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念诵网

真实改过,为圣为贤

发布时间:2023-04-13 11:29:35作者:楞严经念诵网

  (文:转载)

  真实改过,为圣为贤

  ——读弘一大师《改过经验谈》

  弘一大师是我国现代律宗大师。他一生才华横溢,极富传奇色彩。弘一大师出家之后,行持谨严,每与众弟子开示,都劝化弟子严持戒律,防心离过。近读弘一大师的《改过经验谈》一文,深为大师的改过之论所感动。

  这篇《改过经验谈》是弘一大师一九三三年春节在厦门妙释寺时对四众弟子所作的开示,也是弘一大师五十年改过实践的总结。在文中,弘一大师从儒家典籍入手,又辅之以佛言祖语来阐明自己的改过观点。这些观点对修行人,特别是初入佛门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全文分为总论和别示二门。

  总论是说明改过之次第。内容有三:(一)学。所谓学即是要求我们首先要多读佛书和儒书,了知善恶区别以及改过迁善之法。弘一大师特别主张,对于不能遍读佛儒诸书的人,可以先读《格言联壁》一书,从中自会获得殊胜利益。(二)省。省即是说我们已学过佛儒之书,明白了事理之后,当自行省察自己的所有一言一动是善或是恶。如果为恶者,即当痛改。除了改过,每日临睡前,再将一日所做的事,详察一遍,最好能每日都写日记,以便能够发现错误,改正错误。(三)改。改即是我们发现自己的过错之后,要坚决改过,勿使重犯。为说明改过的重要,弘一大师引述了前人论述:子贡云:“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又述古人云:“过而能知,可以谓明,知而能改,可以即圣。”

  弘一大师用了“学、省、改”三字,简洁明了地说明了改过的次第,给那些想改过又不知如何下手的人指明了方向。

  别示部分,是弘一大师分别说明他自己五十年来改过向善的事情。大师将自己众多改过经验以十条加以概括。这十条分别为:

  一、虚心。所谓虚心就是我们要明因识果,勇于承认自己的过错,下决心改掉这些恶意恶行,同时还应向别人虚心请教,让别人帮助自己指明本人尚未发现的过错,以使自己人格更趋完美。

  二、慎独。慎独是说我们凡夫俗子的所作所为,起心动念,佛菩萨乃至鬼神等,都在暗中尽知尽见,我们若能时时做这样想,便不敢再胡作非为了。

  三、宽厚。所谓宽厚就是待人接物要怀真诚心,宽以待人,厚德载物,成为一个真实厚道的人。

\

  四、吃亏。即不要贪人便宜,要学会吃亏精神。从表面上看,人吃了亏是受了损失,其实质是人因吃亏而增长了智慧。扩展了自己的心胸。古人云:“我不识何等为君子,但看每事肯吃亏的便是;我不识何等为小人,但看每事好便宜的便是。”这也是弘一大师对吃亏二字的理解。

  五、寡言。弘一大师认为,对于修行人来说寡言最为重要。人间的灾祸往往从多言中来,言多不如言少,言少不如言好。少言可以免去许多人间祸患。因此古人劝人要谨言慎行,这样可以避灾免祸。

  六、不说人过。古人云:“来说是非者,即是是非人。”说别人是非的人,常常是那些挑拨离间的人,他们破坏了人与人之间的和睦气氛,造成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紧张。弘一大师在讲说自己不说人过的观点时,常以古人之语作论据,如举孔子所云:“躬自厚而薄责于人。”意思是说对人应少一分指责多一分宽容。

  七、不文己过。“文”在此是掩饰的意思。自己有了过错,不知改过,反而极力掩饰过错,甚至推卸责任。这样做的人就是有私心和心怀奸诈的表现。唯有不去掩饰自己的过错,才可能知错必改,最终可少犯错误。

  八、不覆己过。对于得罪别人之处,要认真反思自己的不是,如果过错是自己有意无无意中导致,我们要发大惭愧,生大恐惧,向别人发露陈谢,忏悔前愆。切不可顾及体面,隐忍不言,自诳自欺。

  九、闻谤不辩。人活在世上,任何人都免不了被别人评论。这种评论或是批评或是赞叹。最令人难以忍受的是别人对自己无端的诽谤。对于无中生有的诽谤,我们通常会不顾一切给予回击,其结果是两败俱伤。古人云:“何以息谤?曰无辩。”所以当别人对你无故中伤的时候,若能够置之不理,诽谤便自会熄灭。常言道:“见怪不怪,其怪自败。”对于别人无中生有的诽谤,如果你不能认真对待,将会给自己带来许多烦恼。

  十、不嗔。贪、嗔、痴是众生难于祛除的三毒。嗔心常会给我们带来许多过患。《华严经》云:“一念嗔心,能开百万障门。”人一旦有了嗔心,便会生起无明之火,若任其下去,很可能会惹出许多麻烦。给自己和别人带来许多痛苦。因此嗔恨心也使人畏惧。

  弘一大师以自身行持的经验开示众信徒,劝诫广大信徒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改过迁善。他还以自己五十余年的改过迁善的事例告诉大众,使他们资以参考,以防故犯。我们现代人再来重温大师的金玉良言,依照此做,不仅能够完善人格,且能为圣为贤了。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楞严经念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