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宜悯人之凶。
【原文】
当年壮士困蒿莱,谁识凶人负异才。
试看城头能自悔,一朝平布上金台。
注:此句有两说:一说,“凶”者,恶人之称,宜怜悯而化导之,使之改行从善,如孔子之于盗跖是也;一说,“凶”者,孝服之称,宜怜悯而周恤之,使之各遂其愿,如孔子之式凶服是也。二说俱通,并存之,各为集传。
案:山右伍千筋生有勇力,以拳棒雄一乡。一言不合,即殴人几死。或夺物不偿,或借资不楚,种种横暴,人皆畏之。一日天暑,上城楼乘凉,有数人先在。见伍来皆走避,独一老人端坐不理。伍盛气谓之曰:“众人皆去,而翁独坐,将谓我拳脚不利乎?”老人曰:“甚哉!子之迷而不悟也。父母十月怀胎,三年提抱,望尔成立,为朝廷建功立业,上而荣及祖宗,下而封妻荫子。尔负不世之才,甘心下流,不但国家少一可用之人,尔之父母亦抱恨九泉矣。惜哉,惜哉!”伍惭愧流汗曰:“世以凶人目我,我故以凶人自待。今闻翁好言,如听晨钟,不觉猛省。但我不齿于人久矣,月缺难圆,纵使改悔,能入正人之列乎?”翁曰:“屠子放刀,立地成佛。子果回心向上,且将为圣为贤,封侯拜将,著史册而勒旗常,岂独为正人耶?”伍拜伏受教,自是改行折节,投入营伍,累升副帅。
【译文】
注:此句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凶”作恶人讲,应当怜悯他们的无知,从而劝化他,使其改恶从善,引导其走正道,比如孔子劝化盗跖就是这样。另一种说法是,“凶”是指人家有丧事,应当怜悯而给予周恤,看他需要什麽给与帮助,比如孔子恭敬孝服者。这两种说法都能讲的通,并存于此,分别征以案例。
案:山西的伍千筋,天生勇武有力,靠武拳弄棒称霸一乡
版权所有:楞严经念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