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念诵网

净土门内的上上人

发布时间:2023-01-19 16:11:08作者:楞严经念诵网

  净土门内的上上人

  净土门内的上上人,就是老实念佛人。

  老实念佛不容易啊!

  真正能做到老实念佛的只有两种人,

  一是通宗通教的大智慧者,一生精勤修学,一大藏经通彻明了,真正弄懂了世尊兴出世间的本怀,千经所指,万论所归,种种权巧方便,原来都是劝人念佛求生净土。此时方能放下世出世间一切,死心踏地一句佛号执持不舍,古德谓之“还愚痴归极乐”。

  还有一种就是大家司空见惯的一字不识的老太婆,什么都不会——也正因为如此,没有八难之一的所知障,只听信善知识一句老实念佛就能往生净土,人家就相信了,没有任何怀疑,所谓直心是道场,就这样一句佛号念到底,临终庄严往生了。

  此二种人为数不多,更多的是上不上下不下的二拉子。识几个字,又能诵经,又能持咒,种种玄坐问禅的公案也装得不少,讲起佛法也头头是道。

  这种人最让人头疼。说念佛吧,待人接物迎来送往之间也会溜出一句阿弥陀佛来,至于说依托念佛了生脱死,在他心目中不过是说说而已。

  既便其中自称为修持净土法门的,也相信名号功德不可思议,相信持名念佛能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但他们的相信是打了大折扣的,实质上是变味了的相信,也算不上真正的相信。

  依照常规,人们的思维惯性,凡简单的必定不是最好的,最好的总是比较艰难的,所谓好货不便宜,便宜没好货。这就是凡夫的心态。犹如上集贸市场,大门口最便宜又叫卖得最响的,往往没有几个人去光顾。人们总是匆匆走过,随大流往里涌,好东西总是藏得最深的,摩尼无价之宝,也就这样当面错过。

  想当初,世尊宣说佛法时,只要是一乘了义之根本究竞法,一般都有他方佛出来诚证,所谓佛佛道同,一佛出世百佛拥护。而整个一大藏经中,能够让十方诸佛同时出广长舌相异口同声诚证的只有一部《阿弥陀经》。当世尊在最后宣示其出世之本怀,宣讲念佛往生净土时,所有十方诸佛,纷纷站出来赞叹诚证,这是绝无仅有的现象。

  为什么?劝导众生念佛求生净土,是释迦世尊兴出世间八十年的唯一心愿,当然也是十方诸佛的共同心愿嘛!

  可福薄慧浅的末法众生,就是这样不识货!

  绝大多数的念佛行人,在每天三万、两万地念佛的同时,总是觉得单凭一句名号始终不保险,心里不踏实,哪里会有如此便宜的事呢?他们对于一句“南无阿弥陀佛”究竟有多大功德实在是不甚了了,总要依凭自己的一点点有漏有为功德来做强力补充。以为这样才保险,往生才可靠。

  这是几乎所有念佛行人普遍存在的一个极大误区,一个致命的陷井,由于根本不认识名号功德的真义,念佛之外广积杂善,越是漫无目的的遍山乱寻,越是反而心里无底,往生没有把握,如果遇上其他宗门高师相劝相邀,极有可能最终放弃念佛之法,痛失脱离轮回良机!

  太可惜,太可惜了。

  这是由于认识上的差之毫厘,导致行持和结果上离题万里的根本所在。

  反观一字不识的老太婆,什么都不会,当然也不懂任何修持的道理。但人家宿世善根深厚,福德广大不可测量啊,今生示现“愚钝”文盲之身,一听善知识指引,当下信受,当下“至心信乐”、当下“欲生我国”、当下“一心不乱”、当下“执持名号”,老实念佛,岂有不生之理?

  从古至今各种往生录中,这种人占的比例最大。不用感到惊奇、诧异,人家过去生生世世,累积了多少善根福德,你知道么?不能只看这一世,我常对别人讲,这些一字不识的老太婆过去生生世世做了多少次的大和尚、大方丈,供养了无量尊佛,积累了无可限量的善根福德啦!今生不过是最后画龙点睛之笔啦!

\

  善导和尚偈曰:

  “宿世见诸佛,则能信此事,谦敬闻奉行,踊跃大欢喜”

  ,此偈正是其真实写照。

  她们才是净土门内,也是整个教内真正的上上人——人家最终能庄严往生高妙的西方报土,当生即能成佛。而那许许多多风风光光的大和尚、大方丈是否都能全部往生脱离生死呢?都能不坠入轮回,乃至于三恶道么?古往今来,多少风云人物重入生死苦海啊!大家熟知的法华尼,三十年精进持念《法华经》然不知念佛生西一法,后世转为官妓!印光大师经常例举的一些真实典故,如:五祖戒,草堂清,真如喆……“参禅纵能大彻大悟………尚不能了,而一再受生反致迷失,较前为远不能及……”。他们不是上上人,也不是上人,连中等都说不上。来生坠入轮回,一切都不提了。

  无论你今生如何风光,修持如何了不得,功德如何的大——而最终没能了脱生死,则一切修持都是虚假的,一切功德都不是真实的。仅止结个善缘而已。该怎么轮回的还是受业力牵引怎么去轮回。岂不哀哉!

  最后引用一段印祖开示作为小结,望我等净土行人警醒。

  “光自西徂东,由北至南,往返万余里,阅人多矣。其有平日自命通宗通教,视净土者秽物,恐其污己者,临终多是手忙脚乱,呼爹叫娘。

  其有老实头持戒念佛,纵信愿未极,瑞相不现,皆是安然命终。

  其故何哉?良由心水澄清,由分别而昏动;识波奔涌,因佛号以停凝,所以上智不如下愚,弄巧反成大拙也。”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楞严经念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