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念诵网

善祥法师:公案禅机 伍、认识佛性 (二)不即不离 7.能不应缘

发布时间:2024-09-07 02:01:04作者:楞严经念诵网
善祥法师:公案禅机 伍、认识佛性 (二)不即不离 7.能不应缘

(一)公案本文

婺州五泄灵默师至石头希迁禅师处云:「一言相契即住,一言不契即去。」

(缘起于现象界,五泄禅师见石头禅师说,如果您说一语,若相契如,我即住下,若不契合时,便离他去。)

头据坐,泄便行。

(奈石头禅师不动依然坐而不发一言,五泄师见此,便要离开他去

。)

头随后召曰:「阇黎!阇黎!」

(当五泄师开始走动时,石头禅师才召呼说:禅德!禅德!)

泄回首。

(五泄师不经意,回首看石头禅师。)

头曰:「从生至死,只是这个,回首转脑作么?」

(从出生到死亡,要训练的是不随境来转,只为这个,禅德回头转脑干甚么呢?)

泄忽然契悟,乃拗折拄杖而栖止焉。

(五泄禅师突然了悟契入。乃依言拗折拄杖而住下。)

洞山良价禅师评语曰:「当时不是五泄先师,大难承当。然虽如是,犹涉途在。」

(五泄禅师本无所著,既然契合便住下,此境界可说亦不易也,故说五泄禅师能当下承担。然虽如此,至从境界尚是旅途道次,并不是最后的,悟后即更要修。)

(二)玄祥释解

1.前言

世间凡夫以五蕴身之色蕴为我,从五根中在外境上执取色身上需求的一切,满足诸色身与心理的欲望,纵横于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之中而不自知,或于名色财食睡等五欲中,劳劳营营不知何日将息,直至死之将至,随业缘流转于下劣(六欲天以下)六道之中。色界天凡夫虽有修行,但还是执取色、受等禅定中诸真如性所现之善境界不放,因而感召诸天界之果报,虽出生于六道上界之天界中,但天寿尽时当再轮回,还是没有脱离六道轮回之途。

仔细观诸下劣世间凡夫众生,不知守住本真,不让妄心随一切业缘流转,也就是不能以般若波罗蜜多的智慧来观世间事无常、苦、空、无我,如此一念妄执即是轮回的根本。此轮回的根本来自于十二种随烦恼:(1)即暴怒之心的忿随烦恼,(2)即忿怒不舍,结诸怨恨的怨恨随烦恼,(3)即自作罪恶不能忏悔,故意隐覆的覆随烦恼,(4)即遇外境违逆自情之境,热恼于心之恼随烦恼,(5)即持心不平,心常怀嫉妒之嫉随烦恼,(6)即贪财求积蓄不能施舍,或恐散失等悭心随烦恼,(7)即诡诈不实,语言虚诳,巧虑多谋,但心不能安,生诳随烦恼,(8)即谄佞阿谀他人,但心常愧赧不安之谄随烦恼,(9)即衔恨蓄怨,常欲加害他人,恒恐不遂 之害随烦恼,(10)即心不谦下,常欲胜人,恼乱其心之憍随烦恼,(11)即不知惭以自悔改,恼乱其心之无惭随烦恼,(12)即背里为不善,不知愧人以悔改,恼乱其心之无愧随烦恼。以上十二种随烦恼心,对境不能不起法相应,故随业缘流转于下劣六道三途之中。

另有善心修行之世间凡夫,对于自心妄习不能去除,而有八大随烦恼:(1)即外境纷扰,身心动摇,不能摄伏,因而恼乱,是为掉举随烦恼,(2)即心神昏闇沈迷,于诸法无所明了,恼乱其心,是谓昏沈随烦恼,(3)即邪见多疑,于正法不生信心因起恼乱,是谓不信随烦恼,(4)即身心懒惰,于道业不能精进修习,因而恼乱,是谓懈怠随烦恼,(5)即纵自耽着欲境,不知检束而起恼乱,是谓放逸随烦恼,(6)即心失记忆,对境不黏,自起恼乱之心,是谓失念随烦恼,(7)即心常放逸,着诸缘境,令心流逸,不知守寂而起恼乱,是谓散乱随烦恼,(8)即于邪法邪悟,背觉合尘,以妄为真,起恼乱自心,是谓不正知随烦恼。此八大随烦恼是修行有点境界者,无正 知见,或不能以方便波罗蜜多,度到彼岸之行者,所产生的八种随烦恼。

综观上述六道上界或下劣众生,都是以一心执境而起烦恼诸法,而其烦恼源自于六大根本烦恼:贪、瞋、痴、慢、疑、恶见等六。能去廿随烦恼当得天界果报,舍报后当生天界;能去瞋心当得须陀洹果,天上人间还得来回七次,于三、四禅天中生灭,后当得阿罗汉果,悟得无生。若能断一贪字,当得阿那含(不还)果,居四禅五后净居天中,当转念或下生人间,当证阿罗汉果,悟得无生。若能断痴、慢、疑、恶见,当得如来菩提,得菩萨无上正等觉。所以修行不是在光怪陆离事边中扰乱不休,而是在断无始无明的六大根本烦恼,行者自当本末搞清楚,就不会迷失在修行的道路途中。

(2)释题

本公案名为「能不应缘」,应缘中有两种层次与次第,一者空真如体面缘产生自性真如,缘来自性真如映照诸缘而现诸境,从而产生觉知,这是第一种应缘。若行者能在自性真如应缘中,无有余习会起而相应诸缘,如此即是所谓的住第一义谛空的修证境界中,亦即是能觉知而无着、无黏,或谓觉而无住。第二种应缘是觉知应缘后,从行者自性外再起邪真如、邪自性等诸烦恼法(廿随烦恼、六大根本烦恼),自第一念觉知境后,从而再起无数量的心所法相应,进入胡思乱想的境况中,如此的遇法应缘就是我们轮回的根本源头。

一般无定力或无智慧行者,或尚未悟道行者,见境应缘黏境不能得解脱,就是不懂得这个道理。若懂得这个道理,却做不到面对境缘不起心念、余习相应,这种人就是还没悟到空真如体现,还有一大堆的余习存在心地中或八识心田中,当然第六、七意识心也没有清净故。

禅师要勘验一个行者,看他能不能面对一切境不受感召,祇要简单一句话即能显示出其所证道理来。五泄灵默师初至石头禅师处,自言自语,石头禅师不与理会,五泄灵默师不知佛理,不知佛法入不二门即是止心闭口。五泄灵默师见石头禅师对所问不与理会,误认其无有言说,即自行告退。岂知石头禅师一句「阇黎!阇黎!」,即使他不经意地回头相应。此遇缘「相应」即是攀缘心轮回的根本,一句「阇黎!阇黎!」,即令五泄灵默师应缘着境。经石头禅师开示后,才知无上解脱道佛法无它,遇境不黏,即能解脱,生死、解脱道理就是这样在遇缘应缘的一念中而已。

(3)语体文解

婺州五泄灵默师至石头希迁禅师处云:「一言相契即住,一言不契即去。」

浙江婺州之五泄山灵默师,未悟道前至石头希迁禅师处,一见面后即说:「请禅师提示一句话,若此句话与我意相契合,即居住下来侍奉禅师,若是一言不能契合我意,便即离去。」

灵默师者唐代禅师(747~818),江苏毘陵人,俗姓宣。未出家前初参马祖道一禅师,得契玄机,故出家受具足戒。之后又参石头希迁禅师,体悟轮回之根本在于相应之心,豁然省悟佛法旨趣,随任石头禅师侍者达二十年之久。唐贞元初年(785),往住天台山白沙道场,二年后,移住浦阳(浙江婺州浦阳县),后移住浙江婺州之五泄山,四方学众云集。元和十三年灵默禅师示寂,世寿七十二,法腊四十一。

按语说:缘起于现象界,五泄禅师见石头禅师说,如果您说一语,若相契如,我即住下,若不契合时,便离他去。

头据坐,泄便行。

石头禅师听到五泄灵默师之言后,依然据座而坐,不发一言。五泄灵默师见状,便开步向门外走去。按语说:奈石头禅师不动依然坐而不发一言,五泄师见此,便要离开他去。

头随后召曰:「阇黎!阇黎!」

石头禅师见时机已到,随后即便召唤五泄灵默师说:「阇黎!阇黎!」要看他如何反应,再做道理。

阇黎者阿阇黎之简称,意译为轨范师、正行、应供养、教授师、传授师。故阿阇黎意即教授弟子,使之行为端正合佛陀教法,故又称为导师。在古代印度,阿阇本为婆罗门教中教授弟子有关吠陀祭典规矩、行仪之师,此一名词后为佛教所采用,且于佛世时已普遍被使用。据《大日经》卷一具缘品记载,阿阇须具足十三德行:(1)发菩提心,(2)妙慧慈悲,(3)兼综理众生,(4)方便善巧修行般若波罗蜜多,(5)通达三乘法要,(6)善解真言实义,(7)善知众生心,(8)虔信诸佛菩萨,(9)得传授灌顶等妙解曼荼罗画,(10)调柔其性,远离我执,(11)于真言行善得决定,(12)究习瑜伽诸行,(13)住于勇健之菩提心。

按语说:当五泄禅师开始走动时,石头禅师才召呼说:禅德!禅德!

泄回首。

五泄灵默师不经意地听到石头禅师的召唤而立即回头,看看禅师有何话要说。按语说:五泄禅师不经意,回首看石头禅师。

头曰:「从生至死,只是这个,回首转脑作么?」

石头希迁禅师正式开示法要,对他说:「吾人从生至死,从死再生,一直轮回不休,就祇因这个攀缘心,有缘来召唤,即应缘而去受生。您要学佛法却不知道个中道理,我光自叫阇黎!阇黎!您却回首转脑相应,这是为那般?」

按语说:从出生到死亡,要训练的是不随境来转,只为这个,禅德回头转脑干甚么呢?

泄忽然契悟,乃拗折拄杖而栖止焉。

五泄灵默师忽然省悟这个道理,缘来不该应缘,只要能知其缘,应该不要应其缘。也就是说当时若能光听其禅师之呼声,而继续往前行,就不会被此缘所黏住了。五泄灵默师有此省悟后,乃将其手中拄杖拗折,依其承诺,就这样地留下来侍奉石头禅师,此一住下就廿年之久。

按语说:五泄师突然了悟契入。乃依言拗折拄杖而住下。

洞山良价禅师评语曰:「当时不是五泄先师,大难承当。然虽如是,犹涉途在。」

洞山良价禅师后来见此公案,即评语说:「当时若不是五泄灵默先师,遇此大问题似难以忍受,但还是将其手中拄杖拗折,依其承诺,就这样地留下来侍奉石头禅师。话虽如此说,五泄先师,似能大难承当,但还未能究竟,所以还依止石头禅师熏习廿年,才能独当一面出来弘扬佛法。」

按语说:五泄禅师本无所著,既然契合便住下,此境界可说亦不易也,故说五泄禅师能当下承担。然虽如此,至从境界尚是旅途道次,并不是最后的,悟后即更要修。

(2004.09.06.撰于法尔)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楞严经念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