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孝道文化依托寺院更好地传承下去?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作为曾经“外行”的潘怡绮博士决定到世界各地去考察学习。
新加坡,马来西亚,台湾,以至美国和东南亚等等国家和地区都留下了潘怡绮博士走访考察询问的足迹。在考察中,潘怡绮博士才明白,原来合理地把孝道文化、宗祠文化、殡葬文化融为一体已经成为海外华人非常成熟的产业项目。在新加坡,对于中国的葬文化事业考究继承得相当细致和完备。比如,在整个葬礼过程中,那些寺院都严格按照中国传统的葬文化的仪轨来做。甚至细微至包括头七、二七、一直到七七等其它的事项内容也做的非常规范,遵守古礼。在台湾,潘怡绮博士还惊叹于一栋20层的大楼殡仪馆,其中有8层是留给在世的人使用,以便于在缅怀先人的同时,家庭可以聚会沟通感情。人走进去不会感到有任何的像普通殡仪馆的恐惧感。“倒更像是走进了一家艺术馆、博物馆、生命纪念馆,”潘怡绮博士告诉记者。也有不少家长会带着孩子一同去瞻仰缅怀先辈们,因为楼里专门为孩子设计了游乐场所可供玩耍。漂亮的女性服务员和帅气的男性服务员微笑自豪地介绍殡仪馆里的一切,人们也不会从服务员的介绍中产生恐惧感而是舒服感,感觉更像是介绍一件件珍贵的艺术品。“孝文化原来还可以这么做!”管理有序先进而且又有人性化,这不仅让潘怡绮博士备受启发,也备受感动。从而也让潘怡绮博士更加地笃定自己考察初始的理念。
殡葬事宜在国外为何做到这么好,为何做到这么有中国味?潘怡绮博士等一行人不断地思索着、询问着、研究着。后经有关从业人员告知和综合考察得知,原来中国一直以来就有这样的传统。只不过,由于特定的历史原因,这些传统只在新加坡等地相对完整地保留继承了下来。回国后,潘怡绮博士带人翻阅了大量的古书,在不少古书中都印证了她们在台湾、新加坡等地考察所看到的殡葬的礼仪其实就是效仿中国古代的殡仪文化。
把人们对死亡的恐惧提升为对生命的尊重,这是从国外考察后潘怡绮博士得到的最大的收获。
作为常年旅居海外的中国人,潘怡绮博士一直信奉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公司的管理方面,也把传统文化融入其中。多年前回到中国大陆的她,发现国内的好多地方传统文化的氛围不如国外坚守的那么好。机缘巧合下,来到江苏沭阳的她有机会来恢复建设圆觉禅林这一善业。感恩于祖国的繁荣发展对身在海外的游子的积极影响,她决定为祖国的传统文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贡献
。护持圆觉禅林就成了她的一大心愿。潘怡绮博士说,这么多年在国外真正让人强大的反倒不是自己的企业做的多么大,多么好,反而是中华文化。更多的外国人欣赏我们,欣赏的是我们是中华文化的传承者。就像在世界各地的唐人街里看到的中国龙、灯笼,餐馆里代表圆融的圆形的桌子,无一不让我们联想到中华文化的博大。
版权所有:楞严经念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