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树浓荫,深山古刹,潺潺泉水浅浅流淌。在位于安徽省滁州市西南5公里处的有着“陆上蓬莱”之称的琅琊山上,矗立着一座千年古寺,琅琊寺。正如宋人诗云:“踏石披云一径通,翠微环合见禅宫。峰峦密郁泉声上,楼殿参差树色中。”
该寺初建于唐代大历年间,由滁州刺史李幼卿与僧人法琛创建,唐代宗赐名“宝应寺”,宋太宗赐额“开化禅寺”。
元朝末年,开化寺毁于兵燹
琅琊寺依山而建,殿堂隐映在绿树碧水之中。琅琊寺的第一道山门上有“琅琊胜境”四个大字。通过石板路进入韦驮殿,也称弥勒殿,殿中供奉着弥勒佛、韦驮像。
大雄宝殿为寺内主要建筑,雄伟壮观,殿前院落中央有明月池,池上一拱桥曰明月桥,池北有一精舍为明月观。大雄宝殿后有藏经楼,相传唐高僧玄奘“西天”取经回来,有一部经书藏在这里。从楼右侧下,可达祗园,园中翠微亭尤为别致。明月观后有三友亭,因亭旁有松、梅、竹岁寒三友而得名。
琅琊寺东南偏门出便见南天门与无梁殿。无梁殿建在山腰,背靠大山,而对南天门,它无一木梁,全系砖石结构,故以其独特的建筑样式著称。登上山顶南天门,这里可远眺长江和江南诸峰的雄姿,近瞰绿荫如盖、云雾缭绕的琅琊山自然风光,令人陶醉。 (新侠)
(来源:人民政协网)
版权所有:楞严经念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