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法莲华经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录
湛山倓虚大师着
民国三十一年,壬午农历二月十三日,青岛湛山寺,观音息灾法会。今天头一天讲经。经者、径也。就是给人们说的,壁直一条大路。叫人照着去行,这通条大路,是人人能行,古今不变。所以这经,又有经常不变之义。不同歧途小道,有走不通的时候。
(上段解释经字,作路径说。言其径直超捷。正合品中执持圣号,简易妙法。虽不同寻常解经旧义。却是极奇极确。阅者幸勿以词害义。又歧途小道。正指旁门外道。及不回向小乘声闻而说。可见此经,为壁直大道也。编者识。)
妙法莲华经者,这是法喻为名。妙法是法。莲华是喻。法为妙法。先讲法字。法为名词。妙是形容词。法字所包甚广。十法界四圣六凡任举其一。皆名为法。无论形形色色,有形有相,名之为法。甚至无形无相,凡有可名,亦皆名为法。约而言之。可分三类。即为佛法。众生法。心法。佛法太高。因其超出九法界之上故。众生法太广。因其阶级差别。无有数量。无有边际故。心法,即是吾人现前介尔一念心性。然此心佛众生三法。即三而一。即一而三。佛心中有众生。众生心中有佛。所以佛法即是心法。心法即是佛法。若无众生,佛之名字,亦了不可得。所以经云。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若无佛无众生。是心亦无所寄。则心之名字,亦了不可得。故分之不可。合之不能。所以称妙。又妙者,不可思议之谓也。即不可心思。不可言议。试就宇宙山河形形色色。任举一物。皆属不可思议。即如现前所见红绿花草。鲜艳夺目。并非由染而成。宁非奇事。再就此花草种子。穷究由来。其前无始。由此演变。其后无终。岂非不可思议也哉。人须知道天下事,一切法,皆属不可思议。所有一切法上名字。尽属假名。并无实际。又须知不论有情无情,皆是众生。盖众生者。集众多成分而生。因缘和合。幻相不无。人亦如是。不过集地水火风空识。六大成分所成就耳。有形有相有知觉。就中若觅人字假名。亦了不可得。是则人从何来。谁亦不能说其究竟实际。人若能知一切法本来如是。不于其中,妄加分别。如镜鉴物。来则有相。去则不留。这就对了。若于世间一切人我是非。荣辱得失。妄加分别。执着不舍。则争端蜂起。热恼互生。甚且操同室之戈。结万世之雠。揆厥根源。皆由未能识佛所说之修行大道耳。凡夫有我,我所。而佛无我,我所。我即身见。我所,即眷属财产等。佛无我,我所。视众生如一体。故无障碍。众生之名言习气。染之已深。由劫至劫。不惟不舍。反更固结。最难破除。所以本具妙法。竟成不妙。佛欲破世迷情。所以示现受生。娶妻生子。示同人道。令人知佛亦由众生修成。只在迷悟之分。所说之法。皆是妙法。要在翻迷成悟。否则五浊恶世之众生。便无出苦之分矣。
(上段解释妙法)
莲华在此经为喻。若单言莲华。亦为法之一种。莲华之为物。花果同时。表佛法因果同时。非有前后。至圆至顿。即净即秽。而亦非净非秽。无法不具谓之圆。因果同时谓之顿。莲华出淤泥者。即净即秽也。淤泥出莲华者。即秽即净也。净待秽,而有净名。秽待净,而有秽号。相待而始显。若莲华淤泥。各就本体。单独立言。所谓是法住法位。求其净秽了不可得。故曰而亦非净非秽也。
(上段解释莲华)
初学于此。每有无法下手之憾。不知佛法清净。无有憎爱。无有取舍。世法巧到极处。即是拙到极处。佛法拙到极处。即是巧到极处。何以言之。世人执着身见。起心动念。无一不在自己身上打算。不知此身。即是吾人慧命之牢狱。世间牢狱不问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均属有限时光。即可脱苦。最大不过一死。亦算告一段落矣。吾人此身内之主人。出一皮袋。入一皮袋。从生至生。从劫至劫。杳无了期。可不哀哉。然此皆由观念错误。观念能令人生天堂。观念能令人下地狱。观念之所系。顾不重哉。佛初为小根弟子,说声闻法。令其观念音声为生灭法。闻性非生灭法。小根弟子毛羽未丰。只知绕树穿枝,不能远飞。但从见闻嗅尝觉知,六根门头悟入。不知言外思义。教外明宗。其结果仅能证得偏真理而止。分段生死虽了。变易生死未除。此盖小乘根性如此。非佛有所吝惜而然也。然其观念,固已超出天堂地狱之人天乘万万矣。小乘所受。名为权法。佛虽说的是权。却是为实施权。盖权者。实家之权。惜乎其时声闻根性。尚未足以语此耳。直至法华会上。声闻根性均已回小向大。成熟待脱。佛始开权显实。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声闻小果。皆授记莂。举手低头。皆成佛道。可谓极畅我佛出世之本怀矣。诚以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堪作佛。若能知一切法皆妙。随处寄托。随处解脱。无入而不自得矣。
(上段总解妙法莲华经五字之实义。)
妙华莲华经。此为一经之通名。(经之名字)。上来业已略释。至于名后之有体、宗、用、教。实为经前。五重玄义。尚须一一分别略释。以便行人有所领会。不至深浅莫辨。错误修持耳。
(上段总提五重玄义名目之关系)
何谓名后有体。因为名依体立。若无实体。则此名字。便无从安立。故继经题名字之后。再出此经之实体。此经以诸法实相为体。诸者,众也。诸法,即一切法。法,有法则轨则之义。此处法字。作样子解。举凡宇宙山河大地,森罗万象,飞潜动植。无不各有各的样子。所以诸法,就是形形色色。如口之所言。心之所思。这些样子。实相者,真实相状。不虚不假,不幻不妄,所谓本体也。有人问,前言名为假名。此处又言诸法实相。一假一实。不几于自相矛盾乎。不知世人于一切法。每执假名为实相。偏于有边。二乘圣人矫枉过正。视一切法。皆幻不实。则又偏于空边。所谓扶得东来西又倒也。经云。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又云。治世语言。资生事业。皆顺正法。皆入实相。法法圆彰。法法皆妙。独怪世人分别心重。反把妙法。弄成不妙耳。而诸法之实相。固自若也。诸法实相。是现量境。不可揣测。不可分别。一经揣测分别。便成障碍。兹再设喻以明。即如世间世字。包括三世而言。有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问者,隔也。即是此处非彼处。彼处非此处。此与彼隔。彼亦与此隔。互相间隔。不相融通。似乎确有定相矣。究实而言。过去世中,亦具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现在世,未来世,亦然。无定相也。方向处所,亦复如是。譬如东南西北。东之东更有东。南之南更有南。又如前后左右。亦照此例推。故谓名为假名。然而实相在其中矣。又如依正二报亦然。例如人之眼依头脑。头脑又依身。而人身中之虫。又各以其所依之处。而认为世界也。人每每以此五尺之躯。执着为我。而不知其中,固有大多数自以为我者在也。试问谁肯承认,吾人身中,果有如是众多之我乎。经云,四大非有。五蕴皆空。以其唯是假名。亳无名之自性。若不执空假而实相即在其中矣。人奈何随业识流转,而不知返耶。世间称讥苦乐,语言赞毁,但有假名。都无实义。二乘圣人只能悟到诸法寂灭相。未悟到不可以言宣。故名声闻根性。是以闻言会义未能入实理故。即是吾人见分上之知觉性。比诸凡夫。固已超胜多多矣。若比诸大乘菩萨。确又有我执已破。法执未除之分。即是吾人执远离相分上之知觉性。尚有此不明了者在也。妙法莲华经。实为二乘回小向大之圣人说法。然虽有大根凡夫顿悟。亦须渐修。如龙女者有几。若博地凡夫空言对境无心。遽然承当。便有一切废弛。慢不经心之弊。不可不知也。所以佛于法华会上。对舍利弗尊者言。止止不须说。我法妙难思。诸法实相。本不可说。强名之为实相耳。对诸法有分别。是凡夫之情见。无分别。尚有无分别之执着。亦是凡夫之情见。总而言之。法法皆妙。皆不可说。乃所谓诸法实相也。
(上段解释此经以诸法实相为体。)
此经以一乘因果为宗。宗者宗趣。一乘者,表开权显实。经云。大乘因者。诸法实相是。大乘果者,亦诸法实相是。盖表因果同时也。如有感即应。即是因果同时。趣者趣向。人能发大菩提心。就是成佛之因。经云。发心究竟二不别。是则即发心时。即成佛时。因必感果。果必酬因。即因即果。即果即因。故谓之因果同时也。然因果二字。亦无定相。望后为因。望前为果。后不定后。望前为后。前不定前。望后为前。斯亦谓之因果同时也。然非此中本意。又如发心是因。成佛是果。此就次第言也。若成佛后。倒驾慈航。果后行因。则又即果即因。即因即果。因果不二。亦谓之因果同时也。如观世音菩萨是。此为因果同时之余义。
(上段解释此经以一乘因果为宗。)
此经以断疑生信为用。用者力用。言此经之力量效用。开述显本。开权显实。令人成佛。盖以此经二十八品。前十四品断权疑生实信。后十四品断近疑生远信。亦即断迹中之疑。生本中之信也。梵网经云。我是已成佛。汝是当成佛。常作如是信。戒品已具足。人能确信自己,是将来之佛。并信一切众生,均是未来诸佛。则一切人我是非。无边烦恼。当下清凉矣。但此信字。在大乘起信论上。修行一万大劫。方能成就。金刚经云。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吾人无始劫来。虚生空过。流浪生死者。何止千万亿尘点大劫。若两两相校。所谓一万大劫之修行。真如沧海之一粟。大地之一尘矣。吾人生末劫。处乱世。幸闻佛法。此固一隙之微明。虽不能遽然以此自豪。要亦不可因信心之难发。而以之自馁也。
(上段解释此经以断疑生信为用。)
此经以无上酝醐为教相。醍醐者,上味也。譬如牛乳。由乳以水提炼而成酪。由酪提炼而成生酥。由生酥提炼而成熟酥。由熟酥提炼至极点纔能得醍醐上味。以喻妙法莲华经。为诸经之王。高出华严阿含方等般若诸经之上。盖佛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最后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使一切众生,悉皆成佛。故为无上醍醐上味也。
(上段解释此经以无上醍醐为教相)
按法华玄义,文相甚繁。兹以时间有限关系。略说本经五重玄义已竟。
上来经题,解释已竟。经题是一部之通名。全经共分二十八品。通通显的是妙法。此一品经。名为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观世音菩萨五个字是人名。普门品三个字是佛所说的法名。合而言之。谓之人法为名。为甚么要研究这个品的名字呢。因为这一品之名目。即通摄这一品经之大义。正是一品之纲领也。能知道纲领。则品内文句,便好明白了。先说菩萨二字。菩萨为梵语之略。具足应云菩提萨埵。菩提翻觉。萨埵翻觉有情。上觉为自行。下觉为化他。言菩萨者,具有自行化他之义。自行含有因果之义。化他含有能所之义。合而言之。谓之自行因果。化他能所。自行约因果说。有因必有果故。化他言能所者。能化者是为菩萨。所化者,为众生故。菩萨自既由因克果。离苦得乐。亦欲令他,由因克果。离苦得乐。所谓以先觉觉后觉也。观世音观字,应念贯。但习俗相沿全都念官。菩萨慈悲的很。就是把他名字念错。也一样的有感应。甚至把菩萨即念成观音老母。或念成天后圣母。只要诚心祈祷。也是一样的有感应。所谓应以何身得度。即现何身度之也。观者,观想之义。是菩萨用功之法。世音者即世间音声。观为能观之智。世音为所观之境。上为自行因果。下为化他能所故有人问菩萨用功。何不多读佛经。观想世间音声,做什么呢。不知世界一切事理。不出因缘果报。佛经所明。亦不出因缘果报。然则虽谓统大千世界隐显事理。尽名之为佛经。亦无不可也。况菩萨果后行因。广行化他。寻声教苦。有感必应。则观音之义。尤重在寻声救苦一边也。
观世音菩萨,最初观想,由闻海潮之音声悟道。因潮有去来。潮来则有声。潮去则无音。是潮之声音有生灭。而吾人能闻之性。虽不闻潮之时。仍可别闻风声鸟声。及一切人声等。是闻性常在。无生灭也。是由反闻闻自性。性具无上道。所谓一根既返源。六根成解脱。可见制心一处。无事不办也。然观世音菩萨,实系三观圆修。三谛圆具。何以言之。菩萨初由耳根修入。知音声无性。此空观也。再观所观之境。虽然无性。却系缘生。历历在心。此假观也。假不自假。由空而显。则假亦非假。空亦非空。空假不二。不可思议。此中道第一义观也。盖由中道不可思议。方可会人圆理。若知闻性了不可得。谓之体空观。由此悟真谛理。世音是俗谛。因缘和合而有。亦名假观。假中有空。空中有假。空假不二。空假一如。不可思议。此为中谛。亦即中观也。在智为观。在境为谛耳。
(上段解释观世音菩萨五字)
普门二字,普为普遍。门以能通为义。合而言之。即普遍是门。无有隔阂不通之处。因菩萨寻声救苦。有感即应。如影之随形。响之应声。绝无救援不及。或力不从心之处。是何也。盖以菩萨法身。譬如皓月在天。影印千江。岂惟千江。即小而一勺一滴。无不影现。经云。众生心水净。菩萨影现中。即令众生心水不净。菩萨亦无不现之时。特以众生心水昏浊,而不自知耳。若在凡夫。通身业力。固未易妄测菩萨境界也。盖此观音菩萨业已破尽无明,圆证法性。不同六道凡夫,日在烦恼思想中,作生活也。人之上达或堕落。皆在知识上分途。识以了别为义。法相宗于此,简单言之。犹有百法。今为易于明了起见。假定为五种。即是从知识上判起。上焉者,知识明了。悟世幻妄。而入知觉。由知觉,而证得妙觉。此上达之菩萨也。下焉者,由知识昏暗,而堕入思想。由思想错误,而堕入烦恼。此堕落之凡夫也。以堕落之凡夫,妄测菩萨之神通力其间相去。又何可以道里计耶。无怪乎对于普门示现之义。而不容易生信。又门为能感。普为能应。合而言之。即众生处处感。菩萨处处应也。关于菩萨之广大灵感。耳目所知。书册所纪。繁不胜述。人能知道众生常在菩萨心光之中。菩萨亦常在众生心光之中。互摄互融。有感即应。理极平常。则向下经文中事理。一经解说即能明白矣。品者,类也。以别于他品。故曰普门品也。
(上段解释普门品三字)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上来经题品题。解释已竟。译者,翻译。亦为变易。言其能翻变梵语为华言也。译者为谁。即鸠摩罗什也。鸠摩罗译言为童。什为寿义。合而言之。即名童寿。什师七岁。随母入寺。见大铁钵。顶而戴之。忽念人幼钵重。非力所堪。逐即不支。因悟一切法唯心所变。此等大师。多是菩萨乘愿再来。不可以寻常儿童,一例视之也。父名鸠摩罗炎。可见鸠摩罗三字,是姓。此等不关重要。故不详说。三藏者,为经藏律藏论藏。经诠定学。律诠戒学。论诠慧学。三藏均有大小乘之别。法师者,能为人作模范。作导师也。姚秦者,姚兴之国号。因简别非秦始皇之嬴秦。非符坚之符秦。故名为姚秦也。相传符坚时代。闻西域有圣人出世。其名为鸠摩罗什。遂遣大将吕光率大兵五万。往迎什师。龟兹国王以己国圣人。不肯令其远出。嗣因符坚被弒。国内大乱。姚苌平定内乱。其子姚兴嗣立。而吕光虽以兵力得什。不大信仰。因闻符坚被弒。遂留西夏自立。迨姚兴自立。迎请什师。处于逍遥园。待以国师之礼。中国佛经。翻译虽早。而什师所译。流通最广。吾人饮水思源。不可不略知梗概也。下始入经正文。
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
尔时者,接前佛在灵山说妙音菩萨品已讫之时也。法不孤起。必待有人请问。无尽意者,意是心意。言此菩萨,度化众生之心。无有止境。无有穷尽。何以言之。此菩萨原是法身大士。岂有不知观世音菩萨因何命名。即在会大众。同听法华。其识见之高。亦可想见。无尽意菩萨。意欲发起说法因缘。普为天下后世,不得见佛之众生,作代表耳。其迹虽为菩萨。若推其本。殆系古佛再来。诚以一佛出世。万佛助之扬化。否则此等请法主。固不易承当矣。偏袒右肩者。表身业恭敬也。合掌向佛者。表意业恭敬也。而作示言者。表口业恭敬也。此为请法一定之仪式。请法之人要音声和蔼。身容严肃。二者皆由意业虔诚发出。故谓之三业恭敬也。世尊者,世出世间,九法界之所尊崇。故谓之世尊也。此本佛之通号。佛佛皆同。以彰其德。若在此处。则指释迦牟尼也。释迦译言能仁。牟尼译言寂默。寂默为体。能仁为用。体则寂然不动。用则感而遂通也。此一品经。重在持名。故无尽意菩萨,特以问名为发起。所谓问在答处也。
佛告无尽意菩萨,善男子,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是观其音声。皆得解脱。
佛告无尽意菩萨七字。此为结集经典人所记。善男子者,质直调柔谓之善。男子者,丈夫之美称。此意专指无尽意菩萨。而亦兼摄在会大众。呼而告之。使其意有专属也。若有者,假设之词。百千万下。有一亿字。亿者万万。若以此单位。再加上无量二字。则其数目之多可知。众生者,不专指人。而以人为重。以在人道说法故。苦者,痛苦。此为苦果。恼者,烦恼。此为苦因。诸者,众多之词。或一人而受多苦恼。或种种人,而受种种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者。或从前曾闻人说。或现在有人告知皆得称闻。一心称名者,一心言其专诚。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者。言菩萨有此神通。能令以上众多苦恼众生。皆得解去烦恼。脱离苦难。并不躭搁时候。亦不令其漏落一个。观其音声。观字。作观看解。亦说得通。因为菩萨身分。六根互用。不同凡夫肉眼。只能看而不能听也。若说闻其音声。便是凡夫身分。闻是耳根。观是表心。不可混同。因为众生是菩萨心内众生。菩萨又是众生心内菩萨。本属同体。故无隔阂也。然鼓不击不响。生不感不应。所以众生,必须向菩萨先发一份诚心也。此一份诚心不是知识思想烦恼。亦不离知识思想烦恼。众生之心,恒因用而废体。菩萨之心,常由体而达用。且由全体而起大用。故不同也。众生所念的声音,即是声尘。声尘能感动菩萨。所以称妙。然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同是一样力量。同是妙法。所以又称法法皆妙也。此则凡夫不易知耳。
若有持是观世音菩萨名者,设入大火。火不能烧。由是菩萨威神力故。
上节是总言救苦。此下别言救苦之事。上智之人,得总即知别。中下之士,非条分缕析不可也。此节言菩萨神力,能免众生火难。持字,有执而不舍之意。下一者字,言这样人。设若遇着大火延烧,四下弥漫,无有出路之时。若能执持观世音菩萨五字圣号。便可免去火难。不受火烧。此皆菩萨威神之力。不是众生幸运所致。宋朝有位法师。名叫慈云忏主。一生拜大悲忏。最有感应。他所修庙宇房子,木材,一一均经他念过大悲咒七遍。所以后日屡经火灾。他那房子,巍然无恙。此可谓能免火难之一证矣。又有竺长舒者。素日虔诚持诵观音经。即普门品之别名。邻人失火。适在下风。火势将及。竺诵圣号不辍。遂得反风灭火。邻有恶少。不信其事。乘夜大风,在竺宅四下放火。皆不能燃。始惊服谢罪。此亦免火难之一证也。
若为大水所漂。称其名号。即得浅处。
此言菩萨神力,能免众生水难。由深处而得浅处。即可达岸不死矣。唐有岑景仁者。素持普门品。由家乘舟赴苏州。遇风翻船入水。恍若有人告言。持诵普门品者能免。遂得浅处。遇救不死。此则能免水难之一证也。
若有百千万亿众生。为求金、银、琉璃、砗磲,码碯,珊瑚,琥珀,真珠,等宝。入于大海。假使黑风吹其般舫,飘堕罗剎鬼国。其中若有,乃至一人,称观世音菩萨名者,是诸人等。皆得解脱罗剎之难。以是因缘名观世音。
此言菩萨神力,能免众生风难。入海求宝。本属险事。人为财死。可发一叹。若有百千万亿众生者,极言其多。以显菩萨之威神耳。结成如此大队。近世实所希有。不可执着其数。其中若有或百或千或万或亿万人。极少乃至一人。乃至者,超略之词也。以一人称名而能免百千万亿众生之风灾死难。此亦不可思议之事也。黑风,即怪风。亦即近世之飓风。罗剎,鬼类。喜食人。风灾而又遇鬼。真可谓灾害并至矣。唐朝有宋衍者。渡海遇风难入水。见有稻稿一束执之。遂得登岸。因即借宿于海滨卖茶水之老媪家。细检束稿。得金刚经一部。媪云,汝之免难。乃汝妻虔诚诵经祈祷所致。回里问之。果然。因携物复返其处拜谢。至则人物俱杳。但见大水一片。讯之土人,向无卖茶老媪于彼居住。乃知为菩萨所现。以是因缘名观世音者,正合上文所问也。
若复有人,临当被害。称观世音菩萨名者。彼所执刀杖,寻段段坏。而得解脱。
此言菩萨神力,能免众生刑难也。人犯死刑。最所伤心。所谓待决之囚。已属生趣毫无。真可谓千钧一发之时矣。此时称名。能使施刑之刀杖。自然断坏。免难不死。真可谓出人意外矣。
若有三千大千国土,满中夜叉罗剎,欲来恼人。闻其称观世音菩萨名者。是诸恶鬼,尚不能以恶眼视之。况复加害。
此言菩萨能免众生之鬼难。
设复有人,若有罪,若无罪。杻械枷锁,检系其身。称观世音菩萨名者。皆悉断坏。即得解脱。
此言菩萨,能免众生之囚难。有罪者,是有冤家。无罪者,被人所诬。或盗贼所掳。就现世说虽有有罪无罪之分。菩萨一视同仁。一体同救。杻械枷锁,皆刑具之名。在手曰杻。在足曰械。在项曰枷。三者皆有锁以禁锢之。检者封检。即锁上封验之记号也。俗名封条。书签上写书名。俗亦谓之署检。亦有拘束之义。所以拘束亦称检束。系者绳捆锁绑。拘束绳系。不令逃脱也。以一检字。兼绾上下两句文义。使文义丝毫不漏。译师之巧也。
若三千大千国土满中怨贼,有一商主,将诸商人赍持重宝。经过险路。其中一人作是唱言。诸善男子。勿得恐怖。汝等应当一心,称观世音菩萨名号。是菩萨能以无畏施于众生。汝等若称名者。于此怨贼当得解脱。众商人闻。俱发声言,南无观世音菩萨。称其名故。即得解脱。
此言菩萨神力,能免众生之贼难。赍音积。赍持犹言执持。重言者,谓其所持之慎重也。以无畏施于众生,就是众生有恐怖的时候。能叫他不害怕耳。前言百千万亿众生。及无量百千万亿众生。是言被灾难的人多。此节及上文两言三千大千国土满中罗剎。及三千大千国土满中怨贼。是就一个人说。言其所被的灾难,多而且广。众生处此环境。更向何处逃脱。更向何处找出路乎。真可谓万万无幸免之理。万万无生存之望矣。此种危难。菩萨能救。菩萨神力,真可谓至极无以复加矣。佛无妄语。必有着落。并非喻言。试问娑婆世界。佛不出世。则大千国土众生。永无出苦之时。谓之满中怨贼,满中罗剎。非过言也。
无尽意,观世音菩萨摩诃萨。威神之力,巍巍如是。
以上别明菩萨能免七种灾难。俱是众生的命难。因为众生所宝贵的,莫过于命。故菩萨先从救难入手。使众生因此易起信仰也。巍巍者,高大也。如是者,如上所言也。摩诃者,大也。萨者,菩提萨埵之略称。即大菩萨也。因为以上七种,俱是就免难说。自成一类,故略略作一结束。
若有众生。多于淫欲。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若多瞋恚。常念恭教观世音菩萨。便得离瞋。若多思痴。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痴。无尽意。观世音菩萨。有如是等。大威神力。多所饶益。是故众生。常应心念。
上来说菩萨之威力功德神通。一称其名。便能免离此七种灾难。合之第一项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云云。是总说离苦。其下七种,是别说离苦。总别合计,共有八种。须知众生之苦。非无因而至。其因为何。即贪瞋痴三毒是也。此三毒是众生根本烦恼。其余枝末烦恼均由此发生。譬如刀兵疾疫饥馑三灾。人都知道怕。不知刀兵之灾。由杀生害命而来。由骄奢淫佚而来。饥馑之灾。由强抢豪夺而来。而杀生害命,强抢豪夺,骄奢淫佚,又由贪瞋痴三毒而生。欲不受苦报,须莫造恶因。知此,则对治三毒之法,诚甚要矣。佛在四十年前。为声闻弟子,对治多贪,则用不净观。对治多瞋,则用慈悲观。对治多痴,则用因缘观。理致甚深。其说甚繁。弟子易于领受者。以其有实法可依也。今则惟用称名之法。譬如一粒神丹,通治万病。散心可以入道。工作不碍修行。简莫简于此矣。易莫易于此矣。真所谓下手易而得效速。用力少而成功高。妙莫妙于此矣。较之小乘之所修其难易相去何止天渊。然而四十年前不说者。以其时弟子。无此信心也。四十年后始说者,信之深也。佛法无边非信不入。苟无净信。佛莫奈何。佛譬犹火。众生如木。干木易燃。喻众生之有信心也。湿木难烧,喻众生之无信心也。佛菩萨虽慈悲。无感不能应也。果能转三毒成三智。转烦恼成菩提。则即心即佛。真能令天顺地随。一切鬼神悉听其驱使。又何疑于感应之如响哉。有如是等大威神力。大者,善应无方。威者,百神从令。神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也。多所饶益者。菩萨无求于众生。而众生受菩萨之恩德大也。是故众生,常应心念者。谆谆劝告之词也。我辈得闻此等经典。亦系多劫熏修之因。应生难遭之想。不可妄自轻薄而不修也。
若有女人,设欲求男。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便生福德智慧之男。设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宿植德本。众人爱敬。无尽意。观世音菩萨,有如是力。
此言菩萨能满妇女之愿。妇女以有子为贵。故妇女无子。每为人间一件憾事。此愿菩萨能满。可谓奇矣。可谓妙矣。世人有子,每每娇生惯养。无所成就。甚且造恶多端。堕人下流。此有子等于无子也。菩萨所送之子,福慧双修,有福便不受苦。有慧便不愚痴。此真求子之人,最所希望者矣。世亦有男儿甚多。独少女儿者。故妇女既生男儿,又有愿生女儿之事。女子固以端正为重,而同时亦颇重容貌。若有德有才有貌。真为众人所爱敬矣。菩萨有如是满愿神力。岂凡情所能妄测哉。兹将求子得子之证据略述一二。清谭宪卿,富而无子。闻菩萨神力。有求必应。出五千金。建大悲道伤。未几妾果生子,胞衣皆白。其妻亦以千金作道场。亦生一子。胞衣亦白。胞衣白者,证明是菩萨所送之子,即谭如初谭如博兄弟也。清末状元张季直无子。祷于狼山大势至菩萨道场。观音像前,后亦得子,即孝若也。张亦有文纪其事。又鲁人潘对凫四十无子。虔诚祈祷。夜见里中锣鼓喧阗。后随八抬大轿,内有白衣老媪,抱一小孩。疑为邻人喜庆之事,但不知老媪何以白衣。正迟疑间。鼓乐轿子。直进其家。又疑我家有事。我为家主。何以不知。因即入内询问。适其妻分娩一子。即前国务总理潘馥也。及出视之,而鼓乐等物。已无踪迹矣。可见菩萨感应不虚也。
若有众生,恭敬礼拜观世音菩萨,福不唐捐。是故众生,皆应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
此则佛作保证。普劝受持也。唐者,虚也。捐者,弃也。不虚弃,犹言不白做也。叮咛谆劝。司谓至矣。
无尽意。若有人受持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名字,复尽形供养,饮食衣服,卧具医药。于汝意云何。是善男子,善女人,功德多不。无尽意言,甚多,世尊。佛言若复有人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乃至一时礼拜供养。是二人福,正等无异。于百千万亿劫,不可穷尽。无尽意,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得如是无量无边,福德之利。
此言菩萨名号功德。等于河沙菩萨名号功德。一名功德,具足一切名功德也。恒河沙数菩萨,其人数之多可知。其上又加六十二亿。亿者万万也。以恒河沙数为单位。其数为六十二亿恒河沙。此等数目,真非凡夫心量所能测矣。若将以上菩萨名号。集成文句。其数亦大有可观也。况复四事供养。况复尽形四事供养。此等功德。真非凡夫心力所能办也。然以如此大功德。与受持一菩萨名号,一时供养之功德。是二人所得之福。正等无异。平等平等。两者相较。此为凡夫所能。彼为圣人所难。何去何从。不待智者而决矣。再据正文。不惟正等。而且超过。不惟超过。而言其一时受持礼拜供养功德福报,且于百千万亿劫,不可穷尽。是简直一称观世音菩萨名号,所得之功德福报。不可以数量计矣。天下之奇妙事。更有过于此者乎。故佛又呼无尽意菩萨。而告之言。无尽意。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得如是无量无边福德之利。由是知观世音菩萨名号功德。非佛莫能知。亦非佛莫能赞矣。
无尽意菩萨白佛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云何游此娑婆世界。云何而为众生说法。方便之力,其事云何。
前文所说,皆是菩萨悲能拔苦之事。下文更说菩萨慈能予乐。菩萨拔众生之苦。功夫只做一半。必须予乐。方能圆满。先救而后度。则救即为度之前方便也。楞严经说。观世音菩萨于古观世音如来所发菩提心。从闻思修。入三摩地。乃至生灭既灭。寂灭现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间。获二殊胜。一者,上与诸佛同一慈力。二者,下与众生同一悲仰。前文所说,皆是下与众生同一悲仰之事。故无尽意菩萨,更问观世音菩萨,与诸佛同一悲力,其事云何。方者,法也。便者,利也。方便之力,即随机应现之事也。娑婆,此言堪忍。谓堪忍受苦。无论如何。不思出离也。
佛告无尽意菩萨。善男子。若有国土众生。应以佛身得度者。观世音菩萨,即现佛身。而为说法。
菩萨度生。应机示现。应以佛身得度者,言众生之机。能感佛身应现。故观世音菩萨即现佛身。而为说法。令成佛道也。
应以辟支佛身,得度者。即现辟支佛身,而为说法。
辟支佛,即缘觉圣人。闻佛说十二因缘悟道者。而为说法者,非仅仅为其仍说十二因缘也。盖方便引导则有之。至其结果皆令成佛。此为说法之最大目的也。下皆仿此。
应以声闻身,得度者。即现声闻身,而为说法。
声闻、闻四谛法悟道。即四果圣人。此为小圣。以上三种。皆为深信佛法一类众生之机。但志趣不同。有喜以极圣为依归者。有以大圣中圣小圣为捷近者。菩萨善应群机。无不各就其所喜见,而为示现。不言菩萨者。菩萨为大圣。现属本位。故从略也。
应以梵王身,得度者。即现梵王身,而为说法。
梵王为初禅三天之主。超出欲界。无有女身。女身生彼。亦转男身。莲花化生。禅悦为食。最为清净。
应以帝释身,得度者。即现帝释身,而为说法。
帝释,为释提桓因之略称。统管三十三天。东南西北各八天。再加其所居之中天。共成三十三天。即俗名玉皇大帝者是也。
应以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现自在天身,而为说法。
自在天,在六欲天之顶。亦名他化自在天。此天福报,随其想念,自然现成。
应以大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现大自在天身,而为说法。
此天王三眼八臂。骑大白牛。位居色界天顶。亦名摩酰首罗天王天。
应以天大将军身,得度者。即现天大将军身,而为说法。
天大将军者。欲界天上天帝下之大将军也。
应以毗沙门身,得度者。即现毗沙门身,而为说法。
毗沙门,为北方多闻天王。为四大天王之首领。富有财宝。统管四洲。尤常巡视南洲。唐道宣律师。行般舟三昧。九十天不坐不卧。常行常立。偶因疲极欲跌。为人所扶。询为毗沙门天王之太子张琼也。太子因钦佩宣师道行。而来卫护。此足为有毗沙门之一证也。以上六种天神。此土道门所信。惟玉帝及天大将军二种。因所称玉帝驾前天尊。皆不出玉帝范围。即世传关圣帝君。亦与韦陀天尊,同一流类。其余四种天神,皆为不明佛法之西土外道所尊。盖众生不明佛法。伥伥无所之。譬如病重乱投医。各就所喜所信。而尊崇之。菩萨悲愿弘深。不因其外道而舍之也。
应以小王身,得度者。即现小王身,而为说法。
小王,对转轮圣王而言。转轮圣王,或统四洲,或统三洲,或统二洲,或统一洲。小王则画地为王,各据一方也。如中国历代崇奉佛法之帝王,其迹亦皆不可测也。
应以长者身,得度者。即现长者身,而为说法。
长者,德高望重之人。
应以居士身,得度者。即现居士身,而为说法。
居士者,清高居道之士。身分次于长者。
应以宰官身,得度者。即现宰官身,而为说法。
宰官,谓居位治民者。
应以婆罗门身,得度者。即现婆罗门身,而为说法。
婆罗门,译言净行。清修学道。博综技术。佛未出世。最为竺土所尊。犹此土之醇儒也。以上五种,皆为不明佛法,染于世味,凡夫一类之机。菩萨普应群机。无不随类,各各投其所喜,而为示现。较之外道。则又不如。因外道尚有出世之心。而此等凡夫。染于世味者深也。因众生之机愈降。菩萨所现。亦随之而降。非菩萨之德业。有升降也。彼隐隐中护持佛法之长者居士等。其本亦皆不可测也。
应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身,得度者。即现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身,而为说法。
此四者,出家两众。在家两众。为专信佛法一类众生之机。菩萨从中,方便示现,皆如其量而止。尼、夷、皆女义也。
应以长者、居士、宰官、婆罗门、妇女身,得度者。即现妇女身,而为说法。
此一种,专为家族念种,或夫妇情深者,一类众生之机。菩萨应其机感。投其所喜。而为示现。
应以童男童女身,得度者。即现童男童女身,而为说法。
此一种,专为子女情重,一类众生之机。菩萨应其机感,投其所喜,而为示现。
应以天、龙、夜叉、干阖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身,得度者。即皆现之,而为说法。
天为四大天王。龙为四海龙王。夜叉为捷疾鬼,飞行空中。干闼婆,译言香阴。亦名乐神。常与帝释作乐。阿修罗,译言非天,简有天福,无天德。迦楼罗为金翅鸟。紧那罗为技神。善作圣乐。摩睺罗伽为蟒神。此上八种,鬼畜均有。惟少地狱。当系略去。亦称八部鬼神。此为专信鬼神,一类众生之机。菩萨应其机感,投其所喜,而为示现。人,非人等,以二类总摄未尽之机。无遗漏矣。
应以执金刚神,得度者。即现执金刚神,而为说法。
金刚神,示现恶相。亦为佛门护法。西土有专修其法者。菩萨应机于四生六道,随类现身。方便总归引入佛道。注重在而为说法四字。若邪魔外道,以及凡夫俗子,身在其中,不能自拔,同一陷溺。不得借口菩萨之示现也。又,而为说法法字。所包甚广。无有定相。在因其所明而通之。较易为力耳。忆昔遇一旧友,开修理钟表店为业。营业甚盛。彼见我已具僧相。深怀悲愍。因谓汝何不好好经营正业。而出家为僧。不劳而食。甚无取也。予谓此话甚长。请以子之钟表业为喻。且问钟表内部。若发条,若游丝,若大小针,种种轮件等皆动乎。曰皆动。曰有不动者乎。曰有。大轴不能动。曰大轴因何不动。曰大轴若动。则全部乱矣。予曰僧学无为大法。其不能别营人世生业。正如钟表之大轴相似。各有各的正业。不可相并。汝谓人人出家则世界皆灭种矣。予谓人人皆开钟表店。则世界亦灭种矣。何也。其他相须职业。皆无人做矣。由是店主语塞。后竟于佛门大生信仰。而为其父母作超荐之举。颇为恳诚。又如予昔在某地,有一学友,患病怕死。有人劝其念佛不聪。予劝其念观音,求救护。则喜甚。后果感应病愈。夫出家人,与俗人有异。俗人念观音,求不死。是为令其种出世善根。若出家人害病,念观音,专求不死。便与道念相违。出家人以有病为助道之缘。若害怕,念观音,求不死。便是无出息了。所以出家人害病。须痛念无常。早求解脱。与在家人宗旨不同也。何得疑其有灵有不灵乎。况且感应之理。因缘甚深。不可执一而论。有显感显应,有冥感冥应,有显感冥应,有冥感显应。现时诚求。现时得救。此显感显应也。宿有善因。现世隐隐中自无祸事发生。此冥感冥应也。虽然诚求,未见显然征兆。而凶事亦无形消灭。此显感冥应也。宿有善因,虽不诚求,却蒙显示征兆。救之脱苦。此冥感显应也。众生但存善心,行善事,说好话,再加心性柔和谦下。时时称念圣号。为自他一切众生。虔诚忏悔。自无不蒙救度之理。时节若至。其理自彰。逆顺因缘,皆为方便。小有挫折。不必遽疑菩萨之不灵也。小小无谓之事。动辄祈祷。烦渎菩萨。甚或作恶害人,求其事之成就。皆大大不可也。
无尽意,是观世音菩萨,成就如是功德。以种种形,游诸国土。度脱众生。
种种形者,三十二应之身形也。然亦有化作桥梁房舍山石药草稻粱者。度脱众生者。救之令脱苦。同时亦即度之令得乐。此则通合上文救灾现身之条而总言之也。
是故汝等,应当一心,供养观世音菩萨。是观世音菩萨摩诃萨。于怖畏急难之中,能施无畏。是故此娑婆世界,皆号之为施无畏者。
此处佛特指示无尽意菩萨,令其一心供养观世音菩萨。则下文无尽意菩萨,解颈珍宝璎珞,供养观世音菩萨,为遵佛所教矣。尊法重人,表示敬意,故曰应当。无畏之施,重在救苦。以见惟能救其苦。始能为之说法。否则虽说之而不易生信。无畏之施。本为布施之一种。此则即拔苦,即予乐,财法二施,俱在其中矣。此娑婆世界最苦。而菩萨悲愿弘深。尤与娑婆世界,一切众生,特别有缘。故有家家观世音之口号也。
无尽意菩萨白佛言,世尊。我今当供养观世音菩萨。即解颈众宝珠璎珞。价值百千两金,而以与之。
无尽意为请法主。承佛指示。故曰,我今当供养观世音菩萨也。颈者,脖项。璎珞者,庄严之具也。状如此方花圈,以金银珠宝等所作耳。
作是言,仁者,受此法施,珍宝璎珞。
法字,作样子解。受此法施,犹言以这样东西。奉献。请其领纳也。
时观世音菩萨不肯受之。无尽意复白观世音菩萨言。仁者,愍我等故。受此璎珞。
等者,即下文四众天龙八部等也。无尽意菩萨代表大众。献此璎珞。且谓愍我等故。此是何意。且送礼本是体面之事。有何可怜可愍。然而无尽意菩萨,且谓非我一人之意。请看在大众情分上。措辞如此之卑下。可谓诚敬恳到之至矣。如此,方无市井交易之气,足表佛法尊重矣。
尔时佛告观世音菩萨,当愍此无尽意菩萨。及四众、天、龙、夜叉、干阖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喉罗伽、人、非人、等故。受是璎珞。
佛亦谓当愍此无尽意等。正表示观世音菩萨为敬田也。佛法在恭敬中求。若无恭敬。情存轻慢。便无利益。佛复从中,代为恳情。则观世音菩萨。自然不能坚辞不受矣。
即时观世音菩萨,愍诸四众。及于天、龙、人、非人、等。受其璎珞。分作二分。一分奉释迦牟尼佛。一分奉多宝佛塔。
观世音菩萨既受又复转供二佛,可谓不受而受,受而不受矣。然此转供二佛。大须注意。因多宝佛塔四字。若非由此点出。则此品经文,便与法华会上。显不出关系了。由此点明。则知此品,为法华会上所说。又为多宝如来证明。多宝佛塔,非说法华不出。可见成佛法华。佛佛尊重之至矣。
无尽意,观世音菩萨,有如是自在神力。游于娑婆世界。
此处方与上文皆号之为施无畏者衔接。有如是等以下,结明上文,正答所问。以扣前题也。
尔时无尽意菩萨以偈问曰。
世尊妙相具我今重问彼佛子何因缘名为观世音
偈者,重颂也。佛世说法。并无书本。全凭记忆。所以所传词句,有详有略。什师译本止此。至隋阇那岌多译本,始有此偈颂。后人合之。相得益彰。全品经义。俱摄于极短偈颂之中矣。口称世尊,而继之以妙相具者。具者具足。言佛世尊,三十二相。具足无缺。所以称妙。答问之间,赞其妙相。此西土寻常仪式。相见必称赞也。犹此土问好之义。然佛有实德。名称其实。不同凡情,虚妄称誉。传之后世,令生敬仰,想见佛世芳规也。彼字属下文,彼佛子,指观世音,佛为法王。佛子,即法王之子也。名以彰德。必其有由。故问其何因缘也。
具足妙相尊偈答无尽意汝听观音行善应诸方所
弘誓深如海历劫不思议侍多千亿佛发大清净愿
尊者,世尊。因限于五字成句。而略去也。偈答者,彼以偈问,佛以偈答。两两相当。易于成诵也。此为集经人所记。汝听二字,含有善男子谛听谛听,善思念之之意。观音者,观世音也,略去世字。好成文句也。知此,则人谓避唐太宗世民讳,略去世字,为不然矣。况译此经在太宗未成帝之先,足征无实矣。行字音横,去声。即指上文救度众生之行也。善者,巧也。诸者,众多之词。方者,方向。即上下四维四隅也。所者处所。言处所,而众生在其中矣。应者,应其机感,拔众生苦,予众生乐也。弘者大也。誓者,矢志不移,要约必成之意。大而且深,无休歇,无止境也。经历尘劫,难思难议。言其功德,赞不能尽也。侍多千亿佛者,千万亿佛出世,无不助之宣扬法化也。发大清净愿者,称性发愿,无染污心也。
我为汝略说闻名及见身心念不空过能灭诸有苦
略说者,承上文历劫不思议,于无可说之中而略说也。或可略者要略,仅能说其纲领大要也。闻名者,持名也。见身者,见像也。心念者,意想也。三业皈命,不使空过,能灭三界二十五有之苦也。诸有者,广开二十五有。略说为三。欲有,色有,无色有也。欲有者,六欲天以下,以至地狱鬼畜,皆属欲有。因其有男有女之欲也。色有者,四禅天也。无色有者,四空天也。纵令生到非非想天,活到八万四千大劫,业尽依然轮转。不能免去生死。有者,有生死也。推广而言。则为二十五有。不过开合不同耳。非有异也。苦者,三苦。苦苦,坏苦,行苦。或分八苦,即生,老,病,死,求不得,怨憎会,爱别离,五阴炽盛,广有无量诸苦。亦开合不同耳。八苦之中,五阴炽盛是总苦。余七是别苦。各别不同也。五阴,即色受想行识。而以识为起点。识以了别为义。世间学问,吃饭本领,非先有深切认识不可。此即是人间大苦。懂的以后,又要去做,行即做也。做的好坏。不加思索不行。思索即想也。有想的对,有想的不对,便有苦乐。若做久想久了。便有不苦不乐之感。即是平平常常。这叫行苦。凡人久而生厌,即是此苦。三苦既经。使有不合式的环境。色声香味触法六尘。皆为色字所摄。若合式的环境。不能常保。便是坏苦。若不合式的环境不变。便是苦苦。此五通摄一切苦,余便不要细说了。这些苦事,谁人没有。谁人能免。从古以来,多少圣贤豪杰,都没有法,解除此苦,这是甚么原因呢。都是因为不明佛法。不信最上佛法。最上佛法,却又极其容易。其事维何。即专持观世音菩萨五字名号也。此五字谁人不能念。然而人总不肯念者,信不及耳。佛法本平常,人却信不及,却又偏要花多少钱,磕多少头,要去点穴守窍,结果弄得身病,岂不可怜,真所谓道在迩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诸难矣。不惟不能灭苦,而反能生苦矣。佛言我为汝略说,闻名及见身。心念不空过,能灭诸有苦。此即总言三业皈命,为灭苦之要法也。此为总纲。
假使兴害意推落大火坑念彼观音力火坑变成池
此重颂长行能免火难之文也。
或漂流巨海龙鱼诸鬼难念彼观音力波浪不能没
此重颂长行能免水难鬼难二段之文也。长行不言龙鱼,偈多龙鱼,既遭水难,水族龙类鱼类,自然常为害也。
或在须弥峰为人所推堕念彼观音力如日虚空住
或被恶人逐堕落金刚山念彼观音力不能损一毛
此上两段,长行未有,偈为补出。
或值怨贼绕各执刀加害念彼观音力咸即起慈心
此重颂长行商人斋宝之文也。
或遭王难苦临刑欲寿终念彼观音力刀寻段段坏
此重颂长行临当被害之文也。长行无王难字样。偈为补出。
或囚禁枷锁手足被杻械念彼观音力释然得解脱
此重长行刑难之文也。
咒诅诸毒药所欲害身者念彼观音力还着于本人
此为长行所无,偈为补出。咒诅,请神加殃也。诸者种种。毒药,如南方蛊毒之类。还着于本人者,如送礼然。对方不受,物归本主也。非菩萨之过也。
或遇恶罗剎毒龙诸鬼等念彼观音力时悉不敢害
此重颂长行入海求宝之文也。
若恶兽围绕利牙爪可怖念彼观音力疾走无边方
疾走无边方者,言恶兽忽遽疾走,不暇选择方向,无边者,即走不通之边际,亦不暇认识也。极言其惶恐之甚也。
蚖蛇及蝮蝎气毒烟火然念彼观音力寻声自回去
气毒烟火然者,其气有毒,如火之燃烧也。寻声者随着念菩萨之声音。自行回穴去也。
云雷鼓掣电降雹澍大雨念彼观音力应时得消散
以上三偈,长行均无。云雷鼓掣电者。云者阴气。雷者阳气。云中有雷。谓阴中包阳。阳欲外发。必向外鼓动。鼓动力极。阳由阴出。如掣破裹囊之势。掣开阴气破缝。透出阳光之谓电。涨破声音之谓雷。降者,落也。雹者,冷所结也。其形大小不定。最伤禾稼。大者,能伤人畜及房屋。小者亦有不为灾者。此当指大雹而言。澍,犹注也。倾盆之雨也。消散,指空中云物消灭散去也。
众生被困厄无量苦逼身观音妙智力能救世间苦
此又重颂长行施无畏之文也。互有详略。
具足神通力广修智方便十方诸国土无剎不现身
此重颂长行十九种现身说法。略为一偈也。
种种诸恶趣地狱鬼畜生生老病死苦以渐悉令灭
此又重颂长行。天龙等身得度之文也。偈又补出地狱之名。及生老病死苦之义。此等众生,罪业深重,故偈又只言以渐悉令灭也。
真观清净观广大智慧观悲观及慈观常愿常瞻仰
此为长行所无。真观即空观也。清净观,即假观也。广大智慧观,即中观也。悲观拔苦。慈观予乐。此又补出五观。以明观世音菩萨修行之本。常愿者,劝其应当修学也。常瞻仰者,劝其宜加恭敬也。
无垢清净光慧日破诸暗能伏灾风火普明照世间
此为长行所无。偈又补出菩萨清净法身。能遍满一切时处。其光明之体。如日光遍照。暗去则明来。明来则暗去。以之破众生灾难,如慧日之破诸暗也。慧日,言慧光如日也。以光破闇。言其易也。以譬称菩萨名号之处。即菩萨慧光所现之处。如明来则暗去之易也。如此易知易行之法。人奈何错过而不信乎。
悲体戒雷震慈意妙大云澍甘露法雨灭除烦恼焰
此亦长行所无。悲体戒雷震者,菩萨无体。以悲为体。即以悲为身也。修持身体,莫重于戒。持戒须严。如雷霆之震耳。不可悠悠忽忽。此菩萨之身业也。慈意妙大云者。菩萨以慈为心意,其慈之妙。其慈之大。如云之普覆。此菩萨之意业也。澎甘露法雨者,菩萨说法如雨。普润一切众生。又如澎甘露然。甘露者,不死之药也。澍者,注也。倾而出之,不稍吝惜。此菩萨之口业也。可见菩萨修道,仍求诸己而具足,有何奇特乎。无非身口意三业清净。所成之神通妙用,自利利他耳。
诤讼经官处怖畏军阵中念彼观音力众怨悉退散
此亦长行所无。下三偈同此。偈又补出讼事战事。虽比前事为轻。然亦身家性命所关。菩萨悲愿深重。亦应其机感,而救济之。可谓无微不至矣。
妙音观世音梵音海潮音胜彼世间音是故须常念
音者,称名之音声。称名之音声。能拔苦。能予乐。天下之音,岂有更妙于此者乎。故曰妙音。妙音,即是观世音。非有二也。称名之法。更妙在不起分别。若有二。即成分别矣。观世音亦是清净梵音。若起分别。则识波纷动。便不清净。念观世音。不起分别。即是梵音。亦即海潮音。海潮音者。应时不误。念观世音。其应如响。岂非应时不误乎。故观世音菩萨,五字真言,亦即海潮音也。胜彼世间音者,世间音者,全是分别。若不分别。不名为世间音也。是故须常念者。即此是妙法。除此便无妙法也。
念念勿生疑观世音净圣于苦恼死厄能为作依怙
上言常念。恐其念之久。更起疑念。故此又谆谆戒之。切勿生疑。生疑则念杂。念杂则成分别矣。观世音净圣者,若念观世音菩萨名号。净到极处。尘不能尘。功无可功。便成圣行。于苦恼死厄。决能为吾人作依怙也。怙者,恃也。诗曰,无父何怙。无母何恃。父母死曰失怙恃。吾人依托圣号。犹孺子之依父母也。戒之曰,切勿生疑。
具一切功德慈眼视众生福聚海无量是故应顶礼
持名之法,一即一切,既已具足一切功德。更须如菩萨之慈眼,视一切众生。则慈隆即世。悲臻累劫。福德积聚。如海无量矣。既感菩萨如此恩德。尚敢傲不为礼乎。是故应当五体投地。百拜以顶礼也。
尔时持地菩萨,即从座起。前白佛言。世尊。若有众生,闻是观世音菩萨品,自在之业。普门示现,神通力者,当知是人,功德不少。
此一品经,专叙观世音菩萨,救度众生之事。故持地菩萨,直名此一品经,为观世音菩萨品。自在者,无障碍也。普门示现者,随感即应也。神通力者,妙应无方谓之神。随感即至谓之通。万方无阻谓之力。当知是人,功德不少者。谦言不敢定其功德之数量也。处乱世而能闻此妙法,其福分亦不可思议矣。
佛说是普门品时。众中八万四千众生,皆发无等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经之品名,系与持地菩萨所说,合而为一也。无等者,绝待也。下等字,平等也。言无等中之等,对待也。虽然对待。仍不知绝待之为何物。则绝待仍不失为绝待。所以二俱称妙也。阿言无。耨多罗言上。三藐言正等。三菩提言正觉。专持名号。不起分别。三业清净。即是无等等无上正等正觉之心也。今天二月十九日。法会吉祥圆满。大众念佛回向,祈祷世界,早现和平。
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录终
沙门会文记
版权所有:楞严经念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