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山西省佛教协会会长妙江大和尚(图片来源:凤凰佛教)
文/妙江法师 佛教是倡导和平、致力和平的宗教。佛教以智慧的教义,始终高举慈悲平等、净化人心、反对杀戮旗帜,一直推动人类和平相处、和谐共存,消除战争、维护世界和平。佛教经文卷帙浩繁、教义众多。大乘信众比较常见的弥勒和观音、地藏、文殊、普贤等菩萨,他们代表着大慈大悲、无私无我、平等友爱、利乐众生、和平世界等理念,这种无私无我的慈悲利众精神、以众生脱离苦海为己任的担当就称为菩萨精神。菩萨以智慧慈悲的教法,告诉人们以平等心对待处理人与人之间、团体与团体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的关系,用菩萨精神根除人们的占有欲望,净化心灵、倡导慈悲、平等和平,有助于降低纷争、减少争端、消弭冲突、消除战争,维护世界和平。 汉传佛教菩萨众多,菩萨精神博大精深。但常见的有弥勒菩萨和观音、地藏、文殊、普贤四大菩萨。这几位菩萨在中国家喻户晓,是大乘信者的信仰对象,这几位常见菩萨代表了不同精神,他们的精神能净化人的心灵,其无有、包容、平等、慈悲等精神,契合和平理念,有助于推动世界和平。 弥勒菩萨的包容心。弥勒菩萨身宽体胖,大耳垂肩,整天笑容满面,非常亲切,惹人心生欢喜。汉传佛教多数寺院都塑有弥勒菩萨。弥勒菩萨殿有副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口常开,笑世间可笑之人。弥勒菩萨代表着包容慈悲、生平等心,呈喜悦相。 文殊菩萨的智慧和善巧精神。文殊菩萨全称文殊师利,又叫曼殊室利,意为妙德、妙吉祥。文殊菩萨在佛教中的职责是专司智慧,所以在诸大菩萨中,文殊被冠以大智的尊号,又称大智文殊。由于智慧第一、 辩才第一,所以被推为辅佐释迦牟尼佛弘扬佛法的上首菩萨,被敬称为文殊师利法王子。文殊代表着大智和圆满智慧。学习践行文殊精神,断烦恼障、所知障,有了大智慧,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并把这种智慧和善巧应用到生活中,运用到处理人与人、公司与公司、群体与群体、种族与种族、国家与国家、文明与文明的关系中,必能从善如流,理智行事,自利利他,权宜得当,促进社会和谐、世界和平。 普贤菩萨的应用和实践精神。普贤又作遍吉菩萨。是华严会上的上首菩萨,是菩萨最高行门的代表。经中说菩萨的身相及功德遍一切处,而且纯一妙善,所以称作普贤。普贤菩萨以理德著称,表大行。他发愿十种,要为弘扬佛法而尽力,既有广大誓愿,又能身体力行去实践。普贤菩萨代表实践精神,是知行合一、解行相应。践行菩萨道,就要把菩萨精神用到工作、生活和学习、待人接物中,用菩萨精神规范言行。 观音菩萨大慈大悲的精神。观音菩萨,又作观世音菩萨、观自在菩萨等,字面义即是观察(众生的)声音的菩萨。观音菩萨相貌端庄慈祥,经常手持净瓶杨柳,具有无量的智慧和神通,大慈大悲,普救人间疾苦。观音菩萨表示大慈大悲,慈是使他人快乐,悲是帮助他人解脱烦恼和痛苦

版权所有:楞严经念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