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证次第
目次
壹、前言
贰、正见
参、正行
肆、正觉
伍、正度
陆、结语
壹、前言
修行者应清楚明白修证的次第:学道、见道、修道、证道、传道、成道,这六个阶段。未证果前,为学道位;证初果须陀洹,为见道位;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为修道位;四果阿罗汉,为证道位;弘法利生,教人见性,断集灭苦,解脱生死,为传道位;觉行圆满,福慧具足,为成道位。
举《周易》干卦为例,经云:「初九:潜龙,勿用。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九三:君子终日干干,夕惕若厉,无咎。九四:或跃在渊,无咎。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上九:亢龙有悔。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六爻表次第,龙表行者,亦是佛性。学道位,即初九「潜龙」,应专心潜修,勿急作为。见道位,即九二「见龙」,见到法印,去除三结,三毒仍在。修道位,即九三「惕龙」,断除五下分结,余毒未尽,更应警惕,精进修持。证道位,即九四「跃龙」,十结尽断,无贪瞋痴。传道位,即九五「飞龙」,登上法座,为人宣说,人天善法、缘起法、无常法、无我法、无生法、四圣谛法、十二因缘法、六度波罗蜜法,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无量妙法等。成道位,即上九「亢龙」,法会圆满,因缘已尽,示现涅槃,见圣入灭,众生悔恼,求佛住世。
佛无成道之心,只是自性妙用,开示众生皆有佛性,其性无生,本自空寂。群龙不应依赖龙首,群龙应自飞;众生不应依赖诸佛,众生应自度。证法即见佛性,方是诸佛本怀,最为吉祥之事,故说:「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贰、正见
世间人要有正确的思想,才不会走歧途,故能发奋图强,积极进取,来完成自己的理想;修行人要有正确的知见,才不会走岔路,故能信愿坚定,勇猛精进,来达成此生的道业。
《杂阿含经》说:「假使有世间,正见增上者,虽复百千生,终不堕恶趣。」由此可知,正见的重要。何谓「正见」?即是离诸颠倒邪见的正观,了知世间与出世间缘起的智慧,透过三法印、四圣谛、十二因缘等教理,对内观察五蕴的身心、于外观察宇宙之万象,而获得正确的见解。
佛法的根本教义,即是三法印、四圣谛、十二因缘;而三藏十二部经典,皆从此三大纲领加以演绎。虽名相不同,其义是一致的。
四圣谛与三法印的关系:「诸行无常」及「诸法无我」,皆属于缘生、缘灭的有为法;「涅槃寂静」,远离无明缘起而入无生,属于无为法。「苦」「集」二谛,是世间的有为法;「道」谛是介于世间及出世间,所以包含有为、无为二法;「灭」谛,为出世间的无为法。「诸行无常」及「诸法无我」,便是知苦、断集、修道的三种圣谛;「涅槃寂静」,即是苦灭圣谛。
四圣谛与十二因缘的关系:现在的识、名色、六入、触、受,和未来的生、老死,等七项为苦的事实,即是「苦」谛;过去的无明、行,和现在的爱、取、有,等五项则为苦的原因,即是「集」谛;「苦」「集」二谛,是现实执迷的世界,为「流转缘起」。无明若灭,贪瞋便息,今生便能解脱生死,不必祈求来生或是他方净土,此为灭苦的结果,即是「灭」谛;要灭三毒,当修三学,行八正道,此为灭苦的方法,即是「道」谛;「灭」「道」二谛,是理想觉悟的世界,为「还灭缘起」。
何谓流转缘起?「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生相即是「流转门」。佛于《法华经》化城喻品说:「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因生无明、贪爱,所以生死轮回。
何谓还灭缘起?「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此灭相即是「还灭门」。佛说:「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入灭,六入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忧悲苦恼灭。」因灭无明、贪爱,所以解脱生死。
此三者的关联,亦可解释为:十二因缘,是「苦」「集」二谛的内容;三法印,是「灭」谛的印证;八正道,是「道」谛的实践。
参、正行
人因不明白身、心、世界是缘起、无常、苦、空、无我,所以将五蕴执着为「我」,其他执为「我所」;因而有我见、我爱、我慢、我痴,衍生出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从此生死流转,忧悲苦恼。
佛陀说法的目的,是要止息众生的痛苦,而不谈跟「离苦」、「解脱」无关的议题。在巴利文三藏圣典中看到,佛陀对哲学性的问题并不回应。佛在《中部》说︰「我只教导苦与苦的止息。」
我们为何苦?因不了解五蕴无我,就是不认识自己,正像五祖所说:「不识本心。」所以六祖教人要:「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又为何不承认世间是苦?因不知五蕴无常,所引发一切苦,何乐之有。更不明白,来此世间的原由?因无明、贪爱所缘生,并非外力所创造。虽已知苦,却不知离苦之道?因未知四圣谛,未行八正道的缘故。
从理上来说,修行修心,所以不离「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将三毒之心,转为三学之心。从事上来说,一切修行不离八正道,不论是南传北传,显教密教,禅净天台,三乘一乘,皆要依循此解脱之路来修持,无一例外。
修行者于生活中,要净化其三业,尤为重要的是善护其心,因此要常存「正念」。将正念专注于四念处,此是南传行者的修法;以一句佛号为正念,此为净土行人的修法;以参话头为正念,此是禅者惯用的修法;以无住为正念,此是受持《金刚经》的修法。就像禅宗六祖所说:「我此法门,从上以来,先立无念为宗。」无念不是没有念,而是念念无杂念,故无念即是正念,只是每位行者的所缘不同而已。
八正道藉由身口意,来勤修戒定慧。正见、正思惟,属「慧」学;正语、正业、正命,属「戒」学;正精进、正念、正定,属「定」学。修行应以智慧为主,慈悲为辅,戒律为基,才能正确的禅定。修行者应存「慈、悲、喜、舍」四无量心,才会与戒定慧相应,方能实践八正道。
四无量心的功能为:慈心生起,对治瞋心;悲心生起,对治害心;喜心生起,对治妒心;舍心生起,对治贪心;四心生起,自无痴心。至于三学的作用,可分为性、相来说明:从相上解释,神秀大师说:「诸恶莫作名为戒,诸善奉行名为慧,自净其意名为定。」修行应从事相做起,直到成就时,便同惠能大师所说:「心地无非自性戒,心地无痴自性慧,心地无乱自性定。」此为见性的境界。
肆、正觉
一、四果次第
正见是因,正行是缘,正觉是果。若无解行并进的因缘,怎会成就正觉之结果。「声闻乘」有入流果,一来果,不来果和阿罗汉果等四果,「菩萨乘」有十地等。行者当按部就班,从小向大,由近至远,因为此生短暂,无常迅速,应知先后的目标:初果须陀洹,为近程目标;四果阿罗汉,为中程目标;地上菩萨,为远程目标;成就佛果,是学佛人的终极目标。当务之急应以初果为重,也最为踏实,若能证须陀洹,纵然还有七次的生死,但已入圣人之流,终会圆成佛道。
要证得阿罗汉,必须断十结,即是十种束缚,障碍了我们悟道。结使,简称为「结」;它能束缚众生的心、集结生死,而使你我不能出离生死流转的烦恼。就像一条绳子本来没有结,后来被打十个结,故失去它原来的样子;我们本来没有烦恼,因妄想、执着而产生无数的烦恼,故失去本来的清净。行者要一一解开十结,方能解脱自在,恢复本来面目。何谓十结?
1、身见:即我见也。执着五蕴身心有一个永恒不变的自我。
2、戒禁取见:执取与解脱无关禁戒与禁忌。
3、疑:对三宝及戒律产生怀疑。
4、欲贪:对欲界的贪爱。偏重于情欲上的执取。当六根对六境时,对合意的起欲贪。
5、瞋恚:当六根对六境时,对不合意的起瞋恚。
6、色爱:对色界的贪爱。偏重于物质上的执取。
7、无色爱:对无色界的贪爱。偏重于精神上的执取。
8、掉举:即掉悔也。内心浮动,静不下来。
9、我慢:潜意识执着有我,故内心与外境对立,而产生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等分别、对待,这种错觉变成自我的傲慢。
10、无明:愚痴也。于法不明了,对事理不明,以是为非,以邪为正,盲目冲动,造诸恶业。
初果圣者当断身见、戒禁取见、疑等三结;二果圣者断前三结,贪瞋痴渐薄;三果圣者断除五下分结:身见、戒禁取见、疑、欲贪、瞋恚。四果圣者除断五下分结,亦断五上分结:色爱、无色爱、掉举、我慢、无明。在三界中,欲界层次较低,称为下界;色界、无色界层次较高,称为上界。欲界有五种束缚的烦恼,称之五下分结;色界、无色界也有五种束缚的烦恼,称之五上分结。
三界,是指迷妄的有情在生灭变化中流转,依其境界所分的三个层次,为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指具有淫欲、情欲、色欲、食欲等有情所居住的世界;上有六欲诸天,中有人道、阿修罗,下有畜生、饿鬼、地狱三恶等道,此界为男女杂居,多诸染欲,此界执迷于情欲。「色界」指无欲界的淫欲、食欲,但仍有物质等有情所居住的世界;此界居欲界之上,有高广宫殿,却无女相,众生皆是化生而成,此界执迷于物质。「无色界」唯有受、想、行、识四心,没有物质的色相,亦无身体、宫殿、国土等;此界居色界之上,唯有心识,住于甚深禅定之中,此界执迷于精神。
再说,三界从事相来说,即是众生所处的环境,所以《法华经》譬喻三界似火宅,因为它是无常的变异法,有苦的逼迫性,任何事物皆不离苦的事实。从理体来说,即是自心的贪瞋痴,所以《达磨悟性论》说:「三界者,贪瞋痴是。返贪瞋痴,为戒定慧,即名超三界。」由此可知,三界唯心所造,故又说:「贪为欲界、瞋为色界、痴为无色界,若一念心生,即入三界;一念心灭,即出三界。是知三界生灭,万法有无,皆由一心。」若无三毒之心,即无三界之束缚,故古德言:「无三界可出,无涅槃可入。」这才是真实义。
(一)、初果
梵文称之,须陀洹果,译为入流。指初见真理,入圣人之流。初果圣者,具足正见,对三宝、戒律净信不疑,已破下列三种束缚:
1、身见,亦称我见:执着五蕴身心有一个永恒不变的自我,因无三法印的正见,所以误认五蕴为我、为我所;因为「我见」的生起,才有「我爱」、「我慢」、「我痴」随之而起。
2、戒禁取见:听闻异端邪说,所制的戒禁。戒,指不正确的戒律;禁,指错误的禁忌;取见,指执着这样的见解。不正确的戒律,好比持牛戒,死后得以生天;涂灰断食种种苦行,以求证道。再来,执着一些错误禁忌,像不要在半夜静坐,生理期不要入佛殿,或执迷风水地理等。这些不当戒禁,都跟解脱无关,其根源皆出于没有正见,所以道听涂说轻易相信,或创造各种禁忌来束缚自己。
3、疑:对三宝及戒律产生怀疑的障碍。学佛第一步便是要皈依三宝,持守五戒,若对佛、法、僧、戒坚信不疑,称之「四不坏凈」。所谓不坏凈,即是坚固不可破坏纯凈之信念。《杂阿含经》说:「佛不坏净成就,于法、僧不坏净成就,是名圣弟子四不坏净成就。自现前观察,能自记说:我地狱尽,畜生、饿鬼尽,一切恶趣尽,得须陀洹,不堕恶趣法,决定正向三菩提,七有天人往生,究竟苦边。」具足「四不坏凈」者,在未证果前不堕恶道,继续修持则会证得初果须陀洹,七次来往,必定觉悟,远离苦厄及断一切烦恼。
许多人学佛已数年,虽有皈依三宝,却不愿意去受五戒,虽然有无数的理由:好比,持戒就好,何必要那些仪式;怕受戒之后,无法持戒,而犯戒之后罪过更重,干脆逃避不去受戒;看到受戒的人,依旧犯戒,所以没有信心;认为修行悟道,跟受戒无关;喜欢佛法的真理,但不想要修行,因为改变自己是很困难的事;认为修行不必这样,只要管好自己,做本分之事即可…,不论你是哪个借口,其实是“对佛没有信心、对法不了解、对僧不恭敬、对戒不清楚、对己不尊重”。探究其原因,是「疑结」所束缚,所以无法进入修行,只是结个佛缘!
(二)、二果
梵文称之,斯陀含果,译为一来。未断欲界的烦恼,所以必须于欲界中,天上人间来往一次。二果圣者,虽已去除身见、戒禁取见、疑等三结,且贪、瞋、痴渐渐淡薄,但对于欲界、色界、无色界,却仍执着不舍。
(三)、三果
梵文称之,阿那含果,译为不来。三果圣者断除五下分结,身见结、戒禁取见结、疑结、欲界的贪欲结、瞋恚结,已无欲界所有的烦恼,于欲界往生后,生色界之第四禅天,为五净居天,其处共有五天:1、无烦天,即无一切的烦杂。2、无热天,即无一切的热恼。3、善现天,即能现一切的胜法。4、善见天,即能见一切的胜法。5、色究竟天,即色天最胜之处。此生舍报之后,便生于色界,永不来欲界受生,故名不来果。圣者虽断欲界的贪,但仍有色界、无色界的贪,故须在净居天勤修,直证阿罗汉果为止。
(四)、四果
梵文称之,阿罗汉果,译为不生。四果圣者除断五下分结,亦断五上分结:色爱结、无色爱结、掉举结、我慢结、无明结。十结已断,一切烦恼已尽,《杂阿含经》说:「贪欲永尽无余,瞋恚、愚痴永尽无余,是名阿罗汉者。」心无贪瞋痴,具足戒定慧,在解脱道已修行完成,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故尊称为无学的圣者。四果圣者已断五上分结:
1、 色爱:对色界的贪爱,偏重于物质上的执取。
2、无色爱:对无色界的贪爱,偏重于精神上的执取。凡夫有欲界、色界、无色界的贪爱,初果、二果圣者还未断除,三果圣者虽断欲界贪爱,但未除色界、无色界的贪爱,要达四果圣者三界贪爱才能全部断除。
3、掉举:即掉悔也。掉即舍掉,举即举起;心提不起,也放不下。没有勇气提起,亦无魄力放下,所以心中忐忑不安,常有后悔之恼。行者不可沉迷于禅定之喜乐,应无所住,方能正观缘起,而生觉悟之心。
以《金刚经》为例:「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若执着不舍,何能证得初果圣者须陀洹。
「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若执着不舍,何能证得二果圣者斯陀含。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无不来,是故名阿那含。」若执着不舍,何能证得三果圣者阿那含。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为着我人众生寿者。」若执着不舍,何能证得四果圣者阿罗汉。
4、我慢:潜意识执着有我,故内心与外境对立,而产生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等分别、对待,这种错觉变成自我的傲慢。于《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说:「世间一切众生起诸慢心,谓:慢、过慢、慢过慢、我慢、增上慢、卑慢、邪慢。」共分七类(1)慢,即对自我的执取。(2)过慢,自认为比别人强。(3)慢过慢,胜而骄傲。(4)我慢,执取五蕴而生见我、我所。(5)增上慢,未得未证自认已得已证。(6)卑慢,自认为比别人差。(7)邪慢,无德却自认有德。
5、无明:愚痴也。对事理不明,以是为非,以邪为正,盲目冲动,造诸恶业。《大宝积经》说:「若不知不见四圣谛,十二因缘,是名无明。」《大乘义章》亦说:「于法不了,为无明。」迷惑真理,不见正法,则「迷理无明」;顺我则喜,逆我则瞋,得之则喜,失之则恼,则「迷事无明」。
以戒定慧三学,来说明四果:初果、二果圣者,虽戒已具足,但少定少慧;三果圣者,虽戒定已具足,但仍少慧;唯有四果圣者,才完全具足戒定慧而解脱生死。由此可证,戒为一切的根本!真想修行,则当知戒、受戒、学戒、持戒。「知戒」才懂戒的重要性,「受戒」和「学戒」之目的在于「持戒」,奉劝诸位,未受五戒者,当下定决心去受戒、持戒,做一位真正的修行者。
解脱的阿罗汉并非人人都有神通,依印顺导师解释可分两类:
(1)、法住智知:缘起法被称为「法性」、「法住」,知法住是知缘起。从因果起灭的必然性中,于(现实身心)蕴、界、处,实知,厌、离欲、灭,而得「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的解脱智。虽没有根本定,没有五通,但生死已究竟解脱,这是以慧得解脱的一类。(慧解脱阿罗汉)
(2)、涅槃智知:或是慧解脱者的末「后知涅槃」;也有生前得见法涅槃,能现证知涅槃,这是得三明、六通的,名为(定慧)俱解脱的大阿罗汉。虽有二类不同,但生死的究竟解脱,是一样的;而且都是「先知法住,后知涅槃」的。(俱解脱阿罗汉)
伍、正度
六祖说:「欲拟化他人,自须有方便。」何谓方便?在《未曾有因缘经》说:「谓六波罗蜜、四无量心,是名方便。」
先解释六波罗蜜,即菩萨行者欲成佛道所实践之六项德目。「布施」、「持戒」、「忍辱」属戒学,「禅定」属定学,「般若」属慧学,「精进」通三学。菩萨行者要有「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身求安乐」的胸怀。
「布施」,从自利来说,是对治悭贪,消弭贫穷;从利他来说,应利益众生,远离苦难。「持戒」,从自利来说,是对治毁犯,使身心清凉;从利他来说,不但伤害众生,更应帮助大众。「忍辱」,从自利来说,是对治瞋恚,使心安住;从利他来说,众生难调难伏,故应忍辱负重,以悲心化之。「禅定」,从自利来说,是对治散乱,使心安定;从利他来说,不被众生所影响,反要大众生起安稳的心。「般若」,从自利来说,是对治愚痴,生起智慧;从利他来说,以方便善巧,教导众生究竟解脱。「精进」,从自利来说,是对治懈怠,生长善法;从利他来说,对待众生无怨无悔,直到得度为止。菩萨虽行六度,心要无相行之,才是波罗蜜。
前面四弘誓愿、四无量心已谈过,今释何谓四摄法?「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即众度权巧方便的方法。「布施」,此乃结缘行;经由布施,众生欢喜,愿近佛法。「爱语」,此乃方便行;藉由交谈,众生心安,愿闻佛法。「利行」,此乃利益行;利于众生,容易接受,愿受佛法。「同事」,此乃随顺行;融入众生,获得信任,愿信佛法。《法华经》说「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者是。
有愿则有「力」,有力则能「行」,故应先发「四弘誓愿」,方能力行不退;菩萨行者,从初发心,直到成佛,皆要以「四无量心」为本怀,方不致于入魔道;后依八正道,来行「六波罗蜜」,必然会成就无上正等正觉;成佛!是为度一切众生解脱,故要善用「四摄法」来摄化大众。
陆、结语
做人做事,首重脚踏实地,切莫好高骛远,不务实际,像《中庸》说:「行远必自迩,登高必自卑。」老子也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而修行之人,更应老实从孝道、人伦、因果、三皈、五戒、十善、四圣谛、十二因缘,以致六度万行,按照次第修起,不可眼高手低,故《地藏十轮经》说:「无力饮池河,讵能吞大海?不习二乘法,何能学大乘?先信二乘法,方能信大乘;无信诵大乘,空言无所益。」不要轻忽小法,而求大法,大人还是从小孩来。
鸟窠禅师曾向白居易说:「三岁孩童虽晓得,八十老翁行不得。」空谈高深的般若,妄说甚深的禅法,只是迷人口说,而非智者心行。若不修八正道(解脱道),何能务实六波罗蜜(菩萨道);若无知苦、灭苦之「出离心」,怎会发起菩萨救苦之「菩提心」。因此,发心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菩萨行者,要格外慎思!
版权所有:楞严经念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