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大概怎么也想不到,115岁冥诞这一天,命运会送给她什么礼物。
在被当作“绿茶婊鼻祖”羞辱多年以后,这位民国才女终于迎来了舆论的春天。
起初,是有人用AI技术修复了一张林徽因16岁时的照片,却修成了一张美则美矣,毫无灵魂的网红脸。网友们直言“这不是修复,是颠覆”。
更有人怀疑这张图根本就是伪造的。
很快,有人翻出了原照片。拿掉了网红滤镜的林徽因,面容没有那么精致,看起来却舒服多了。
与此同时,林徽因的继任、梁思成的续弦林洙上电视台参加的访谈也被翻了出来。
在访谈中,主持人试图让林洙对林徽因给出一个评价:“……那他们(梁思成、林徽因)也不能真的成神仙啊,这些吃喝拉撒的事谁来管?在世俗的人眼里,您觉得林徽因是一个好的太太吗?”
林洙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提到了林徽因好友费慰梅的评价“她是一个好朋友,但不是一个理想的家庭主妇”,表示林徽因对于家务事不是很擅长。
这段对话在网络传播中被总结成了更有冲击力的“林洙:林徽因不是一个好太太”。
“不做家务就不是好太太”的睿智逻辑引起了广大网友的愤慨,很快就在中文互联网上掀起了轩然大波。
在此之前,作为国人比较熟悉的文化名人,林徽因在网络上的话题度并不算太高。在 “AI修复的网红脸”和“不会做饭算不算好太太”意外引发全网关于林徽因的大讨论之前,她的名字总共只上过两次微博热搜,一次还是因为李宇春的新歌。
另外一次则是1年前,为了纪念林徽因的建筑成就,大洋彼岸的媒体《纽约时报》时隔63年为她发布了讣告。
这条旧闻下的评论也很有代表性——
一年之后,林徽因在网络舆论中的待遇已经大有不同。
人们以假照片翻出真照片,发现原来林徽因这么好看。意见领袖们也争先恐后地将历年来的情感传闻一一反驳,再补充上她的民族气节有多坚定,她的学术贡献有多大,告诉你“这才是真实的林徽因”。
就这样,被误解多年的林徽因,意外地完成了拨乱反正。
林徽因贴吧的吧主在感慨
这一切的发展看似顺理成章,但是细想之下,也有不少令人疑惑的地方。
如果真实的林徽因是如此伟光正,那么她看似根深蒂固的“民国第一绿茶婊”形象究竟是如何被确立起来的?当时的人们为什么能够容忍甚至促成这种污名化?人们在林徽因的传说中看到了什么?
制造“民国第一绿茶婊”
其实,对于林徽因的污名化,不过是近几年来的事情。
1991年,林洙就撰写了《碑树国土上,美留人心——我所认识的林徽因》,著名的 “林徽因同时爱上两个人”的说法正出于此
。2004年,林洙出版《梁思成、林徽因与我》的时候,此文也被收录其中。此时《知音》《读者》等杂志上的鸡汤文章,已经在大书特书徐志摩、林徽因等人的风流轶事了。而与我们想象中的蓄意抹黑不同,这些文章描写感情纠葛时往往还秉着推崇、赞叹甚至向往的态度,毕竟浪漫是诗人的特权。
周迅在《人间四月天》中饰演的林徽因
直到08、09年,人们对于林徽因讨论的画风都还是比较正常的。既有她为了保护文物仗义执言的往事,也有对她才华的歌颂,当然,还有一些与她相关的八卦轶事。
时间的齿轮缓慢推移,随着21世纪进入第二个十年,网络上的民间舆论也开始走进叛逆期。
2010年底,一场针对文艺风的反击就已经初露端倪。彼时,爆款文章《贵国的小资小清新》横空出世,以调侃的语气嘲讽了假装高级的文艺青年们。人们在热情转发中发现自己并不孤单,“原来不只我一个人讨厌他们”。
2011年,《甄嬛传》热播并成为现象级电视剧。剧中本是反派的华妃,凭着“真实不做作”的风格意外走红,并贡献出了年度金句“贱人就是矫情”。
同年,相对黯淡忧伤的“非主流”不再流行,取而代之的是热烈、恣意、充满吐槽欲望的“咆哮体”。
还是这一年,“我抽烟喝酒但我知道我是好女孩”的梗开始流行。
我纹身、抽烟、喝酒、说脏话、但我知道我是好姑娘。真正的婊子喜欢装无辜,装清纯,装害羞,喜欢穿粉色的衣服。男人肤浅,都只是看表面。所以,他们只能错过好姑娘,然后被婊子骗得痛不欲生。只有女人才能看出谁他妈才是真正的婊子。
与如今更多具备揶揄调侃意味不同,当时的人们,是在真情实感地在输出这个观点。值得注意的是,这番话的重点并不在于剖白自己,而是把柔弱顺从的女孩定义成“婊”。
林徽因最为人熟知的一张肖像照
2012年,网络上出现了不少对于林徽因的质疑,并且集中在私人生活方面。针对林徽因的荡妇羞辱已经呼之欲出,只差一个足够有传播力的词来盖棺定论。
2013年,网络热词“绿茶婊”应运而生,这个与当时林徽因的风评高度贴合的词,被迅速安排到了林徽因身上。
随后数年,这个标签就如同跗骨之蛆一般,牢牢地捆绑住了“林徽因”这个名字。
吴谨言在电影《无问西东》中饰演的林徽因
当然了,被“绿茶婊”的并不止林徽因一个人。事实上,这个词甫一问世,人们就已经忙不迭地领着娱乐圈的女星们对号入座。
说到底,那时的人们厌恶,或者说厌倦的,并不是林徽因其人,而是众多恼人意象的堆砌。
从前那些披着海藻般长发、穿着棉布长裙、捧着一本恬静的书的灵魂有香气的女子有多受追捧,后来所遭到的反噬就来得有多猛烈。
被附会到这种形象上的林徽因,就这样,成为了当代网民集体叛逆过程中的一个牺牲品。
逃不开的庸俗化
每每娱乐圈出了大新闻,吃瓜之余总有人站在道德的高地上大摇其头,祭出一句“将军坟前无人问,戏子家事天下知”来发泄不满。
到了林徽因这儿也是一样,从某种程度上看,她既有“将军”的一面,也有“戏子”的一面。比起林徽因的学术成就,人们往往对于她的情感经历更感兴趣。
事实上,追逐八卦实在是人类的朴素本能,这种本能之强大,就连追星群体都要呼吁一句“拒绝关注私生活,请专注作品”。
学界得到这份待遇的也不只林徽因一个人,人们津津乐道的胡适打牌、季羡林看女生大腿、杨振宁的“老少恋”婚姻,无一不是如此。跟大师们艰深晦涩的研究相比,这些传闻轶事可容易理解多了。
林徽因爬上屋顶,测量建筑数据的工作照
就连万众瞩目的高考,年年备受热议的都是语文作文而不是数学题,毕竟文学门槛低,人人都能插句嘴。
热衷低门槛话题本无可厚非,值得警惕的是另一件事。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似乎已经连稍微复杂微妙的事情也不耐烦去搞清楚了,一切事物都要消解成最原始的底层逻辑。
就比如前几天知乎上有人提问,郭靖配得上黄蓉吗?(这个问题也是一言难尽)
高赞回答把靖蓉初见时郭靖的花销算了一笔账,请客吃饭、送貂皮大衣、送汗血宝马……折合成人民币足有七十万,最后反问一句“你说配不配得上?”
言下之意不但配得上,而且还绰绰有余,老子有这么多钱什么样的女人找不到?
这种思路,怎么说呢……既侮辱了黄蓉,也侮辱了郭靖。
回到林徽因的话题上来。多年来,人们对于林徽因的中伤,可怕之处不在于娱乐至死,甚至也不在一两位名人的声誉,而在于这种将一切简单化、庸俗化的思考方式。
世界万物纷繁复杂,而人们总能将它们归因到某个永恒的母题。
比如林徽因与徐志摩,是“有些人,一旦错过就不在”的凄美爱情故事;
泰戈尔访华期间,林徽因与徐志摩陪同翻译
林徽因与金岳霖,是“做不成你的情人,我仍感激”的女神与备胎的故事;
林徽因与林洙就更好安排了——我给你补外语,你却想嫁我老公,活脱脱一部当代《农夫与蛇故事新编》。
又比如“被人黑,肯定是动了谁的奶酪”,人们不忘给林徽因这些年的遭遇安排一个真凶。
这个凶手可以是写出《太太的客厅》的冰心,可以是梁思成的续弦林洙,甚至可以是二次创作同人作品的白落梅,反正就不能是自己。
把主角换个名字,就是普普通通的玛丽苏小说
当日一面倒地黑林徽因,今日又一面倒地骂林洙,这一幕看起来多么似曾相识。
如果我们把集体无意识的行为归因成是某个人的道德品质出了问题,那么类似的事情以后还不知道要发生多少次。
或许我们更需要改变的,不是承担互联网唾壶功能的辱骂对象,而是一种过于简单、非黑即白的思维方式。
版权所有:楞严经念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