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参禅师开示录(二)
什么叫死功夫呢?说今人都叫看死话头,古人是讲究活话头,这个死话头是难办的,因为我们人心太活了,一定要用死话头。真正的要在这个“念佛是谁”上下点功夫,那是不吃亏的,是会得真正受用的。就拿我这个人来说,初上来是在禅堂住了几年,可是住几年没觉得怎么样,不过用功也算是用功了,不能说没有用功,这个几年当中也是在拼命用功,得力不得力吧,你看那个后来离开禅堂的时候就搪了。那是在解放以前。解放以后也在禅堂住了几年,那个几年就不同了,事情太多,光顾着给人家讲了,没有时间照顾自己了,用功夫就有了打岔,不能说有进步,能保持也了不得,保持得,保不住还要失本呢!总之是讲得多行得少。虽然那个样子,就是那个时候在禅堂里,这个猛干的闹了几年,这几年的影响,我不时的也调过多少次用功,这个用功好,那我就不要“念佛是谁”,我就用其它的功夫去了。,唉,平常用用还可以,你遇到一些境界来了那就不行,还需要“念佛是谁”,所以我常说:对不起,这个“念佛是谁”,一有了病苦,一有了困难就要用它,其它任何办法都不行,念念菩萨那还是抵不住啊,因为你没有下功夫在他头上,不是菩萨不灵,而是你的心不灵。但是你用过一番功夫的人,他的功夫遇到境界是有用场的,你说用场不大,还是有用场的,该用的时候还是觉得有受用的,这一次我可不能再改了,这一次我病好了一定要用这功夫,可好了以后就忘记了,又要东弄西弄去了,念这个想那个了。这个巧妙那个高,分别妄想又忙去了。等到遇上一点境界又要“念佛是谁”,别的不行,所以总觉得这个“念佛是谁”实在不亏人。但是我们凡夫总是妄想多,“念佛是谁”这一句话又没有功德,经上也没有,弄弄就不相信它了,就不要它了,但到时候不用它还不行呢,舍去它就不能够得到一点受用啊。
你就拿我们文革隔离那段时间,你说“念佛是谁”的这种德性,它真正是有德性。你没有烦恼的时候,说现在话好说,这个功夫那个功夫,等到那个境界到头上来,你用功就不容易了,一天到晚几个人围着你,逼你交代这个、那个的胡说八道,不是吼就是骂,他们走了以后,在那个小窗眼还有人偷偷看着你,你看看心里头这个样子有境啊。想想用什么咒吧,可是念什么也念不到头啊,这个烦恼心上来,平常的烦恼可是跟这个烦恼不同,是真烦恼,那就不知什么时候还找你,那个烦恼还真麻烦,有的时候也想得开放下它,虽然这么说,那不管用,也知道烦恼是放下就没有啊。你看也知道这个道理,可是放不下的,作不了它的主,烦恼一来,你这个用功的念头就没有了,它这个烦恼是自然的,时时现前的。你这个用功的念头是勉强的,哪里能抵住它呢?所以实在没有办法了,还是用“念佛是谁”。你就看这个“念佛是谁”,管它疑情不疑情,这个有心造作的疑情还起作用吗?抓起“念佛是谁”来就参!哎!不管你多大的烦恼,多大的难过,“念佛是谁”参它一阵,心中立刻平平静静,那真是“烦恼即菩提”啊!这才体会到“烦恼即菩提”。你有了功夫,你功夫一提,那个烦恼妄想就转过来了,就转成了功夫,这就叫做菩提。不是烦恼的时候就是菩提。菩提就是智慧,就是觉照啊,看起来这个“念佛是谁”实在是有用的。
那么在隔离当中所用的那个功,在那种困难的境界当中,真是昼夜烦恼,经过五个多月,报告里头用的功夫,那个境界平常还得不到,因为那时放下了,反正不让自由了,一天锁着个门,那就是恶关,不是善关。有人看着你,一天到晚找你麻烦,那你不放下也没得办法,只得放下。有的时候一阵子放不下,用用功就放下了,所以在那个困难的境界当中,还是靠“念佛是谁”参它一阵子,心里就平静下来了,就安宁一些。在隔离中这个“念佛是谁”还有几次得到小好处,平常还得不到,所以这个“念佛是谁”要相信,不要想巧妙。你初发心人,就在它上头,你念也好,参也好,追究也好总要保护它,等你把它参的不要你费力了,你只要一照顾它就来了,随便你这个心中怎么样子提,怎么样子参都不伤气,都没有妨碍,那个才是有的受用,那你敢用力量,你可以放开手来用力。在平常的用功都是造作呀,要怎么样怎么样,那个时候没有时间造作了。所以我们初发心用功的人,总要在这一念上用功,不要听人家说,人家说了跟你的境界不同,对我来说,用功是这样,那就拼命地把“念佛是谁”闹了几年。虽然多少年来也没有认真地把它用过,可任何时候提它都不费力。我有的时候不提它,不用它,到了时候有了境界,还是要它,什么也抵不住它,别的念头放到心中来,你说念快了,心里发火;念慢了,抵不住这个妄想烦恼,不容易啊。你说全靠这个一念的功夫不容易啊。你看这个“念佛是谁”还是有用的。我们初在北京跟真空老法师学用功,是参“父母未生以前”。那我就不参“父母未生以前”,老法师也同意的,只要你用功就行,那我看的“一念未生以前如何是我的本来面目”,是我个人想出来的办法,老法师也很赞成,不一定提到父母,因为提到父母啊,有些事情,好象心里有点分别,因为父母不赞成我们出家,逃出来的,所以不提父母。我跟老法师说:“提到父母心里就有点分别,被它转,你看怎么用功?我‘看一念未起以前如何是我的本来面目’”。老法师说:“可以,能这样用就行。”
可是到了高旻寺,来老和尚不赞成,他说:“现在用功只有‘念佛是谁’得力。”那我就参“念佛是谁”,“念佛是谁”这个话头对今人来说最对机。为什么要参“念佛是谁”呢?来老说:“因为今人念佛的多,都知道佛是十法界最高的,可是不晓得会念佛的这个心是什么东西,什么人在念佛,究竟这一个念头从何处而来,向何处而灭。不明白,一定要参究‘念佛是谁’这个话头才对机”。所以要寻找“念佛是谁”这个人,要参“念佛是谁”这个话头。那么我就开始学参“念佛是谁”了,这也用了很大的力量才转过来呀。没有用过的人不知道,别看这一个字,这一个字要放到心里去,它的性质都不同。你比方参“念佛是谁”和参“父母未生以前”就不同。你参“父母未生以前如何是我的本来面目”昏沉多,你初参“念佛是谁”妄想多昏沉少。因为本来面目的“目”字它是个底音,往下去的音,所以昏沉多妄想少。那个“谁”字是上音,这不用心的人哪里会知道呢?这都要自己试验的,你若参这“谁”字的话,昏沉少,不容易昏沉。它是个上音,可是这个心随着念头动的。所以“念佛是谁”参熟的话,昏沉就少了,因为它是个往上的音。那就拼命地改拼命地改,把这个“念佛是谁”改过来。那就参了几年“念佛是谁”,到底是“谁”?究竟是“谁”?是真有好处。我常说:“你别看这个“念佛是谁”是粗的,说起来是念它还真的有用处,没有用过的人不晓得。”
后来到了虚老那里,老和尚说:“这样子不容易发起疑情,是念念,念的多,单看一个‘谁’字,这个‘谁’字还是对初发心的人说,实际上这个‘谁’字还是粗的。”后来老和尚教导我们,这个‘谁’字是用它的意思,不是用这个‘谁’。可是这个‘谁’字在打七中也用了一番功夫,也有好处,那个好处是细心的好处。可是遇到境界来,谁、谁、谁、打不起来呀。因为这个境界是粗的,是暴的。你再慢慢“谁”,慢慢“谁”,还行呀。功夫用不起来,遇到这个风浪来,那个安静的功夫暴不起来抵不住它呀,这个大风浪来了,你再慢慢的还行吗?你说你平常有这个定力是可以的,境界来了我心里不乱就行。但是你没有这个力量,你说你提功夫,靠那个微细,微细的“谁”字提起来,那除非你功夫打成一片,用到无心功夫的人,那就无所谓境界不境界。你说遇到一点境界,你提话头,“谁”字一提就粗起来,那怎么能发疑情?“谁”字起疑情是对老用功的人来说。所以初用功的人,一定要照来老的方法,用它三年五年、十年八年以后,再照着虚老的方法,单看它一个“谁”字。那个“谁”字也是暂时的方便,用久了那个“谁”字就也不要的。顺着那个“谁”字就要细下去,这才能达到深处。
来老的功夫也是如此啊。你真正的把“念佛是谁”翻来覆去,那样恳切的用,你用久了,那个“念佛是谁”会息下来的。它这个粗妄会息下来的,一息下来那就跟虚老的功夫一样了。许多人就没有用到这个功夫,光在那个粗的闹了一阵子,开口就是说:“啊呀!你不会用功,你是念话头。”他没有用到那个细心功夫,他没有用到那个时候。要把那个粗心息下来以后,粗妄顿自己。不要说真息,少许息一下,就能见到细心功夫,这个细心功夫,那才是疑情,那才是看话头,那跟虚老就一样。那你想粗也粗不起来,虽然粗不起来,你遇到境界来,那个粗的也能用,你是从粗上来的,也可以用粗的,又可以用细的。那个用心跟这个用身一样。你看这个会武术的人,他横竖都对。心的功夫也是如此,你把这个“念佛是谁”用熟了,怎么用都可以的,什么一个字,二个字,有字无字都行啊。就是要在初发心时下一番恳切心。
要想从这个话头入手,以“念佛是谁”入手,那没有别的巧妙,你只要生死心切,时时刻刻不管行住坐卧、吃饭穿衣要抓住这个念头。早上一起,一睁眼马上把“念佛是谁”提起。参禅也要有窍门,那个参禅说没有巧妙还有窍门呢,没有别的窍门,就是下手的窍门。什么窍门呢?就是一起床一睁眼先提话头。从这个地方开始,一直下床,一直洗脸,一直大小便,一直到止静吧,使它不要断。你能够在这些地方不断,那你坐下来功夫就不断了。所以我们在高旻寺住的时候,老参师傅常给我们说:“你养息香起来,不要马上去小便,要练出功夫来。起来‘念佛是谁’一提,跑香,跑香马上就止静,止静就坐,坐下来以后,一坐就算,手一放下来也不要动它,脖子也不要动,象个木桩一样一坐,只顾‘念佛是谁’,你这样正念就会现前。因为少许一活动,东一看,西一望,心早就散了。你再收起来也没有大力量了。”
这一念心是不容易把它收入的,总要用一番,从基本功上来说,总要做到一个认熟,你若不认熟,你三提五提,心火上来,心里会难过,那你怎么提?容易弄出毛病。用熟以后,你随便怎么都可以。念佛也如此,你看那个念佛熟了,你随便怎么念都行啊。你初发心,念一会儿嘴疼了,心里念一会上火了,所以用功没有巧妙,第一要生死心切,我要了生死。宗门是生死门头专门办这一件事,时时刻刻把这个话头当回事。你在这个粗话头上用一番心,你才知道会起疑情。从自己的功夫当中见到这个疑情,你说从外头学来的,不从自己的功夫做出来,但是学来的变不了疑情,还是一句话,总而言之要肯用,熟能生巧。写字一样,你看写字的人,人家有功夫的人,随便怎么动,写的就是好看。我们没有功夫的人,写了多少年弯七弯八的字不好看,还费了好大的力,因为不熟呀,没有巧妙,用功也是如此。
要发长远心,我晓得这一法,真正的能使我们了生死,这一法是真实不虚的,过去从佛到祖,历代祖师都是这一法成功的,那我们还能够不行吗?我们是佛弟子,应该相信佛祖的话。我们就径直的行去,不管它得力也好,不得力也好,一年不行二年,二年不行十年,十年不行三十年,今生不行再来生也可以。一生不行再一生,生生若能不退,佛家决定可期。沩山祖师说:“有三生你若不退,决定开悟,决定可以了生死。”所以我们要发长远心。我们的生死,不是短时间能了,从无量劫都是在生死中,生来死去,把我们这个八识田中习气毛病堆得满满的,说回来还是业障障着我们。你想怎么样子不随你作主,哪个不想一下子成佛,一下子把功夫用好?因为习气深厚业障太多,那一下子是不行的。因此我们就发长远心,发诚恳心,决不相赚,总有到家的一天。我这个功夫不求别人,只要求我自己,时时刻刻保持它。
版权所有:楞严经念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