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念诵网

“开光”后的“手串”很特别吗?快别闹了!

发布时间:2023-09-13 01:26:02作者:楞严经念诵网
“开光”后的“手串”很特别吗?快别闹了!

哎!你戴的是佛珠吧,开过光吗?

好像从一开始文玩手串就和“佛珠”挂上了边,而挂上边的结果就是成天有人问它是否开过“光”!好像所谓的“开光”之后你的手串就升华了,就带有一种神圣不可侵犯的意味。但什么又是所谓的“开光”呢?

如今进了寺庙也是,专门有一个负责“开光”的和尚,姑且叫他大师吧。然后进去的人分好几拨,自动的拿出几十几百元不等的人民币往那个“功德箱”里投,好像谁投的多所谓“力量”就会大一些,前面人投了张100的后面人想放个10元都得想想后再加几张。投递之后站成一排,把自己的佛珠、吊住都往桌子上一放,“大师”就会很有韵律的对着念经。有的时间长,有的时间短,没有固定的流程,全看大师心情,之后把手串拿走就算“开光”结束了。

之后这“开了光”的珠子就变得旁人摸不得碰不得,有朋友想借来看一眼都好似要抢你钱一般,如闪电状将其搂在怀里,然后大喝一声“这是开了光的,不能碰”!每天“盘串”前还得把手用肥皂洗干净才小心翼翼的盘捻,上厕所还要用布抱起来放在兜里。问一下为何如此小心给出的结论大多是出于对所谓“开光”的敬畏,有一种更“玄乎”的说法是所谓开光之后的珠子会有一种保护磁场,这种磁场会与你自身的形成一层保护层,保护你的心灵和身体,别人摸了就会打破这种词场,影响你的健康。

抱歉这段我实在写不下去了,因为简直不能太扯了!

每个人和事物都有固有磁场不假,长时间接触确实会有重合以及影响,但是这种影响完全是微乎其微的。不知道哪个有学问的“神学家”用这个来说事,一拍脑门得出了这个结论,还拿来“愚”弄了众生。目前相信这种说法的人绝对不在少数,话说回来,那些开光的师傅也是普通人,加入只是对你的珠子念了几句佛经就能带来如此强大的力量那早该申请世界专利了。更有甚者将其发展向了“迷信”阶段,认为开了光就有佛性,生病不吃药只要盘捻都好了,这种想不但可怕,而且害人害己。

如果只是轻微感冒之类的病症在心理暗示的条件下通过身体的自愈功能好了之后反而会让其作为宣传的“案例”,让更多的人盲信,但如果真是遇到了大病无疑是个严重的问题!

我想不是佛教变了味道,而是传播之人变了心。

不知从几何时双手不碰钱的僧人设立了“功德箱”、“许愿塔”、“许愿池”,每天用网捞钱,甚至还有会计部门负责清点,却不见其施粥扶贫。哪里发生了天灾人祸只是国家和百姓发奋救援,慈悲为怀的僧人们却不组织去灾区施以援手。只见军民于灾后日夜不休不眠,却未见大师与瓦砾之下解救苍生,只端坐于庙堂诵经念佛,美其名曰为其祈福,实际上却不见得能分出多少财帛捐予灾区。反而弄出许多繁文缛节,给普通的事物上加上些许“噱头”又变成了“结缘”钱财的道具。

功德箱里的钱

于文尾还要说明一点,你们的佛珠应该叫“加持”!“开光”本身就是一种错误的叫法,在佛教中“开光”指的是在特定的大型仪式下对佛像赋予的高尚内涵,类似于宣誓,从即刻起便有了崇敬敬畏之心,并且仪式非常复杂。未听说过一个僧人坐在法堂之上就可以给七八种“珠串”开光的,而且还可以批量计件,一天开光百余串,这本身就是个笑话。那些所谓大师做的只是“加持”,类似于对你的美好祝福,而谁都可以祝福你,我相信这并没有什么特殊效果。

真希望关于宗教的信仰能回归本初,不再如此“功利”,其实佛教注重的应该是自身的“修行”而不是“礼拜”。更应内正本心,外助于人,舍其欲望,方能成大道。望大师们能真正做到行善积德,而不是拟善积财,更注重于佛法本身的含义,参透世间真谛,放下执着,多看些经书,少在“少林”这块招牌上忙活。而于佛经中记载的西方极乐世界本应万物富饶,又怎会贪恋你凡间的香火、磕头与贡品,想必只需要你们的一颗善心罢了。未见佛经中记载了“功德箱”,未见佛经记载了“结缘”索财,亦未见佛经中有“开光”捐钱一说。

所以别再折腾了,佛祖真的知道你们这么矫情吗?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楞严经念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