩提心之后,我就把昂旺朗吉堪布上师传我的修菩提心的方法传授给你们,你们天天以此串修、天天去思维。这个教授的好处在于不仅是成佛时离不得,就在此生来说也是最有利于忏罪、培福。昂旺朗吉堪布上师对我说过:假如你的一念真实菩提心生起了,那么所生的福报是连太空都容不下的!修菩提心就是有这样的功德。有了菩提心的人,尽是在为众生忙。过去我们所造的恶业总是得罪了一部分众生的,如果我们现在一心一意尽为众生,劝他们如何离苦得乐,这忏罪的力量就大了。假如我们证了空性的话,那么忏罪的力量同样是很大的。我们之所以造罪就是因为执实,把什么都抓得紧紧的,认为都是真实的,所以才会造罪。假如证了空性就把执实的心破除了,所以忏罪的力量很大。简单的说:我们就是要抓紧时间生起菩提心,抓紧时间证空性,这才是我们修学佛法之人现在要做的。其他的方法都是为生起菩提心、证空性的方便,综合生起这两样的方便前行就称为一个菩提道次第。在大家实在忙、没有时间的情况下,就按这个扼要的教授来修,这是我的体会。我们好好修菩提心,好好修止,先在心中生起定,然后串习空性的道理,虽然生不起真实的功能,也是一种随顺修习正法的方法。

  我们在修学佛法上有成就,在因果上也就有成就。我们这一辈子喜欢干的事情,来生就要起等流果。等流果就是你前一生爱什么,下一生还将爱什么,这里面要包括善与恶。比如你今生爱打麻将,我相信你来生还是天天麻将打个不停,这就是等流果的作用。这里还有个同类因,也就是我们前一生喜欢什么,下一生还将喜欢什么。简单的来说,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通过学修佛法,将随业力流转变为随自己意愿流转,这才是我们学佛法的目的。每个人的意愿自然都是愿意好,不会愿意坏,大家都希望有这种功能,这种功能是否会有呢?这是很有可能有的,因为只要有这样的欲心,我们就能达到。那些整天跳舞玩耍的人也都是由欲心所驱使,因为他认为跳舞玩耍很舒服,所以才跑去的,这就是由欲心所驱使。帕绷喀大师有这样一句话:世人对世间法是最会修了,假如将其转过来修佛法,那就会决定成功。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欲心所决定,欲心是可以自己作主的,就看自己是喜欢糖果还是喜欢粪便。假如你喜欢糖,你就天天吃糖,那就是甜的;假如你喜欢粪便,也就没有办法了。虽然说欲心是可以自己作主,但行善却仍旧很困难,不但要和自己的烦恼作斗争,还要和自己的业力作斗争。业果来了要能够承受,烦恼来了要能够转化对治,我们就是要有这样的心境才行。没有这样的心境,你就是再怎么懂三藏十二部都不起作用。

  佛法重在实修,对我们初业有情来说不重在多闻,将来我们小有成就了之后,可以再多闻。因为大家目前最头痛、最恼火的事情就是忙,没有时间怎么能广学?广学好不好呢?广学的确好,也的确殊胜,可是等你学到半通不通之时头发都白完了,你还修什么呢?所以我们要学了一两个法门,就修一两个法门,在这部《三主要道》里就是这样说的。我们学了《三主要道》,就要把《三主要道》作为主修。如果你没有时间广修《菩提道次第》,就把《三主要道》作为主修,《三主要道》的核心就是修菩提心。没有证空性前修的是世俗菩提心,也就是修这部书中所讲的出离心、菩提心等内容。证了空性之后,我们原具菩提心的性质就变了,世俗菩提心就变成了胜义菩提心。简单地说,《菩提道次第》就是生一个菩提心。单有世俗菩提心只完成生起菩提心的要求之一半,要等到证了空性才圆满,才成就了胜义菩提心。各位将来如果证了空性,那么成佛就是明天的事,并不再要太多的时间。有了胜义菩提心之后,一切过去认为实有的法,我们的心不再认可它们是实法,不再生起实有的执著,我们的法身才圆满。在我们的菩提心生起了之后,我们为众生成佛的信心才博大,福报才能圆满,报身也才能圆满。法报二身圆满不是佛是什么?不是要谁称我们为佛,是我们自己具备成佛的条件了。

  成佛之后我们不要起定,因为在定上才坐得舒服,才能坐得下去,如果坐得恼火,谁能坐得下去?没有定力的功能、没有证空性的功能和菩提心这三种的力量做支持,我们当然坐不起。各位可以自己试一下,假如什么也不想,能不能坐上一小时?坐不下来嘛!佛之所以还在就是因为他在不停地修,所以才能长存。

  [道次第之心要]就是出离心、菩提心、空见。在座的各位无论如何都要把这三样抓住啊!不要挂个招牌:我是学大乘佛法的人,结果心里却是空虚的,那怎么得了?我们一定要珍惜,这不是靠人家来说,也不是靠上师来传,而是要靠我们自己去修。

  帕绷喀大师是拉萨色拉寺格西、善律派第十九代承传师,为西藏僧俗众所依止。于三主要道、依道次教诫,详为开演,既精辟,又简洁,又恳切,又踏实;依之则成,违之则失,诚学人断烦恼、趋圣地之津梁也。

  [依之则成,违之则失]这两句非常重要。这就是说:如果依帕绷喀大师的教授就可以修得成,假如把这些丢了去学什么歪门邪道,那就什么都将失去。

  这里附带说一下:障碍我们修法的违缘有两种,有必要将其仔细分析一下:坏事干扰我们修法当然是一种违缘;有一些好事来了也会干扰我们修法,所以也是违缘。比如别人对你介绍某个法怎样的好、如何的殊胜。他说的那个法是不是殊胜呢?是殊胜,但对我们修下士道的人来说不是主修。如果别人一说这个法很好,自己就忙着去学、忙着去修的话,就把自己该正修的耽误了。如果我们现在的水平不够,修再殊胜的法也生不起功能,反而把该正修的耽误了。这就是说好事也可以变成违缘,学法之人要注意这两种违缘。坏事来干扰是一种违缘,是障碍我们修学的;那些叫我们去学高深的法门,甚至说一些让我们感到害怕的,也是违缘。

  我曾听到过这样的说法:“你们好好去修大圆满胜慧,修好了自然就会生菩提心。”这个说法是一种不顺因嘛!比如学舞蹈的,舞跳得再好是不是就等于把文学学好了呢?大圆满胜慧是教我们不执实,讲一切都是缘起有、自性空;菩提心是教我们念母恩,修慈、修悲、报母恩,两者性质不同,因就不顺嘛。假如这种说法成立的话,那么玉米杆下面就可以长红苕了!有没有这种事呢?没有嘛!比如我今天吃的是猪肉,口水里却是牛肉,有没有这种事?没有嘛!所以种因既要看其是不是正因,还要看其是不是顺因。他们所说的你还不能说不对,“你们好好去修大圆满胜慧,修好了自然就生菩提心。”这是现代的话,不是过去的话,现在正流传这种话。这种话是引导众生离苦得乐,还是引导众生浪费时间?对学法的人来说,佛说过要具备鉴别是法、非法的能力。我还有更深的体会就是我们要善与鉴别一个法是当前需要修的,还是下一步要修的,或是未来要修的,这是一定要分清楚的。我们要修的是现在需要的、生得起功能的法。有些法尽管是很好的,但是以我们现在的水平修了也生不起功能,同时我们的寿命和福报都浪费不起,浪费一点就少一点,对我们可以说就是损失。所以,我们一定要具备对法的鉴别能力。

  不仅在我们内地,就是在西藏也有这样的习惯:一听说某个大德在传法或者灌顶,就赶紧伸长了脑壳钻进去,既不去问传的是什么法,也不去问这个大德有没有传承,只要他有名声,他是个活佛,就不怕有多挤,伸出脑壳让人家摸一下:“哦,舒服得很啊!”这有什么用处啊?这样能改变身心吗?改变不了嘛。凡是修改变不了身心的法,都对不起自己。我们耽误一天,福报就少一点,寿命就短一天,你总不可能天天睡大觉福报就能增长,要靠你自己去修。我们在防止障碍时,既要防止违缘方面的、不好的障碍,又要防止不属于我们当前需要的善业违缘。我们内地难得见到活佛,活佛一来,脑袋挤扁了也要伸过去让他摸一下,在西藏也同样是这样的情形。

  我们学佛法的人有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就是要择师。师要择弟子,弟子要择师,不是见哪个都行。现在有个说法,什么给一颗舍利结一个因缘。我举个例子大家想想:川医做不做广告?其他医院为什么那么起劲地做广告?真正货真价实的、有修证的上师,哪个去找过徒弟,完全是徒弟来求法嘛。我体会这和商人争市场是一样的,美其名曰我是在普度众生,其实就是争市场。他们的那些做法,我体会按流行的说法就是包装货:外边是精美的包装,里面却不是真实的东西。我们学佛法的人应该具备辨别能力,要学会鉴别是法、非法。依师要观德,假如你不观德,上师一旦与你接上法源之后,可能给你灌一脑子甘露,也可能给你灌一脑子污秽。那可就好比你掉进了粪坑里,要如何洗才洗得干净?这一点大家一定要仔细。为什么我这么强调这些呢?因为择师错一步,就要将自己带错千万步,方向一偏就是若干生的事情!修法稍微错一点,我们就可能要错若干生,而不仅仅是眼前这一生!我谈这些可不是有门户之见,而是因为这一点太重要。

  宗喀巴大师当时是各宗各派都学了的,并且在他学圆满了之后,各宗各派的人都向他学。佛法原本是没有派别的,都是由传教师以后慢慢形成的,最后的源流还是要归成一体。修任何佛法都是要成佛的,差别只在于是否圆满、是否清净、是否快,得到的结果就是成佛的时间长和短。找到了正路,不需要很多生就能成佛;要是没有找到正路,时间可就成了无量数,不知道要修多少生才能成佛。学佛教各宗各派的教授都植有成佛的种子,都一定会成佛,这一点是要肯定的。就算是学了不圆满的法,造了很多恶业,在将恶业的果报受完了之后还是要成佛。即便是一个老太婆跑到庙里去为求她的娃娃长得胖而磕头,因为她礼了佛,同样也种了成佛的因。禅宗也好,其他什么宗也好,都是要成佛的,不同的就是时间的问题,是多少生的问题。这个多少生的数量很大,后面不知要画多少圈圈。因此在这段后面的文字说得很清楚:[依之则成,违之则失,诚学人断烦恼、趋圣地之津梁也。]这点非常重要。我们学佛的目的就是要断烦恼、所谓[趋圣地]就是断烦恼无苦;趋圣地得乐。

  由大师的亲灸弟子洛桑多杰记录编辑,由仁钦曲扎译成汉文,学人见之,皆极欢喜,群力校核排印,备内部学修。

  总分三部份:

  初:改正动机与观察所修之法。

  中:三主要道甚深引导笔记,开妙道门。

  后:附录:

  后跋,三主要道笔记 Ÿ密钥,加持近传诸上师启请文,注释。

  这部书的三个部分,[初:改正动机与观察所修之法],这是帕绷喀大师讲的,这是我们这次要学的。[中:三主要道甚深引导笔记,开妙道门。]这是我们这次要正学的,在这部分的前言是翻译人所写,在这里我们不学,大家可以自己看看,作为参考。后面的附录、后跋、三主要道笔记Ÿ密钥、加持近传诸上师启请文、注释等内容在这里我们也不学,大家也可以自己看看,作为参考。

  愿诸学修者依之皆发大心,共证菩提!

  这是我们的愿心,[发大心]就是发菩提心,[共证菩提]就是大家都成佛。

  低劣再传弟子昂旺敦振谨识

  我不是帕绷喀大师的亲传弟子,但因为我是昂旺朗吉堪布仁波切的亲传弟子,所以我是帕绷喀大师的再传弟子。昂旺敦振是上师昂旺朗吉堪布给我取的名字。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楞严经念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