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念诵网

修道人应该具有什么样的根基

发布时间:2023-11-22 01:21:30作者:楞严经念诵网
修道人应该具有什么样的根基

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

。我总是笑而不语,被逼急了,就只好说,也许不同的人心里有不同的答案吧,即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候,看法可能也不一样。但今天遇到的朋友,显然不愿意就这样轻轻放过我。在茶楼里,他亲手泡了一壶茶,一定要我说说自己的看法。

我无奈的笑笑,默然了一会,问:金玉或宝石钻石之类,算不算是宝贝,天地之精华?

他肯定的说:那还用说,物宝天华。

我又问:可当年开采出和氏璧的时候,为何那么多人,包括宫内的御用玉匠,竟无一个识得,而是将其当成是顽石呢?

他想了下,说:这……这是因为被石头包裹着,没有加工的缘故,所以众人不识。

我问:那为何从山里开采这块玉的工匠卞和却又知道呢?

他愣了愣,说:这……可能是凭感觉吧?

我问:铜、铁、锡、银之类,还有现在造出来的纸钞钱币,和金玉比,价值如何?

他说:当然远远不及了。

我说:对大多数人来说,必须先系统的了解譬如铜、铁、锡等这些普通金属的价值,模样,光泽等等林林总总的都辨明白,搞清楚,有了对比,才知道金玉之可贵。否则你把黄金美玉丢给野人,丢给傻子,也是明珠暗投,是吗?

他说:这……确实如此。

我说:有极少数人,他们也未必有什么见识或丰富阅历,但他们只要一接触到,哪怕是被层层包裹着,也能马上意识到这是宝物,再不肯放手。但大多数人必须要从低到高,一级级的正确教导下,经过系统的学习、认知,和大量的对比,在大脑中构建了一个比较完善的知识库后才能知道,这是为什么呢?

他愣了下:是啊?这是为什么呢?

我感慨的说:这就是我认为的根基。

他皱眉想了想,恍然道:难怪古人都把“根基”称之为“慧根”,原来如此。

我说,根基包含了慧根、善根、福根。我认为知者谓之“慧”。而如何达到“知”呢?大多数人是通过学而知之、识而知之,用而知之。总之是通过“色声香味触法”来对外物进行识而知之。这是世人获得“知”的一种手段。不过这种手段也有其局限性,所谓“百姓日用而不知”就是这个意思。有的东西若过于玄妙高深,即使天天接触,穷其一生探索也未必能知之。有的人,纵然天天对其进行教导,口干舌燥,他也学不懂,识不得,知不了。但世上却有极少数人,生具慧根,明心见性,不需识得,无人教导,却也能知之。这种人才有悟道的根基。可笑现在很多人动辄就说要悟道,可实际上却连识而知之都做不到,还谈什么“悟”?他们所谓的“悟”,只能是痴人说梦,佛陀当年说世人颠倒梦想,就是因为世人无识无知,故而无明。

知者为慧,慧而明,一个无明之人,只能做出买椟还珠的蠢事。这些年,附庸佛道当风雅的人多了去了。可见到有几个人真正懂行的?把真正的珍珠弃之如敝履,却把精美的包装盒视若珍宝,留下来装饰门面,有眼如盲,这就是绝大多数人的“修行”!

他沉默良久,然后拱手郑重道:受教了!

以几年前的这段对话为楔子,我想谈谈目前我所感觉到的修行状态,我无意于指责,只是就事论事谈点个人看法。如果不小心伤了谁的玻璃心,只能说声抱歉了。

现在社会上很多人热衷于学佛,一个个手上、脖子上流行缠绕着各种名贵念珠。参加各种参禅、打坐、素食、闭关,辟谷、朝圣法会等活动,我只是笑笑,不过问,不参与,不围观。自古以来,学佛修道者无数,说是清修,其实圈子里面沸沸扬扬,热闹非凡,一点也不清净,我已经习惯了这种热闹了。各路大师们,总是这方唱罢那方登场,我也都习惯了。但有心之人不禁疑惑,你们整出的这一出又一出的戏,这真的是修行吗?自古以来,修行之人多如黄河之沙,可事实上真正懂得如何入道、修道的人有几个?

为什么会这样?

不是因为你没文化,也不是你没戴佛珠,更不是因为你没有参加什么辟谷,素食,佛七之类,而是因为你这厮无明,不识货,不知道什么才是宝贝,以为在身上挂满珠子就是得到宝贝了,以为每天拨弄着念珠,摇着转经筒,打打坐,吃吃斋,做几天义工,去一趟西藏印度朝圣,攀缘几个仁波切,空行母,参加几次灌顶法会,参加各种宗教活动就是修行了。

可以说,绝大多数人就把这些当成是修行了。我曾经试图想和他们说点什么,但发现他们压根就听不进了。因为他们已经很满足于这样了。

我顿时恍然,所谓宝贝,只有在识货的人眼里,才是宝贝。就好像人参果,即使送到了唐三藏的面前,他压根不感冒,甚至勃然变色,要立刻扔掉。孙悟空虽然没见过,但他有慧根,有明心,知道是珍稀宝贝。而八戒和沙僧则是识而知之,因为以前作为天庭的高管,多少有些见识,才知道“人参果”这种无上仙果,只有仙界极少数的几个大佬才有资格享用。其他的神仙只能远处垂涎三尺。

所以,不是没文化真可怕,是没见识真可怕!要比文化程度,大唐御弟哥哥毕业于大唐最高佛学院,博士文凭,享受大唐政府特殊津贴,完全可以秒杀三个没文化的粗鄙徒弟。但偏偏在镇元大仙的万寿山五庄观里,出了个大大的洋相,因为不认得仙家宝贝,当场就被镇元大仙的两个徒弟在心里狠狠鄙视了一把。当猴子无意中撞见后,心知造化来了,遇到宝贝了。和八戒和沙僧一打听,他们居然都知道。沙僧还怀念自己当卷帘大将的时候曾经在蟠桃宴上见过。三个徒弟前所未有的紧密团结起来密谋策划,组成夺宝奇兵。而咱们的糖糖同学,还在懵懵懂懂,云里雾里,不知道自己错过了宝贝,白白便宜了两个果子给清风明月两个童子大口咀嚼了,把三个识货的粗鄙徒弟气得咬牙切齿,捶胸顿足。

你看,你可以没文化,但至少要有见识。你要是没见识,那就得有慧根了,能自己靠直觉认得宝贝。要是啥都没有,那就不要学人家玩什么修行了。回家好好做个普通人吧!你玩不起,别不小心把自己玩残了。

想当年六祖慧能,闽南一个目不识丁的鄙陋樵夫,只不过偶尔间路过安老居士门前,无意中听到老居士虔诚念诵《金刚经》,只听得“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心下大悟。而老居士自己虔诚念诵这么多年却毫无所得。修行悟道和我们平时在课堂上学知识学科学不一样。世俗的学问,只要钻研几年或者十几年,必有所得,甚至可以在某个领域成为专家。但我们学佛修道,很可能象老居士这样,几十年还在原地不动。有的人甚至还越学越偏,越趋越下。而有的人却因为根基具足,因缘汇聚,瞬间即可大悟。就好像慧能和安老居士——有文化的没开悟,没文化的开悟了。天天读的没开悟,偶然间顿足聆听一次的开悟了。前不久我在一个吟诵班上见到一位佛友,当说起《金刚经》时,他脸有得色,自称可在八分钟内一口气读完。唯恐我们不信,该仁兄深吸一口气后以极快速度念诵起来。旁边的人见他如此熟练,纷纷夸耀他学佛诚心,勇猛精进,不愧为真佛种子,定然日后灵山有份,我在旁自然也少不得摇头晃脑,随喜赞叹一番。我虽愚钝,不甚通达人情世故,但这点眼力见还是有的。深知佛道修行的圈子里,其实也大多是借佛道装饰自身的俗人而已,个个得罪不起,很多事心知即可,不可说明。只是暗暗感慨,没有根基的人纵然手持重宝也是浪费,读诵得再流利,鹦鹉学舌又有何用?有根基的人开悟只在只字片语间,甚至拈花一笑里。

见识可以靠后天去培养,但慧根却是先天的,这个是没办法和别人比的。人比人,只能气死人!在修行的路上,最忌讳的就是自命不凡,总觉得自己慧根深,福报厚,其实不过是一个笑话。首先一定要认识并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再靠后天的勤奋努力一点点的去自我完善,达到突破。只可惜几个人有这种最起码的自知之明?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他们那津津乐道的“修行”,有几个正经玩意儿?什么开天眼啊,什么手测病啊,什么排病气啊,什么查三界啊,什么养小鬼啊,什么种金丹啊,什么什么,还有很多很多,算了,我就不说了,不想断人财路而揭得太多。只是在我看来,这些只不过是自导自演,自娱自乐的一场闹剧而已,捣鼓得再热闹又有何用?谢幕的时候依旧尘归尘,土归土。

《道德经》里,把众生按根基的高低,分为上士,中士和下士三类。上士闻道,勤而行之。因为上士都是真正的智者,他们识货,闻道后不敢懈怠,抓紧时间入道。中士闻道,若存若亡。因为他们半信半疑,时而用功,时而躲懒,终归是诚心和信心不足。至于下士,他们一定会哄然大笑,压根就不信,更不屑行之。对此,道祖宽容的说:笑吧,不笑,则不足以为道,就是要用他们的哂笑,来衬托出大道的高贵、神秘、幽深。如果人人都识得,那还有何可贵?金光大道就是这么一个特点,智者入,愚者笑。非如此不足以为道。

有人问我,慧根可遇不可求,如何知道自己有这个慧根呢?如果慧性不足,应该如何提升自己的见识和阅历,能让自己具备慧眼,可以认得宝贝呢?

我说,慧根难得,这是累世修为所积,确实求不来。有的人只要一听别人讲道啊,德啊,他就莫名的感动,陡生信心,从不怀疑。就好比唐代一位诗人的一首诗:

三十年来寻剑客,

几回落叶又抽枝。

自从一见桃花后,

直至如今更不疑。

对于真正具有慧根的人,他的这种笃信不疑,终生追求,之所以最难得的,因为与生俱来。他只要一听闻到了,他的诚心和信心,还有向道之心,就油然而生,不需要你表演什么神通给他看,也不需要你哄骗他学这个可以发财。你教他发财的他还不一定愿意学,一心只想学长生解脱的。就好像当年孙悟空在菩提祖师那里这也不学那也不学,就是要学长生久视之道。这是他的慧性,也是他的造化。不用你和他费尽口舌说什么,他就是相信这世上有修仙悟道,超出三界,与道合真这种事,绝不以为荒诞。而大多数人虽然打着学道的幌子,其实内心深处并不信有道,只不过是来求功夫,求神通,求手段,求富贵罢了。要知道自己是否具有慧根,不妨问自己,闻道之后,你的内心有被真正触动到吗?有陡然升起不退之道心吗?有发愿永远跟师,永不弃师吗?若是有的话,即可直接入道。否则,就得和大多数人一样,寻访一个明师,在其带领下,要走很长一段路,要经历很多事,学很多的东西,才能逐渐明白什么是大道,然后不断培养自己的诚心和信心,如母鸡抱蛋一般,时刻照顾着自己这颗心,才有机会慢慢的入道。

但大多数人败在没有这个机会,也没有足够的心性,德行,缘分等等条件,可以得到明师的教导。他们即使有心学道,但各方面的条件却不成熟,比如心力不足,心性不稳,心智不坚,德行不佳,缘分不到等等,让他们不能进入明师的视线。而接引他们的,却都是一些奇奇怪怪的庸师、伪师、甚至是邪师。

社会上很多大师们,既不通佛,也不懂道,就是读了点佛道书籍,把佛道的理论,这里裁一截,那里剪一块,花花绿绿的披在自己身上,弄得自己不佛不道。对于修行,他们没有真正的认识,而是在前人经典著作的基础上,附会自己的胡思乱想,妄加解释,自圆其说,哗众取宠,哄骗众生。生生的把修行变成了另外一种功利,并在这个圈子里面不断的刷存在感。你们看现在外面很多“大师”,是不是讲佛讲不顺溜了,又马上扯到道法上来,一会讲佛经,一会又讲道经,解释个咒语都讲不清,不知道怎么用道家来阐述了,就扯到佛经来,干脆说一切音声咒语都是陀罗尼,故弄玄虚,脚踩两只船,还吹嘘自己为佛道双修。

比如最近台湾有个非常著名的法师公开对信众们“开示”如何处理家庭关系的时候说:如果你哪天回家打开门看见老公和别的女人在睡觉,要马上关门,并且对自己说这是假的,是我眼睛业障太重了。然后在外面继续打坐念佛。如果你一定认为那是真的,那么你要认为那个女人是你老公前世的夫人,是你自己侵占了人家的老公,是自己的错。并且他还告诉女信众,一张钞票,别人用过了,你还是可以继续用,没关系。何况哪个男人外面没外遇的。

你们能想象,这是一个海峡两岸有名的一个法师讲的话吗?有没有感觉天雷滚滚

?如果不信,可以去网上搜这个法师在台上的这段“开示”视频。我还看过关于他的其他雷人开示的视频,比如他有一次讲真武大帝的父母都是杀猪的,杀孽太重,所以真武大帝小时候子承父业也杀猪,有一天吃了猪肉后就梦见父母说今天你吃的猪肉就是我们啊,于是这孩子就去河边吐啊吐,把肠子给吐出来,变成了龟蛇。太上老君觉得可怜就把他接到太阳宫去修炼了。听说这位法师以前是干导游的,也不知道从哪里听来这些乱七八糟的故事,讲给游客听都非常不妥,如今他作为一个佛教的法师,却在台上讲给大众听,实在是非常不负责任,我觉得很悲哀,如果都是这样的人为师,只能是误导众生,耽误众生的慧命。把众生带到沟里去。还谈什么增长见识,丰富阅历?他不但不能教你分辨仙草仙果这种宝物,连五谷杂粮的辨识都教不了。和这种人学,一辈子只会变得浑浑噩噩,黑白不分。

之所以踏上修道这条路,我想大家应该都是抱着完善自我,突破自我的目的,以求达到超脱三界,逍遥自在的境界。有这种想法的人,都应该是有思想、有理想、有梦想,有志气,挺直腰杆,龙行虎步的英雄豪杰。可事实却犹如“邯郸学步”一样,许多人走上这条路后,并没有得到解放,反而被奴役了身心,甚至连以前怎么走路都忘了,只能像狗一样在地上在地上爬。他们的思想不但没有变得豁达,圆融,反而变得异常的固执,执拗,变得更加不通情达理,精神上也更加萎靡不振。整个人不是神神鬼鬼,一身诡气,就是神神叨叨,一身大仙的味道。有点类似于南怀瑾老先生说的,很多人学佛以后,不会正常说话了,一身佛气,满口佛话。

为什么会越修越偏?其实说白了,还是因为很多人的根器不足,又不肯踏实修好人道,反而妄求仙佛,所以注定了结局悲惨。说白了就是不自量力。先学会做人,再想学仙学佛的事,有多大的碗,就盛多少的饭,这是一种最起码的自知之明,也是一种最基本的自律精神。只可惜大多数人都很盲目,很自我,很狂妄,不肯面对现实,在人道方面失败得一败涂地以后,就妄图在仙佛的世界里东山再起,找回自信。有很多人“修行”以后,就开始变得自信心爆棚,有着强烈的道德优越感,看谁都是地狱种子,需要被救赎的对象,我不知道他们那种盲目可笑的优越感从哪里来。他们自以为找到靠山,但我分明看到他们脖子上都被套了一根长长的绳索。

其实每个修行人,若能都像上文提到的安老居士那样,虔心诵经礼佛,乐善好施,也是极好的。何况因为他的诵经,引来了慧能无意中旁听开悟,为慧能大师后来黄梅求法种下了一个善缘,这都是功德无量的事。象老居士这样的修行,虽然不一定有大的成就,但毕竟在人道的修行走得很稳,是不会出偏的。虽然慧根不足,但却在培养自己的善根和福根。而且古人多文人儒士,读圣贤书,天天被传统文化,诗词礼乐熏染着,容易走在正道上。古代有不少修行有成的人,就是弃官挂印而入深山。有一番看透世情的智慧和放下红尘一切的心胸。这样才是真正的踏入修行之路。现代人的学佛修道之所以种种妖魔乱象,其实很多时候问题就出在人道上。贪嗔痴这三种执着都去不了,万事看不开,只不过是借修行这层外衣谋取名利衣食罢了,又岂是真正的修行?现代人的修行,拜师也容易,收徒也容易。师不像师,徒不像徒。不像古人那样,收徒三年,看徒三年,入门还要三年。这左三年,右三年的,其实考察的就是人品、心性之类。哪里像现代人,动不动就在网上发帖跪求一个师父,随便在网上认识个陌生人就喊师父。怎么看都显得很儿戏。而且只要稍不如意,立马拂袖而去,另投他处。这种种表现,其实都是根基不足,又偏偏要往这条路上走,走又不会好好的走,尽出洋相。

对于根器不足的大众,最稳妥的方法,就是先努力修好人道。毕竟人道近,而天道幽远,若是根器和福报不足,又何必舍近求远?即使有一颗诚心感召仙佛下来,也会因为人道的修行不足,德行不佳,不能通过考验,不能福至心灵,不能慧眼识人而当面错过,甚至是赶走。就好像吕祖当年打扮成一个乞丐,要度一个天天焚香,膜拜了他的画像三年的人,可真到了他家门口,却被他嫌弃的驱逐了。吕祖也无可奈何,只能写了首诗,化风而去。那人知道真相后自然捶胸顿足,但机缘一旦错过了没有了,三年诚心盼来真仙下降,最后之所以错过,说到底还是少了双慧眼,这也说明在人道的修持方面还是欠缺,即使再如何诚心去学仙佛,也是镜花水月,空中楼阁,做的始终是无用功。

人道的修行,最注重德行。仙道持上德,上德不德。人道修下德,下德执德。仙人天来子有诗云:

上德无为无所作,

下德为之有以为。

若要道生居上德,

须从下德立根基。

就是说,人道是仙道的基础,下德是上德的基础。所谓下德,就是儒家常说的“仁义礼智信勇谦恭诚敬和”以及道家常提倡的“忠孝”,其实这些都是做人的本分。

传香引上德,真师开坛收徒弟,是要引导弟子修上德的。可如果做人的本分都没有尽到,试问如何修持上德呢?

人道的尽头,是仙道的入口,无论是什么根基,都必须先从人道开始修行,只不过有的人仙缘不足,终生就止于人道的修行罢了。即使不能入仙道,只要人道修持得好,一样可以入神道,守护一方水土的安宁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楞严经念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