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红楼梦》林黛玉的扮演者,女艺人陈晓旭及其夫君突然出家的消息,让很多人唏嘘感叹
。最为一般人难以理解的是,她事业顺畅,有亿万身家,似乎也没有因情所困,为什么会出家。《红楼梦》有所谓看破红尘遁入空门一说,但有什么使陈晓旭要看破红尘呢?会不会是身体有什么问题?由于人们习惯按常理和一般逻辑推测事情,于是分析其中定有蹊跷或缘由,各种揣摩猜测纷起,这似乎不足为怪。文化艺术界名人出家引起世人广泛注目的,上世纪初有才子李叔同,好些年前有歌手李娜,陈晓旭之前又有学者宁铂。对这类事的发生,人们第一反应往往是惊讶之余扼腕而叹,感到十分可惜。而在当事人来说,这不过是人生的一种态度,很难以世俗眼光去评判。比方曾经以“神童”之誉影响一时的宁铂,是我朋友,他出家的消息,对我来说,既出乎意料之外,又在事情情理之中。按我个人理解,出家者大多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在经历了喧嚣吵闹的尘世纷扰后,渴望心灵归于简朴宁静,以善对待一切,即佛教说的慈悲为怀。从这点说,出家当然会是有原因的,只是具体到个人,原因各异、程度不同而已,常人何必要去妄加猜测呢。剃度受戒固然是一种比较彻底的形式,其实不着袈裟而心如禅定者,古往今来不见得就少。陶渊明不是有“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的诗句吗?他追求避离喧嚣尘世的方式是心自远离。
最近读到文化部长孙家正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开学典礼上的一个讲话,他谈到会见尼泊尔一位佛教领袖时的一段对话。孙家正问:世界上有很多宗教,您对众多的宗教有什么看法?这位佛教领袖回答说:只要你心存慈悲,善待他人,信教与不信教、信什么教都无所谓。孙部长听后对他肃然起敬,认为他悟出了宗教的真谛。
的确如此,既然宗教的宗旨是引人向善,那么向善的途径就有多种。而从某种意义上说,能够在喧嚣浮躁的尘世中不为功名利禄所绊,不阿谀奉承、随波逐流,心怀慈悲、善待他人,做到像道家所推崇的“大隐隐于市”,也许更不容易。
宗教也是在不断变化的大千世界中立足的,完全与世隔绝恐怕并不实际。我在台湾中台禅寺,就开了一次眼界。这座禅寺,全然不是我过去见到的那种古老寺院的建筑式样,而是融入了佛教理念的一座庞然现代建筑。最令我感触的是,中台禅寺提出新时代弘法方向的“佛法五化”,竟是“学术化、教育化、艺术化、科学化、生活化”,理由是“为因应多元化的现代社会”。其中仅“生活化”这一“化”,要真正理解就有很多学问在里面。中台禅寺虽然是弘法禅修之地,却并不打算远离世事,其组织结构宛如一个小型社会,寺办教育的现代设施设备一应俱全,可见它的“隐”,已是“隐”于现代科技社会了。据说台湾有一班中学生在此禅修一周后,竟想集体出家,各方劝说无效,弄得社会沸沸扬扬。最后还是禅寺方丈亲自出面对学生说,你们先回家去,如果一段时间后你们中间有谁还愿出家,到时我收留,这样才平息了事端。(信息来源:摘自《羊城晚报》)
编辑:小月
版权所有:楞严经念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