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净空法师《阿弥陀经要解讲记》
末后这一段是说明经题,‘标出经题’,本经的经题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流通之本’,我们现在所用的这个经本,‘什师顺此方好略译今题,巧合持名妙行。’这为我们说出来,鸠摩罗什大师翻译的这部经,罗什大师知道中国人喜欢简单,不喜欢啰嗦。中国人跟印度人习性不相同,印度人喜欢啰嗦,我们中国人喜欢简单。所以无论在言语,或者在文章,要求的是简要详明。古时候言语跟文章能够做到这个标准,那就算是好的言语、好的文章。这个标准要求要简单要扼要,也要详细明白。简单扼要,要不详细、不明白也不行,所以要做到这个标准,这是我们中国自古以来的语言文字标准,都要符合这个。换句话说,人家十句话说得清楚,你能够一句话就讲清楚,那就叫高明。罗什大师顺从我们这一方人的标准,就是所好这个标准,“好略”,所以就用“佛说阿弥陀经”,这个名称简单。原来的经题“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太长了,也太多了。他老人家把这个佛的名号做为经题,所以“巧合持名妙行”。因为我们这部经,教给我们修行的方法,就是一心执持名号,也就是教给我们一心称念阿弥陀佛,他干脆就用“阿弥陀佛”的名号做为经题。
‘奘师译云称赞净土佛摄受经,文有详略,义无增减。’《阿弥陀经》有两种译本,除了罗什大师译本之外,玄奘大师有翻译,但是玄奘大师这个译本不流行,念的人很少。为什么很少?大家不喜欢念玄奘大师的译本,他译得太啰嗦。译的文法是外国的文法,我们念起来不太顺口,不太习惯,没有罗什大师这个译本这样的畅通,念起来很舒服。所以流通的本子,自古以来都流通罗什大师的本子;就是连玄奘大师跟他的弟子们都不例外,这一点我们不能不赞叹,不能不佩服,佩服他大公无私,真正是为法不为人。
玄奘大师的传法弟子窥基法师,这是中国法相唯识宗的开山祖师,就是第一代的祖师。法相唯识是玄奘大师从印度带回来的,翻成中文,但是没有建立宗派。成为一个宗派是在他徒弟手上成立的,所以他徒弟是第一代祖师

版权所有:楞严经念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