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大家应该十分的熟悉,从幼儿园开始我们就背过很多他写的诗歌,有的我们能懂得其中深意有的我们看不懂也不明白,但是我们都靠着死记硬背给留在了脑海里面。苏轼他们一家都是文人,所以从小他有一个很好的环境对他的文学素养进行熏陶。他的爸爸苏洵还有弟弟苏辙和他三个人都是属于当时的大文豪,一般一个家里能有一两个出名的已经是实属不易了,而他的家庭里有三个名人,这在现在都属于罕见的。
苏轼从小就特别的聪明伶俐,而且父亲又是文豪对他的教育肯定是很上心的,所以在这样优越的条件下苏轼小小年纪文章就写的很好,得到了很多人的追捧,小孩子是特别容易虚荣心作祟的,苏轼就是慢慢膨胀觉得自己很了不起。
有一次苏轼写了一副对联,称自己已经看完了世界上所有的书,认识了世界上所有的文字。但是他还只是一个小孩子罢了,大家都不计较他的狂妄自大,有一个白胡子老爷爷经过苏轼家门口看到这副对联后轻蔑的笑笑就走了。
后来隔了几天,这个老爷爷来到苏轼家里来向苏轼请教,称自己没读过书很多字不认识,让苏轼来给自己指导一下,谁知道当书打开后苏轼发现上面的字自己一个都不认识,脸蛋一下涨红了,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最后苏轼实在没有办法实话实说自己一个字都不认识,而老爷爷则嘲笑苏轼说:你的门口不是贴着读遍天下书,认遍天下字吗,怎么这几个字都不认识。说完老爷爷就夺门而出,不再理会苏轼。这个时候苏轼终于明白了学习是没有尽头的。
学的再多都永远没有足够一说,所以他立志要不断的学习,不能再这么傲慢自大要多向别人学习,不可以这样的虚荣。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年轻人不要轻易对自己所学下定论,世界很大,没有见过的太多,所以我们应该多谦虚一点,不要那么的虚荣粗野。
再来看一个小时候苏轼读书的故事,我相信我们很多人小时候都有过这样类似的情形。苏轼的父亲虽然才学很高,但是因为要考功名所以对于苏轼的教育有很多时候是由母亲来代劳的。而母亲虽然学识没有父亲那么高深,但是对于幼年的苏轼启发很大。
苏轼很喜欢看一本书,书里有一个人物的形象让他印象十分的深刻
版权所有:楞严经念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