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事赞摘要】《法事赞》是根据般舟三昧之法,而明示转经行道之仪则
前面我们探讨到了第一大点《法事赞》概说,我们已经看完第一页的讲义,晚上从第二页的讲义接着看下去。
「本书乃是依准于般舟三昧之法,而明示转经行道之仪则,本书中援引《贤愚经》、《华严经》、《观佛三昧经》、《地狱经》等所叙述之地狱相,以激发行者厌秽之情。又以对《阿弥陀经》之转读赞扬,来发起行者欣净之心。」
看到这里,这一段话叙述《法事赞》是根据般舟三昧之法,而明示转经行道之仪则。
般舟三昧也称念佛三昧,念佛三昧转经行道之仪则。事实上都没有离开往生三法信、愿、行。纵然在《法事赞》里,善导大师引用了《贤愚经》、《华严经》、《观佛三昧经》、《地狱经》等等经典,叙述地狱之相,那也没有离开往生三法信、愿、行的第二愿。因为把地狱的苦报详尽的说明,莫非是要激发念佛人厌离娑婆的心,就是厌秽之情。因为厌离娑婆与欣求极乐虽然讲两方面,事实上指的同一件事情。当你内心有真心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你当然是对于这个娑婆世界有厌离之情。譬如你要移民到新加坡,你就是对台湾的环境不满意,觉得不理想,你才会下定决心移民到新加坡
来大家念一遍,你经常思惟地狱的苦报,你就很容易生起念佛的心,那对这世间你还会眷恋吗?总有一天可能因为所造作的恶业而堕入地狱受苦受难。所以这个世间是苦海,世尊讲的一点都没错,所以不能眷恋这个世间。
《阿弥陀经》世尊一而再再而三,在短短的一千八百五十八个字,《阿弥陀经》的经文里,世尊对我们三次的劝愿,「若有信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世尊劝勉我们念佛人,发愿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为什么《阿弥陀经》这么短的经文读一遍,应该不用超过十五分钟的时间,世尊三次劝愿,劝我们发愿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世尊真的是希望我们一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一件事情在短短不到十五分钟之内,再三重复的叮咛,那就是这一件事情非常的重要,对不对?对。如果你对你的孩子讲话不到十五分钟之内你把同一件事情重复三次,对你孩子的叮咛交代,那表示你对孩子叮咛交代的这一件事情一定很重要,否则也不会在短短不到十五分钟的时间之内叮咛三次。
在《大宝积经》我们看到释迦牟尼佛的释迦族有七万人,因为经过释迦牟尼佛的劝勉,发愿求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真的往生了。释迦牟尼佛在过去世,曾有一世的老母,在释迦牟尼佛成佛这一世,这一位老母遇到了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对老母所开示的话就结集成一本经叫做《佛说老母经》,这一本经的经文不长,师父看过几遍。在这一本经释迦牟尼佛为他过去世的老母授记,将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成就佛道。你看释迦牟尼佛对自己过去世的老母、对现生的父亲、对自己的释迦族的族民,世尊都归劝他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所以《法事赞》因为在下卷是对于《阿弥陀经》的偈颂注解,所以《法事赞》前面上卷,虽然说了不少念佛修行转经行道的仪则,但事实上都是劝勉我们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所劝勉的内容也离不开信、愿、行三法,无非是劝信、劝愿、劝行。
善导大师引用《贤愚经》、《华严经》、《观佛三昧经》、《地狱经》,说明地狱的景象,让我们知道地狱的苦报,就是劝愿,让我们知道地狱实在是很痛苦的地方。那善导大师对于经论的援引,大部分是取意不是照原文,所以你读一读《善导大师全集》,有许多善导大师的引经据论,是不照佛经的原文,这一点师父特别跟大家说明。
版权所有:楞严经念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