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念诵网

发菩提心 报四重恩

发布时间:2023-02-17 17:10:14作者:楞严经念诵网

  发菩提心 报四重恩

  宗 舜

  200年7月讲于柏林寺第13届生活禅夏令营

  各位法师、各位营员:

  非常有幸能够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分享有关我个人在学习菩提心问题的一点心得体会。

  菩提心的教授是大乘佛教的一个重要内容,因为它关系到我们成佛的问题。如何发菩提心,行菩萨行,修菩萨道,最后圆成佛果,这是学佛人必须要关注的一项重要课题。

  从1992年开始,我开始学习《菩提道次第广论》,听日常法师讲的《菩提道次第广论》的磁带,后来在我们苏州的戒幢佛学研究所也一直负责《菩提道次第略论》这门课的讲授。从1998年到现在《菩提道次第略论论》已经讲了五次,我还有兴趣继续把它讲下去。向菩萨发愿,尽未来际直至成佛,我都要宣说这样的法门,因为它最能够帮助我们建立起一个完备的学修次第,所以非常重要。在这里我这样讲,也是希望我们各位,如果真的想从基础开始,深入了解佛教的义理和学修方法,我建议大家学一学《菩提道次第论》。

  ?我这次讲演的题目是《发菩提心,报四重恩》。有关我们这次夏令营“生活在感恩的世界里”的主题,在开营式上,尊敬的净慧老和尚做了非常精彩的解释。他明确地说,“感恩”这个词在我们佛教里就是“报恩”。那么,“感恩”和“报恩”是怎样的关系呢?我就接着老和尚的意思继续讲一讲。

  “感恩”就是感怀恩德,这个词具有非常强烈的血性汉子的大丈夫气魄。大家看幻灯片,我给大家演示一个资料。唐代有一个叫陈润的写了一首《阙题》诗:“丈夫不感恩,感恩宁有泪。心头感恩血,一滴染天地。”就是说,大丈夫真要感恩和报恩的时候,心里升起了这种感恩的念头,就可以用一滴感恩的血遍洒天地之间。它说明“感恩”这个词的意思是非常非常重的,它蕴含着承诺,蕴含着责任,蕴含着对众生深切的感恩与报答之情,所以感恩这个词是个非常非常重的词。

  ?在《杂宝藏经》里面,有段短短的经文,就几句话,就是一篇经。

  《杂宝藏经》卷第五(七○)长者为佛造讲堂获报生天缘

  尔时王舍城,频婆娑罗王,为佛造作浮图僧房。有一长者,亦欲为佛作好房屋。不能得地,便于如来经行之处,造一讲堂,堂开四门。后时命终,生于天上。乘天宫殿,来供养佛。佛为说法,得须陀洹。比丘问言:“今此天子,以何业缘,得生天宫?”佛言:“本在人中,造佛讲堂。由是善因,命终生天。来至我所,感恩供养。重闻说法,获须陀洹。”

  它讲的是有一位长者为佛建造讲堂后,获得升天的果报。因为他在人间造佛讲堂这样的善因,升到天上,升天后又来到释迦牟尼佛这里“感恩”供养。这个经里明确用了感恩这个词,所以说在经典里面,感恩也是有用的。

  另外,我们看到的更多词是“报恩”。报恩的涵义在佛教里面有它自己独特的内涵,那就是酬报恩德的意思。在佛教里,我们一般地把这个词专门用来指报谢父母、师僧、三宝、国王或者是国土的恩德,这个词具有这样的涵义。在宋代,梅尧臣做了一个记,叫《双羊山会庆堂记》,他说:“堂之前许其置佛,报恩奉佛两得焉。”也用到了“报恩奉佛”这样的词语,可见是相袭已久,在佛经这样的内容就更多了。

  有一部翻译得很早的经典叫《杂阿含经》。在《杂阿含经》的第四十七卷里面就讲了佛当时在讲法时,听见野外有狐狸在呜呜地哀鸣,于是佛就借着这个狐狸的鸣叫为大众说法,他说的就是关于报恩的法。他说,你看这个狐狸因为身上长了疮,很痛苦,很难过,如果这个时候有人能够把这个狐狸身上的疮病治疗痊愈的话,野狐必将知恩报恩。如果是一个愚夫他可能就不会懂得这个道理。佛讲的意思是什么呢?就是,连一个野狐因为有病,如果你拔除它的苦难、痛苦,它都会知道感念你的恩德去报答你,那么我们作为一个修行人当如是学。学什么东西呢?就是知恩报恩。“其有小恩尚报,终不忘失,况复大恩。”可见,“知恩报恩”这个词是非常有来历的。大家现在在外面见到的最多的就是赵朴初老写的“知恩报恩”这四个字,这四个字在经典里的来源就是《杂阿含经》。

  ?下面我们讲第二个内容,就是最应当报答的“四重恩”。刚才举的经文的例子大家已经看到,世尊教导我们应当学习知恩、报恩。那么,我们究竟要报什么样的恩、知什么样的恩呢?按照《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讲法,有四种恩是我们最应当报答的。

  ?第一种恩是“父母恩”。大家知道,我们一般讲严父慈母。父亲管束我们非常严厉,母亲慈爱我们、对我们照顾得很周到,所以父有慈恩、母有悲恩,作为一个佛弟子,必须要感念父母的慈悲之恩。按照佛经的讲法,认真地孝养自己的父母,供养他们所获得的福报和供养佛陀是没有什么两样的。

  在这点上,佛陀亲自为我们做了典范。佛陀出生后,他的母亲摩耶夫人就去世了,升到忉利天宫,他后来被他的姨母摩诃波阇波提夫人抚养成人,他的母亲并没有把他养大,但对他有生育之恩。佛陀为报答母亲的生育之恩,曾经专门现神通,升到忉利天宫为他的母亲说了三个月的法,然后乘着宝阶从天宫上下降到人间。世界上第一尊佛像,就是从这里来的。因为当时的优填王很思念佛陀,三个月没见到他很想念他,怎么办呢,就请了一个非常善巧的工匠到天宫,照着佛的样子刻了一个旃檀的佛像,从此以后,佛像就开始流传在人间了。佛陀作出了一个报恩的行为,是他对母亲恩德的报答。

  佛陀的父亲净饭王去世以后,他亲自为他的父亲抬金棺,就是我们说的棺木。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尽管佛陀是一个人天的师表,是“四生九有”崇敬的对象,但是在对待父母的问题上,他表现出来的仍然和普通人没有两样。世间人所尽的一切孝行他都去做,为什么呢?他要为我们树立起一个报父母恩的榜样。所以我们今天学佛,如果令父母生烦恼,这样学佛可能就有一点问题,这个问题将来我们有机会再慢慢讨论。

  另外我们还可以举一个例子,就是目犍连尊者的例子。

  佛的弟子中有两位是神通第一的,在比丘中是目犍连尊者,在比丘尼中是莲花色比丘尼。目犍连尊者证得阿罗汉果以后用神力观察,发现他的母亲堕在恶鬼道中受苦,于是就拿了一钵饭去送给他母亲吃,哪知道他母亲由于自己的业障很深,饭抓到口里的时候,在口边就会变成烧着的炭火,不能吃。于是目犍连尊者非常痛心,就飞奔到佛那里寻求解救的办法,于是佛就为他说了一部经,叫《盂兰盆经》。到今天为止,每年中元节(七月十五)寺庙里做盂兰盆供的习惯就是由目犍连尊者的故事里来的。在过去还有一出戏,叫《目连救母》,讲的就是这个故事。

  你们看这样的两位圣人,他们都用自己的亲身实践,实践对父母恩德的报答。这是第一重恩。

  ?第二重恩,是我们应当回报“众生恩”。为什么说众生恩值得我们报呢?大家对这个恩可能多少不是特别能理解。因为我们一般把世间人分为三类,亲人、仇人和平等的、不亲不疏的人。就像我们走在街上,来来往往的那么多人,绝大部分和我们没有任何关系,这些人我们常归于不亲不疏那一类。与我们来往的要么就是亲人、要么就是仇人、要么就是平等的好像没什么关系的人,但是佛在经典里告诉我们说,“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因为从无始的生死轮回里面,众生不断地互为父母,就是说,你是我的亲人,我是你的亲人,我们之间都有这样的亲情关系,只不过是我们忘记了而已。因为我们一切众生在无始以来,在六道生死轮回,多生多劫里互为父母。正因为我们互为父母,所以我们不能去损害过去的父母。比如说你跟某某人有仇,表面看来他今生是你的仇人,但是我们可能不知道,也许在我们过去一生中,他是我们最大的恩人,而今天某种因缘使他变成我们的仇人,我们没有报答他的恩德,反倒要想伤害他。作为一个人来说,情何以堪啊!所以我们要把一切的众生,视同和我们现在的父母一样没有差别,这样才是报答众生恩。这是我们应当报的第二重恩。

  ?第三要报答的是国王恩,也叫“国土恩”。这个国家养育了我们,这个国土成就了我们。过去叫国王,现在我们叫国家领导人,但是不管国家领导人也好,国王也好,他们于我们都有恩德,这点我不知道大家能不能理解。在中国,爱国和爱教从来是联系在一起的。东晋时候的道安大师就讲过“不依国主则法事难立”,就是说不依靠国王的力量想要兴隆佛法的事业是不可能的。过去江泽民主席曾经送给这一世的班禅大师一块匾额,就叫“护国佑民”,保护国家、佑护人民,这就体现出国家领导人对我们在宗教,特别是对我们佛教的尊重。如果没有这种尊重的话,就比如典型的例子——“文革”,扫荡一切传统,宗教也在其中,整个都被破坏殆尽。如果不是一个开明的领导人,我们佛教想有今天这样一个发展是不可能的。

  所以说,我们需要这样的国土对我们的承载,需要我们的国家领导人对我们的关怀和爱护。我们从内心要给他们善良的愿望,要给他们美好的祝福和加持,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我想我们的世界、我们的国土,包括我们的佛教才能得到真正的发展。关于这个恩,希望大家回去以后,认真地细细思惟一下。这是第三重恩。

  ?第四重恩,叫“三宝恩”。我们所说的报三宝恩,就是报答“佛、法、僧”这三宝的恩德。

  首先看佛宝的恩德。佛宝就是我们说的佛陀。按照经典的论述,他具有六种很微妙的功德: “第一,佛宝中具足六种微妙功德:一者无上大功德田,二者有无上大恩德,三者无足二足以及多足众生中尊,四者极难值遇如优昙华,五者独一出现三千大千世界,六者世出世间功德圆满一切义依。具如是等六种功德,常能利乐一切众生,是名佛宝不思议恩。”?第一,佛宝是我们的无上大功德田。

  第二,他对我们有无上大恩德。第三,无足二足以及多足众生中尊。就是说一切众生中他都是最为殊胜的。第四,极难值遇,如优昙华。就像那最殊胜的优昙花,这是印度的一种花,据说传到中国后,就是大家培养的昙花。遇到佛也像优昙花开放一样极其难遇,事实也是如此啊。我们这里,不知道哪一位见过佛,给我举个手看看?好像没有啊。确实,我们很惭愧,这是我们的业障,“生在佛后”。佛出世,我们没有遇到;佛入灭后,我们好不容易遇到他的像法,已算是很庆幸了。但是对于我们来讲,这是有业障的表现。第五,是独一出现于三千大千世界。每个三千大千世界只有一尊佛出世。第六,世出世间,功德圆满,一切义依。世出世间一切功德的圆满都要依佛而生。

  按照《菩提道次第广论》的说法,我们今天坐在这里,在这么炎热的夏天,感到有一丝凉风的吹拂,感到一丝清凉的受用,也一定是因过去恭敬三宝的培福中才能得到的。如果过去我们没有做过这样的善行,是不可能得到这种法缘的,所以佛是一切世出世间的圆满功德所依。因为这样的六个功德,佛宝能利益一切众生。这就是佛宝的不可思议的恩德之处。

  第二个是法宝的恩德。

  法宝,有四种法。第一是教法;第二是理法;第三是行法;第四是果法。

  从讲授理论到指导修学再到最后大家成就正果,在这个过程中有“教理行果”四法。我们一般来讲的“名句文身”,就是指“教法”。我们听到的声音、看到的文字,都是佛法的教法。有为的一切法称作“理法”。“戒、定、慧”的部分称为“行法”。我们将证得的无漏道果称为“果法”。这四法可引领众生,出离到生死轮回的彼岸,这是法宝的不可思议的恩德。

  第三个是僧宝的不思议恩德。

  我们所讲的僧宝,指三种僧。大家现在一般讲的僧,都以为只是我们常见剃发、染衣的僧人。其实僧人染衣的“衣”,主要指袈裟。我们出家人平时穿的这个大褂还不算僧装,这其实只是有别于日常俗装的另一种俗装,仍然还是俗装而已。染衣的衣指袈裟。我们这里讲的僧,并不是仅指我们平时看到的这些僧。

  僧宝包括三种僧。第一种叫菩萨僧;第二种叫声闻僧;第三个种叫凡夫僧。一般来说,菩萨僧讲的就是文殊、普贤、观音、大势至菩萨等。声闻僧指我们说的舍利佛、目犍连、阿难、迦叶尊者等。而我们不过是普通凡夫僧。这第三种“僧”,就算没能得到无漏的戒定及慧的解脱,但是他们却发心殊胜。菩萨发大菩提心,而且他们所获的戒殊胜,比如从声闻律仪的角度讲,比丘戒是最殊胜的。凡夫僧,因为具如来的幢相,身份非常殊胜,因为具足这样的殊胜,我们在供养他的时候能获得无量福报。

  僧宝具有不思议的功德。正因为如此,我们需要报答三宝对我们的恩德。

  这是我们讲的第二个内容。就是最值得我们去报答、感恩的四种对象:第一是父母;第二是一切众生;第三是国土和国王;第四是三宝。

  那么究竟怎样来报恩才算是圆满报恩呢?

  刚才讲了必须要报恩。作为一个凡夫,我们曾讲乌鸦能反哺,小羊羔吃奶是跪着吃的,它们都知道要恭敬、要报恩。那么我们今天怎么做,才能圆满报恩呢?

  这就进入到我们今天的重点,也是我们要讲的第三个问题,就是:报恩与发菩提心。

  报恩与发菩提心这两者是什么样的关系呢?请大家看,在《大方便佛报恩经》里面,有一个《发菩提心品》。它是这样讲的,“菩萨摩诃萨,知恩者”,一个真正知恩的菩萨,“当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知恩的人要发菩提心。“报恩者,亦当教一切众生,令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如果我要报答三宝恩等四重恩,那我也应当教化众生,使他们和我一样发起菩提心。经文又说,“菩萨摩诃萨初发三菩提心时,立大誓愿”,这就说到菩提心的内容,“若我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当大利益一切众生,要当安置一切众生大涅槃中,复当教化一切众生,悉令俱足般若波罗密,是则名为自利,亦名利他。”这一点的核心,就是说菩提心主要有两个特征。第一个,自利;第二个,利他。要具足这样两点,自利和利他结合。经文证明一个知恩报恩的菩萨必须要发菩提心。

  那么究竟什么是菩提心?

  我计划将讲授分为四个问题,但今天只能讲第一个。第一个问题,什么是菩提心。第二个,为什么要发菩提心。第三个,怎么样发菩提心。第四个,发了菩提心后怎样去做。

  首先我们来看什么叫菩提,什么是菩提心。什么是菩提呢?“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略称“阿耨三菩提”或“阿耨菩提”,翻成中国话就叫“无上正等正觉”。“阿耨多罗”就是“无上”,“阿”字在印度梵文里是“无”的意思。“三藐三菩提”中,“三藐”是“正等”,“三”是“正”的意思,正确的正,“三藐三菩提”就是“正遍知”,也叫“正等正觉”。佛陀所觉悟的智慧叫做“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有平等圆满这样的含义。为什么称为“无上”,叫“无上正等正觉”呢?“无上”的意思就是说,他所契悟到的佛法道理是最高的了,没有比他更高的,所以叫无上;第二层意思是,这个道法周遍法界,无所不包,所以叫做“正遍知”,一切无所不了解、无所不知。在经典里经常讲,佛对我们众生的心念,是可以完全了知的,他可以同时缘一切众生的心念,分分明明、清清楚楚地了知,不会混杂,他可以这样做到,所以叫“正遍知”。我们整个大乘菩萨的修行,都是为了成就这种最高、无上、平等、周遍、圆满无缺的智慧,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我们菩萨的大愿。这就是关于“菩提”的意思。

  理解了菩提,我们再来看菩提心。

  发起的求无上菩提的心愿就叫菩提心,我们希求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心就叫做菩提心。

  菩提心,是一切诸佛的种子,能长养一切善根,就象良田。如果发起这样的菩提心而能够精勤修学的话,可以很快成就无上菩提的道果,所以说菩提心,是一切正愿之始,菩提之根本,大悲之菩萨学之所依。一个大乘菩萨,最初也必须发起大心来,菩提心就是这样的心。这是我们用最通俗的话来解释。法尊法师在《广论释要》里这样解释:“总观三界一切有情,沉溺生死苦海无有出期,唯欲度一切有情出生死苦,志求证得无上菩提。”这就是菩提心。我把他的话再精简概括成三句:发起第一个心愿,“解脱生死”,他不解脱生死就无法自利,不解脱生死,他自己都渡不过河。宗门下有一句话,“泥佛不度水,木佛不度火”,他自保尚且不能,去如何度大家呢?所以说第一个是必须自己解脱生死。发心自己解脱生死,所以可以自利。普度众生,这是利他,当然还要度别人,还要证得佛果,觉行圆满。自觉觉他,自利利人,最后证得佛果,觉行圆满。发起这样的志愿就叫做菩提心。这就叫发菩提心。

  为什么说菩提心这么重要,一定要我们发起呢?我们平时在学修中都会做一些善事,比如持戒、布施、念佛、到寺院做义工、供养三宝等等。但是我们做这些事的时候有没有检讨过我们用什么心在做事呢?我不知道大家是怎么样情况。在我过去信佛还没有明白佛理之前,我都不知道去求什么,叫做糊里糊涂的信。另外有一种很“聪明”、到庙里来专门和菩萨做生意的人,买上两斤香蕉、三斤苹果,还是拣比较便宜的那种,对于进口的好苹果,一看八块钱一斤,好贵,不要,不要。那边有削价的苹果,才一块五,好,这个来四斤,两斤梨再加一斤香蕉,往佛前一供,再一把香,估计就二十块钱。点燃香以后就跪在佛前,开始跟佛讨价还价了:菩萨啊,你看我又来拜你了,你要保佑我怎么怎么样…,保佑我的儿子怎么怎么样…,保佑我的孙子怎么怎么样…,保佑我的女儿怎么怎么样…。临走还想起来:邻居王大妈还托我,说是她最近头疼,你要是保佑她病好了呢,我让她也来给你买水果,给你烧香……就这样跟菩萨做生意。临走时,还很有可能跟庙里的师父说:“这些东西是供过佛的,我带回去给我小孙子吃,吃了让他长智慧”,三斤苹果要带回去两斤。哎呀,这个生意做得很好啊!这个世间人做生意讲投资很多钱,几百万、上千万才赚钱啊,结果,他可能就花20块钱,就要从他家里老的、小的,从生活到工作,从结婚到生子,全部都要包含在内。这样的投资,这样的居士应该被推荐到华尔街去做高级投资顾问,世界上哪有用20块钱,或者几块钱换来这么多的投资收益的交易呢?这样的人不去做投资顾问,真的是有点冤枉(笑声)。所以我觉得用这种心态去修,从表面看来供佛、供僧好象是善根,但是用《华严经》里的话来讲,“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根,是为魔业”啊!我当年念到这段话,真的是毛骨悚然。为什么呢?因为我发现自己过去做的这些事情根本没有一点跟佛法相应,都是在造魔业!因为没有菩提心的统摄,所做的一切功德,最多只能归到人天的福报而已。

  那么当人天的福报享尽之后,会受更多的恶业。今天可能有很多人,包括在座的各位可能立下宏志,想要成为一个大公司的老总,想要拥有千万的财富,这样的发心可能也很好。他跪在菩萨面前,可能是这样讲的,“菩萨啊,你要保佑啊,我今天在此许个愿,你只要让我赚到上亿的利润,我绝对拿出几百万出来,好好盖这个庙宇,给你老人家重塑金身”。是,他可能的确做到了,赚到钱了,也确实拿出来盖庙了。表面看来他功德很大,建了庙、安了僧,但是没钱人造的恶多呢还是有钱人造的恶呢?关于这点,大可玩味啊!那些野生动物卖给谁吃的?难道是卖给各位上大学的,一个月几百块生活费的穷学生吗?你们消费得起吗?高消费的桑拿,要很多小姐来陪啊,是各位能做得到的吗?是,可能他修了善业,可能他得了福报。但是他造的恶业,如果说他不能得到真实的解脱,像这样的人只能是享尽这个福报之后,承受更深的痛苦,更加堕落。

  人天的福报是有漏的、靠不住的,而菩提心,在经文里面用了一些比喻,说:“菩提心者,有如种子,能生诸佛法故。”,它像一个种子,能让善果长出来。“菩提心者,有如福田,能长众生白净法故。”,它像一块肥沃的田地,能够生长白净的善法。“菩提心者,有如大地,能持一切诸世间故。”,它能够承载我们世间的一切。我们每天在念功课,每天念的《普贤行愿品》:“譬如旷野沙碛之中,有大树王,若根得水,枝叶花果悉皆繁茂。生死旷野菩提树王,亦复如是。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花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花果。”要用大悲水去灌润众生,才能最后成就我们的菩提正果。所以,菩提心是要依众生而发,没有菩提心,就根本无法获得真正的成就。在弥勒菩萨所造的论典《现观庄严论》里,有二十二种比喻来讲菩提心,这二十二种比喻讲得非常巧妙,它讲得又是一种很高的境界,是胜义菩提心的境界。他把菩提心比喻成:大地、纯金、初月、猛火、宝藏、宝源(宝源和宝藏是不一样的,宝藏是指地底下埋藏的现成财宝,而宝源是指宝藏能源源不断地生出来的地方,就如一些矿脉就是如此,它能长年累月地生长出来,比如水晶矿等)。他还把菩提心比喻成:大海、金刚、山王、良药、善友、如意宝、日轮、歌音、国王、仓库、大路、泉水、河流等二十二种。

  有几种有关发菩提心的书很值得推荐给大家的,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以去读一读:《入菩萨行论》、《菩提道灯论》和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菩提道次第广论》或者《略论》,噶举派的《解脱庄严宝》、《大乘菩提次第论》,另外宁玛派和萨迦派都有关于菩提心的教授,值得我们去学习。

  以上是我们给大家介绍关于菩提心是什么,初步地从概念上来认识。

  发菩提心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同时发菩提心又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菩萨道是一个极其久远的时间,可以说旷远、无边无际。我们常讲,修行三大阿僧祗劫而成佛。三大阿僧祗劫的概念对我们凡夫来说,是天文数字都无法来衡量的,在这样的过程中,一般的人是发不起菩提心,有的人发是发起来了,但容易退失。

  在《大智度论》里记载着,舍利弗尊者当年修学菩萨道的故事。舍利弗尊者,他现的是声闻相,他是佛的二圣弟子。他虽不是菩萨,但是过去也发过菩提心。他发菩提心修习以后,有一个天人来试探他,就在路上拦住他,对他说:医生告诉我,说我得了一种病必须要用人的眼睛来做药才能治好。你能不能把你的眼睛挖出来施舍给我呢?舍利弗尊者就把自己的左眼挖下来,双手送给这个天人了。天人接过来却说:你是怎么搞的,不先问清楚就挖眼睛。医生说左眼没用,非要右眼才可以用的!舍利弗又把右眼挖出来呈给对方。这个人接过右眼睛,拿到鼻子下闻了一闻,然后一下子扔到地上,还狠狠地用脚一踏,说道:你这个和尚,发心布施成就众生,结果怎么把你的这么臭的眼睛布施给我呢!这怎么能做药呢?就这样反倒把舍利弗给责骂了一顿。舍利弗经历了这件事情后,灰心丧气啊,感觉到这个菩萨道太难行了!就这样舍利弗退了菩提心。所以,结果就是,到释尊出世的时候,他只能以声闻身得度,当然最后佛还是给他授记了,但是离成佛还很远啊。如果当年他要是经过了这番考验,心不退的话,也许很早就已经成佛了。

  所以今天学习了菩提心的教法,就要知道这真的不是很容易听到的教授,也不是很多人都来劝大家真实地把菩提心生起来,为我们的成佛种下这个种子的。所以,大家真的是要想,佛法难遭遇啊。

  我们依据菩提心的内容和类别,把它分为两类三种。一类是世俗菩提心,一类叫胜义菩提心。世俗菩提心又分成愿菩提心、行菩提心两种。

  首先我们来看什么是世俗菩提心里面的愿菩提心。在《菩提道次第广论》里解释说:“为利一切诸有情故,愿当成佛,出其希求,是名愿心。”。就是说,我为了利益一切众生,所以发愿成佛,最初产生了希求的愿望,就叫做愿菩提心。在《广论》里面又解释说:“仅见利他,必须成佛,引起欲得成佛之心,尤非满足。”这里面是讲了自利和利他的辨证关系。就是说,我们为了利益众生,必须成佛——够不够呢?不够,因为我们忘记了自己,因为,“基于自利,亦见成佛必不可少而以欲得。”就是说,只是把这个拿来自利的话呢,也必须成佛才能圆满,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为了自利利他,都必须要发菩提心,所以叫做愿菩提心。

  我们有的人把发菩提心讲的太容易了,流于庸俗。本来这是一个很尊贵的词语。今天,我们在寺院里面常常听到的话就是,“哎呀,这个居士,真是发心哪,昨天又拿了一千块钱来供养。”你看,拿钱就是发心。“哎呀,师兄啊,这个地还没有扫。你去发一下心,把这个地扫一下。”。这个话听起来,对研究过菩提心的人来说呢,往往觉得哭笑不得。为什么呢?扫地、洗碗、布施供养,这只是有漏的人天善法,跟誓度六道众生成佛的菩提心愿实在差距太远太远。这就是把发心弄得太简单化、庸俗化。

  另一种误区是又把发心弄得太难了。刚才我讲舍利弗的故事,马上就有三个同学递了条子上来,都说到这个事情。说,法师你讲的这个事情,舍利弗成佛如此之难,我等凡夫成佛机率能有几何?以我们所学的佛法在此世间能做个如法的好人吗?你看,我就知道,这个故事果然要把很多人吓退回去。没错,是难。但是,注意,菩提心是有层次和次第的,也就是说所发的菩提心,有不同的高低品类这样的分别。

  刚才我们讲的两大类,第二类的胜义菩提心是必须在证得空性后、和空性相契合而升起这个菩提心。在这时,所谓善业都能三轮体空,不着于相,这时的发心是证得空性的菩萨们才能做到的。

  虽然如此,但我们凡夫却可以从最基本的愿菩提心入手。愿菩提心是什么呢,就是我刚才所说的为利众生愿成佛的那个心,这个心愿升起来了,你就在念念之中升起了菩提心。难不难呢?很容易啊!

  大家读禅宗的公案,庞公、庞婆、庞蕴就讲修道的难和容易,三个人的答案都不同。唉,菩提心是难是易呢?既难又易。最简单的方面,也很容易,只要我在这里想:哎呀,众生太苦了,我也很苦;众生很苦恼、我也很苦恼;我想度众生、我也想度我自己。怎么办呢?法师说了,只有成佛才行,好,我为了度众生、我也为了度自己我愿意成佛。行了,恭喜各位,你已经是菩萨了,因为这个时候你的菩提心升起来了。按经典所说,你已入菩萨位,称为名字位的相似菩萨,就是“好像是菩萨”。

  这里有一个故事:过去有个老和尚,是证得阿罗汉果位的,一位罗汉圣人。他收了一个小徒弟。俩人行脚,在路上走。小徒弟挑着担子,衣钵都在里面,一边走一边打妄想:“我师父虽然是阿罗汉,但我听人讲,大乘菩萨需要成佛才行,我觉得不应该像我师父这样做一个自了阿罗汉,不行,我应该行菩萨行。”,他就在那里边走边打妄想。他师父呢就对他说:“徒弟啊过来,把你身上的担子给我挑。”他也不知道,挑了很久嘛,师父愿意挑那多好啊,就给师父了。走啊走,走在路上小和尚又打妄想了:“哎呀,师父也讲菩萨道很难行啊,好像还要布施头、脑髓。我这个身体刀割一下、针刺一下都很痛啊,要把我的头拿去布施,哎呀,这个太难做到了吧!”这时师父就对他说:“徒弟,过来,把担子挑上。”。他想,师父大概背累了,继续挑。挑啊挑,他又在想,“这个难行是难行啊,但是佛法修学要精进啊,那我不能因为这么一点小困难就退缩了,这有点不好哦,我觉得还是应该精进修行才对。”师父又说:“来来来,把担子再给我。”小和尚就很奇怪:“哎,这是怎么回事啊?平时我就这么挑着担子走得挺好的,今天你干吗一会挑过来一会挑过去呢?”师父就告诉他说:“你啊,刚才打的妄想我都明白,我都知道了。”阿罗汉有他心通。他说,“当你心中想:我想成佛的时候,你已经是菩萨了,而我呢,只不过是一个阿罗汉,从身份的种姓尊贵来说,你比我尊贵。我不能让一位菩萨给我一位二乘人挑担子,这个受不起,所以这个担子应该我挑。但是你后来又打妄想退了菩提心,那我是阿罗汉,你是一个凡夫,你又是我的小徒弟,你不挑这个担子谁挑啊!所以这个担子又归你挑。但后来你又发起来了,说,还是想修菩萨行,好了这个担子又归我来挑。所以我们就这样不停地倒来倒去,倒来倒去。”这故事说明什么:发心容易,退心也容易。要坚固这个菩提心很难,但是,我们常常地发愿,发起这个愿菩提心,哪怕时间很短,哪怕持续的时间只有几秒钟、半分钟、一分钟,这时候升起的功德也无比广大。

\

  在《菩提道次第广论》里面,讲了一个非常动人的比喻。它说,世界上最宝贵的宝石就是金刚钻,一颗金刚钻研磨得再碎再小,它也是一颗金刚钻,绝不是一颗小石子。那就是说,我发了菩提心,尽管还没有具足一切功德,甚至还没有修行好,但是我的身份从普通的凡夫提升到菩萨的境界了,我也像那颗小小的碎钻那么尊贵,如果我不发心,我永远就是一颗小石子。所以,我们不能因为菩提道路的久远和发心成佛的难度而退失了这个心,那就失去了大的意义。

  不过,我们也告诉大家,刚才讲的那个愿菩提心,还非常脆弱,我们要注意,在菩提心升起的这个问题上,它也需要一些外缘来辅助。我们有闻、思、修三慧,闻所得慧,思所得慧,修所得慧。在这里面,闻所得慧最容易,但是又最不坚固。我们所讲的愿菩提心里,“听闻经教”,就是我们在这里听讲座。大家暂时发起的菩提心就是闻菩提心,非常脆弱,极容易退失,只有经过久久的思维获得定解才行。这里要注意一个词,“定解”,就是坚定不移的确信,对佛法的认识坚定不移,不为外界的境界所转动。定解升起来后,就不再依靠名言、经教的听闻,甚至不需要作意,一看到苦难的众生,就会在心里由衷地升起要救度他的强烈意愿,这就叫做思所生菩提心。等你获得思所生菩提心时,才算发起世俗菩提心了。所以容易发起的菩提心很容易失去。我们有很多办法来检验自己,其中一个,我觉得最好的办法,就是看看自己具不具备悲心,心是不是在学佛法中间变得越来越柔软,是不是容易被一些人或事情所感动。我们听到一些消息以后心中是什么感受,这时非常容易验证一个人的修行境界。看看自己是用什么心念在对待这些,我们在随喜什么?我们在厌恶什么?我们不妨在起心动念处,观照一下自己,这就是最好考验我们的功夫。

  下面一个内容是行菩提心,也是最为重要的,今天讲的核心中的核心是菩萨戒。尽管我们在坐的各位,有的可能是初学佛的,但是从我们在解脱道这个角度来看,要想真实的成就菩萨的大行,满足于口头上的发心,根本不够,还必须用一些东西来帮助加固堤防、夯实基础才可以。那这是什么呢?这就是我们要升起这个“行菩提心”。

  什么叫“行菩提心”呢?就是“受律仪后修诸资粮,是名行心”。资粮,就是我们说的干粮、盘缠。因为菩提道很长,我们就像一个旅人背起行囊要往前走,这个时候得准备干粮,备好盘缠。在成佛的路上,要修行,就要有资粮。比如说,你要往生净土,就要具备“信、愿、行”,这三个方面就叫做净土修行的资粮。那么成佛的资粮是什么呢?就是我们说的菩萨律仪,修菩萨律仪集聚成佛的资粮。这个律仪的含义,就是指律法仪式,也叫等护——平等的护持一切众生,也叫拥护,因为皈依以后就能保护我们不堕落三途恶道,也叫净戒。

  一般来讲,有三种律仪。第一个叫别解脱律仪,我们受的五戒、八戒(八关斋戒)、沙弥十戒、比丘的二百五十戒等等,这些都叫做别解脱律仪。第二种叫做静虑律仪,也叫定共戒,在禅定的时候自然的不会违犯戒律。在定中他怎么违反戒律呢?这叫定共戒,与定俱生。第三种叫做道共戒。菩萨证得道果之后,他一切的行为自然不会去恼害众生、违背菩萨的要求,所以叫道共戒,在我们这里指的就是菩萨戒这个律仪。我们讲的不是定共戒、道共戒,主要是讲别解脱律仪里面的菩萨律仪这个内容。

  下面我们来看什么是菩萨戒。

  菩萨戒就是大乘菩萨所受持的戒律,也叫做大乘戒、佛性戒、方等戒、千佛大戒。跟它相反,小乘声闻所受的净律仪叫小乘声闻戒,和它正好不一样,一大一小。小乘戒侧重于“不能做”,而大乘戒侧重于“必须做”。这“不能做”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你不能这样做、不能那样做,做了就是犯戒。大乘戒则这样说:你必须这样做、必须那样做,做不到就是犯戒。你看,境界不同。

  这个戒有三个部分内容,叫做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这三种就是菩萨戒的内容。什么叫做三聚净戒呢?这是大乘的菩萨戒法,因为它包含了一切的大乘戒、圆融无碍,被称作三聚净戒、三聚圆戒。

  我们分别给大家介绍解释。

  第一个叫做摄律仪戒,也叫自性戒。就是一切菩萨戒,舍断一切诸恶、含摄诸律仪的止恶门,就是不准你做什么,我们七众所受的戒都归纳成为别解脱戒,这些就是刚才讲的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这些都叫做摄律仪戒。这种戒法,将来我们成佛的时候,所成就的法身,靠的是我们这种别解脱律仪。大家都知道佛有三身:法身、报身、化身。那么法身如何成就的呢?是靠持戒。法身本自清净,被我们无始以来的恶业遮蔽、不能显现,现在我们断了这个恶,那么开显出来,这个法身的清净功德就是摄律仪戒带给我们的成就。

  第二种叫做摄善法戒,也叫受善法戒,摄持一切菩萨道戒,就是要修学一切善法。跟前面相比,前面是止恶门,现在是修善门。它是把身、语、意三业的善因回向无上菩提,比如说,修“闻、思、修”、供养三宝、精进修行、忏悔、发愿、心不放逸、守护根门、修六度法、修四摄法(四摄法是:布施、爱语、利行、同事,这叫四摄),这些能够长养我们的善法,就称为摄善法戒。这能成就我们的报身。持好这条戒,成就我们的圆满报身——这是成就圆满报身之因。

  第三种叫做饶益有情戒,也叫摄众生戒,或者叫众生益戒,是要用慈心去摄受利益一切众生,这叫利生门。饶益有情戒一般包含慈悲喜舍这四个内容。所谓的慈,就是爱念,能够给众生快乐。所谓的悲,就是怜悯,拔除众生的苦难。所谓的喜,叫庆喜,就是欢庆一切众生都能够离苦得乐,我在内心产生真实的欢喜心。舍,不是舍得的意思,不是布施的意思。这个舍是“平等”的意思。注意,“舍”在佛教里面有两个含义,一个是布施的施舍,一个是平等之义。平等的意思就是说一切众生冤亲平等,前面说了的一切众生都是我的父母,所以我平等看待他们,把仇人看作跟亲人一样,这就是等视一切众生,平等而没有爱憎。这能成就我们的化身,释迦牟尼佛就是化身佛。将来要想度化众生、乘愿再来的话,就必须要修这个饶益有情戒,不修这个饶益有情戒,那么我们就不能成就化身,不能度众生。这个大家要注意啊!这是三聚净戒和成佛的三身之间的关系。

  下面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两种菩萨戒。

  一般来讲,我们受菩萨戒有两种。一种是梵网菩萨戒这个系统,出自《梵网经·律藏品》,它的这个戒相一共有十重四十八轻,这种戒不论在家、出家都可以受的,叫顿立戒。什么叫顿立戒呢?就是受的人甚至不受三皈依也可以立刻直接受这个菩萨戒,所以这个戒极为殊胜,但是要想持好也很难。第二个系统的菩萨戒,叫做瑜伽戒,是根据弥勒菩萨所说的《瑜伽师地论》里面的《菩萨戒品》的内容,以三聚净戒、四众他胜法为根本基础的。这也是出家、在家都可以受的。但有一点不一样,这个戒要在受持七众别解脱律仪的基础上才能够受,也就是说你只有受了五戒、像我们僧人必须受二百五十条比丘戒,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够受这个戒,而且还要受戒久已成就、没有违犯的才能有资格来受,所以叫渐次戒,这更难了。瑜伽戒其实也很善巧,它有开许的内容,在梵网戒没有开许的,遇到特殊情况允许杀死恶人:比如恐怖分子背着炸药到了公共汽车站、酒吧,如果引爆,可能死掉成百上千人,那么为了救度这成百上千人,这时菩萨可将这个恐怖分子杀掉,这样做他不犯菩萨戒。在这种特殊情况下可以开杀戒,这个门缝是很窄的、有条件的:你通达空性了没有?是不是一个真实的菩萨?是不是确定在那个特殊环境下有这个必要?你不能以这个为借口,随时随地的跑去护法杀人,那就麻烦了。不轻易开,所以它难,要在七众的戒律基础上久学无犯,才能够把握住这个分寸,你说你连五戒都还没有持好,你能够持好这样的戒?还可以去开杀?那不能叫人相信,所以这个戒难一些。我们一般所受的都是梵网戒。

  受菩萨戒简单地讲有五种利益。《梵网经》中讲的,第一,受了梵网菩萨戒,十方诸佛就来悯念护持他、守护他、加被他。第二,临命终时,正见心欢喜,正见不忘失而且心不忧悔、懊恼,心清净欢喜,往生就有把握了。第三,所在之处与诸菩萨为友。第四,功德多具,戒度成就。聚集很多功德,戒行能获得成就。第五,今世信戒福慧圆满无缺。这是发菩提心的五种利益。

  行菩提心就是以菩萨戒为主,在发起为利益众生愿成佛之后,进一步来受持菩萨戒,按照菩萨戒的要求去做六度四摄的事情,这样一来,大家又生起了欢喜踊跃之心。一看大家这么欢喜,我就不敢给大家浇冷水,为什么呢?等我把这个菩萨戒的戒条念一念,大家估计又要退心了。比如我这里随便给大家举一条,不喝酒。大家肯定说做得到,但梵网菩萨戒里讲不能沽酒——不能卖酒,可能也有人会说,我又不是开酒厂的,我这做的到。但是这条戒里面还包括不能把酒递给别人,如果破了这个戒,会遭来五百世没手的报应,这下估计大家都怕了吧?下次你爸爸说:“来,女儿给我倒杯啤酒。”(笑声)你说:“哎呀,老爸,法师说了,给你倒杯酒,五百生没手啊。”(笑声)你们肯定不敢这样说吧!(笑声)菩萨戒是没有分受的。五戒是可以分受的,五戒可以只受一条,可以有少分优婆夷,优婆塞,但是没有说少分菩萨的啊,要受菩萨戒都得受,没有一条可以不受的。这样你看,不就麻烦了吗?所以菩萨戒,非常殊胜,但是难度又很高,这是从我们学修的角度来讲。正是因为难行,所以它才殊胜!世间没有便宜的好东西,便宜肯定不是好货,天下没有又便宜又好的东西,因此你想得到殊胜的利益,就必须战胜自己。

  我觉得在受持菩萨戒、发菩提心的过程中,有三种错误的心态值得我们警惕。是哪三种心态是我们需要警惕的呢?

  第一种,畏惧心态。以为菩萨戒非常难受持,所以就不愿意受。有些老居士,学佛一、二十年就是不受菩萨戒。他们害怕,为什么害怕呢?有三处害怕。第一,害怕是要求太高,没办法持。他们一听说法师们讲,菩萨戒是心戒啊,戒心,我的天啊,我们起心动念都在造恶业啊,这个心我怎么能把持得的住呢?比如说不要在行为上犯,我或许还做得到,你连想都不许我想一下啊,这也太难了吧。你说不要贪吃,当走到冰淇淋店里面,那么好吃的冰淇淋,我控制一下贪欲,说我今天坚决不买,这我还能做到,但是看看它这么好吃,你连想都不许我想一下,这也太难了吧。其实不是这样子的,心戒的要求是菩萨戒里的一部分内容。总体上来说,当然是起心动念都要戒,但这是高要求的,低的要求呢?还是有很多我们能做到的。比如说杀生,高级的境界是完全连杀念都没有,就是慈悲念,但是低的要求是什么呢?先从不有意的伤害生命开始。没有一开始就让你一个杀念都不许动啊,那只有木头人能做到。这是第一个问题。第二,害怕“难行道”无力持,就是菩萨道太难行了。他不明白中间有个次第,第一步要做什么,第二步要做什么,第三步要做什么。我们受了菩萨戒以后,有的人一开始就拿那些难行的条文来吓自己:一看说一定要布施头骨脑髓,那明天就一定要去捐献什么。你说,你发了菩提心,要受菩萨戒,人家问你要讨这个眼睛,你说你是给他,还是不给他呢?这好难啊。说实在的,是他没有明白这是个次第法,没有要你一开始就做这个。那么是要求什么呢?等你证得空性之后,不执着于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后,能够体悟空性的妙用,这个时候你布施头脑,不犹豫不后悔,不会痛苦,更不会嗔恨了,所以这就是次第法。你没证得空相的时候,谁要你布施头目脑髓呢!你干嘛要吓自己呢,这就是不明次第。第三个误区,是害怕犯戒不敢持戒,这叫不明利益。谁都害怕犯戒,我也害怕犯戒。尽管自己常犯戒,也常害怕,但是等到了解戒律的利益后,我们的心态就完完全全地改变了,这怎么说呢?比如说菩萨戒,它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缘一切众生发菩提心,他不是为一个众生,或三个、五个众生发菩提心,他是缘一切法界的一切有情,为利益一切众生,救度一切众生发菩提心,所以他发心的对象非常广大。那么持好这条菩萨戒,你的功德来源是什么?一切众生啊!我持好一条菩萨戒,等于说法界一切众生的利益都被我得到了,你看,获得的功德广大吧。而当我犯戒的时候呢?就好比我犯了很严重的戒,比如杀戒。杀人的戒是最重的,你可以杀一个人,也可以杀十个人,也可以杀百个千个,但是请问各位,有谁能把天下一切众生杀尽呢?绝对不会,是不是?相对于持戒的功德来讲,犯戒的过失究竟孰重孰轻呢?我们在座的各位应该不用去补习数学吧。平时大家那么会算计,少找了一块钱,多给了几毛钱,哪个地方的东西比哪个地方的便宜,哪个地方现在是跳楼价,哪个地方在大出血,这么会算,为什么在佛法上我们就把这么精明的算法给忘记了呢?该算计的时候不算计啊,不该算的时候瞎算计,所以说,老亏本吧?(笑声,鼓掌)这就是畏惧的错误心态。

  第二种心态叫做凡常相执。有这个心态的人在今天特别多,我也最最讨厌这个心态,就是说只看到自己凡庸的一面,而看不到我们本来俱足一切功德的这一面。凡常相执,也叫凡常慢,骄慢的慢,这种自己以为自己是庸人下劣根基的心态也是一种慢心。我们的老居士们,法师们,想想我们身边是不是有一批老修行,他们是不是这种凡常慢的人哪?你对他说什么,他都说:“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你批评他,他也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给他提意见,他也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表面看起来极为虔诚,极为谦虚,非常非常的和蔼谦恭,其实他不过是把“阿弥陀佛”这四个字当成是不接受你意见的挡箭牌而已(热烈鼓掌),特别是在内心深处,他根本就没有把你给他提的那些意见当回事,这就是凡常慢。

  我们应该认识到,众生无始来的相执和自卑感是非常坚固的,很难破除。一个癞蛤蟆,它永远都不会梦见自己变成一只美丽的天鹅,因为它执着于自己是癞蛤蟆的相。那么对于成佛来讲,我们老是执着自己是凡夫,很庸俗,很下劣,这也是一种微细的很难破除的心理障碍,所以我说,我们要认识到自己是个破罐子,但是绝对不要破罐子破摔。

  那么怎么样来对治这种下劣的心态呢?经典里面有教导。《华严经》说:心、佛与众生,是三无差别。我们的心和佛、和法界一切有情原来是平等的,没有区别的,所以世尊当年,在菩提树下成等正觉的时候,就说:“奇哉奇哉,大地一切众生皆具如来德相,但以妄想执着不能证得。”,就是说一切众生原来都和我一样具足功德智慧啊,只不过是你们没有把它证得,没把它开显出来而已。那么我们和大家又有什么分别呢?所以你干吗就老觉得自己就不如别人呢?觉得不如佛呢? 在《摄大乘论》里面有个颂,我很喜欢这一句,“无量十方诸有情,念念已证善逝果,彼即丈夫我亦尔,不应自轻而退屈”,就是说,十方一切的有情,在每个念头的当下,都已经在无量的佛国里成佛了。我们在这讲课的两个小时里,他方佛国里不知道又成佛了多少尊,我们数都数不清啊。真的,他们都已经在我们的念念之中,都已经成等正觉了。那么那些成佛的人是大丈夫,我也是一个大丈夫啊,我为什么要产生退屈的心理呢!我们宗门下,临济宗的大慧宗杲就是宋代最有名的“看话禅”的创始人,他有一句偈子,我也非常欣赏,“丈夫自有冲天志,休向如来行处行”。这种宗门祖师的承担,那种大丈夫的气概,我们简直不可想象。他说的什么意思啊?就是说我一个大丈夫有冲天的志向,我有无比的抱负,甚至佛所行我都不向他那样学,我要自己走出一条自己的路,另辟一条蹊径。这是祖师一种无比勇猛的承担心,因为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的感恩与报恩,所以你看看,哪一句话不是教导我们哪。我们要以这些祖师的话来对治我们的下劣心。

  第三种,怀疑心态。就是认为自己的所修、所行,都是虚假不真实的,都是杂毒的不清净的。有人觉得,这样的世俗菩提心哪,相似的菩萨行啊,究竟有没有用处呢?他就怀疑了。从心理学的观点看,菩萨希求成佛的发心和普通人对未来的期盼是一致的。刚才有人问我,“你说那些供佛的念头是不对的,那么希求心是不是不能有啊?”那就要看你求什么了。当我们认同并选定未来扮演的预期角色时,我们会在心里产生欲求、向往和模仿。就象小时候喜欢一种对象,就会不自觉地去模仿他,这会影响我们当前的行为,使我们的行为符合这种角色扮演的心理需求。如果没有未来的自我意向来连接目前的行为和未来的远景,那么我们当下的心就和过去、未来脱离了,不能连接起来,那么人类的活动就局限于对外界刺激的激射反应,就成了机械的生理反应,那只能使我们庸庸碌碌地过一辈子。所以说树立高远的志向和目标,将来就成就一个高远的果报,否则你肯定会变成庸庸碌碌的人。有一个职业社会学家罗森博格也说过,一个人极易把未来的职业、地位融入目前的自我意向之中。比如设想自己是未来的医生、教授、工程师等,渐渐他能发展出具备这种从业人员必备的态度、价值观和行为。还有一个社会心理学家弗兰克也说过,欲使目前的生活具有意义,对未来深怀希望是必要的。因为它会产生回应的影响,来推动我们的目前生活,眼光越远,越能表现出圆满的行为,而把目前当作趋向未来目标的途径。这些都是从心理学的角度上来分析。

  ?从佛法的角度来讲,为了利益众生愿成佛的发心,就是以“佛”、“无上菩提”作为预期的自我而产生的心理状态。我们这个想法和前面讲的当医生、当工程师的预期角色有一样作用,不同的是,现在我们想要当的是“佛”,设定了这样的预期自我目标、角色。这种发心的过程首先是希求自利。当一个佛的弟子,认识到人生的无常、生命的虚幻和不真实,他就可以体会到生命是可以提升、改造的,他就开始依教奉行,实现解脱道,这样做自己可以证得相应的道果。跟着是希求利他。在闻思大乘经教的过程中,他又认识到独自的解脱是不圆满的,因为在浩瀚的宇宙中间,个人并不是孤立地个体,他和芸芸众生是密不可分的,甚至无始以来的众生都可能是自己的恩重如山的父母。他知道往昔的恩人、父母轮回三途痛苦的时候,会在内心自然涌起令众生离苦得乐的心愿,由自利转向利他。再接下来他会希求圆满,但怎样才能圆满地自利、利他呢?如何能使我和众生都离苦得乐呢?除了成就智慧、慈悲和能力都圆满的“佛陀”外,没有更好的办法啦,所以他就会由衷发起为了利益一切众生,我一定要成佛这样的殊胜意愿。我们也就这样构建在未来的意向角色,围绕“佛”这个意向角色,形成的自我期许心理,就开始去努力地推动这个目标的实现,学习六度,学习四摄,学习菩萨行,一直到圆成佛道。

  象这样的借假修真的修行,有没有依据呢?有,有经典依据。我们举一个例子就可以了。在《观无量寿经》里面说,“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做佛,是心是佛,具有三十二相、八十随行好”,就是说你们在观想佛、忆念佛的时候,你们当下的心就具足了如来的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是心做佛,是心是佛”,注意这个次第,先“做”再“是”。心不做佛如何成佛、如何是佛呢?我在心中观想佛的时候,这叫“做佛”。我的心当下清净,和佛无二无别的话,是心就“是佛”了,所以诸佛正念之海,是从心想中生的,是故应当一心系念。我们可以从中知道,这种心理的暗示、角色的期许,对一个人的修行是极大的帮助,所以不要害怕这种假的发心、假的持戒、假的修行。即使还是假的,但慢慢地熏习,时间久了,我们的身体就象染香人一样具有香气,这就是香光庄严。

  如果接触到密法的朋友还会知道两个词,一个叫“天慢”,一个叫“佛慢”。“天慢”形成在观想自己为本尊,“佛慢”就是心中升起自己就是佛的一种勇猛无畏的力量。不是骄慢,不是凡夫的贡高我慢,而是自己对这种“大雄、大力、大慈悲”的当下承担,当下体验,我就是佛,佛就是我。在放焰口的时候,有一句话叫“入根本定,起观音慢”。入定之后,升起“我就是观音菩萨,能救度一切饿鬼”的心念,你当下就是观音菩萨的本尊,放焰口就能救度生命,如果不懂这几个字来放焰口就真的叫骗鬼。这种“天慢”、“我慢”,就是对未来意向角色的自我期许,相对前面讲的自卑、下劣、怀疑,正好是一个最好的对治方法。所以,我们常常观佛相好,念佛功德,读诵大乘经典,期盼佛国的美好、庄严、依正的境界,这样就能在我们身心中熏染智慧香光功德,“是心做佛,是心是佛”。而不是念念是凡夫,“是心做凡夫,是心就是凡夫”,我们不要老是给自己暗示错误的念头。

  最后一种是胜义菩提心。什么叫胜义菩提心?就是对能彻底了悟一切众生都本具足的佛性。只有证悟了一切现象本空的圣人,才能准确把握胜义菩提心。它具空性和自然流露的大悲的统一性,既能安住在空性中,又能够升起悲心来。就象佛,因为大智,所以不轮回生死;因为大悲,不安住涅槃而救度众生。它是一种无修持的自然状态,超越了一切概念和知识的限制。他从胜义菩提心中能生起无缘的大慈悲心,去饶益有情,这时生起的慈悲是无缘的、同体的,不需要“作意”,就是不需要去思想。因为如此,所以别人只要一念“南无观世音菩萨”,观音菩萨就能寻声救度,这就是从胜义菩提心流露出来的大慈悲用。观音菩萨有千手千眼,手和眼代表什么?手代表慈悲、方便,眼睛代表智慧,所以他能用智慧眼观照,同时用方便手段救度,一下子就生起来了。观音菩萨的千手千眼是这样的含义,否则的话手上长个眼睛干吗呢?不是多余啊?拿个东西、握个杯子还不敢呢,怕把眼球给碰坏了。千手千眼观音那个样子是表法的,主要是说明悲智等持、悲智双运。这是对胜义菩提心的描述,境界比较高。大家有机会读《现观庄严论》、《入菩萨行论》都可以了解到这些。

  今天讲了那么多,大家可能都已经明白了菩提心的重要和菩萨戒的殊胜,也在心中升起了对菩萨行的强烈憧憬和希求实践之心。刚才又有人问我,法师,我们如何发菩提心呢?其实前面已经说过,只要在心中升起“为了利益、救度一切众生,我愿意成佛”的心愿就可以了。但我们总得让大家找到入手处,有时赵州无门关好象不那么好进。我们或许也很难从“空门”中入,但可以先才从“有门”中入,给大家找点具体来做的事情。在这个我向大家介绍一个偈子,记住、学会它,天天念诵,能帮助我们升起菩提心,也可以长养我们的菩提心。

  诸佛正法贤圣三宝尊,

  从今直至菩提永皈依,

  我以所修施等诸资粮,

  为利有情誓愿大觉成。(三遍)

  大家自己安住一下这个境界,回忆一下刚才自己所发的这个大誓大愿,体会一下自己现在这个心和我们没有发菩提心的这个心是不是有些微细的差异,然后安住、保任它。

  我们今天的讲座,第一个内容是帮助大家认识菩提心,什么是菩提心,后面还有为什么要发菩提心,怎样发菩提心,和发了菩提心以后怎么作,这些我们将来有缘再说。大家也可以阅读我们西园寺送给大家的济群法师的《什么是菩提心》这本书,可以在中间找到一些答案。

  营员提问:尊敬的法师,请问您,我已经受了五戒,但是由于工作应酬会伤害到生命,令我非常痛苦,很想辞职。虽然我有令人羡慕的工作,但我非常害怕果报。您说我该怎么办?如果辞职又怕身边的人对佛法有误解。知道您讲戒律我很开心,希望您能留个联系方式给我们,万分感谢。

  宗舜法师:这个事情呢真是一件很苦恼的事,因为作为一个菩萨来讲呢,他要正命正业,就是要做一些符合我们戒律要求的事情,然而自己没办法获得正当的职业,所以不能得到这个如法的收益,这本身就是对自己的一种障碍。像这种情况我建议你,暂时没有更好的办法之前,还是不要忙着先辞职,但是你自己可以先多忏悔,多修一些功德,为这些你伤害的众生给予回向,否则的话你这个境况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你可以先不要辞职,但是你要发愿远离这个不正当的行业。

  营员提问:宗舜法师您好,在我身边有许多亲近的人所做的事是在造大罪业,可我面对这些却“无能为力”,不知该如何去做?还有一个问题,法师我看着您内心涌出一种感觉,不知道为什么非常想哭。

  宗舜法师:不光你没有能力呀,我也没有能力,佛有“三不能”,佛不能穷众生界,佛不能度无缘之人,佛不能改变定业。有些事情,比如他们在造大业的时候,其实是他恶缘果报成熟的时候,不仅是你不能改变的,甚至是佛都不能改变的。这有一些典型例子,你看,对于邪教*轮功,那些不信的人永远不信,将信将疑的人很容易就被我们转化过来,而那些迷的很深的人即使你讲破了头,甚至你把李洪志从美国抓回来,他也说,“你不要相信了,我这个东西是胡说八道的,是骗你的”,这迷信的人他则会说,“你这个李洪志是假的,说不定是整容的,我不相信会这样”,邪见的种子啊,在这个时候已经成熟,已经成为果报,定业,佛都没法改变,怎么办哪,只能为他们念佛回向。

  第二个问题,他说看着我想哭,这可能是因为,刚才我说了,可能我是一个比较苦恼的人,你看我也很瘦,经常生病啊,我每次只要讲菩提心的教授、菩萨戒的教授、菩提道次第论的教授的时候就一定会生病,而且会病的很重,我来到这里,前几天虽然很累,但休息两天就好了,结果突然今天早晨就是十点多的时候,我原来有肠炎,就开始肠痉挛,疼啊,虽然也有带的药,结果拿出来吃了没用,一看发现是过期的,哎呀,你看这个障碍就真的很大,我过去得这个毛病也是从讲《菩提道次第略论》开始的,你看我业障深啊,你之所以看到我想流泪,可能你的悲心比较重,所以看到我这个样子,确实是很可怜悯的人,所以从心里面产生那种怜悯我想要哭的那种感觉,我非常感恩你,谢谢!

  营员提问:既然佛讲无量阿僧祗劫,而我们人类文明史总共才有八千年,解释这个矛盾的时候请不要用不可思议这个词来解释好吗?

  宗舜法师:我也不想用,问题是确实不可思议,为什么呢,真的不可思议啊,说来说去我觉得还是不可思议,你觉得可思议吗?

  我们不断在发现银河系的河外星系,我们的探测器走得越来越远了,银河系九大行星之外,老早就有人预测还有第十大行星,或者十一大行星也有可能,那你觉得可思议吗?很多东西你如果不用不可思议来解释的话,你准备用什么来解释?

  这个无量阿僧祗劫啊,不是一个虚的概念,这点请注意,我过去也是这样认为的,以为所谓的三大阿僧祗劫只不过是数学的概念,是些没有意思的事情,等读到《华严经》中有一品叫《阿僧祗品》,这一品呢,教数学的,我建议你们去看看,很有意思,整个一品讲乘积,两两相乘,把这个积呢再相乘,再得一个积,再相乘,再得一个积,就像我们说的,一乘一得一,二乘二得四,四四十六,十六乘十六得二百五十六,就这样子的乘积,整个的《华严经》的《阿僧祗品》,就是讲这个东西,这一品很奇怪、也很奇妙啊,哎,又是不可思议了。这个不可思议在那里呢,整个《华严经》有一品半是佛讲的,整部《华严经》八十卷,除了那一品半以外都是菩萨们讲的,是佛加持他们讲的,唯独这个《阿僧祗品》是心王菩萨问,释迦牟尼佛说的,唐代的李长者说这一品啊,非心王菩萨问不出这样高妙的问题,这些数字问题,也非佛的境界不能解释出诸佛的心海啊,无量的广大,讲这些不可思议的数字,是讲如来的境界的不可思议,用数字来开显其中的小小一块,而且我可以告诉你不可思议这四个字是可以量化的,如果有人有心去计算,就能算出来,这个不可思议究竟是几兆几亿,或者是多少光年那么远,等等,真的是可以算出来的,如果不相信的话,读过《华严经》我们再来讨论。

  营员提问:发菩提心的人让我太感动了,但是真是太难,有人要眼,那就拿去,就算信心未退,但是最后把身上的东西都拿去了,还用什么度众生?

  宗舜法师:都拿去了?那真是太好了,我们无始以来啊,从众生这里掠夺的东西太多了,回报给他们的太少了。曾经有人说啊,维持我们这个十三亿人口,对了,是《法音》编辑部的王丽心老师,就在前几天的晚上给我讲的,他说按照现在统计,如果按照美国人的生活方式去生活的话,养活我们十三亿人口得另外弄至少五个地球才够,我们都在掠夺啊、索取啊,什么时候可以把自己的身心全部都奉献给众生呢?如果真的等到你舍弃了一切的时候,当下你就会明白再用什么去度众生,那这个时候,等你舍了的时候再问,就像有人说天下所有人都做了和尚,那天下不就完了吗?我说,问这个问题的人那,他首先不会做和尚,那这个问题要等到天下人都做了和尚的时候,再谈天下人都做了和尚以后怎么办吧。

  营员提问:菩提心与大悲心、大愿心有何不同?

  宗舜法师:注意,这个大悲心呢是根,菩提心是因,大悲心是根本,这个大愿呢只是发愿的一部分,这三者是有密切的关系的。

  因为发了大愿,就是要成就这个菩提心,然后呢,用大悲心来养育、成就它。菩提心离开了大悲心,救度众生是没有办法落实的,所以说,菩提心必须和大悲心、和大愿联系在一起,而且还要和大智慧联系在一起,就象我们净慧老和尚提出的“觉悟人生,奉献人生”,就是悲、智的结合,也是菩提心的最好内涵。

  营员提问:宗舜法师,请问您在现实生活中学佛时,是如何不让父母生烦恼?

  宗舜法师:这就要根据具体的困难去对治,说白了就是什么呢,就是自己多牺牲一点,让父母少牺牲一点,自己多付出一点,让父母少付出一点,他们的烦恼就少了,这是第一要注意的。

  第二个要注意的方面,是不要太过于执着形迹,一说学佛了,就马上穿一些别人觉得怪里怪气的衣服,做一些别人搞不清楚的功课,或者真的父母都不知道你在做什么事情,甚至举止、行为、言谈,一切的生活都发生改变,这样父母就会很担心哪。

  假如你能够表现出自己学了佛以后,不仅没有变得怪异,或者说没有变得让父母觉得不能接受,让父母觉得不是因你蒙羞,而觉得以你为荣得话,那我想他不会起烦恼。

  以我为例,过去我在机关里做公务员,在宣传部做干部,那个时候我母亲以我这个世间的工作为荣,她反对我出家,但我出了家以后呢,她勉强同意,不过现在她看到我们在各处弘法,生活一切都过得很好,而且人好像也比过去更加聪明了一些,比过去更加慈悲了一些……过去我跟我父亲关系比较好,跟我母亲关系不是很好,但是现在,我和我母亲的关系慢慢越来越好了。我母亲也知道,原来这个做法师、做和尚,做个出家人也是一件蛮令人自豪的事,她现在一有机会就说我儿子是一个和尚,她不烦恼了嘛。

  所以你自己把自己做的好一些,她就不会为你去学佛而烦恼了。

  营员提问:“缘”为何物?我们如何把握“缘分”?

  宗舜法师:我们一般讲呢,因就是主要条件,缘就是辅助它生长、发展的次要条件,一切的次要条件,帮助因成就的都叫缘。比如说,一颗种子就叫因,种到地里,土就是缘,阳光、空气、浇水这些都叫外缘,最后种子就长养起来,结出硕果。因缘合和就结出硕果,这叫受报。

  我们如何把握缘分呢,就是要惜缘,珍惜就行,遇到一个顺缘我们珍惜它,感恩它,是众生他们成就我们;每遇到逆缘时候,我们也珍惜它、感恩它,因为它磨练我们,使我们变得更坚强,能在学佛道上承担菩萨道的重担,我们可以在修逆缘中间成就。所以一定要珍惜逆缘,逆缘的加持比顺缘的加持更加重要,当下珍惜就是最好的惜缘。

  营员提问:请法师说说发菩提心与发出离心的关系,我个人觉得如果不发起决定的出离心,就很难发起真实、纯粹的菩提心,这样的话,要修大乘道发菩提心就得被一步一步地逼到出家这条路上,但是自己却又很难放下在现实生活中的所有,所以会感觉到苦恼、困惑、矛盾,以至想放弃。

  宗舜法师:这不知道是谁交给你这些苦恼的,真奇怪了。谁说出离就会当和尚呢?谁说出离就要舍弃世间的一切呢?不是的。我们要舍的是什么?要舍的是生死轮回啊,我们出家出的是生死家、烦恼家,我们并不是单纯出一个两扇门的家,否则,出了这个两扇门的家你还是留恋世间的一切,跟没出家又有什么两样呢?所以我觉得这个不矛盾。而且出离心是出离烦恼的心,并不是舍弃基本的条件,否则这样执着就真的很惨啊。你如果真的按照过去那些严格的要求去做,我们真的连门都不知道怎么出才好。以前讲出家的法师不能和女子同坐一辆车,为了避免讥嫌,那今天出门是给我们开个专列呢?还是开个专机呢?怎么可能呢?所以有些时候,你不要误解那个内容啊。过去在印度,一个和尚跟几个女居士在路上走,人家会讥嫌,说你怎么这样,或者坐车时会说你们是不是有什么不正当关系。今天坐火车,如果旁边有一个女的,人家会联想到这个女孩子是你的老婆吗?好像不会啊!所以没有必要这样画地为牢给自己弄一些障碍。出离不是你讲的这么恐怖的事情。

  营员提问:在众生需要时给予最大帮助,但若不需要,而无谓的索取,也给予吗?谢谢法师,阿弥陀佛。

  宗舜法师:这是有尺度的,一个菩萨给予什么、不给予什么,一般你看如果求财布施,一个发了菩提心、受了菩萨戒的菩萨,如果人家向你来乞讨,你不给是犯戒的。如果一个乞丐来讨钱,不管他的身份真实与否,你不给他是犯戒的。但是我怎么去鉴别这乞丐呢?不要鉴别。他是众生,也是我过去生中的父母,他用自己的自尊换取我施舍的那么点钱,舍开跟众生的关系不谈,其实我们已经拿很少的东西买到了他很珍贵的尊严啊,这种情况下,你已经很赚了,你怎么会被骗了呢?你可以跪在雪地里,或者站在很强的太阳下向别人乞讨吗?不可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你成就了他,没有什么被骗与否。

  另一方面我的财物是有限的,我要拿去作些有利于大家的事情,这个时候就可以斟酌了,假如你有一百块钱,本说好去助印大乘的经书,或者供养某个法师,去做什么事情,是如理合法的,甚至准备去供养三宝。他来乞讨时,没有别的钱给他,你就说,“对不起,我不能成就你,因为这个钱我是拿去正当的弘扬佛法或做供养三宝的事业,如果有其他什么东西我可以给你”。但是这里面也有一些善巧,教给你们。这是我跟师父学的。他每次去五台山朝山,都背一个口袋,里面硬币换好多好多,只要有人乞讨就给他一毛钱,也不多给。你们也可以这样常备硬币,或者其他东西。既不退失自己菩提心,也不助长某些人的歪邪的心。这样可能有些两全其美的感觉。

  营员提问:当我们供养水果时,或往功德箱里放钱时,应该发什么心?

  宗舜法师:两个心,第一个是世俗的心,就是我有什么愿望可以回向,毕竟做了供养三宝的事情,可以把功德回向到自己的想成就的事情。你看我们每天结斋时候念,所谓布施者必获其利益。这是我们法师们在为你们加持啊,回向你们所需求的愿望,因为你供僧的功德,我们回向你,你一定能成就。所以这个心可以发。

  第二个心要发菩提心,想到我供养的功德不要只给我一个人,还要回向法界一切有情众生。法界一切有情众生都因为我们微薄的功德而获得了一个将来成就解脱的因,得到将来解脱的果。这样发心又可以兼顾到自利与利他,世间与出世间,圣义与世俗,好像也有两全其美的感觉。是吗?

  营员提问:菩萨和罗汉长时间的修行才证得了阿罗汉果或菩萨果位,我们凡夫生活在娑婆世界里,什么时候才能成佛呢?

  宗舜法师:其实菩萨与二乘的根本区别就是发菩提心。发菩提心就是菩萨,在一念间俱足菩萨所有功德,等菩提心退失时功德也随之退失了,所以如果你能够长时间保持这个菩提心不退失,那么你就俱足了菩萨的相应功德,你这一念的功德远远胜过阿罗汉、缘觉他们修行百劫千劫的功德。有关这个问题在《华严经》里讲菩提心的功德时讲的非常清楚。时间关系,这个问题就解释到这里。

  为什么一念心发起来这个功德就会发生质的根本变化?也就是发菩提心的功德真的不可思议。等到我们讲解“为什么要发菩提心”时会解释这个问题。

  营员提问:为什么有可能“善有恶报,恶有善报”?

  宗舜法师:首先我解释一下,是“善有乐报,恶有苦报”。因为业果,是没有善恶之别的。果报是感受上的,如果是乐的果报,我们说是白净法,如果带给我的是苦的果报,那就是黑法。只有乐果和苦果,没有善果和恶果。平时这么说是因为大家沿袭的俗语,当然那么说没有大的问题,但是用乐果、苦果来表达,就更加完满一些。

  第二,因果律确实是一个宇宙的根本规律。世间上的一切都不出因果的规律,也许,外道,或者其他观念和我们佛教的因果观念不同,但是对因果的认识,一定有因与果的对应关系。这是因为“因”这个种子,是我们所说的内因和外缘综合起来作用而发生的。种下去西瓜绝对不会长出黄瓜来,要长黄瓜要用转基因的技术,不管怎样一定是加了黄瓜的东西到里面去,不是纯粹的西瓜无因而生出黄瓜来的,所以你刚才那个假设永远都不会出现的。佛法否定无因生,那个假设不会成立。比如我们认为这个人一辈子行善,结果临了受了一些恶报,就把不是因果的东西联系起来,这是错误的。他现在受报的是他的恶业感的苦果,是他过去做的坏事感的果,但我们错误地把这个果和他干的好事联系起来,所以会以为干好事要受苦报,这就颠倒了,因果关系不是这样的。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楞严经念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