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中有“三藏十二部,曹溪一句亡”和“经诵三千部,曹溪一句亡”的禅语,曹溪,原是地名,因为惠能禅师长期住持在广东省曹溪河畔的南华寺弘扬佛法,被历代禅者视为禅宗祖庭,而“曹溪”亦通常被用来喻指禅法。禅修的意思是说佛教所有的经典,都是为了指引我们觉悟人生,在浩如烟海的教义中,只要悟透了玄机,原来就是六祖惠能禅师所提倡的明心见性的法门而已,所谓身外无佛,三藏十二部,皆是自性中来。其中“三藏十二部,曹溪一句亡”为“经诵三千部,曹溪一句亡”的外延和扩展。
僧法达,洪州人。七岁出家,常诵《法华经》。来礼祖师,头不至地。祖诃曰:“礼不投地,何如不礼。汝心中必有一物,蕴习何事耶?。曰:“念《法华经》已及三千部。”祖曰:“汝若念至万部,得其经意,不以为胜,则与吾偕行。汝今负此事业,都不知过。听吾偈曰:礼本折慢幢,头奚不至地。有我罪即生,亡功福无比。”
这位七岁就出家的法达禅师,非常喜欢读诵《法华经》,当他读诵此经达到三千遍之后,我慢之心也便日益涨大。(在佛教众多经典里,《法华经》是一部很重要的经典,被赞誉为“经中之王”。天台智顗大师就是依据这部经建立法华宗,即天台宗。这部经的经文将近七万字。照一般来读诵,若是一天念一部”,三千部《法华经》大概要十年才能念完。由此可知,法达禅师对于《法华经》已经是非常的精熟。)当时被世人尊崇的禅宗六祖惠能大师,其出家之前其实是个大字不识一个的樵夫。法达认为自己读了那么多遍的《法华经》,必然是已经具有了相当的功夫和智慧了,因此当他来到曹溪南华寺谒见惠能禅师时,便有些倨傲,虽然礼拜,但“头不至地”,并没有足够的恭敬心。惠能禅师又怎能不知此意,他一眼即看破了法达的心思,指出他心中必是因为有了我慢之心才会如此无礼、傲慢的。
师又曰。汝名甚么?。曰:“法达。”师曰:“汝名法达,何曾达法?。复说偈曰:“汝今名法达,勤诵未休歇。空诵但循声,明心号菩萨。汝今有缘故,吾今为汝说,但信佛无言,莲花从口发。”
惠能禅师又以法达的名字来作文章,指出虽然他名叫法达,但其实并未能通达法理。惠能认为法达虽然念诵多年的《法华经》,但经中的义趣并未弄得明明白白,只是机械地读诵经文,如同鹦鹉学舌一般,并没有从经文中得到利益,自然也不能从根本上明心见性。惠能又告诉法达:修学佛法、读诵经典,千万不可以执著言语、文字、名相等,而是透过它们来理解佛法意旨就可以了。“但信佛无言。”佛其实并没有说一切法,我们要“得意而忘言。”如此才能“莲华从口发”,即妙法莲华就会由心而发,自口而出。
达闻偈,悔谢曰:“而今而后,当谦恭一切。弟子诵《法华经》,未解经义,心常有疑。和尚智慧广大,愿略说经中义理。”师曰:“法达,法即甚达,汝心不达。经本无疑,汝心自疑。汝念此经,以何为宗?。达臼:“学人根性暗钝,从来但依文诵念,岂知宗趣?。师曰:“吾不识文字,汝试取经诵―遍,吾当为汝解说。”法达即高声念经,至譬喻品。师曰:“止1此经元来以因缘出世为宗。纵说多种譬喻,亦无越于此。何者因缘?经云: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大事者,佛之知见也。”
法达听罢惠能禅师的偈语,顿时明白了自己的过失,便向惠能禅师忏悔谢罪,并请求禅师为他开示经中义理,因为他对《法华经》的经文有很多地方不理解。惠能禅师遂告诉他:你虽然名字叫法达,应当法性通达,但是你的心却并没有通达佛理。佛经本来没有什么可疑惑的,是你的心有疑惑。随后又让法达将《法华经》念诵给他听。当听到《譬喻品》时,就喊“停。”因他已经基本上知晓经文的大意了。惠能禅师告诉法达:《法华经》是以“因缘出世”为宗旨,诸佛菩萨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这一大事即是将“佛的知见。传授给众生。
“世人外迷著相,内迷著空。若能于相离相,于空离空,即是内外不迷。若悟此法,一念心开,是为开佛知见。佛,犹觉也。分为四门:开觉知见,示觉知见,悟觉知见,入觉知见。若闻开示,便能悟入。即觉知见,本来真性而得出现。”
众生由于在外迷于“相”,在内迷于“空”,如果能够在相而离相,在空而离空,就会内外都不迷了。一旦觉悟这个道理,一念之间就会心开意解,即开了“佛的知见。”“佛。即是“觉”(觉悟的人),而觉悟有四种方式:讲解、演示、领悟、进入。如果听到讲解就能够悟入,这就是拥有了觉悟的知见,自身的佛性也就出现了。
“汝慎勿错解经意,见他道开示悟入,自是佛之知见,我辈无分。若作此解,乃是谤经毁佛也。彼既是佛,已具知见,何用更开?汝今当信:佛知见者,只汝自心,更无别佛。盖为―切众生,自蔽光明,贪爱尘境,外缘内扰,甘受驱驰。便劳他世尊,从三昧起,种种苦口,劝令寝息,莫向外求,与佛无二。故云开佛知见。吾亦劝―切人,于自心中,常开佛之知见。世人心邪,愚迷造罪。口善心恶,贪嗔嫉妒,谄佞我慢,侵人害物,自开众生知见。若能正心,常生智慧,观照自心,止恶行善,是自开佛之知见。”
惠能禅师又告诫法达:你切不要误解佛经的意思,若见其他的人都如此说:开示悟入是佛的知见,与我等无关。如果有这样的见解,就是毁谤佛经。也就是说心本来是佛,开佛的知见即是开本来佛的知见,即心的知见。禅师强调人人心中皆有“佛之知见”,人人皆有修行成佛的可能。仅仅诵经是远远不够的,关键在于明心见性。如果心不正,愚昧无知,造作各种恶业,就是“开众生知见”;如果行善摒恶,心无挂碍,行菩萨道,就是“开佛知见”。
“汝须念念开佛知见,勿开众生知见。开佛知见,即是出世;开众生知见,即是世间。汝若但劳劳执念,以为功课者,何异嫠牛爱尾?。
据说牦牛宁肯舍命也要保护尾巴不受到损伤。牦牛爱尾,经文以此比喻“深著于五欲。”惠能禅师认为法达执著在经的文字相上,和“深著于五欲。无异。
达曰:“若然者,但得解义,不劳诵经耶?”。
师曰:“经有何过,岂障汝念?只为迷悟在人,损益由己。口诵心行,即是转经;口诵心不行,即是被经转。听吾偈曰: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诵经久不明,与义作仇家。无念念即正,有念念成邪。有无俱不计,长御白牛车。”
法达听到这些很不服气:“照你这么说,只要理解经义,用不着诵经了?”
惠能禅师于是指出:见性之后,不碍诵经。并告诉法达:你心在迷中,就被法华经的词句弄得团团转;你心开悟了,就能利用法华经的文句说法。长时间的读经却不明其宗旨,其实就是和佛法大义在结冤家。不着念(无念),你的念就在正道上;记挂在世事诸相上(有念),你的念头,无论善恶,都可能是邪的。但有念、无念,断见、常见,正道、邪道,都还是相,做到有念、无念等都不执著,就像长年驾驭大白牛车,行一佛乘道。
达闻偈,不觉悲泣。言下大悟,而告师曰:“法达从昔已来,实未曾转法华,乃被法华转。”再启曰:“经云:诸大声闻乃至菩萨,皆尽思共度量,不能测佛智。今令凡夫但悟自心,便名佛之知见,自非上根,未免疑谤。又经说三车,羊鹿之车与白牛之车,如何区别?愿和尚再垂开示。”
法达听到这里,禁不住哭了起来。他读了三千遍法华经,却不知道佛法大义,只觉得佛法奥义难信难解,现在被惠能一语道破,当下明心见性,因此感动;又因为自己一开始参谒六祖的态度是那样傲慢无礼,还不断地顶撞禅师,而禅师却依然这样谆谆教导,殷勤恳切,因此感动,所以他的“不觉悲泣。是真的心有所触。
法达虽然悟到了自性本来俱足,不要身外觅佛的道理,但还是对禅宗顿悟直指的法门仍有疑惑,因此又请惠能禅师给予开示
师曰:“经意分明,汝自迷背。诸三乘人,不能测佛智者,患在度量也。饶伊尽思共推,转加悬远。佛本为凡夫说,不为佛说。此理若不肯信者,从他退席。殊不知坐却白牛车,更于门外觅三车。况经文明向汝道,唯一佛乘,无有余乘,若二若三乃至无数方便,种种因缘,譬喻言词,是法皆为一佛乘故。汝何不省?三车是假,为昔时故。一乘是实,为今时故。只教汝去假归实,归实之后,实亦无名。应知所有珍财,尽属于汝,由汝受用。更不作父想,亦不作子想,亦无用想。是名持《法华经》。从劫至劫,手不释卷,从昼至夜,无不念时也。”
惠能禅师告诉法达:《法华经》讲得很明白,是你自己迷惑不解。佛智无穷,也不可度量。因为度量佛智本身即是错的,以思维分别之心求佛,则与之越来越远;至于三车之说,更是权且设立的方便。“昔时”就是你在迷之时,众生在迷,就假立三车,诱引出火宅。“今时。就是点醒你使你开悟之时,所以对你说唯有一乘是实之理,只是为了让你领悟。自性是佛。”若悟得这一真如实相,即使不念一字,也是时时刻刻都在持诵《法华经》。
达蒙启发,踊跃欢喜,以偈赞曰:“经诵三千部,曹溪―句亡。未明出世旨,宁歇累生狂。羊鹿牛权设,初中后善扬。谁知火宅内,元是法中王。”师曰:“汝今后方可名念经僧也。”达从此领玄旨,亦不辍诵经。
法达这下才真正的得到了佛法的受用,终于感悟到,自己虽然读诵读了三千遍经书,却从未真正明了其中宗趣,反倒是在曹溪被惠能大师这一句话点破,让他认识到死读经书根本就没有什么功德可依持或者值得骄傲的,当下就明白了什么是佛出世的宗旨,从而熄灭了原本的执著和狂妄。因此他非常的欢喜。他也明白了:原来迷于三界火宅内的人,一旦悟到本来,当下即可修成佛道作大法王。
惠能禅师听到他的偈语之后,知道他是真正有所悟解了,便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赞许他为“念经僧”。而法达自此领悟了《法华经》与禅宗的精髓,不再胶着于文句,但“亦不辍诵经”。
佛教之所以有三藏十二部如此之多的经书,是因为我们众生的根性不同,不同的根性自然要对应不同的经书,根性高的人,如惠能禅师,即使不读经书,也能彻悟禅的真谛,而根性中等的人,如法达,读诵经书之后,还需要明师来指点才能彻悟;还有些根性低的人,可能终生读诵经书,也不能参透其中的奥义。
从法达与惠能禅师这一段因缘中,我们要明白这样一个道理:佛教的三藏十二部经典其实都是指引我们明白宇宙人生真实道理的一种辅助,一旦我们觉悟,明白了这些道理,就不必再执著于三藏十二部之上。也就是说,经书只是引导我们体悟佛法达到明心见性的工具,并不是“佛法”本身。我们的重点应当落在“明心见性”的最终目标上,而不是陷于经书,困守文字之上。
版权所有:楞严经念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