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美博物馆藏五代《水月观音图》
水月观音之名由,实无经本出处,学术界较为一致地认为:中唐画家周昉根据玄奘《大唐西域记》所记布呾洛迦山中的观自在菩萨而“妙创水月之体”,并在各地很快流传开来,成为后世三十三观音之一,北宋以后影响日渐扩大,成为后世观音造像最常见的表现形式之一。 现存较早的水月观音像大致可分为绘画和雕塑两大类,前者多见于敦煌和河西地区的石窟壁画及传世画品中,基本特征为:菩萨游戏坐,姿态随意,身后为一轮圆月背景,手持净瓶和柳枝,周围场景繁简不一,通常描绘有泉流池沼、山峦丛林,宛若一幅山水画。按文献记载,水月观音像至迟在晚唐已在各地寺院壁画中常见,目前所知最早的实物为敦煌出土的后晋天福八年(943)绢本像。
龙门石窟研究所藏思惟菩萨
自中唐画家周昉“妙创水月之体”后,意境优美、画面生动的水月观音很快风行全国,现存实物以五代十国时期的作品为早。本图中菩萨头戴高化佛冠,面部有髭须,上身半裸,斜披珞腋,为男性形象。右足踏红莲,左足放在右腿上,双手抱膝游戏坐于山石之上,神情恬淡闲适,悠然自得,身后是竹、棕等南方植物,菩萨座下为水池,内有盛开的莲花和嬉戏的水生动物。
大英博物馆藏五代时期的敦煌《水月观音图》
水月观音的名称虽然出现较晚,但类似的造像形式可谓源远流长,北朝以来一度流行的思惟菩萨像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视作水月观音的祖型,至少在菩萨的造型、随意的坐姿和若有所思的神态等方面显示出明显的继承性。
大英博物馆藏五代时期的敦煌《水月观音图》
到了五代时,水月观音已颇受尊崇,各种宗教作品中其形像屡见不鲜,上起帝王将相,下迄平民百姓,乐于出资造像作功德者不乏其人。此期的水月观音仍为男性形像,体躯略显粗壮,一般为半裸上身,斜披珞腋,周围场景较简单。
艾尔米塔什博物馆藏《水月观音》
“水月”意为“水中之月”,在佛经中常用以譬喻诸法之无实体,是大乘十喻之一。《大智度论》载:“解了诸法,如幻,如焰,如水中月,……如镜中像。” 正如唐代诗人白居易所题《画水月观音菩萨赞》:“净渌水上,虚白光中,一睹其相,万缘皆空”。身后的一轮圆月因而也就成了水月观音的标志。
弗利尔美术馆藏北宋《水月观音菩萨像》
按玄奘《大唐西域记》的记载:“布呾洛迦山,山径危险,岩谷敧倾。山顶有池,其水澄镜,流出大河,周流绕山二十匝,入南海。池侧有石天宫,观自在菩萨往来游舍,其有愿见菩萨者,不顾身命,厉水登山,忘其艰险,能达之者盖亦寡矣。”据此场景而绘出的水月观音背景往往较为复杂,除去山林池泽外,还常绘出一些“不顾身命,厉水登山,忘其艰险”以求得见菩萨真颜者。
版权所有:楞严经念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