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又在谈论有关放生的问题。主要谈的是有关巴西龟对本土生物的危害,由此引发放生有利有害的讨论。因为佛教徒喜欢放生,在所放的生物里又喜欢放龟类,这和中国人的传统信仰有关,大多数人认为,龟类是具有灵性的生物,放生龟类可以长寿,避灾祈福等。中国本土龟生长周期长,数量又少,又被公认为是补品类可食动物,价格昂贵,所以买来放生要花很大成本的。
近年来有一种巴西龟刚好满足了人们的需求,这种龟大多由国外走私进来。它生育期短,繁殖能力强,能适应各种环境生存,由于数量上的优势,所以价格比较便宜。这种巴西龟背部花纹很好看,耳朵后面有两道红线,故而又叫红耳龟,很讨人喜欢,有很多不信佛的人也乐于买回去当宠物伺养。巴西龟是食肉动物,捕杀猎物非常凶狠。在杭州净慈寺前的放生池里,我曾亲眼看到一个本地的甲鱼被一群巴西龟活生生地吃掉了。有人放生的青蛙和小鱼等也成了它们的伺料。这种巴西龟没有天敌,具有关专家经考证后预测,如果我国充许大量繁殖巴西龟,若干年后它将造成中国好几种物种的灭绝和异化。专家们也许有点耸人听闻,但事实上国家确实在禁止进口这种动物,各大河流湖泊等水域也不放随便放生。
杭州净慈寺前的放生池,是杭州佛教信徒比较喜欢来放生的地方,每个月阴历初一十五,总有很多人拿来巴西龟不经寺院同意擅自投放。目前放生池里龟满为患,池里的水污染历害,寺方每个月都要花几千元的电费进行排污和换水。为了减负,寺院捞取了一部分投放到西湖里去,结果被信徒投诉说西湖里水族已被人承包,等于我们把它放到人家鱼塘里去了。寺院又尝试把它们分流到钱塘江里去,马上又被有关管理部门警告要罚款。吃又不能吃,卖又不能卖,不管不问又太多,经常被一些报纸写文章批评。为了这个放生池,真的让净慈寺烦恼透顶。
无论什么动物,不管它吃荤吃素,用佛教的观点来衡量都是含有佛性的有情众生。至于吃肉的,伤生的,那是他的天然习性和因缘果报,我们不应该有分别心爱憎感。但是,在放生的形式和意义上,我们应该有所斟酌,反省一下就纯粹的放生而言,到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好处。
佛教对放生的态度是这样的:“应起常住慈悲心,方便救护一切众生。”很多佛教徒在可以方便救护的时候,却并没有履行一个菩萨行的义务去方便救护。而只是当他因个人利益或准备实现某种愿望需要的时候才想到放生。有些人是为了想长寿,有些人生病了为了减灾,有些人家里养的宠物讨厌了,才想到放生。而不是因为自己的慈悲心,恻隐心而放生,这种放生固然功德不大。
就拿杭州佛教信众而言,每个月来净慈寺放生的自发性专业放生团体就有四五个。他们都是有一二个人牵头,定期向自己圈子里的同修募化或摊派放生款。每次少则几千元,多则上万元。采购生物的地点又是固定的那几个花鸟市场。久而久之,花鸟市场的生意倒是被我们佛教徒给繁荣起来了。有些贩卖鱼鸟的老板学会了市场攻关,与经常组织放生的人建立了长期业务关系。有好几次,一些老板打电话给净慈寺办公室,问我们要不要放生,如果需要,他们可以给我们供货。我们回他说,如果需要也是随机去买,干么非要预订。那老板千诉我们,几千元以上的鲜货是没有那么多的,特别是鸟类,要提前组织人力去捕促。狂晕。
有些鸟类长期圈养在笼子里,水饭无忧,放归自然界已没有生存的能力。以前说我还有点不信,最近注意观察,还真是那么回事。打开鸟笼,飞不过四尺高,马上落地成了猫狗的美食。一些鱼是人工在池塘里用带有添加济的饲料泡大的。一放入自然水域不是饿死就是病死。还有些象巴西龟这类生物,放生却助长了杀生。真不知这种放生功德何在。
现在,法制化进程的国家都提倡以人为本了。佛教早就提倡以人为本,如佛说人身难得,三世诸皆由人成,人能知苦知乐知修行,所以佛教认为,六道之中,人是最宝贵的。
而现实中,佛教界已很少关怀人类的痛苦。佛教徒可以拿出很多钱去放生,却不愿拿钱去救助那些因无钱续费而被赶出医院倒毙街头的病人。却不愿拿钱去救助因贫困失学而注定要盲昧一生的儿童。这不能不说还是由于自私而导致的的一种可悲的错误观念。
综上所述,最后我们看看这类放生行为倒底对谁有利。
首先,由于我们的热衷,导致那些专业网捕鸟类和野生动物为生计的人成了我们资助的对象,放生变成了助杀
。其次,我们放出去的东西,很大一部分成了人家的回头菜。甚至有些鱼直接就放到私人鱼塘里去,这种钱花得太冤枉了。再次,在放生的过程,总有很多生物由于我们的放生行为而死掉,这些死了的与那些重获自由的两者之间的功过是很难说清楚的。1、把放生作秀变成佛教徒日常生活中随力随缘方便地护生。如去年有位居士和我一起到山里遇到有村民打了一只约五十斤重的黃麂,当时买下来,回去把伤养好后放归大自然。
2、不要把放生变成别人的生财之道。自己破费助长别人作恶,伤害的是动物的感情,再没有比这更愚蠢的事了。
3、放生是一种方便行为,不可以把它当成事业去做。菜市场和花鸟市场的动物是放不完的,而且还会越放越多,放得那些恶人乐呵呵,一边数着钞票一边会在心里嘲笑我们。我们完全有必要把钱用在更急切和有意义的地方去。放眼望去,倒处都是需要我们救助的人,为什么我们会视而不见。
版权所有:楞严经念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