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阿弥陀佛,师父好,弟子跟师父顶礼,磕头。祝师父六时吉祥,慈悲度尽天下众身……师父忙完了,请求慈悲开示几个问题:
1、怎样正确的去学佛?
2、诵经持咒需要知道经咒的意思吗?读楞严咒,大悲咒,十小咒,心经,需要注意那些规矩吗?
3、在床上看大德法师讲经有过错吗?
感恩师父慈悲,弟子跟师父顶礼,磕头……
恒传法师:阿弥陀佛,善士你好,第一个问题:佛者,觉也。《佛地论·一》曰:“于一切法,一切种相,能自开觉,亦开觉一切有情。如睡梦觉醒,如莲华开,故名佛。”觉照为义。谓觉斯玄妙,开解一切,悟大夜之重昏,朗万法之幽邃也。《仁王经》上曰:“一切众生,断三界烦恼果报尽者名为佛。”所以学佛是要不迷、不愚,觉知一切宇宙人生真相,从而断除烦恼,达到涅槃。大乘义章二十末曰:“佛者就德以立其名,佛是觉知,就斯立称。觉有两义:一觉察,名觉,如人觉贼。二觉悟,名觉,如人睡寤。觉察之觉对烦恼障,烦恼侵害事等如贼,唯圣觉知不为其害,故名为觉。涅槃云:如人觉贼,贼无能为,佛亦如是。觉悟之觉对其知障,无明昏寝事等如睡,圣慧一起,朗然大悟,如睡得寤,故名为觉。既能自觉,复能觉他。觉行穷满,故名为佛。言其自觉简异凡夫,云觉他者明异二乘,觉行穷满彰异菩萨。”我们先明白“佛”的含义,再说怎么样正确的学佛。佛陀为我们指明了一条道路——戒定慧,佛经上称之为“三无漏学”。戒者防身之恶。定者静心之散乱。慧者去惑证理也。意思是戒防非止恶,我们持戒严谨,一心清净,不再造业轮回,然后由戒生定,一心不乱,断除烦恼,从而升起智慧,去除种种迷惑邪见,从而证得果位。五灯会元曰:“法要有三:曰戒定慧。唐宣宗问弘辨禅师曰:云何名戒?对曰:防非止恶谓之戒。帝曰:云何为定?对曰:六根涉境,心不随缘名定。帝曰:云何为慧?对曰:心境俱空,照览无惑名慧。”学习戒定慧三法而达到涅槃。若人防止身口意三业的邪非则心水自澄明,再由戒而生定,心水澄明,自照万象是由定生慧。三学次第相生,是入道之关键
。第二个问题,经文是要理解经文的含义的,就像开经偈中讲的“愿解如来真实义”,才能明白宇宙人生真相。也像我经常讲的“愚者读经读的是遍数,智者读经读的是智慧”。说到咒,咒,梵语称陀罗尼,是佛菩萨从禅定中所发出来的秘密语。祈愿时所唱诵之秘密章句。又作神咒、禁咒、密咒、真言。咒原作祝,系向神明祷告,令怨敌遭受灾祸,或欲袪除厄难、祈求利益时所诵念之密语。印度古吠陀中即有咒术。依长阿含经卷十四载,释尊曾驳斥咒术,然杂阿含经卷九载,释尊曾说毒蛇护身咒,故知咒术于甚早时即普遍于印度,且为佛教所采用。大乘教派之般若、法华、宝积、大集、金光明、楞伽等显教经典,均有载录咒文之陀罗尼品;密教则更加重视密咒,认为咒即“法尔常然”之表示,若诵读观想,即能获得成佛等之利益。经文从印度传入中国,在翻译过程中有五不翻:一、名多含不翻,如婆伽梵含六义等。二、秘密不翻,如神咒等。三、尊重不翻,即般若等。四、顺古不翻,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等。五、此方所无不翻,如阎浮提等。密咒,即五不翻中,秘密不翻。又但翻字,不翻音,字是华文,音仍梵语。以音既未翻,所以莫领其义,不能解说。故楞严咒及大悲咒和十小咒的生字不作解释。又咒是诸圣密语,既称密语,即印度亦不能解释。持咒之法,但令信心具足,谛信不疑,专切持之,自得其益。持咒即是修行之法,当持咒时:此身端坐,或是经行,自然身不行恶行。口持咒语,无有间断,自然口不道恶言。心忆咒语,无有杂乱,自然意不起恶念。三业清净,岂不是修行耶。又咒多是鬼神王名号,持之则鬼神敬主,密得其益;亦如军中密号,呼其口号,可避危险。不必强求解说,但专心持之,密得其益。最胜王经五曰:“至心礼敬,然后诵咒”。
第三个问题,佛法是无上的智慧,一方面在床上闻法不恭敬,另一方面也容易心生懈怠。如果听经闻法就恭恭敬敬地做,如果休息就好好休息。
愿你深入经藏,智慧如海,早证菩提!
版权所有:楞严经念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