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都四百载,梵宇数盈千。自不无颓废,岂能尽弃捐。闲因为葺筑,亦以近街鄽。重见金轮焕,成诗纪岁年。”今天上午,在西城区新街口街道西四北三条3号圣祚隆长寺平房院的东厢房里,记者看到乾隆皇帝御笔亲书的诗文碑。令人吃惊的是,这块石碑居然镶嵌在平房的墙里。原来,从今天开始,新街口街道联合西城区文化和旅游局、房地中心(新街口房管所)对圣祚隆长寺平房院进行整治提升
。飞檐斗拱的大殿被违建包围,各种电线在房屋见缠绕,垃圾堆放在违建房一侧,与古朴的寺庙大殿十分不协调。十几名拆违工人整齐待发,站在屋顶上,只听一声“开工”,喷雾炮、吊车和锹镐的声音交错起来,几个违建房应声而倒。
现场负责人介绍,位于三条3号的明建护国圣祚隆长寺,建于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距今四百余年的历史。原为汉经厂外厂。寺中有一尊五方佛,佛像高近5米,铜制,毗卢佛身,下有莲花座,每片莲花瓣上都铸有小佛像,所以这尊铜佛像也有“千佛绕毗卢”的叫法,现在这尊佛像仅存,但保存在法源寺中。今尚存山门、残殿和诗碑,为西城区保护文物。该寺于清朝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重修。寺的山门上,有残缺石门额,上可辨“敕建护国圣祚隆长寺”几个字,敕建,说明是帝王诏命所兴建的,祚是赐福之意。寺原来的结构,一进为天王殿(3间);二进是大千佛殿(3间);后殿有5间,左右有配殿。天王殿供四大天王与韦陀;大千佛殿供奉三大士、十八罗汉、五方佛和二十四诸天。
如今,该寺的钟鼓楼已遭拆除,其余殿宇均尚存。大千佛殿内的铜五方佛已迁移至法源寺供奉,其余佛像均无存。
“我们将按照文物保护16字方针,抢救第一的原则对这里的违建进行拆除。”相关负责人介绍,这里原有45户人家,院落内共存有违法建设大小约90余处1200余平方米。目前,院内居民已经全部疏解,拆违将持续10天左右。
“拆除完成后,寺庙的前、中、后大殿将全部亮出,乾隆御笔诗文碑也将独立亮出。”相关负责人表示,圣祚隆长寺是西城区今年重点提升的区级文物之一,将参照去年三清观模式,加速对区属文物的修缮,升级工作。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张骜 值班孙海东版权所有:楞严经念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