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达拉萨后的第二天下午,我去参观大昭寺。由于我“混入”了一个地理学会的团队,有一个很有学识的喇嘛为这个团队做导游,向大家作了细致精彩的介绍,所以我看得真切,了解深入。一到大昭寺就立刻被这里的虔诚所感动,寺前的场子上满是藏民,他们脱下鞋子,用一条带子将两腿绑住,双手合十,先是高半过头顶,而后依次移至额前与胸前,再双膝下跪,扑向地面,然后原地站起。同时口中念念有词。就这样周而复始,百次干次!大昭寺门前用大黑石铺成的场地,已被磕长头者磨得棱角全无,光滑如镜。
在大昭寺三层的平顶上俯视这一情景,更加动入心魄广场上朝拜的人们如波浪般起伏。藏民的虔诚令人惊叹!大昭寺是藏民心目中最重要的朝佛圣地之一。早先藏族人所说的“拉萨”就是指的大昭寺一带,素有“没有大昭寺就没有拉萨”一说。所以说,没有到大昭寺也就等于没有到拉萨。一层的大佛堂平常是“闲人免进”的。导游喇嘛将一扇厚重的红漆斑驳的大门推开一半,示意大家不要喧哗,依次而入。刚进门,由于眼睛没有适应黑暗而放慢了脚步。紧接着通过了一条拱形的通道,这使我想起进入北京十三陵地宫时的情形。又进了一道门,这里有了一些亮光,而且眼睛也逐渐适应了起来。我看到了什么?好像是阿里巴巴打开了宝库,一座融合了藏、汉、波斯文化风格的艺术博物馆!壁画、彩塑、唐卡、浮雕、木刻,令人目不暇接。
公元7世纪初,第33代藏王松赞千布将吐蕃王朝的国都由雅砻地区迁到拉萨后,迎请尼泊尔的尺尊公主和大唐的文成公主为妃,并分别为她们建造了大昭寺和小昭寺。在大昭寺的壁画上十分形象地再现了拉萨建都的历史故事。虽然我曾看过几本关于拉萨的书,但导游喇嘛向大家介绍的壁画故事却是我闻所未闻的。大昭寺为来自尼泊尔的尺尊公主所建,而给文成公主修建的是小昭寺。大昭寺的门朝西,小昭寺的门向东,分别朝着二位公主的家乡。身处异地,关山阻隔,二位公主思念故土的心情可见一斑。然而大昭寺是由文成公主选址并设计的,她为西藏带去了大唐优良的建筑技术,于是西藏就有了第一座木结构建筑—大昭寺。当然历史已过去了1300多年,故事就不免被神化了。
寺内立有松赞干布和文成、尺尊二位公主的等身彩望,形象亲切和蔼,秘栩如生。伟大的藏王松赞干布迎请了尼泊尔和大唐的两位公主,同时也引入了大量的先进文化与生产技术,极大地促进了藏民族的文明发展。人民崇敬他们,说松赞干布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文成公主是白度母菩萨的化身,而尺尊公主则是绿度母菩萨的化身。他们降临西藏,造福于民,普度众生。
大佛堂的周围有好几个洞窟,各有供奉。这些洞窟都用粗大的铁链网封住,里面很是昏暗,依稀可见窟内的景象。“大昭寺藏有独一无二的国宝,”导游喇嘛顿了一下,似乎感到表达得尚不够分量,又补充道,“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至宝……”通过介绍,一个一直在我心中的谜解开了。大昭寺比布达拉宫小得多,为什么藏传佛教的信徒们都要云集到这里来顶礼膜拜?“那就是佛祖释迦牟尼12岁时的等身佛像,是经过佛祖本人亲自开光的!”导游喇嘛的试题又回到了1300多年前的7世纪,文成和尺尊二位公主来到西藏和亲时,分别带来了两尊佛像。
在主殿正面的一座高大的厅堂下,我膽仰了那尊神力无比的12岁像。那尊—米多高的包金坐像,被层层供品簇拥着,高高在上。登上大昭寺的三层平台,眼前一亮,壮观的铜銮金顶就在眼前。向西可眺望红山上雄伟的布达拉宫。两个巨大的金宝幢与天空中放射状的鸟云融为一体,厚重而又庄严。我蹲下身,使用广角镜头拍下这个具有天人合一意味的画面。
版权所有:楞严经念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