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听众、十善业道经,今天讲到别明十善利益中:
丙字下第二段、不偷盗的利益。 经上说: ‘复次、龙王!若离偷盗,即得十种可保信法。何等为十?一、资财盈积,王贼水火,及非爱子,不能散灭。二、多人爱念。三、人不欺负。四、十方赞美。五、不忧损害。六、善名流布。七、处众无畏。、八财命、色力、安乐,辩才具足无缺。九、常怀施意。十、命终生天。是为十。’ 前面讲的十善业道,其中的第二,是永断偷盗。什么是偷盗,为什么要永断偷盗,都已经很详细的讲过。刚才读的经文,是 释迦世尊、告诉我们,永断偷盗,所获得的利益。所以说:‘复次龙王’!复次者,复再次于不杀生,可得十种利益的经文以后,再来叙述不偷盗而获得的利益。 释迦世尊!招呼娑竭罗龙王说:‘龙王’!如果人们,能永断偷盗,决定可以获得十种可保信法。保者、保障。信者、用不失时。也就是所获得的十种利益,是有保障的,可以说一得永得,不像人世间的功名富贵,如昙花一现。而且任何人具有不偷盗的因,马上都可以获得这十种利益,任凭受用,所以叫可保信法。以下让我把十种利益,一一讲下去。 ‘一、资财盈积,王贼水火,及非爱子,不能散灭’。资财就是动产不动产,因为财产能资养我们的生命,所以叫资财。盈者盈满,积者堆积,皆所以表示财产之多。而且国王、盗贼、水灾、火灾、以及不足喜爱的败家子,都不能把这因不偷盗而获得的许多财产,使他消耗、散灭。 这是什么意思呢?因为不义之财,决不能永久享受。社会上有句最流行的话,‘刻薄成家,理无久享’。又说:‘为富不仁,为仁不富’。刻薄、不仁、并不是偷盗,尚且对于他所有的财产,不能常久享受,何况乎由偷盗而来的呢!这里所说的偷盗,当然包括了巧取豪夺,贪赃枉法、瞒心昧己,所得来的不义之财。不义之财,依因果定律,是决无久享的道理。因此 释迦世尊,曾经告诉当时的弟子们说:人们的财产,天然的要分成五分:一、国王一分,因为、国王可以假借问题,勒逼你捐献。甚至加你一个帽子,把你的财产,全部充公。而且佛在世时,那些国家的法律,是凡没有儿子的人,他死后的财产,也是无条件的充公。二、盗贼一分,财产丰裕,常有被恶人强盗或窃取的危险。三、水、占去一分。都如霪(音银ㄧㄣˊ)雨成灾,或山洪暴发,江河的缺口、泛涨、都能将你的禾苗淹没,房屋冲毁。我国的黄河,就常常闹缺口,将附近数十里的人家,冲洗干净,酿成惨绝人寰的灾害。四、火、也占去一分。小的火灾,假如不幸而碰著一次,房屋衣物,可以烧得精光。大的火灾,如天久不雨,早魃(音跋ㄅㄚˊ)为灾,赤地千里,使禾苗尽行枯死。五、非爱子占去一分。不是一个可爱的儿子叫非爱子。可爱的儿子,能够继承父亲的志趣,发扬光大父亲的事业,假如做儿子的,不能这样的光前裕后,反而不务正业,吃喝顽笑,把父亲积蓄的财产,消耗干(音干ㄍㄢ)净,这就是不可爱的儿子。 假如一个人,不管是过去,或是现生,用不正当的手腕,发来的横财,你的财产,在这五分当中,总有一分两分的势力,来为你散灭干净。像这些例子太多了。都如我的故乡,有一位姓吴的,贩酒为生,姘上了外埠酒行里的一个寡妇老板娘,诱骗了老板娘,不少的银钱,因此不几年,成了我们那地方的富翁。后来生了两个儿子,为他们娶媳妇,各各分与很多的田地。可是大儿子是个白痴,二儿子是个浪子,不久两个儿子的财产,都卖尽当光。二儿子无以为生,就来找老头儿和老娘,接济的次数太多了,老头儿气极,和他来个经济绝交。二儿子为急于获得父母的遗产,在五更头里,老夫妇清睡未醒的时候,将门外堆积上柴草,浇上火油,放起火来准备把他们烧死。幸亏老夫妇警觉得快,打开门来,从火里逃出。但老妇人是小脚,跑得慢,被火烧伤,不久就因伤致死。其结果是儿子坐牢,父亲把财产捐充慈善。这是很快的报应。反过来说:一个人的财产,是拿血汗换来的,或从布施所得的果报。那末!他的财产自然获得因果律的保障,不会遇到王难、盗贼、水、火、不肖子的侵损散灭。隋唐之间,华严宗的初祖,杜顺和尚,曾经将鞋子晒在人所照顾不到的地方。有人跟他说:鞋子晒在那个地方、不稳当、当心点!杜顺和尚说:我从无量劫来,没有偷过人家一文钱,我不怕有人偷我的鞋子。所以人们要保全自己的财产,最好是一方面行布施,一方面不取不义之财,那是千稳万当的保险。 十种可保信法中的第‘二、多人爱念’。第‘三、人不欺负’。第‘四、十方赞美’。第‘五、不忧损害’版权所有:楞严经念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