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我要郑重指出,往生是学人经过长时期持戒、念佛、行善积德的结果,或靠临终时善缘生起,持有正念,又经道友助念才能成功,这是有修证且极其严肃的事。但是,现今某些杂志或书中极不负责地乱用这一名词,凡有僧尼或居士去世,就说某某已往生,在这里,往生已成为了死的代名词。我认为这是存在过错的作法,绝不是一种方便说法,因为这其中犯了未证言证的过失,错乱了因果。要知道,往生与死是绝对不同的,往生是这一段生命终结之后,下一段生命则是到佛之净土去受生,而死是这一段生命终结后,下一段生命还处于轮回之中。末法时期真是颠倒,有些怀疑佛之净土存在性的一般信徒去世,也被冠以往生,这不是大妄语吗?而一些自谓佛教学者的人在著书立说时,把释迦圆寂说成了死,这不犯诽谤之过吗?就如同现在一些杂志,对于捐款的,凡是出家人便称作法师,凡是在家人便叫为居士,难道才出家的小和尚也成为法师了?难道一个未受皈依的在家人也能作为居士?现今不负责任的说法实在太多了,在佛法上,我们应该循律慎行了!那么,如何知道一个人是否往生了呢?我认为现今皆以临终瑞相为标准的作法是十分不妥的,因为如果某人生于天界(如色界或无色界),有时也会产生瑞相。不论佛教,就以道教为例,如宋时之陈抟,也是预知时至,指示弟子归去日期并示以地点,临终时左手托头,长卧而去,一直过了七天,面颜不变,全身温暖,并有五色祥云封住洞口,经月不散。道教之人多以生天成仙为终身理想,所谓“天仙”是也,如只以临终瑞相断定已生佛土,那恐怕道教之人亦是有份,而他们对西方净土却未必信之。又有一些人以临终安祥为往生条件,这如果列入其中一点是可以的,但不可作为最终标准,生善道的人又兼业力不重,大都可安祥而逝,只有那些业力重的人,因境界现前,才会痛苦的无法忍受。一位密宗上师说过这样一件事:某喇嘛执着心太强,临终时地狱相现前,十分恐怖,以至其惊恐万分。上师指示他诸相非实,放下执着即可,但他仍然做不到。最后,全寺的人帮助他念经,将功德回向给他,不到一天,他就安祥而逝了。
版权所有:楞严经念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