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念诵网

唐伯虎的一首禅诗,杜曲梨花杯上雪,灞陵芳草梦中烟

发布时间:2024-09-12 02:05:03作者:楞严经念诵网
唐伯虎的一首禅诗,杜曲梨花杯上雪,灞陵芳草梦中烟

红尘中人来人往,喧闹的名利场,只愿痛饮百万觞,可几人能看懂人生总是无常;俗世里以梦为马,情醉天涯,都在追逐富贵荣华,又有谁可以坐看云涌、赏云品茶。美丽的花朵也有凋谢的时候,当岁月变迁、物是人非,谁依然可以笑对悲伤,心中充满无穷力量。明代的一位才子也经常思考人生,一首禅诗抒发了他的豁达胸襟。

伥伥词 明代:唐寅伥伥莫怪少年时,百丈游丝易惹牵。何岁逢春不惆怅,何处逢情不可怜。杜曲梨花杯上雪,灞陵芳草梦中烟。前程两袖黄金泪,公案三生白骨禅。老后思量应不悔,衲衣持盏院门前。

唐寅,字伯虎,自号六如居士,明代著名画家、文学家,自称江南第一风流才子。晚年居苏州桃花坞,笃信佛教,其诗直抒性灵,不计工拙。他一生蔑视权贵,不拘小节,经常与高僧谈佛论道,用诗词阐释佛教思想。他感叹时光易逝和人生无常,“春去春来,白头空自挨,花落花开,朱颜容易衰”;他清净无为,与世无争,“休想蓬莱,神仙真浪猜;清闲两字钱难买,苦把身拘碍。”

这首诗风神飘逸、真情流淌,开篇六句描绘了少年情怀的浓浓情恋与淡淡伤感。作者人到中年之后,心绪变得逐渐宁静,除了稳重还多了一些旷达,但依然时常怀念年少时的各种美好。谁没有少年那真诚、美丽而又迷惘的情怀,诗人更是“伥伥莫怪少年时,百丈游丝易惹牵。”伥伥二字,表达无所适从的心情;百丈丝,极言思绪如潮,不能遏制。

短暂的春光令人牵挂,那邂逅的情丝惹人心碎,“何岁逢春不惆怅,何处逢情不可怜”,只要热爱生活,就会感到甜蜜和幸福,更会有失落和怅惘;只要真心地爱上一个人,也容易深陷情感的漩涡,难以自拔

。流年的脚步总是与岁月的画面遭遇,只是流年喜欢沉默,而岁月徒增悲伤,有时沉浸的太深太久,竟然忘记了疼痛。

不过诗人却将这一切描述的如此美好,“杜曲梨花杯上雪,灞陵芳草梦中烟。” 杜曲和灞陵都是地名,前者指古代西安东南的樊川,也是诗人杜牧的故乡;后者在灞河附近,古代经常有灞桥折柳送别的景象。诗人用梨花似雪、芳草如烟表达景物依旧,而那些文人墨客却早已淡忘在人们的记忆中。恍惚间,一切似乎都是那么忧伤而美丽,依然留恋宴饮时的万种风情,离别时的幽梦如烟。

正当读者也沉浸于深情的回忆时,作者笔锋骤转,“前程两袖黄金泪,公案三生白骨禅。” 世事多舛,富贵也如云烟,转眼间皆为空幻,而那有关今生、前世、来世的禅机,却令人晓悟人生本自空幻。最后诗人也希望大家都能放得下,“老后思量应不悔,衲衣持盏院门前。” 粗茶淡饭,一生简单;无怨无悔,志得意满。

唐伯虎一生才华横溢,深得文人骚客的尊崇。他平时性情放浪,喜爱诗词酬唱,以此作为生活的一种情趣。他经常告诫自己,“是非入耳君须忍,半作痴呆半作聋。” 既然无法改变时序的变迁和无常的侵袭,但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人生,“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淡忘过去,活在当下,展望未来。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楞严经念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