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缘经》中有一则这样的故事:
佛在世时,舍卫城中有一位婆罗门长者,他的妻子产下一个男儿,这个孩子肚子饿了要吃奶,但是母亲的乳汁一进入他的口中,都变成败奶,吃其他的东西也是这样,但是不吃又不行,于是,这个孩子就在这种半饥饿的状态下成长。长大后求佛出家,佛陀慈悲应允。
一而再空钵而返
出家之后,其他的比丘每天出门托钵都是满钵而回,唯独他每每空钵而返,他的心里十分郁闷。有一天,他心想:我应该为三宝做些事,以身体的劳动来消除业障。于是他发心清理精舍塔寺周围的环境,努力地为其他比丘服务与劳动,不可思议的是,他第二天出门托钵就得到美食而回。因此他更发心为三宝服务,每天如此,每天都能得到食物。
有一天他睡过了头,舍利弗路过精舍,看到塔寺尚未清理,于是就顺手打扫起来。等到他醒来一看,精舍都已经打扫干净了。他非常懊恼地告诉舍利弗:“我就是因为清理环境才有饭可吃,你现在打扫干净了,我今天肯定没有饭吃。”舍利弗听了说:“没有关系,我可以带你一起入城受请,不要担心,你一定可以吃饱。”
当他们一同到施主家时,恰逢施主夫妻正在吵架,根本没有心情供养,结果两人只得空钵而回。第二天舍利弗又告诉他:“今天一定不会饿肚子了,因为有一位长者今天发愿供佛及僧,佛陀会带着我们一起去。”到了长者家,每个人的钵中都盛满了食物
他虽然和大家坐在一起,却唯独他的钵被遗漏掉。大家已经开始用饭,他看见主人在眼前走来走去,就告诉主人他的钵仍是空的,但是任他怎么叫,主人都没有听到。最后,又只得饥饿而返。
阿难知道了这件事后,心中十分怜悯,就自告奋勇说:“明天受供时,我会帮你带回食物。”阿难是佛陀弟子中记忆力第一,不料这次却忘得一干二净,而这个比丘已经三天没吃饭了。第四天,阿难终于为他托了满满一钵饭食,正准备带回来给他,半路上又遭恶狗追逐,阿难被狗一撞,钵中的食物全掉落到地上,这一天又是无饭可吃,连阿难也无可奈何。
业太重神通也无奈
目犍连尊者也知道了这件事,就说:“好可怜,已经四天没吃饭了,明天就由我托钵回来给他吃。”第二天目犍连真的出门托钵,回程时就坐在树下休息,这时树上的小鸟全飞了下来,将那一钵饭吃得精光。目犍连尊者不禁叹息:“就算是神通第一,奈何他的业重,我也无从施展了。”这一天他仍旧不得食。
舍利弗心中十分不忍,因为事情是因他而起,如果不是他抢了打扫的工作,那位比丘也不会不得食,所以决定非为他找到食物不可。第二天,舍利弗出门为他托到一钵食物,他端着钵回到门口,原本开着的门突然“砰!”的一声关上了,一钵饭就被打翻在地,当然也就不能吃了。
到了第七日,比丘仍是不得食。这位比丘痛哭流泪,极生惭愧,最后不得已吃沙而亡。大众觉得不可思议,便一起来到佛前,请问佛陀这位比丘的因缘。
佛陀告诉大家:“在过去帝幢佛的时代有一位长者,十分乐善好施,时常设斋供佛及僧。他有一个儿子也随喜而为,因为这时财产尚由父亲管理,所以他并不反对布施。过了一段时间,长者往生了。儿子继承了产业,但是却悭贪不舍,认为财产拿来供僧将会逐渐消耗,因此非但自己不肯供僧,也不肯让母亲设施供养。他的母亲承袭了丈夫供僧好施之举,所以省吃俭用不忘供僧。有一天母亲告诉他:‘我实在没有东西吃了,请你给我一点粮食好吗?’
谁知他竟然顶撞母亲:‘我给你的东西,你都拿去供僧,现在没东西吃了,那你去吃沙好了。’后来他的母亲因饥饿而往生。以此不肯供养及不孝之罪,长者子死后堕入地狱,经过无量劫的时间才回到人间,却还要受饥困之报。由于过去生长者在世时,长者子没有反对他父亲供佛,所以今生得遇出家因缘。但是不孝之罪深重,所以他在生时每多饥乏,最后亦是吃沙而亡。
这就是恶口之报,纵然他已出家,业报仍旧难逃,可见口业的罪报是多么可怕。”
本文来自于《报恩》杂志第32期
版权所有:楞严经念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