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念诵网

十六特胜观的禅定方法

发布时间:2022-12-29 19:58:59作者:楞严经念诵网整理

学习佛学的师兄对十六特胜观应该有一定了解,它是一种禅定方法,对修行是有帮助的。所以师兄对十六特胜观的禅定方法要有一定了解,这样才能知道怎样做。那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方面的内容吧!

十六特胜观的禅定方法

一步:观息入

从息入观起,最易入手,开始时仍应结跏趺坐(或单盘、散盘),结定印,外绝万缘,正身正意,调心调息,第一步只观入息,不观出息。观息从鼻入,至于脐下(功夫深后息入遍至全身),心依于息,念归于息。出息时,不随不依,听之任之。入息粗细轻重涩滑,冷暖,久近之相要细加体察。待修至能观入息之各种相状时,即可修第二步。

二步:观息出

观息从脐起出于鼻端,一心随息而不乱,观息出时,不观息入,唯细心体察出息粗细轻重涩滑,冷暖,久近之相。

以上二步对呼吸之气的体察,要注意,知道息粗了,就应把它调细。出入息的粗细,人各有别,有的入息粗,出息细,有的人相反,原则上讲,要逢粗则调。轻重相,不是指气的轻重,是指对自己身体的感觉,入息时觉体轻(这是感觉,实际重量并没有减轻),出息觉体重。涩滑相,一般是入息滑,出息涩。冷暖相,是有变化的,功夫深了,入息暖,可以暖遍全身。初始,应细心体察自身的出入息的冷暖相,不用追求与别人相同。

观息数息,都为了达到心依于息的境地,使心不散,就为禅定创造好条件了。从观息开始,人人可行,但又不可轻视,因为这是三世诸佛必经之途,我辈凡夫,更应坚信此理,恒行此法,必然会有收效的。

一二步之所以分观,是因为这样做可以使意念不过重,不易疲劳,能持久,身心处于比较适度的松紧状态。因系入门初步,故宜如此。

三步:观息长短(修欲界定)

这一步是出入息俱观,需要掌握明白以下状况。

1.观心静与息长短之关系。若心定时,会感觉到入息长,出息短。心定则住于内,息随心入,所以感觉入息长。心不外驰,所以感觉出息短。

2.观心粗细与息粗细之关系。如果息长,则心细,息短则心粗,心细息就会细,绵绵之息,从鼻到脐,微缓而显长相,出亦如此。心粗则息粗,出入均如此。

3.如心已转静,情况就变了。息短觉心细,息长觉心粗。这时,入息从鼻至咽喉就知息尽,出息从脐至胸即尽,因为心进入较好之定境,所以感觉到息短。所以,心细则息短,相反,心粗则仍明显感觉入息从鼻至脐,清晰绵长,出息亦然。

4.短中觉长则定细,长中知短则是粗。

《释禅波罗密》卷七说:“如息从鼻至胸则尽,此行处虽短,而时若大,久久方至脐,此则行处短,而时节长也。若就此而论,短中觉长则定细,觉长中而短是粗者。如心粗故,息从鼻至脐,道里极长,而时节短,忽然之间,即出至鼻,何以故,心粗气息行疾(快)故,虽长而短。然此息短,则是心粗也。故云:短中长而细,长中短而粗也。如此长短时节,知无常由心生灭不定故,令息长短,相貌非一。得此定时,觉悟无常,转更分明,证欲界定,故名亦爱。观行觉无常,故名亦策。”

欲界定,是初禅之前最低级的定境,修定过程中,由于调整身心,除灭沉掉,心渐虚凝,不复缘虑,名为粗住。粗住时,必有“持身法”生,令身心自然正直,坐不疲倦。此后,其心泯泯转细,名为细住。细住以后“于觉心自然明净,与定相应,定法持心,从浅入深,或经一坐,无分散意,所以说此名欲界定”。欲界定虽然空净,而犹见身心之相,定心易失,所以它是最初级的定境,但也不应小看欲界定,若依此定,会疾发无漏,以此无漏智断烦恼而得慧解脱,这是指在欲界定中出现顿悟,当然要根器好的,见地也较精顺的人,才会把握此种悟境。

四步:观息遍身(未到地定)

先解释一下,未到地定是超过欲界定而未到初禅之间的定境,亦即初禅的近分定,亦称初禅未到地定,特点是“身心泯然虚豁,失于欲界之身,坐中不见头首床敷,犹若虚空”(《释禅波罗密次第法门上》卷五),到此境界,易发见思真解,相当于《瑜伽师地论》所说的初证奢摩他。这是很重要的初禅之前的定境,在此定中方可生初禅。

发未到地定时,由于觉身相如虚空如云影,觉出入息遍全身毛孔,知道息长短相等(息细而匀),息入无积聚,息出无分散,无常生灭,觉得身空假不实,亦知生灭刹那不住,三事和合(根、境、识和合),故有定生。三事既空,则定无所依,知空不空,于定中不执着,即可破根本未到地。

以上已分别说到欲界定和未到地定的定相和修证,还应明白得失。比如欲界定,功夫还浅,定力不够,难得反而易失,得欲界定时,如果不善用心,草率马虎,会退失禅定,或得定后向人示定相,说定景,都会生障心退失禅定。此外,还有六种心态易使人失禅定,一希望心;二疑心;三惊怖;四大喜;五重爱;六忧悔。未入定前希望心是障心,入定中则疑、怖、喜、爱四心是障心。出定后则忧悔是障心。如果离六心,易得不失,如有此六心,难得也易失,修定的人是必须明白这一道理的。

还须注意,如果定心过明,见到外境界清晰明了,各种颜色鲜明耀眼,或见日月星辰,宫殿楼阁等;或一日至七日均不出禅定,见一切事,如得神通,以上所述,都不是正定,不可执着,要去掉它抛弃它。另一种情况是过暗,入定时,如同睡眠,无所觉知,能使人生颠倒心,也应及时弃之。

五步:除诸身行(初禅觉观支)

在未到地中,入定渐深,身心虚寂,不见内外,忽觉身心凝然,运运而动,初动时,还觉有身,如云如影动发,有从上发的,有从下发的,有从腰发的,渐渐遍及全身。一般说来,下发多进,上发多退。这个时候有十种境界出现(典籍称为十种善法眷属):一定、二空、三明净、四喜、五乐、六善心生、七知见明了、八无累解脱、九境界现前、十心调柔软。经过一段时问(各人根器不同,长的可达一年,短的一日或数日),会有八触发生,这是宇宙中的极微质与身体之极微质相互作用,相互交换引发的。八触是:(1)动触,定中全身起动之象;(2)痒触,全身发痒;(3)轻触,身轻如云如尘,有飞行之感;(4)重触,自觉身重如石,不能动弹;(5)冷触,身如冷水;(6)暖触,身热如火;(7)涩触,身如木皮;(8)滑触,身滑如乳。以上称为正八触,还有副八触:(1)掉(摇动)、(2)猗(轻盈)、(3)冷、(4)热、(5)浮、(6)沉、(7)坚、(8)软。共十六触,总称禅触,禅触发生时,均有十种善法眷属随同发生。如在未到地定中,证得禅触成就,就是初禅生发之相。

此外,入初禅者还有“外动”发生,室内诸物均动而发出响声,或不动而发出响声,有时,室外诸物亦出响声,听之任之,不为所惊即可,不可惊惶失措,而退失良机。至于是什么原因,证得后自然明了。

需要注意的是,初习打坐,有时也会有内触发生,但那不是因禅而发之触,禅触发生必伴有十善法眷属与之俱动,否则,就不是禅触。那么,非禅触之内触发生是什么原因呢?一种是病,打坐久了,虽未得定,但身心已得到一定调整,在静态中,由于体内外细微物质的交换,会激发潜在的疾病,如感觉重涩,是地大病生,轻动触,是风大生病,热痒等触是火大生病,冷滑等触,是水大生病。这些生理性的反应,又会影响心理,如暖热痒等会生贪淫欲盖(障也),重滑沉等会生睡眠盖,动浮冷等会生掉悔盖,强涩等会生疑盖。

现在讲除身行。什么叫除身行?身行,是指欲界身所起种种善恶行,入初禅后,心眼开明,观察到身内诸物都不净,则不造善恶业,就叫除身行,除身行,是除去了贪着肉身的心理活动。

初禅还必须具五支,所谓五支,即觉支、观支、喜支、乐支、一心支。略释如下:

1.觉支 觉是感觉,觉悟,入初禅时,一是觉到八触的发生,二是悟到得诸善法功德大异于往昔,三是觉身中诸物虚假不实,故名觉支。

2.观支 细心分别名为观,在初禅中,思量分别诸触与善法俱生时,与欲界中的善法和未到地等法都大有差别。观十六触时,相各不同,知粗则离,知善则修。

3.喜支 经细心分别十六触等相,是微妙珍宝,昔所未逢,深心庆悦,跃踊无量,故名喜支。

4.乐支 欢喜之后,心情安静而舒适,叫乐支。

喜与乐是两种状况,可以说心中踊跃而喜叫喜,心中恬静而喜叫乐,或者说粗喜叫喜,细喜叫乐。

5.一心支 经久受乐,心息虽然仍有觉触发生,但心不攀缘,不分散,定于寂静中,故名一心支。

五支的生发,可能有先后,也可能同时俱发,五支的生发是与定同时的。

十六特胜观的禅定方法

六步:受喜(破初禅喜支)

初禅中的喜支,是在烦恼(垢)隐没,觉观后生起的,由于未用观行破剖,观慧照了,所以仍然会生起烦恼,应该用智慧观到“觉观”性空㈠,那么依之而生的喜支亦空,故于喜中不着不染,这样产生的真实知见,得到真实的法喜,才叫受喜。

七步:受乐(破初禅乐支)

初禅乐支,因无观慧,易生染着,故不应受,应知乐的空性,于乐中不染,受无为之乐。

八步:受诸心行(破初禅一心支)

初禅时入一心支,心易生染着,此一心不应受。受诸心行,是指明此一心,“虚诳不实,一心非心,即不敢着,即无罪过,即是三昧正受。”这种状态,是此心寂定不动。“言正受者,想心都息,缘虑并亡,三昧相应,名为正受”。这一步是把一心支提高到正受三昧的定境。

关于初禅还应多说几句:

进入初禅,许多境况状态,都靠自己细心观察分析把握,要用智慧,要依正见行事。在进程中,五支及定心,前后有粗细深浅之分,一般说来,一动触发,就渐渐往深层发展,直至九品高位(古代认为修禅有下中上三品,每品又各分为三,共九品),这是一种情况。第二种情况,是一动触谢后,其余之触俱发,觉定也渐深。五支生发,大体也是两种情况,一种是发一支时,从浅到深,然后再发一支,各自均有深浅之相。二是五支俱发,亦是从浅到深,可见深浅之相。

初禅证得之时,各人的情况并不相同,有具足和不具足之分,若十六触具发,可称初禅具足。若发一两触,亦称证得初禅,属不具足初禅。为什么不具足也要算证得初禅呢?因为发一触二触,也具有十种定法眷属,五支成就,所以要算证得初禅。

证得初禅后会不会退转?这是许多修持者关心的问题,回答是会退转,有四种情况。

(1)退分:得初禅后,由于各种原因,即便退失,有的再修还可得,有的再修也不可得了。一般说来,退失后应回转来修加行,仍然可以再修再得的。起决定作用的是身心两方面的条件,尤其是对禅定的认识——见地,往往会左右禅定的成果。

(2)住分:有的人得初禅后就不再退失了,定心很安稳。也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需守护才巩固得住,一种是任运自如。

(3)进分:有的人得初禅后,即往前进,好的情况可以进到二禅,甚或三禅。一种是不加功力,任运自如即可进得,一种是勤修即可大进。

(4)达分:有的人证得初禅后,于定中即发见思无漏,达到所说的涅盘(圆满)境界,当然这是指的小乘圆满境界,有的任运自达,有的修观乃达。

需要明白的是,进退的情况也是各有不同的。如前所言,禅定面对的是复杂的人体,人体是一个复杂的超巨系统,既有生理状况的差别,也有心理状况的差别,因此在定境中的状况也就千差万别,真正的明师切不可以一种模式去要求所有的人,也不可以仅以自身的体验来代替一切,以偏概全是会误人的。所以,智者大师在指出各种进进退退的状况后说:“此义众多,不可具辩。”有的从九品逐次退到一品,直至退尽,有的退至一品又往前进,有的于退中忽发真无漏,断得一切烦恼障碍,猛进至圆满境界。进退状况,与修定者是否善于把握有很大的关系,与平时的心态修养也有密切关系。所以,如果加行不够,不要轻易发心修定,如果偶然得定而又退失,再修又会出现心理障碍,反而不利。

概括一下,“入此禅有寻、伺、乐、定五种功德,寻,即寻思;伺,较寻思更为深细的思察,介于意识与潜意识的边缘;喜,指身发八触而受快乐,其乐超过欲界众生由种种物质刺激感官所生的快乐,修定者初尝此乐,得未曾有,心中庆慰欢喜,有如大热天入清凉池;定,又译一心,指心念寂定不动。在生理方面,入初禅者,饮食睡眠皆可有可无。在心理方面,能自然恬淡无欲,不起贪欲、瞋恨、忧戚等不良情绪。初禅以上,也都具有这些功德。入初禅者心虽寂定,但还有对诸触的感受领纳和寻伺思察,心不完全寂静,故名‘有觉有观三昧”(陈兵先生《佛教气功百问》56页)。《楞严经》中说:“清静心中,诸漏不动,名为初禅。”

九步:心作喜(对二禅内净喜)

由于九步和十步是修二禅,所以先介绍一下二禅境界,二禅是弃掉初禅的觉观而进入的定境,有四支:

(1)内净支。指心已离觉观寻伺等垢,更为明净。初禅得触乐时,身即明净,兼令心净,故名外净,二禅因离寻伺等垢,心识相应不依外尘,故名内净。

(2)喜支。与初禅依身触生喜不同,二禅喜支不从外来,内心清净,定心与喜俱发,此种喜较初禅之喜层次更高。亦称二禅为俱喜禅。

(3)乐支。指于喜中受恬淡怡悦之乐,有如从暗室中出,见日月光明,心地豁然明亮,身心轻快。

(4)定支。受乐心息,既不缘定内喜乐,亦不缘外念思想,一心不动,故名定支。

进入二禅以上,心离觉观,故名无觉无观三昧。

现在谈如何从初禅境界修心作喜,入二禅境界。

首先要先修六行。六行又名六行观,它的方法是一厌下地之苦、粗、障,二攀上地之胜、妙、离。现在要进二禅,必须明白初禅的局限处在觉观,觉观仍然是心在动,影响定心,是动乱之定,因此应视初禅为下苦。对觉观生厌离之心,在觉观条件下生的喜乐定,是粗。觉观障碍了二禅的内净,故是障。攀上地之胜,是二禅内净安稳,胜过初禅觉观动乱之定。攀上地之妙,是二禅所得之内净喜,是因内净而发,较初禅之喜支更为美妙。攀上地离,是指若得二禅,心便出离觉观之障了。

本步之心作喜,即是修六行时,得内净喜,不生受着,从正观心,生真法喜。

从初禅到二禅,也有中间禅,在修行中,以三种方便,离一禅之觉观,一不受不着得离,二诃责得离,三观析得离。离开初禅,二禅未生时,有中间定法,但此定不牢固,没有“支”来支持扶助,初禅之默然心转变为寂心。这时的中间禅是以六行观为体,若离六行,易生忧悔心。若忧悔现,二禅不会生发,甚至会连转寂心也退失,或再发初禅,或连初禅也退失。这个中间禅要很好把握处理。也有称此禅为“无觉有观三昧”。

如在中间禅中,专心修习,经久不退,心豁然开朗,明净皎洁,定心与喜俱发,如人从暗室中出忽见日月光明,十种善法功德,也与定心俱发。与初禅不同的,是与内净定俱发,称为内净,是与初禅心为觉观所动相比较而言,初禅心有内垢,二禅心无内垢,故称内净。

初禅喜乐,实是离欲而生,二禅喜乐,从内净定而生,初禅喜乐与身识相应,二禅喜乐与心识相应,这是区别。

十步:心作摄(对二禅定支)

摄,收摄,二禅生喜觉喜,此喜虽正,仍会引起心动,应观喜性,知喜性亦空寂,使定心不乱,不随喜动,故名作摄。

十一步:心作解脱(对破三禅定乐支)

三禅有遍身之乐,凡夫得之,多生染爱,若执着在乐上,就像被缚住一样,不能前进,不得解脱。证得遍身乐时,即应用慧去观析,就会得知此乐亦由因缘生,空无自性,虚诳不实。这样,心不染着,即得自在,所以这一步叫心作解脱。

由于本步已在修三禅,故应先介绍三禅的有关知识,三禅又名俱乐禅,得三禅时,有舍、念、慧、乐、定五种功德。

(1)舍 指得三禅时舍离二禅中心受喜的纷扰;

(2)念 指得三禅之乐,以正念觉照,守护所得之定,令乐增长;

(3)慧 指能用善巧的方法去调心,离贪著于禅定之乐等过失:

(4)乐 指从内心而发之乐,乐遍全身;

(5)定 受乐心息,一心寂定。

修习三禅,仍需用六行观,厌二禅,攀三禅,先要明二禅的过失(局限,或不圆满处)二禅虽然从内净而发,但大喜则心动,定不牢固,故须舍去大喜,舍去因恋喜而涌动之心,一心念三禅功德。可用不受、诃责、观心三种办法遣之。三禅未生时,中间也有定,注意事项亦同二禅中间定,主要是不生忧悔心。

在修习中,一心湛然安静,这时,乐定未发,心自澄静,这就是三禅中间定(亦称未到地定),之后,泯然入定,不依内外,与乐俱发,当乐发时,亦有十功德眷属同时生发,但与二禅不同,无动勇之喜。“绵绵之乐,从内心而发,心乐美妙,不可为喻”(《释禅波罗密次第法门》卷五)。乐定初生之时,还未乐遍全身,这是因为,乐定尚浅,心尚有轻微的昏沉(沉没),心虽澄净,而定解力略为低缓,慧力作用还低,故称此为一过。其二是乐定微小,心智勇发,心不安稳。其三是乐定之心,与慧力相等,绵绵美妙,多生贪着,令人心为之迷醉。易生执着,难于舍弃,以上共称三过,这是大障碍,使乐定难于增长。在此境界,要善于调整,有三种方法:1.心若沉没,应该用念、观、精进等法来调整。2.心若勇发,当用三昧定法来收摄。3.心若迷醉,当念后乐及诸胜妙法门,使自心醒悟,不贪不着。用以上三法调摄乐定,乐定必然增长,达到乐遍全身。此时,全身毛孔,皆怡然得乐,由于乐法从内出,不依外尘发识,乐满诸根,身乐既满,情得通悦,乐与意识相应,因识内满,故遍身受乐。

这里回顾一下一禅二禅的喜乐生发状况,以加深对三禅乐定的理解。

初禅之乐,乐从外发,外识相应,内乐不满。

二禅之乐,虽从内发,由喜而生,喜根相应,乐根不相应,乐依于喜,喜尚不遍,乐更不能遍全身。

三禅之乐,乐从内发,以乐为主,内无喜动,以念慧为缘,令乐增长,遍身内外充满,恬愉快乐,世间第一。三禅之乐可分为初发时之受乐,遍全身时之快乐。

当然,如前所说,得乐之后,要用智慧析,知乐亦为因缘所生,并无实性,心不染着,定心寂然,才是正途。

深浅进退等相,参阅初禅二禅有关论述。总之,要明白,各禅均存在深浅进退等相,均应很好把握。

十六特胜观的禅定方法

十二步:观无常(对破四禅不动定)

四禅名不动定,凡夫得此定时,多生常想(即认为它是永恒不变的),心生爱取,所以要用慧观,知其生灭代谢,三相所迁,仍是不安之相。从不动定中,观得它的无常。

先介绍四禅的有关知识。

三禅功夫精进,经三、四禅之间的未到地定进入四禅,四禅有四种功德:舍、念清静、不苦不乐、定。

(1)舍 舍弃三禅中深心之乐的扰动,不生厌悔,以使真定生发。心不念着,自能舍离,这是四禅的主要特征。故四禅又称俱舍禅。

(2)念清净 心离诸念,明智照了。

(3)不苦不乐 心超越苦乐境界。苦与乐都是心未完全寂定的反应,要入真定,必得离苦离乐。

(4)定 四禅之定,较前三禅更为寂静,虽对众缘,心无动念,如明镜止水。在此种定心中,修学神通等世间法及出世间法均易成就。

四禅的修法,也应先明三禅的过患,三禅阶段,勤求得乐,是很辛苦的,得到之后要守护它,怕失去,亦是苦。在这种乐中,乐法覆住了心念,使心念不清净,既见有如此过患,应在三禅边地修六行观,亦用不着、诃责、观析三法遣去三禅之过患。三禅谢,即有中间禅现前,与观相应。于中间禅勤修不止,得入未到地定,特点是心无动散。亦称四禅方便定。在方便定中继续修习,定心豁然开发,安稳寂然,出入息随之停息,但此系修行所致,并非人为断息。这一点十分重要,切记切记。定发之时,与舍俱生,无苦无乐,空明净寂,十种善法眷属,亦随之生发,但喜乐动转等均不发生,这种状态下,心如明镜,亦如净水无波,妄念断绝,正念坚固,犹如虚空,所以叫世间真实定,一点染垢都没有。住此定中,心不依善也不依恶,无所依倚,无种种色相,而内成就净色之法。一切色法,自在得现,而于定法无所损减,因为是真色定。就如明镜,体为净色,自可得现诸色,如无净色根本,是不能于虚空中现诸色相的。

证得四禅后,学一切事,随意成就,神通变化,亦由此出,故称为根本禅定。

十三步:观出散(对破空无边处定)

先解释空无边处定。在四禅寂定心中,一心观想广大虚空,便可入此定境。“入此时,心念明净,远离苦乐觉受,唯见虚空无边,不见有自身及世界,由此脱离了色界身体与物质的束缚,精神有如‘笼破鸟飞’。”(陈兵《佛教气功百问》58页)

这里需要说明,四禅定的修持中,也有观空。但那是由于心细不见粗色之相,心粗时即可见色,是因尚未用观色破散色法去断绝色之束缚,故不能称前四禅定为空定,而空无边处定是永断色相的。

本步修炼观出散,就是修空处定。出,就是出离色界。散,就是散三种色。出散,就是出离色心,依虚空消散自在,不为色法束缚。凡夫得此定,认为真空安稳,会心生取着。观出散,即可明初入之虚空处,亦是四阴合和故有,并无自性,不可取着。

修空处定,要明所修境和能修之心。空处定所修之境有二,一是障境,二是相成境。障境有三,需灭三种色障,一种是可见之障碍色,二是不可见障碍色,三是不可见的无障碍色。超越一切色相,即可灭有障碍色相,不念一切相,可以入虚空处,灭不可见无障碍色。破此三色障境,即可入相成之定境了。

明能修之心,有两点:一、诃赞,想修空处定,应思色法过患,若有色身,即有饥渴病痛,诸多烦恼。色身实是诸苦之本,不可执着于此。一切色皆系缚于心,令心不得自在,徒增烦恼,实系心之牢狱。此是诃责。赞,赞叹虚空无色,虚豁安乐,恬然寂静,无烦恼束缚,此亦修习六行之法。二、观析,在四禅边境,应思念此定,依欲界身,具足色法,为什么没有见到呢?于是内观己身,一切毛道孔穴,都现虚疏相,或内外相通,或重重无实,深入观察,可以看到如筛、如甑、如蜘蛛网,逐步变得细微,最后人都不见了,内身除尽,外色也一样看不见了。眼见内外色消尽,名叫过色(过色,超越色法)。有障碍之色相、无障碍之色相、可见不可见之色均除尽了,一切色法既灭,一心缘空,念空不舍,色定便离了。但此时空定未发,尚处于中间禅境,要很好把握,无忧无悔,一心念空,勤加精进,一定会证得空处定的。

在中间禅中,念空不舍,其心泯然,任运自住空缘,此是未到地相,于后其心豁然开发,与空相应,其心明净,不苦不乐,益更增长。于深定中,唯见虚空,无诸色相,虽缘无边虚空,心无分散,无色束缚,心识澄静,无碍自在,如鸟在笼,笼破得出。诸色不生,诸相不起,心不忆念,空法持心,此即证得空处定之相。

空处定亦有深浅,大凡初得虚空定,即离三种色,心与十方虚空相应,于后定既重发,心识更为明净,见空亦更广,定又增深,如是可直至九品。

进退亦如四禅定,也有退分、住分、进分、达分等。

十四步:观离欲(对识无边处定)

“一切爱着外境,皆名为欲。从欲界乃至空处,皆是心外之境,若虚空为外境,识来领受此空,即以空为所欲。今识处定,缘于内识,能离外空欲,故离欲。若凡夫得此定,无慧眼照了,谓言心与识法相应,真实安稳,即生染着。今言离欲者,得此定时,即观破析,若言以心缘识,心与识相应,得入定者,此实不然。何以故?过去、未来、现在三世识,皆不与现在心相应故,云何言心与三世识相应?定法持心,名为识定,故知此识定,但有名字,虚诳不实,故名离欲也。”(《释禅波罗密次第法门》)

识无边处定,于空处定中,灭除虚空无边的观念,内观自心,便能入识处定,入此定时,不见一切,唯见现在的心识念念不住。过去心识已灭,未来心识将起,心识在时间上无限,在空间上广大无垠,内心明利清静。

修行方法有二:

(1)诃毁空处,赞叹识处。

空处定的过患有二,其一是虚空是外法,缘外法入定,定从外生,则不安稳。其二,空处定与虚空相应,虚空无边,心缘虚空,缘多则散,定亦不稳,而识处是内法,缘内法入定则寂静安稳,故诃空处而赞识处。

(2)观破空处,系缘识处。

用八圣种观,总观空处定是四阴合和而有,并无实性。别观空处定,亦得出无可贪乐之结论,易生厌离,这样就观破空处定。

所谓八圣种观,是指观缘空受、想、行、识和无常、苦、空、无我。前四是事观,是对治之法,如病,对治受阴,如痈对治想阴,如疮对治行阴,如刺对治识阴。四无常等是对观四阴之理相。无常观识阴,苦观受阴,空观想阴,无我观行阴。

系缘识处,是指通过上述观析后,已知空定过患,舍离空定,系念心识,念念不离,一心缘识无异念,空定即谢,识定未生,此即中间定。

在中间定中,一心缘识,心便泯然,任运自住识缘,此为未到地定。其后,心忽然开发,与识相应,心定不动。在定中,不见余事,唯见现在心识,念念不住,定心分明,识虑广阔,无量无边。忆过去已灭之识,无量无边。未来应起之识,无量无边,都在定中显现,与识法相应,识法持心,无分散意。此定安稳,清净寂静,心识明利,其境已难于用语言描述。

十五步:观灭(对无所有处定)

“此定缘无为法尘,心与无为相应,对无为法尘,发少识故,凡夫得之,谓之心灭,深生爱着,为之所缚,今言观灭者,得此定时,即此识虽少,亦有四阴和合,无常无我虚妄,譬如粪秽,多少俱臭,不可染着,是名观灭。”(《释禅波罗密次第法门》卷七)

无所有处定亦名不用处定,因为修此定时,不用内外一切境界,在识处定中观心识亦无所有,一心内净,空无所依,怡然寂绝,诸想不起,从生理上看,入此定时身中诸脉及心脏跳动都停息了,但此是定相,绝非死相,修定者要明白,以免惊惶失措,而导致出偏。

修此定的方法有二,一为诃赞,二为观行。

首先明识处定之过患,在识处定中,心缘于识,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心识无量无边,若心缘无边,缘多则易使定散坏。其次,空处定时是缘空(外)入定,识处定是缘识(内)入定,不论缘内还是缘外,皆非寂静,皆非真实,故应诃责,唯有心无所依,才是安稳,所以应赞无所有处定。

观行,应观受想行识,如病如疮,如痛如刺,无常苦空无我,所缘之识,合和而成,虚妄不实。如是则舍弃识处定,心系无所有处。无所有处既无所依,缘心识即内静息,求不用一切心识之法,知无所有法,非空非识,无为法尘,无有分别,静息其心,念无所有法。这时,识定即谢,入于中间定。

于中间定中,心不忧悔,专精不懈,一心内净,空无所依,不见诸法,寂然安稳,心无摇动,此为证得无所有处定定相。入此定时,怡然寂绝,诸想不起,故又名无想定。

十六步:观弃舍(对非想非非想处定)

此定名称不易理解,先解释一下,因为入此定时已离无所有的想念,故名“非想”,但还有“非有非无”“离有离无”的细微观念存在,并未离绝一切观念,故又是“非非想”。

智者大师说:“非想是两者之对治,从初禅以来,但有偏舍,无有两舍,故未与弃舍之名。今此非想,既有双舍有无,故名弃舍,亦以此定,是舍中之极,故最后受名,若凡夫得此定时,谓为涅盘,无有观慧觉了,不能舍离。今明弃舍者:得此定时,即知四阴、十二入、三界,及十种细心数等和合所成,当知此定,无常、苦、无我、虚妄不实,不应计为涅盘,生安乐想。既知空寂,即不受着,是名观弃舍。虽求定相,而亦成就此定,尔时即具二种舍弃:一、根本弃舍,二者涅盘弃舍,永弃生死,故云观并舍。”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热门内容

  • 相关专题

  • 月排行榜

版权所有:楞严经念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