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菩萨,梵文为,Avalokitevara,也作“观自在菩萨”。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读过《般若心经》的朋友,一定对心经开篇的“观自在菩萨”不陌生。
“观”作“观照”,是对於宇宙人生真理的观察,由此洞见人生的究竟。
“自”是“自己”,“在”即“存在”,“自在”指摆脱了有漏有取的蕴等系缚,而得身心的自由自在。
“菩萨”意为“觉有情”、“道众生”。
合在一起,便是能观照自心,不为世间或出世间的万物所动,心中常能住寂,又能慧天悯人,以大觉有情为己任,能得到解脱无碍,并能使他人也得解脱无碍自在。
佛经上说,八地以上的菩萨,得色自在、心自在、智自在,是菩萨的观自在者
。所以凡是菩萨登地,通达真理,断我法执,度生死苦,即可名观自在。所以心经中的观自在菩萨,一般指般若观慧已得自在的菩萨,不一定特指补怛落迦(观世音菩萨的道场)的观世音菩萨。
千百年来,观世音菩萨的信仰广泛流传,其象征着慈悲和智慧,有“家家弥陀佛、户户观世音”之影响力,无论在大乘佛教还是在民间信仰,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佛经上说,观世音是过去的正法明如来所现化,他在无量国土中,以菩萨之身到处寻声救苦。观世音与阿弥陀佛有着特殊的关系,是西方三圣中的一尊,也是一生补处的法身大士,是继承阿弥陀佛位的菩萨,还有说观世音就是阿弥陀佛化身的。
对于观音,民间其实还有一点疑惑,那边是观音的性别问题,比较早的画像似乎都是男性,然而我们普遍所见的观音题材却都是女性。
佛教产生于古印度,在当时的观念中,身为女性是悲剧,只有转世为男人才能得救,所以菩萨作为神明,自然得是男性形象。
而观音菩萨的信仰大约出现在公元1世纪,在当时的印度佛教中,观音有很多化身,大多都是面容威猛狰狞、令人敬畏。
西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国,一直到唐代,观音菩萨的形象都还是男性为主,甚至还有两撇小胡子。
唐代以后,佛教的传教对象从贵族转向平民,观音菩萨由此被嫁接了许多故事,比如妙善公主舍身成道,马郎妇用色相诱惑男性学习佛法、死后升天。并且,中国群众认为,慈善、护生、送子这样温柔的神灵特性,更适合小姐姐。
于是,观世音菩萨成功化身女性。
《大般若经》说:“一切智智相应作意,大悲为上首,无所得为方便”,大乘佛教极为强调悲心,视悲心为佛法的根本。
《佛说法集经》中观世音菩萨说:“菩萨若行大悲,一切诸佛法如在掌中”,因为发菩提心,广度众生,就是“菩提所缘,缘苦众生”的悲心发动。
一切清净功德都以大悲为领导,扩大同情而成为菩萨的平等悲心,凡夫似乎不易做到。若能以缘起正观,观察人与人间的关系,则不难发现到自身与众生的关切,而能体察一切众生的苦痛。
观世音菩萨行大悲,也教众生修大悲。在中国人心中,观音大士千手千眼,慈航普度,闻声救苦,她是大乘佛教慈悲救世精神的最深刻诠释。以观世音菩萨为主导的大慈悲精神,被视为大乘佛教的根本。
注:配图源自网络
版权所有:楞严经念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