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悭惜加毁戒
若佛子。自悭。教人悭。悭因。悭缘。悭法。悭业。而菩萨见一切贫穷人来乞者。随前人所须。一切给与。而菩萨以恶心瞋心。乃至不施一钱一针一草。有求法者。不为说一句一偈一微尘许法。而反更骂辱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何谓悭惜?悭就是悭吝,就是吝惜,舍不得,吝惜其所有物,或吝财或吝法。对于人来求法或是求物品,对人家还要骂辱,还要毁谤人家。这条戒就是过于吝惜,而且对人家还有一番不好的恶言,因为这种关系,所以摄于重戒里头。吝财,即所谓「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这就是悭贪到极点的表现。本应以法施于人,使人离苦得乐;他想要求法,你若不布施法,这就是吝法,也是犯戒。
「教人」者,或使人为我拒毁。譬如人有所需,来求于你,你使人去拒绝或詈骂来求者,此是结重,摄于重戒里头。或教人自行悭毁,则结轻。「因」者,鄙吝之心;就是卑鄙悭吝的心。「缘」者,庄严方便。譬如人有所求,自己假装出一副贫穷相,以拒绝对方所求。「法」者,示秘惜打骂等相。除了示现悭相,尚加打骂前人,或者给人一个难堪,把他骂一顿,或者不但没给人说法,而且还要打人家。「业」者,前人领纳。当前人领纳了,便结业。
戒文云「贫穷人」,怎么叫做贫穷人呢?或贫于财,或穷于法。这贫穷的意思,或者于财上,简直就自己营生不继,这就是贫财。或者贫于法,自己不知道修行方法,什么都不懂;要是贫法这样的人来求法,你就应当给他说法。再者,空乏名贫,空乏则手足无措名穷。贫穷这两个字有个分析:空乏,什么都没有,这叫贫;空乏到手足无措,连放手足的地方都没有,这叫穷。所以「穷」比「贫」更甚。
财法皆有贫穷二苦,财、法都有贫穷这两种苦恼。贫于财的人,他要是来乞求了,你应当给,不给,那么这就是悭惜了。贫于法的人,他要是来请法,你应当要给他说,不说,这叫悭惜,就犯了这条戒。
「随前人所须,一切给与」:随前人所须,财则若多若少,或是多,或是少,你总不能叫他空手回去,要布施他一部份;法则若大若小,他要法,那么或者说大乘法,或者说小乘法,你要是不给他说,这就叫吝了。财法皆应与之。
「恶心」者,悭吝鄙惜。不但悭吝,而且又卑鄙又吝惜。「瞋心」者,不喜其人。对这来求乞法或是求财的人,不喜欢他。这恶心、瞋心,也表明此受菩萨戒者不是见机折伏。若是见机折伏的人,不给他,是折伏他,能够把他的习气等毛病去除。孟子有一句话,说:「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孟子说教诲的方法也有很多,我不喜欢教诲他,这也是教诲他。这段文就是一种折伏的意思。这就不算悭惜加毁罪,这是为折伏他。
《决定毗尼经》云:「在家菩萨,应行二施:一财、二法。出家菩萨行四施:一纸、二墨、三笔、四法。得忍菩萨行三施:一王位、二妻子、三头目、皮骨。」在家菩萨,应观察机宜,施与财法,作为接引前人入佛法之方便。出家菩萨既自无金钱,则以法布施,例如书写经典(纸笔墨),翻译经典,或讲经说法等。证得忍力的菩萨,外应舍国城妻子,内应舍头目脑髓,所谓舍身为法,为法忘躯,在所不惜。但此唯具足证得无生法忍的菩萨所能成就,非一般凡夫菩萨所能为。当知凡夫菩萨,随宜惠施,都杜绝,故犯也。凡夫菩萨,应当随宜惠施,随其所应当的,他乞求财、乞求法,要恩惠他,布施他,应机顺缘,不可丝毫不舍;假如完全杜绝人之所求,一概丝毫不舍,就犯这条悭惜加毁戒。
舍利弗尊者在往昔之中,已经证到别教的七住位,就是断了见思惑了。断了见思惑,这就出三界了。出三界了,得要发大心,回小向大,行菩萨道。行菩萨道,人来乞求,要什么就给什么。这是得忍位的菩萨,已经断了见思惑了。可是就有人来考验他来了,看他这菩萨道真能做到做不到。这个人说:「我母亲有病,要修行人的眼睛。」舍利弗是得忍菩萨,就把左眼剜下来。这个人拿起来,说:「哎呀!不对,我母亲是女人,男左女右,得要你右边眼睛才对,左眼睛不对。」舍利弗说:「你真是!怎么不早说呢?把左眼睛剜了,这不就没用了?」说完之后,就把右眼睛也给剜下来了。剜下来给他,他闻闻,说:「这不是修行人的眼睛,闻着有腥味。修行人眼睛没有腥味。」他一下就扔在地下,一踩,就把这个眼珠踩坏了。
舍利弗一想:「唉呀!菩萨道真难行!两个眼睛都给他了,他还说没用,还给踩坏了,说不是修行人的眼睛。」这么就退心了。所以,若不是忍位的菩萨,最容易退;要是得忍位,他就不容易退了。舍利弗刚断见思惑,可能还没有那么样深的道,能够剜眼睛,不至于痛苦,可是忍位还是不成功,以后就又退回声闻位了。所以得忍位的菩萨,才能够这样行。
具缘:此戒是性遮二业。性业,就国法方面,大户人家,一点丝毫不舍,在国法上也是不赞成这样的人。遮业,在佛教上也是遮止。此戒是五缘成重:(一)众生:眼前来乞求的是众生。(二)众生想。(三)悭毁心:有悭吝心。(四)示悭毁相:表现出一种悭吝相。例如,我现在穷得很,不能给你。(五)前人领纳:前人领解,明白了。
版权所有:楞严经念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