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恒传法师:
阿弥陀佛,这是第二次给你写信,有缘

我还有个疑问,当我的心不够静时,思想不集中时,是否还继续念经,我一般心不定,不静,就不念,听说在这种情况下念经会有魔乘虚而入到体内。我发现自己精进很慢,似乎没长进,每天都想安排时间定时定量的念,但都有事耽误了,要么觉得太累,又休息,都没有坚持。我的贪嗔痴心太重,我该如何修正自己。该怎么知道哪个法门适合自己修。请恒传法师开示。
恒传法师:阿弥陀佛,善士,这世既然我们有这么好的缘分,也说明了宿世我们的缘分也不浅,愿我们宿世和这世的缘分更长远,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你在信中谈到易经、算命、风水,这不属于我们佛教范畴,佛陀在世时也是不主张的,《阿难问事佛吉凶经》中这样讲:世间意者,为佛弟子,不得卜问:请禁、符咒、厌怪、祠祀、解奏,亦不得择良日、良时。受佛五戒,福德人也,有所施作,当启三尊;佛之玄通,无细不知。戒德之人,道护为强,役使诸天、天龙、鬼神,无不敬伏!戒贵则尊,无往不吉,岂有忌讳不善者耶!道之含覆,包弘天地,不达之人,自作挂碍。善恶之事,由人心作,祸福由人,如影追形,向之应声。戒行之德,应之自然,诸天所护,愿不意违,感动十方,与天参德;功德巍巍,众圣嗟叹,难可称量!智士达命,没身不邪,善如佛教,可得度世之道。意思是我们受佛五戒的人都是有福德的人,有什么问题可以问佛陀,佛陀是大觉悟大智慧的人,没有什么不知道的,并且我们有戒德的人各天龙护法没有不敬伏的。我们以戒为师,戒贵则尊,没有不吉祥的,怎么会忌讳不善的行为呢?道法包弘天地,善恶之事都是由人心所造。所以这些东西我们可以作为参考借鉴,而不能纳入主学,我们是佛弟子,要依教奉行,倾听佛陀的教导,以经为师,以戒为师,不学外道,不走外道,做一个合格的佛弟子;你在难以判断和决定之时,观音菩萨示现,点化于你,不让你走歪道,也说明了你宿世与诸佛和观音菩萨的缘分深厚,非同一般;在得到点化后,你能正确地选择自己的道路,是很好的,你修观音法门很好,观音法门殊胜无比,只要你真心坚定不移修持下去,我相信你离彼岸会越来越近。
你谈到有时心不静的时候,是否继续念经,你要依自己的情况而定,如果不是太累的情况下,可以继续收心念经摄受,如若是太累,可以静坐,把气、身、心回归之后再诵;念佛诵经是用心念,用心诵,如果工作太繁重,可以根据情况减少诵经念佛时间,不要执着,依情而定,以清静心去念,这才叫真念。
祝愿你早日到达彼岸!
版权所有:楞严经念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