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念诵网

优婆塞戒经讲录

发布时间:2022-12-21 21:51:52作者:楞严经念诵网

优婆塞戒经讲录

  悬论

  集会品第一

  发菩提心品第二

  悲品第三

  解脱品第四

  三种菩提品第五

  修三十二相业品第六

  发愿品第七

  名义菩萨品第八

  义菩萨心坚固品第九

  自利利他品第十

  自他庄严品第十一

  二庄严品第十二

  摄取品第十三

  受戒品第十四

  净戒品第十五

  息恶品第十六

  供养三宝品第十七

  六波罗蜜品第十八

  杂品第十九

  净三归品第二十

  八戒斋品第二十一

  五戒品第二十二

  尸波罗密品第二十三

  业品第二十四

  羼提波罗蜜品第二十五

  毗梨耶波罗蜜品第二十六

  禅波罗蜜品第二十七

  般若波罗蜜品第二十八

  重示

  悬 论

  优婆塞戒经,即今日开讲之经。在未讲经文之前,先将宣讲此经大意略言之:

  现在流行于人世之佛法,所以开导人生者最为深切,故先就佛法与人生之关系,分别明之。

  甲、人生难得佛法难闻 从佛法出发点言,佛法不独为此地球人类而说,是普为一切而说;所谓普为尽虚空无边世界一切众生之类而说。但现今流传此世界之佛法,则为释迦牟尼在此人类中成佛所说。人类固为众生之一类,而在一切众生中,却具有特殊之意义。盖释迦牟尼佛现身人类中说法,大部分为依人类而施设者,佛谓:“人生难得,佛法难闻”;即言得生为人之不易。以佛法观人类,确有优胜之点。但得到人身者,亦不一定能闻到佛法。如不闻佛法,则不知人生之真价,而一期人生,仍是空过。必要闻到佛法,方知无始以来从业受果,一生一生,生生相续。因有善业,方能得到人身,而人身又复无常。假使在人生中为恶、为善,或发解脱心,或发菩提心,则可转受恶趣、善趣,或阿罗汉、辟支佛,以至菩萨及佛之果报。此由闻到佛法,乃知人生意义之深广,而佛法与人生关系之密切,亦可见矣。

  乙、人道为罪福圣凡枢纽 人为无数众生中之一类。佛法中常分众生为十类,所谓四圣、六凡。四圣为:阿罗汉、辟支佛、菩萨、及佛,此四圣已超脱生死轮转;其犹在生死中轮回者,则为六凡:天、人、阿修罗、地狱、鬼、畜生。在六凡中,人道之上只有天之一道;在人道下则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之四道,即四恶趣,系感受恶业之果报者。阿修罗、意为非天,近似常人所说之所谓神道,彼有天之威福而无天之德,其性好斗,故时亦受苦。此下畜生、即飞禽走兽等类,常人谓为动物者;此为人类能见之众生。尚有人类所不能见者,即所谓幽冥世界之众生,则地狱、饿鬼、两道也。此两道众生,纯受苦报。大致在十类中,人与天两道适居中间。但人、天虽同处中间,天道则以享受福报为胜,其身心之创造能力,则仍不及于人道。在人道中,造恶业则可受多生多劫之罪报,造善业或值遇三宝闻持佛法,则可受多生多劫之福报,且从凡位转超入四圣果位;此唯人道为能之,如余经论中详说。由异生──即六凡──而生起圣道者,唯人中能之,为别道异生所无,以人道能修习布施、持戒、多闻等极多功德,虽天道亦有所不如,此为人道特殊之功能。所以谓人道为转生四圣及其余五凡之枢纽。人生此种意义,唯佛法发挥尽致,非佛法则不能知人生乃有超凡入圣之希望。

  丙、降生人间成佛说法 佛法是释迦牟尼佛降生人间所证所说之法。佛有三身,所谓:法性身,受用身,变化身。佛之法性身与自受用身遍一切处,无相可睹;其所说八相成佛之变化身佛,则为人类等众生所共见之佛。此系最后身菩萨从兜率天上降生人间,出家修道,成佛说法。就此八相成佛言,乃有佛所说法。然此佛法非仅流行于人世,即天宫、海藏、亦均由是而得有佛法化行。因现身成佛,说法度生皆在人间,即可见佛法与人间关系尤切。所以唐裴休长者作圆觉经序云:“诸天正乐,修罗方嗔,鬼神沉幽囚之苦,畜生怀獝狖之悲,其能整心虑趣菩提者,唯人道为能”。故知佛法虽普为众生,而就特殊关系言之,人类为佛法所依,佛法为人类所最需要;所以人生对于佛法,极应研究了解,依以修行也!

  此经、即优婆塞戒经,为众经中之一部,流行之佛典,大概可分为:经、律、论之三藏;复有古德种种著作为杂藏,并之可称为四藏。此经属经藏中之一经。经者、梵语修多罗,乃结集佛所说法以传世者。而此经在佛经中居如何之位置,兹略加以分别。

  甲、五乘共法与大乘不共法 佛法可分三类:一、五乘共法,即人、天、声闻、缘觉、菩萨共法;此五乘共法中,人天善法为出世三乘之基础。二、三乘共法,同为了脱生死超出轮转之法,即声闻之四谛,缘觉之十二因缘。三、大乘不共法,即发菩提心、广度众生、修学六度万行成佛之法。此经在三大类中,以名优婆塞戒故,可为五乘共法;以明发菩提心、修学六度、广度众生故,又可为大乘不共法。所以此经可谓为五乘共法与大乘不共法;因之受持此经之戒者,即为菩萨优婆塞。

  乙、在境行果中特重在行 此经在佛法境、行、果中,以说明何者为主?佛经凡说明诸法性相者,为境;说明持戒、修六度行者,为行;说明佛果福智庄严功德者,为果。诸经中,有特重明境者,有特重明行或果者,有兼重若二若三者。此经重在说明受持戒行,故于境、行、果中为特重在行之经。

  丙、优婆塞戒中心之佛法 以此经在明优婆塞戒,所以为优婆塞戒为中心之佛法。优婆二字为译音,译意有翻为清信者,有翻为近事者,有翻为善宿者;总而言之,可谓清净正信近事佛法之弟子。塞字、亦为译音,意指男性。在家弟子有男性,有女性,此经因为男弟子善生所问起而说,故题为优婆塞戒经。论其性质,亦可题为优婆夷戒经;夷者、女性也,以优婆戒男女无分别故。此经所明佛法,关涉佛所证所说之一切法;但以优婆塞戒为中心,故应以之为线索而贯通之也。由此点观之,自发菩提心至受戒品,为明由能优婆塞戒之人而受戒;自净戒品至般若波罗密 品,为明受优婆塞戒人所应修之行,故名之曰优婆塞戒经。

  丁、在家菩萨中心之佛法 优婆塞戒经,最好题为在家菩萨经。盖观集会品所明:在家之人发菩提心,胜于阿罗汉辟支佛等果。又每品末,皆谓:在家之人发菩提心,种种之难于出家人。是此经虽贯通于一切佛法靡不穷尽,然究以在家菩萨为其中心。而其赞叹在家之人发菩提心,从四天王乃至阿迦尼吒诸天,皆大惊喜,尊得人天之师。又以出家之人不事生产,受人天供养,于布施波罗密反难圆满;故此经乃特为在家菩萨之所宗也。

  首都各界此次发起请本人讲经,原未定何种经典。其决定讲此优婆塞戒经者,乃出于本人之选择,而选讲此经,有关本人在佛法中之意趣,故特提出说明之。

  甲、非研究佛书之学者 有人见本人有许多著述,以为是于佛学有专门研究之学者。其实从事考稽佛学书籍而研究其义理,以造成一专门之学者,亦殊非易易!所以用字比句栉、勾古证今之功夫,将佛书当学问来研究者,并世虽不乏其人,而本人则读书每观大略,不事记诵,不求甚解,但资为自修化他之具。故在吾之志愿趣向上,不在成为学者;其所有著作,亦皆为振兴佛教弘济人群之方便耳。

  乙、不为专承一宗徒裔 在佛法中、自古即有开承一宗者,如中国之天台、贤首等,而宗又分派,则如禅宗之临济、曹洞、沩仰等。此皆是古德以自悟之心得及教化上适应时机而建立。最早在印度有小乘十八派、或二十派之别,嗣后大乘复兴,遂有大小乘对立,大乘复分法性、法相之空有两宗,继之又有真言宗兴起,故宗派对峙,不独在中国为然也。至中国性、相、律、密、各宗,为承传印度之宗派;台、贤、禅、净等宗,则为创立之宗派。日本承中国,复有日莲宗、净土真宗等之开创。各宗至今皆有专承之人,系统甚严,而各自弘扬其本宗之教义。至本人在佛法中之意趣,以为由佛之无上遍正觉所证明之法界性相,为度众生应机设教,则法有多门,故法本一味而方便门则无量无边。佛法本旨既是如此,所以一切菩萨古德所开承之宗派,无非在方便妙用上显其区别,究竟均是趣向于无上大觉海中者。由此,本人于佛法中不为专承一宗而弘传之人。佛之现身人间,应机说法,而听法承传之人,当即不免各有偏胜。故佛所说法,由迦叶、阿难承传之,则成初期小乘;由龙树、马鸣、无著、天亲传弘之,则成中期大乘;由龙智、善无畏、莲华生传承之,则成后期密法。印度佛法,因之即分为三期。至佛灭千二百余年后,佛法在印度,即由衰落而销声匿迹,而转盛行于异地。印度初期佛法,可以传入于锡兰、暹罗、缅甸等地之巴利文系见之,以锡兰为代表;第二期佛法,可以由梵文译传为中国之汉文系见之,再传入于高丽、日本等地,以中国为代表;第三期佛法,可以传入西藏而密法为中心系见之,西藏再传于蒙古、尼泊尔等地,以西藏为代表。此为印度三期分流三系之佛教,流行二千余年之大概。其于诸法性相一味平等之各宗派法门,本可随人根机所宜而修学,藉以通达究竟觉海,则能修之人兴所修之法本无高下。所以本人观察佛法之五乘共法,三乘共法,及大乘不共法,原为一贯,在教理解释上,教法弘提上,随宜施设,不专承一宗以自拘碍。

  丙、无求即时成佛之贪心 佛法,原不拘限以现身此世为立足点,乃普为法界一切众生而发心。盖以佛法观察,一人与一切众生互相关涉,而一世界与无量世界亦相摄相入,如帝网之重重无尽。因此、佛法不是为此一人生与此一世界而起,即此一生、一世亦当体无始无终无边无中;所以发心、修行,应不为空间时间所限,宜普遍平等,超出一切时空而涉入一切时空。于佛法如此理解信行,即能自悟悟他,精进无息,再无庸拘定要即此身成佛。盖成佛亦不过自悟悟他而已!菩萨行满,佛陀果成;但勤耕耘,自能收获,何藉刻期企求?若有拘求,心量自狭,将不免为虚荣心所驱使,为满足此虚荣心而去著相贪求,则反增烦闷,难得自在!佛法为接引一类好夸大之众生,亦曾施设立地成佛,即身成佛等假名,而本人则不因此假名而引起希求即身成佛之贪心。

  丁、为学菩萨发心修行者 前三从消极的反面说,此则从积极的正面言之。本人系以凡夫之人,得闻解佛法信受奉行者。认为五乘共法、三乘共法及大乘不共法,均一贯可达到究竟圆满之觉海;凡从贯通五乘、三乘之大乘教法,发菩提心,修菩萨行者,即是菩萨。愿以凡夫之身学菩萨发心修行,即是本人意趣之所在。盖真发菩提心已,历十信而登初住,由此经十住、十行、十回向、修菩萨行,则为集福智资粮之菩萨。今人每多稍具信行,便尔心高气傲,不知尚未做到发菩提心之少分。照起信论讲,入初发心住以前,尚须十千大劫修习六度行,乃成真正初发心菩萨;然后再经三大无数劫,方能成就无上遍正觉。故本人为一欲学菩萨发真正菩提心而学修六度行者。此经正是教凡夫人学发菩提心、学修菩萨行者,故深合本人之意趣。

  因首都各界发起讲经之机会,本人选讲优婆塞戒经,亦自有其所为之意义,今一言之。

  甲、为建立人间大乘佛教 在佛法与人生之关系一条,已详说佛法与人生有深切之意义;而推究佛法真正本旨,凡所证所说,均为大乘佛法。故欲弘扬佛法,应以人类世间为依据而弘扬大乘佛法。又、惟人生最需要大乘佛法,所以应建立人间大乘佛教。此经可为一切具善根之男人、女人修成在家菩萨之规范;如人皆依据此经去发心修行、自利利他,则人间大乘佛教即由此建立,而此世界人类即可由此大乘佛教之利益,而得享受和平安乐之幸福矣。

  乙、为提倡实践修行 学佛之人中,有为专造成一宗一派之学者,或为成一博学者,因而努力研求。然此虽亦佛法之所需,而佛法之本旨,原从修行成无上觉而证明诸法性相,再由开示诸法性相而导他实践修行,期亦证明诸法性相而成无上正觉,故佛所说法重在实行。如由凡夫众生而发心趣求菩提者,即应从此优婆塞戒经而实践修行;如此经集会品,辨菩萨性非本自有,非依佛有,乃由发心修行因缘而有,尤为此经重行之特色。今为提倡发心学佛人实践修行,故特选此经。

  丙、为从基本之戒学修起 菩萨分为两种:一者、出家,二者、在家。出家人为数甚少,在家人为数甚多;此经系应在家之人而发挥学戒之需要,故最能普及人类。而于戒、定、慧三学,应先修习戒学为基本,所谓由戒生定,依定发慧;戒为定、慧之基,定生后、戒即与之相应而成为定共戒,慧发后、戒即与慧相应而成为道共戒。戒能生定者,以戒具足后,理得心安,内心即常生欢喜安乐,由安而定,依定体验观察而发生智慧,则为无漏圣智。故佛法应从戒学之根本上修起。

  丁、为从普通之六度修去 中国人多有豪迈不羁躐等之习性,不屑从普通者平实做去;又好专取一经之言或一宗之行,标高立胜,对他经他宗辄起水火是非之诤!此经第十八六波罗密品,讲明应从菩萨普行通修之六度修去。并引或者谓不必定有六度,可合为四。或通为一等言而斥破之。盖此虽为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之圆融道理,即一度可摄一切度,一切度可入一度,但根本上必先成立各各波罗密之独殊相,而后方能体会相摄相融之理。故于六度均须普行通修,方可由凡夫人历菩萨位而成佛之平正大道。

  此经之名优婆塞戒经,已于优婆塞戒为中心之一段中说明其大概。此外关于译传所应说明者,分为三段说之:

  甲、昙无谶法师在北凉姑臧译 此说明本经翻译之人及时与地者。一切经皆释尊所说,由弟子结集而成。当时或以文字纪录,或用口语背诵,皆用印度语文之巴利文或梵文等。此经由梵文译为汉文,系由昙无谶法师、在北凉朝之姑臧地方所译。北凉、系在南朝刘宋文帝时代,于现在甘肃地方所成立之一朝。姑臧、即今甘肃凉州,为北凉之首都。此经译在北凉时代沮渠蒙逊玄始十三年至十五年,或至承元元年之五六年间,亦即刘宋文帝元嘉三年或元年至五年之间。翻译者为昙无谶。昙无、即法义,谶、即“礼”义,合云法礼。中印度、即中天竺。法礼法师通达经、律、论三藏,故称为三藏法师。此经为法师到北凉后,在姑臧所译。法礼法师在中国所译,除此经外,尚有涅槃、大集、金光明经等,而古译之菩萨戒本经,亦为法师所译,故师既为涅槃宗之初祖,亦为中土传弘菩萨戒之初祖。与当时之求那跋摩──功德铠──法师较略在前也。法礼法师所译之菩萨戒本,与玄奘法师所译之瑜伽菩萨戒本,原本无异而译文稍减。故达磨迦罗──此云法时──为传声闻戒之首,法礼法师为传菩萨戒之首。以此大师而译此经,可知此经系以大乘法及菩萨戒为结晶;故所明优婆塞戒,即是菩萨优婆塞戒行。

  乙、与此经类似各经之辨别 类似此经者,有中阿含经中优婆塞戒经,为瞿昙僧伽提婆所译;但虽讲五戒,而仍为普通所行五戒。又有优婆塞五戒相经,为求那跋摩法师所译,乃佛因净饭王所问而说,亦为普通之五戒,故皆与此经不同。又有优婆塞五戒威仪经,亦为求那跋摩所译,其实是瑜伽菩萨戒本之异译,与此经名称相近。又有优婆夷净行法门经,亦与此经不同,系佛为最有名之优婆夷鹿母所说。鹿母为大富妇,施构竹林精舍以供养佛,即于大乘优婆塞戒修行者;优婆夷发心修大乘行,亦可依此经也。又、此经系佛因善生之问而说,然善生经有数译本,亦佛为善生长者子所说者。一、后汉安世高译,名佛说尸迦罗越──此云善生──六方礼经。二、西晋支法度译,名佛说善生子经。三、名善生经,在中阿含第三十三。四、亦题善生经,在长阿含中。此四则与此经有关系,然经文均甚少,仅当此优婆塞戒经受戒品中之一部分。如小乘有摩登伽女经,而大乘则有楞严十卷。其善生长者子问佛所说之一小部分经,与此大乘部优婆塞戒经之关系,亦然。

  丙、本经与优婆塞戒本 有单行本题为优婆塞戒经受生品者,即此经之受戒品,内分六重、二十八轻,与梵网经之分为十重、四十八轻,瑜伽菩萨戒本之分为四重、四十三轻者,同可别行为常诵之戒本者。

  释 经

  经题之优婆塞戒义,前已言之。其内容共有七卷,分为二十八品。品即品目,凡文义相类,则收为一品。兹将二十八品经文,依古德分为三分:一、叙启分,即集会一品。二、自发心品至般若品多分,共二十七品,皆为正说分,又称正宗分。三、结成分,即最后两行之文。

  集会品第一

  甲一 叙启分

  乙一 追叙嘉会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只陀林中阿那邠抵精舍,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五百比丘尼,千优婆塞,五百乞儿。

  此为结集人追叙本经有说法者、有听法者、及说听之时与地,谓之五重证信,藉证此经之确实可信,以流传于永久。佛弟子有阿难陀者──义即庆喜──在佛弟子中为多闻第一,记持不忘。佛灭后第一次结集经典时,由五百弟子推举阿难陀结集经藏,优波离结集律藏,大迦叶结集论藏。此经为阿难陀所结集,当结集时,追叙有此嘉会。如是我闻,是叙亲闻。我字、是结集者自称。如是,含义甚深,此中且指本经文义而言,谓如此经义,是我亲从佛说得闻,以证本经非道听途说,凭空杜撰者比。是为亲闻证信。

  一时,系叙说法之时。所以不记明某年某月某日时者,就广远义言,天上人间,年月日时长短不同。就切近者言,世界各国所用历法亦互有差异,不相统一,故不能用某年某月某日时记之,以便行于各地也。复有事一时、理一时之分,所谓机教相扣、说听事毕,谓之事一时;依无分别智契无分别理,理之与智无二无别,谓之理一时。是为说时证信。

  佛、系梵音,具足应言佛陀,或浮屠、浮图。浮图、中国一般人每指塔而言,其实、塔为供佛舍利之所,殆借名以代表佛耶!古时文人,又每以浮图二字称佛出 家弟子,实在出家人为学佛而尚未成就者,不能迳称之为佛;或以出家人为佛弟子之上首,代佛宣扬,亦称之为佛欤!佛陀之本义为觉者,觉为觉悟之觉,与中国之圣字相似。但佛法中阿罗汉、辟支佛及地上菩萨亦可称圣,而佛则为圣中之圣。觉者、谓有觉悟之圣者,譬如有学问之人称为学者,以有觉悟故称之为觉者。但此中觉者,要无丝毫迷惑错谬,究竟圆满者方可当之;所以圣中阿罗汉乃至大菩萨,尚不能谓为觉者,要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无上正遍觉者──方可称为觉者。正、即正而不谬,遍、即遍而不偏。大菩萨虽有正遍觉悟,犹非无上,故须福智两足,乃可称佛。佛本为通称,如东方药师佛,西方弥陀佛,乃至十方诸佛,皆可称为佛。但因此世界只有释迦牟尼佛教法化行,故可单称为佛,别佛则须加别名于其上,如药师佛之类。故此中佛字,即指释迦牟尼佛。但十方诸佛,福智均等,其所证所说无有高下,仅于应机设教上有各种方便之不同,一佛说亦即等一切佛说耳。此为说主证信。

  舍卫国、在中印度。中印度非只舍卫一国,不过舍卫与摩竭陀等国较大耳。舍卫、为译音,其义为礼德,谓礼富道德之国也。只陀林阿那邠坻精舍,即是金刚经中所云祇树给孤独园。只陀、简称为只,是舍卫国太子之名,其义为战胜,因生在其父王战胜时而命名。阿那邠坻、译为善施,即给孤独长者,以其当时给恤孤独之人,故称为善施长者。林为只陀所有,精舍为阿那邠坻所有,故合谓为只陀林阿那邠坻精舍。此处原为只陀太子之地,阿那邠坻长者欲买此地以供养佛,只陀太子戏谓须黄金铺满其地方可,长者供佛心切,复饶有家产,乃倾其所有金以铺此地。只陀太子受其感动,止其铺金,即以此地售与长者,而留树林以自供佛,故谓之只陀林。长者得其园林,构造最精美之房舍以供佛,故谓之阿那邠坻精舍。此中舍卫国为大地名,譬如南京;只陀林阿那邠坻精舍为小地名,譬如逸仙桥中国佛学会。是为说处证信。

  叙与大比丘僧、比丘尼、优婆塞、乞儿者,为同闻证信。此中先叙比丘僧者,出家五众以比丘为首故。比丘、有人望文生义,谓比于孔丘。然比丘为译音,即乞士之义。因出家之人,不独不事生产,且将家财舍尽,常行乞食以资生命,现在锡兰、暹罗、缅甸等地尚是如此。又有乞法以资慧命之义,乞法即求法,谓从佛出家,求学佛法以除烦恼了生死也。比丘本义,不过如此。若引申之,则有怖魔、破恶等义。盖修学正法,破除诸恶,为天魔所恐怖也。僧字、多有错用误认之者,或以僧为出家人之姓,或以僧即是出家之人。但僧为译音,具言应称僧伽,即众也。故僧即出家佛教徒之团体。此团体系依戒律而住;依比丘律而住者,谓之比丘僧;依比丘尼律而住者,亦可谓之比丘尼僧;僧、即出家各类团体之通称,佛经中亦有译为众者。比丘程度不齐,有证圣度生者,有破戒退堕者,复有新学之人,而此中比丘,皆是证阿罗汉果、发菩提心、有大功德智慧者,故谓之大比丘。复是常随从佛者,其数有千二百五十人。尼系译音,比丘尼即比丘之女性者,其数有五百人。比比丘在佛徒中为晚起之事,佛成道后约二三十年,由佛之姨母求出家,方有比丘尼。又优婆塞之义,前日虽曾略说,今日听众中不乏新来者,再约言之:优婆塞为译音,又有译为邬波索迦、邬波塞迦或优蒲塞者,义为近事,能亲近承事三宝故。有处翻为善宿、近宿、清信。中国习称为居士,其实、佛典中居士称通常之人,若佛弟子应称为优婆塞或优婆夷。大概为受过五戒者所称;广义则但归依三宝者亦可称为三归优婆塞夷,受五戒者称为五戒优婆塞夷,受八戒者称为八戒优婆塞夷。此中,其总数有一千人。乞儿、乃普通之乞丐,与前之比丘有乞食、乞法之二义者不同,其数有五百人。此会、僧俗、男女、贫福俱备,全为人众而无他道众生,亦此经特殊之一点,可为本经正为人道而设之证。此种集会追叙,与现代之开会纪录相同:如是我闻,乃纪录人之自署也;继之有会时、有主席、有会地、有会众。如此佛经,证据确凿,无怪流传至今,永久可信也!

  乙二 问启纲宗

  千优婆塞中,有长者子名善生,发问启动佛说,揭示此经之纲宗。

  丙一 本事问答

  丁一 问礼六方

  尔时、会中有长者子名曰善生,白佛言:“世尊!外道六师常演说法,教众生言:若能晨朝敬礼六方,则得增长命之与财。何以故?东方之土属于帝释,有供养者,释提桓因则为护助。南方之土属阎罗王,有供养者,彼阎罗王则为护助。西方之土属婆娄那天,有供养者,彼婆娄那则为护助。北方之土属拘毗罗天,有供养者,彼拘毗罗则为护助。下方之土属于火天,有供养者,火则为护。上方之土属于风天,有供养者,风则为护。世尊!佛法之中,颇有如是六方不耶”?

  长者、为年高德邵,饶有财誉人之尊称;善生年轻,称长者子。在他经中,言其父命终时,嘱令礼拜六方之事甚详。善生归佛法后,因再启问六方之义。因其有善根方生人中,又能不空过此生,增进为善,故曰善生。此时善生虽已归佛,然未详问佛法,故举外道六师当说礼六方义以问。凡非佛法,即为外道。据理,所说所行与一切法实相相应,则为内道;反之,则为外道。在佛世外道有九十六种,六师为其著名之代表,涅槃经曾详言之。第一、富兰那迦叶,富兰那其子,迦叶其姓。立一切法断灭性,无君臣、父子忠孝之道。第二、末伽梨拘赊梨,此云不见道,末伽梨其字,拘赊梨其母名。计众生之苦乐非由因缘,惟自然生。第三、删阇夜毗罗胝子,删阇夜其子,毗罗胝子其母名,此云正胜不作。计不须求道,但经生死劫数自尽苦际,如缕丸转于高山,缕尽自止。第四、阿耆多翅舍钦婆罗,阿耆多翅舍其字,钦波罗即粗衣也。身著弊衣,五热炙身,以苦行为道,谓将长时之苦于短时受尽,即得解脱。第五、迦那鸠陀迦旃延,迦那鸠陀、此云牛领,其字也,迦旃延、此云剪发,姓也。计诸法亦有相亦无相,应物起见,随意而答,谓之邪命外道。第六、尼犍陀若提子,尼犍陀、此云离系,为出家总名,若提、为母名。计苦乐善福悉由前造,非今生行道所能断者,即现在印度之耆那教,徒众甚伙。以上六种外道,均有徒众,亦教化众生,此中亦非六师皆如此说,不过六师中有作如是言者耳。

  增长命财,如所谓添福添寿。外道之人,多随顺世俗之要求,以图其恭敬供养;而在大乘佛法,亦不仅修智慧,尚欲兼修福德以增长财命,为利他之资故。东方之土,土字、训为世界,非泥土之土,即天帝之领土。能为天中之帝,即为帝释,释提桓因、即是能天主之义。阎罗王、为地狱之主,掌管地狱苦报众生。婆娄那、即龙王名,掌治水者。水天之天、可训为神;婆娄那天即水神。拘比罗、义为蛟,乃夜叉神名,非蛟龙之蛟。火天、即火神。风天、即风神。礼彼天或神,彼则为保护救助,此外道礼六方之道理。世尊,为一切世界之所尊敬也,译音为薄伽梵。

  丁二 答修六度

  “善男子!我佛法中亦有六方,所谓六波罗蜜。东方即是檀波罗蜜,何以故?始初出者,为出智慧光因缘故。彼东方者属众生心。若有众生能供养彼檀波罗蜜,则为增长寿命与财。南方即是尸波罗蜜,何以故?尸波罗蜜名之为右。若人供养,亦得增长寿命与财。西方即是羼提波罗蜜,何以故?彼西方者名之为后,一切恶法弃于后故。若有供养,则得增长寿命与财。北方即是毗梨耶波罗蜜,何以故?北方名号胜诸恶法。若人供养,则得增长寿命与财。下方即是禅波罗蜜,何以故?能正观察三恶道故。若人供养,亦得增长命之与财。上方即是般若波罗蜜,何以故?上者即是无上无生故。若有供养,则得增长命之与财。善男子!是六方者,属众生心,非如外道六师所说”。

  佛答六方即六度。所谓正人说邪法,邪法皆成正,佛即六方说为六度,则外道转成佛道矣。波罗蜜系梵音,义为度到彼岸,凡事做到圆满成功,即谓之波罗蜜。六度之义,后当详说,此处只约言之。檀、具言檀那,义即布施,先修布施,可开智慧之光。供养、即修学之义。尸、具言尸罗,义即持戒。右、训为上、为优,能受戒修持则为上为优。羼提、义为忍辱,后者、能忍辱即是将恶法弃之在后。毗梨耶、义即精进,北方能降伏恶法,故号胜诸恶法。禅、即禅定,具言禅那,义为静虑,能静观善恶因果之义。般若、义即智慧,乃无分别之真实智慧,为善法中之最上者,故云无上。以无分别智契证真如,无有生灭,与般若心经所谓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之义相当,故曰无生。六度为众生心中所行,故曰属众生心;非外道所说之六方神也。外道有多神教,有一神教,佛法则证明一切皆属众生之心。

  丙二 决择问答

  丁一 辨能供养之菩萨性

  “如是六方,谁能供养”?“善男子!惟有菩萨乃能供养”。

  前已说如能供养六度,则能敬礼六方,依此义自应引起善生谁能供养如是六方之问。善男子、即称呼善生。佛即答言:如是六方非菩萨不能供养。菩萨、有认作偶像之代名词者,凡木雕或泥塑、金铸神鬼之像,皆呼之为菩萨,实属非是,即以菩萨通称一切神,又或将神、佛混而不分,统称菩萨,亦不妥当!盖鬼神,或为天道,或为阿修罗道、鬼道等,不出六道轮回者。至菩萨,虽在人天中受生,乃已发菩提心,依其发菩提心之念,即已超出三界、二乘之上。因此,不能与未出三界鬼神并称。又、有谓菩者、普也,萨者、济也,菩萨为普济之义者,亦属望文生义。其实,菩萨即菩提萨埵之略称。菩提,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之略,萨埵、为有情众生之义。要之、即发菩提心之有情;人为有情之一类,或近指发菩提心之人,方可称为菩萨。故须发无上心、坚固不可动摇者,乃是菩萨。菩萨乃能敬礼六方,即能修行六度。

  “世尊!以何义故名为菩萨”?佛言:“得菩提故名为菩萨;菩提性故名为菩萨”。“世尊!若言得菩提已名为菩萨者,若未供养彼六方时,云何得名为菩萨耶?若以性故名菩萨者,谁有此性?有此性者则能供养,若无性者,则不能供养!是故如来不应说言:彼六方者,属众生心”!“善男子!非得菩提故名菩萨。何以故?得菩提者,名之为佛,未得菩提乃名菩萨;亦非性故名菩萨也。善男子!一切众生无菩提性,如诸众生无人、天性,师子、虎、狼、狗犬等性;现在世中和合众善业因缘故,得人、天身,和合不善业因缘故得师子等畜生之身。菩萨亦尔,和合众善业因缘故,发菩提心,故名菩萨。若有说言一切众生有菩萨性者,是义不然。何以故?若有性者,则不应修善业因缘供养六方。善男子!若有性者,则无初心及退转心;以无量善业因缘故,发菩提心名菩萨性。

  善生不明以何种义名为菩萨,故而再问菩萨之义。佛即答以:得菩提故名为菩萨,菩提性故名为菩萨。得菩提、是从果上讲,即究竟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是成佛。菩提性、是从因上讲,本来如此、常常如此者,谓之性;本来、则非从学得,常、则不变。譬如有人性故名为人,有男性故名为男,有女性故名为女,以有菩提性故,则名为菩萨。

\

  此两句答,又启善生之疑,故进而再问。此一问,甚为重要,即本经特殊宗旨之所在。善生问意:若言已得菩提者方名为菩萨,则未供养六方之前,尚未得菩提,即不得名为菩萨,又何能供养六方,故有矛盾!若以有菩萨性名为菩萨,是否众生皆有此性?倘非皆有此性,则无性者即不能供养。以此推论,彼六方者即非为众生心!又、若非皆有此性,则自己有无菩提性乃不可知,从而不能决定能否供养六方,岂不徒劳无益!若言众生皆有此性,何以众生不能供养六度?若说有有性、有无性,又将无从知之以决定其能否供养!是故不应说言彼六方者属众生心。因已得菩提故,则不必供养;有菩提性故,亦不可供养,则佛说似不能成立,所以善生大启难问。佛则答言:非得菩提故为菩萨,以得菩提者名之为佛,故以在未得菩提之前方名菩萨,故与前并无冲突。前说得菩提故者,重在其能得也。又言:非以性故名为菩萨,性者、指本有不变而言。又言一切众生本无菩提性,譬如一切众生无人、天、畜生等性,以和合善恶因缘而得人、天、畜生等身。以诸众生能受众多生死,生生死死流转六道,都无一定之性;若有一定之性,则师子永远为师子,人、天永远为人天矣。盖由此生死流转,说无本有不变之性,现在所得之人、天、师子、虎、狼、等身,即为善恶业因缘和合所得之果。例如能修五戒,则得人身;能修十善、不动业,则得天身;如行十不善业,则得师子、虎狼等身。依此道理,菩萨亦然,以和合超出人天而包括人天等善恶因缘,又能发起誓得菩提之心,所以名为菩萨。菩萨所以为菩萨,乃从此和合超出人天、包括人天多数善行而得。若说一切众生有菩萨性者,则不然;本有不变谓之性,以有本有不变之菩萨性,则不必供养六方而能得菩提成佛故。

  善男子若有性者下,结成菩萨性非本有不变心。盖既属本有,则无初心;既属不变,则无退转。以有初心及退转心,证明非一切众生有菩萨性,而为以无量善业因缘发菩提心名菩萨。此上、虽依文加以说明,在未曾研究其他经典者,或能信解无疑,若曾研究过其他经典者,则反生难问矣!盖有一类经内,曾言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有一类经内,言众生分为五种性:有无性者,即是无声闻、缘觉、菩萨等涅槃性;次有定性声闻;定性缘觉;及大乘菩萨种性;又有不定性者,于声闻、缘觉三乘种性不定。今此经言一切众生皆无佛性,与彼诸经如何会通?虽佛法为一贯之理,但说经造论各有特重之点。特重之点,分境、果、行三种说之:境、即宇宙万有──诸法性相,从宇宙一切法平等真如性言,离言说,绝思虑,一切众生均属平等,无二无别,则众生皆有佛性;即无情之一草、一木、山河、大地,亦皆同此佛性。此从境法之性,明皆有佛性者。若从境法之相上言,宇宙万有各有其因,如草木之种子各各不同,则有情众生亦各有本识中一切种之功能差别;由此法相境以观察,即有无性、三乘性、不定性之分也。有经论从果上谈,又有不同:如涅槃经言:“一切众生皆有佛法”。盖从果上观一切法,一切众生皆佛之法身,故皆有以佛为性之义。然法华经彰佛果教之力,可明一切众生皆无佛性。故曰:“佛种从缘起,是故说一乘”。以一切法从众缘生,众生初非有佛性,须有已成佛者大悲教化之殊胜增上缘,乃可令其生起佛性,即顿起佛性;先起声闻、缘觉之性,后被佛化,回发大心起佛之性。此皆依佛之教化为因缘而生起,初皆无性,此法华依菩提果之说也。此经特重在行,已说如前。以重行故,故以能发心修行者为有菩萨性。譬如发罗刹之心,行罗刹之行,即有罗刹之性;发人、天之心,行人、天之行,即有人、天之性;皆以发心修行为准。此经以特重在行,所以能发人、天之心,修行五戒、十善,为有人、天之性;以发菩提之心,修菩萨之行,则有菩萨之性;若能修集无量无漏业,三大劫满则能成佛。此显本经重行之宗旨所在,故菩萨性既不是已得菩提者,又不是本有不变者,须发菩提心,修菩萨行者方有此性,方名菩萨。然此经与法华所说之义,虽属相近,唯法华是从佛果菩提为缘起一面说,故重在果;此经则从众生发菩提心、修菩萨行一面说,故重在行;但其理则相通无滞。此是辨明能供养六方六度之菩萨性;明有此菩萨性者,则名为菩萨。

  丁二 辨明所发生之菩提心

  戊一 明十种能发因

  “善男子!有诸众生受行外道,不乐外典颠倒说故,发菩提心;或有众生住寂静处,内善因缘,发菩提心;或有众生观生死过,发菩提心;或有众生,见恶、闻恶,发菩提心;或有众生深知自身贪欲、嗔恚、愚痴、悭嫉,为呵责故发菩提心;或有众生见诸外道五通神仙,发菩提心;或有众生欲知世间有边无边故,发菩提心;或有众生见闻如来不思议故,发菩提心;或有众生生怜愍故,发菩提心;或有众生爱众生故,发菩提心。

  菩提心之能发因,有十种:一、舍弃外道,由舍邪说而归投正法者。此种人、现时最多,如由同善社、道院、乩坛等信从鬼神教者,以从理论上研究其说难得成立,所说多与事实不符,乃舍却不符事实之邪教邪师,发心归佛、正知正见以修学也。二、为内因善根所启发,以先有善根故。三、观生死流转,六道往返时生时死,无间息时,见生死有无限之过失而发起菩提心故。四、有众生见恶、闻恶,引起悲愍心,欲救拔众生苦恼而发菩提心故。五、有人体会悭是贪之一分,嫉为嗔之一分,此为觉自己与众生,皆须阐明烦恼之根本,故发心对治。六、五通:即天眼、天耳、他心、宿命、神境通;佛菩萨则更有漏尽通,合之则为六通。但佛菩萨虽有六通,非有度众生之必要,则不常显现;外道特重在神通,专以眩耀人心。此为羡慕神通以为降伏外道,乃发菩提心故。七、为求知欲所驱使,现在讲科哲学亦类是;如欲知世界有始无始,有终无终,有中无中,有边无边等,为澈底了知个中道理,故发求无上觉之菩提心。八、为羡慕佛道故。因佛有十号,以观佛有最尊最胜之不思议事,自己亦欲成就佛事故。九、即众生有苦而欲救济,起怜愍心,认为非发菩提心则不能成办。十、欲成就其所亲爱而发心,观众生如父母、兄弟、妻子,亲爱之极,故发心普度。

  戊二 示三种所发心

  “善男子!菩提之心,凡有三种:谓下、中、上。若言众生定有性者,云何说言有三种耶?众生下心能作中心,中心作上,上心作中,中心作下。众生勤修无量善法,故能增上;不勤修故,便退为下。若善修进则名不退,若不修进名之为退。一切时中常为一切无边众生修集善故,名不退转;若不如是,是名退转,如是菩萨则有退心及恐怖心。若一切时中为一切众生修集善法,得不退转,是故我记是人,决定不久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此明三种所发之菩提心,所谓下心能作上中心,中心能作上心,上心能作中心,中心能作下心。此之下上、上下,即增进退转之意。下心即是声闻心,中心即是辟支佛心,上心即是菩萨心。有先发菩提心,后退发声闻、缘觉心者;亦有先发声闻、缘觉心,后发菩提心者。是上中下变动不定,以勤故上进,不勤故不进,且不进则为退,进为不退。要于一切时中常为一切无边众生修集故,方名不退。倘有一念之退心及恐怖心,即为退。若不退转。则佛定可授记,记其经若干时即可成佛。

  戊三 辨发心无定性

  “善男子!三种菩提无有定性;若有定性,已发声闻、缘觉心者,则不能发菩提之心。善男子!譬如众僧无有定性,是三种性亦复如是。若有说言定有性者,是名外道。何以故?诸外道等无因果故,如自在天非因非果。”

  此发明菩提心无有定性。僧众和合无有定性,如僧众原为五六人,今日离去一二人,明日又来二三人,分子不定,时有变动。以喻三种菩提变动如是。若说有定性者,即是外道之见,以佛说诸法因缘生;所谓诸法皆空,亦是明因缘变化之无定性。外道有自在天者,与耶教之创造主宰,体用相同;谓为本有不变,即为非因非果。因是能变者,如谷种生谷则因已变果,自在天既常不变,则为非因非果。然佛法中之平等真如虽亦非因果,但不于因果外有其存在,不过遍于一切因缘生果诸法中之理性;自在外道乃于因果之外,有其本有不变之存在,故为外道。

  丁三 辨菩萨性之因缘生

  “善男子!或有人说菩萨之性,譬如石中定有金性,以巧方便因缘发故,得为金用;菩萨之性亦如是者,是梵志说。何以故?梵志等常言尼拘陀子有尼拘陀树,眼有火石,是故梵志无因无果,因即是果,果即是因。尼拘陀子具足而有尼拘陀树,当知即是梵志因果,是义不然。何以故?因细果粗故。若言眼中定有火者,眼则被烧;眼若被烧,云何能见?眼中有石,石则遮眼;眼若有遮,复云何见?善男子!如梵志说:有即是有,无即永无;无则不生,有不应灭。若言石中有金性者,金不说性,性不说金。善男子!因缘故则有和合,缘和合故本无后有,如梵志言无即永无,是义云何?金合水银,金则灭坏,若言有不应灭,是义云何?若说众生有菩萨性,是名外道,不名佛道。善男子!譬如和合石因缘故而有金用,菩萨之性,亦复如是。众生有思,名为欲心,以如是欲,善业因缘发菩提心,是则名为菩萨性也。善男子!譬如众生先无菩提后乃方有,性亦如是先无后有,是故不可说言定有。”

  此处再辨因缘生。石中有金性,是梵志所说,即因中有果说。尼拘陀树、即菩提树,此树甚大,略与广东榕树相似。此树之子甚小,小子内有大树,亦即因中有果。人眼患病,或觉烧疼,或觉有星障。彼谓眼中本有火与石,烧即是火,障即是石,亦即因中有果。若谓好眼已有火石,尼拘陀子已有尼拘陀树,所以因即是果,此与事实相违!子小树大,是因细果粗,如何子即是树?又若眼好时即有火者,何以眼不被烧?眼好时即有石者,何以眼不被遮?彼执有定性,故说有即永有,无即永无,此近数论派所说。如此则无生灭,无生、则与因缘和合本无后有之事实相违,无灭、则与金合水银金即灭坏之事实相违。且既已有金,则不必说性;既说是性,不能说即是金。如矿石不能作金用,以非金故。梵志之说与理相背,是故若说众生定有菩萨性者,则为外道;以有善业因缘和合始有菩萨性故。欲心、即愿欲之心。发菩提心,即发菩提之愿。欲、即志愿得菩提之心,以此即名为菩萨心故。不可谓众生定有菩萨性,要成佛方得名菩提,要发心方名有菩萨性。虽无有决定性,若一发欲得菩提之心,则无论男女长幼,即皆为有菩提心之菩萨。

  丙三 揭示纲宗

  丁一 彰一切菩萨之义类

  “善男子!求大智慧,故名菩萨;欲知一切法真实故,大庄严故,心坚固故,多度众生故,不惜身命故,是名菩萨修行大乘。善男子!菩萨有二种:一者、退转,二者、不退。已修三十二相业者,名不退转;若未能修,是名退转。复有二种:一者、出家,二者、在家。出家菩萨奉持八重,具足清净,是名不退;在家菩萨奉持六重,具足清净,亦名不退。”

  大智慧、即大觉,亦即佛智。由觉慧相应而得之──一切智、一切种智、自然智──广大普遍之觉慧,欲求如此智者,为菩萨;此总明菩萨之义。次别明菩萨之义为五:一、欲知宇宙一切法之究竟真实,此亦求智之动机。何故求智?此为发菩提心品之纲领。大概世人求学问事业,都不外乎求安乐、免苦恼,及求知识得智慧之二种,世人一切欲望不外此二。此中对宇宙万有、法界诸法之求知,即最高无上之求知欲,因此可成一切智故。如法华经言:“诸法实相,唯佛与佛乃能究尽了知”。二、大庄严,为此后自他庄严二庄严品之纲领,即福智两足尊之谓。二、心坚固,以志向绝对,住持趣向,发心修行,不免遭遇困难;要心志坚固,才能胜彼私欲。欲坚固,则须受戒,所以有受戒品文。四、多度众生、为六波罗蜜品、三十二相业品之纲领;种种菩萨,皆为度生。五、不惜身命,菩萨为度生而受身,众生为烦恼牵引而受身,菩萨为度众生入生死海,具足福智庄严,施舍资财;既为度生受身,则如手足头目等皆可施舍,无悭惜心。命、即命根,亦皆可为度生而施舍。盖菩萨真能照见五蕴皆空,即人我已尽,得生忍智,依摩诃般若而度生,以身命与资财及无畏等无差异。上来明为求智慧等而发心,既发心、更须修行,是为菩萨定义。要具五义,方为菩萨。菩萨大乘、如车中之火车,能载多数人至目的地。此下、明菩萨之种类。二种菩萨,以退不退分。在真发心以前,不名有退无退;既发心已,于十信中六信名信不退;初住名发心不退,此要圆具十信,才到发心不退;第七住为位不退,修菩萨行至第七住方不退,故发心在因中修行,于第六住尚有退转;到初地方证真理,证真能不退,故名为证不退;第八地则为念不退,以其念念任运增进,真智现前故,七地以前则尚起俱生烦恼。有说到三劫行满,方修三十二相。或说:从初发心住已修三十二相业,即是初住。至三十二相业,下面专有一品说明。前明退不退二种,下明出家在家二种,即以持戒坚固与否明退不退,足证此经重在戒行。此中八重、六重,为轻重之重,其重者犯则不可悔,犯则失戒体,可悔则轻。比丘戒四重,瑜伽菩萨戒亦四重。八重:即以比丘四重──杀、盗、淫、妄,与菩萨四重──自赞毁他、悭不施法、嗔不受悔、说相似法,合为出家八重。以此八重完全修持无犯,可名不退。在家六重:此经受戒品所明之六重、二十八轻,即在家菩萨之戒,至下受戒品时详言之。亦要完全不犯,方为不退。足见此经重持戒以示宗旨之所在。

  丁二 显在家菩萨之殊胜

  “善男子!外道断欲所得福德,胜于欲界一切众生所有福德;须陀洹人胜于一切外道异见;斯陀含人胜于一切须陀洹果;阿那含人胜于一切斯陀含果;阿罗汉人胜于一切阿那含果;辟支佛人胜于一切阿罗汉果;在家之人发菩提心,胜于一切辟支佛果。出家之人发菩提心,此不为难,在家之人发菩提心,是乃名为不可思议。何以故?在家之人多恶因缘所缠绕故。在家之人发菩提心时,从四天王乃至阿迦尼吒诸天,皆大惊喜,作如是言:我今已得人天之师”!

  此以比较而显殊胜。善男子以下,皆以比例而说。外道亦能修世间四禅、八定,能断五欲,能超欲界诸天。须陀洹、即小乘声闻初果,由闻佛所说法,修行解脱;声闻四果,此为第一。义为预流,即初入圣人之流类。已胜一切外道,超过非想非非想天,证人空无我见,见所断惑皆已断竟。非真实见为异见。斯陀含人为声闻第二果,义为一来,谓于人间一往来也。阿那含为声闻第三果,义为不还,即生色界五不还天,不还人间即可证阿罗汉果。阿罗汉、依法华有十九种义,根本义为无生。辟支佛人,义为独觉或缘觉,以从十二因缘得觉,谓之缘觉;以不闻佛说法而自觉,又谓之独觉;其智慧超过阿罗汉果。上来不专讲在家,此下特讲在家。在家人若能真发菩提心,不仅胜过外道,乃至辟支佛均超过之。就此可见发菩提心之尊贵,不要自贬去供养外道鬼神。从前有一罗汉,以他心通见跟随背后负著包袱之小沙弥忽发菩提心,罗汉应时知其发心,即将包袱取来自负,让沙弥前行。沙弥忽想起菩萨行之难行,有退心,罗汉即将包袱交还,仍令沙弥背负后随。沙弥问:何缘如此?罗汉为说:发菩提心即超越阿罗汉,一有退转即不及阿罗汉。

  出家之人以下,言在家发心之难。出家人舍离五欲,无恶缘缠绕,清净易进;在家之人,于五欲之中能发菩提心,真不可思议,以其有许多恶浊因缘故。四天王天为第一天,阿迦尼吒天是色究竟天,共有二十四天,皆生惊异欢喜,以其于恶因缘中能发菩提心,当为人天师表,即与佛无异故。由持戒清净,宗旨在重行,尤重在家菩萨行故,特在此品显其殊胜,故可谓在家菩萨经。已显全经纲宗,以下各品,于纲宗内详明其义而已。

  甲二 正说分

  乙一 明能行六度之菩萨

  丙一 广说修成菩萨之行丁一 策发心愿

  戊一 策发总心

  己一 明发心相

  现讲发菩提心品,即明发心义相。发菩提心,此心上已说明发求菩提或求佛果之愿欲,对佛果起求得之心,可谓发愿欲心或誓愿心,即对菩提愿欲之心;到初住成胜解;由十住到十回向,欲、胜解、念具足;到四加行得定;入初地得无漏智,方是真正菩萨。其初发心之实质,即愿欲。

  发菩提心品第二

  庚一 善生问

  善生言:“世尊!众生云何发菩提心”?

  云何、即为何因、何以、何方法之意,发起以下第二段世尊之所说。

  庚二 世尊说辛一 分别广说

  壬一 信解发菩提心

  “善男子!为二事故发菩提心:一者、增长寿命,二者、增长财物。复有二事:一者、为不断绝菩萨种姓,二者、为断众生罪苦烦恼。复有二事:一者、自观无量世中受大苦恼,不得利益;二者、虽有无量恒沙诸佛,悉皆不能度脱我身,我当自度。复有二事:一者、作诸善业,二者、作已不失。复有二事:一者、为胜一切人天果报,二者、为胜一切二乘果报。复有二事:一者、为求菩提道受大苦恼;二者、为得无量大利益事。复有二事:一者、过去、未来恒沙诸佛皆如我身,二者、深观菩提是可得法,是故发心。复有二事:一者、观六住人虽有转心,犹胜一切声闻、缘觉;二者、勤心求索无上果故。复有二事:一者、欲令一切众生悉得解脱,二者、欲令众生解脱、胜于外道等所得果报。复有二事:一者、不舍一切众生,二者、舍离一切烦恼。复有二事:一者、为断众生现在苦恼,二者、为遮众生未来苦恼。复有二事:一者、为断智慧障碍,二者、为断众生身障。

  信解发菩提心有十二种二事,凡此皆是最初外凡发心,未到十信位,是由外凡进入十信位之发心。先说之二事,就平常人说,即长命富贵、多福多寿。虽是平常人所求,然亦至佛乃为具足福寿者。又二:一、为不断绝菩萨行,二、为断众生种种罪苦烦恼。又二:一、以三世因果已明,认为造业受苦而不得利;二、以无量恒沙诸佛皆不能度脱己身。又二:为济世利人广作善业,但人由求知求经验至能作善,忽已衰老而死,故常作已而失,发菩提心乃不失之。又二:胜一切义如前已说。又二:一、为不惜受大苦恼,苦不立坚固志愿不成;二、为得无限量利益,一切世界之利益,得已易失,惟发心后不失。又二:一、过去、未来诸佛未发心修行时,亦与我同;二、如不可得,即是妄想,既是可得,当立志求之。又二:一、七住不退,六住以前有退转,犹胜缘觉;二、发心勤求,亦须立愿。又二:欲令众生解脱胜于外道解脱,亦须立愿。又二:菩萨以大悲度一切众生,众生无尽,故须不舍;自断烦恼,方能度他。又二:为遮众生现在未来苦恼,故须立愿,以众生无知,菩萨能以智悲断遮之。又二:智慧障碍即所知障,佛智被无明无知所障;众生身报障,由烦恼业所招故,即烦恼障。欲断此二,故发菩提愿。

  壬二 修习发菩提心

  “善男子!发菩提心有五事:一者、亲近善友,二者、断嗔恚心,三者、随师教诲,四者、生怜愍心,五者、勤修精进。复有五事:一者、不见他过,二者、虽见他过而心不悔,三者、得善法已不生憍慢,四者、见他善业不生妒心,五者、观诸众生如一子想。”

  此即以修习两种五事、发菩提心。此由学习发心,为十信位菩萨。为要长成菩萨心故,须修:一、亲近善友,佛、菩萨等皆是善友。二、断嗔恚心。三、顺师教诲。四、对众生生怜愍心。五、勤修精进。又有五事:一、观他人须从好处看,不观其过。二、菩萨虽方便为人,而难使离过,仍不厌悔。三、发心修行,若得善法或好境界,或得禅定清净,或得好称誉等,若生憍慢,则如好食中放毒药,成为有漏之善。四、一生嫉心,则成有漏。五、有二子,或生偏心,若只一子,决无异心。前来犹非真实发心,不过由信解以修习发心而已。

  壬三 真正发菩提心

  “善男子!有智之人发菩提心已,即能破坏恶业等果如须弥山。有智之人,为三事故发菩提心:一者、见恶世中五浊众生,二者、见于如来有不可思议神通道力,三者、闻佛如来八种妙声。复有二事:一者、了了自知己身有苦,二者、知众生苦如已受苦,为断彼苦,如己无异。”

  此以三事、二事说。有胜解之智者,其发心乃为真发心,即能破恶如须弥山。须弥山、即妙高山,此界最高之山也。有智之人,以三事故发心:一、以大悲心,观众生在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之五浊中,欲为救度,然非有无上菩提不可;此一、为下度众生。二、见佛神力,欲得佛果事;三、闻佛法音,故欲成佛;此二、为上求佛道。八梵音:一、转好,二、柔转,三、和适,四、尊慧,五、不妄,六、深造,七、不误,八、不竭。此三为内由悲智,外藉教法之胜缘以发心也。又二:了了自知,知最深切苦,即声闻苦谛,所谓三苦、八苦;此一是三乘共法。二、即大乘不共法,以有同体大悲心故。第一句通发三乘心,第二句惟发大乘菩提心。

  辛二 揭示正宗

  “善男子!若有人能发菩提心,当知是人能礼六方增长命、财,不如外道之所宣说”。

  若能发心,即成菩萨,即能增长命之与财,亦即增长功德法财;可度众生,可成佛道,即揭示正宗之别于外道。

  悲品第三

  先明大悲生因,即悲品,后明解脱,即解脱品。

  己二 辨发心因

  庚一 大悲生因

  辛一 问答发因

  壬一 通问发因

  善生言:“世尊!彼六师等不说因果,如来所说因,有二种:一者、生因,二者、了因。如佛初说发菩提心,为是生因、是了因耶”?

  悲、即慈悲之悲,悲天悯人之悲,亦即哀怜之心,是为悲义;须依一切众生所发。又须了知众生性空,方谓大悲,非仅对自已亲爱者所起悲痛之谓。但悲有浅深,不到佛果,则悲起皆待缘;一到佛果,则悲不必由缘而起,即是同体无缘大悲。在此品中,明应如何发起悲心,进而起菩提心。

  发即是发见、或发生,发见、在科学上亦谓发明,不过发生是生因,发见是了因。此段文即通问发因。此文即善生问佛义,六师在前第一品已讲过。外道因果不得成立,虽说因果,等于不说,即六师说因果之理,不能通达。如来、亦即佛陀尊称之一。生因、即能产果者。了因、即明了因;如屋内电灯之光一照,则室内各物皆现,室内各物并非灯光所生,不过因光发现而已。前两品皆言发菩提心,究竟发心之发,是发生、抑发见耶?

  壬二 广答因义

  癸一 泛说多种因相

  “善男子!我为众生或说一因,或说二因,或说三因,或说四因,或说五因,或说六、七、至十二因。言一因者,即生因也。言二因者,生因、了因。言三因者,烦恼、业、器。言四因者,所为四大。言五因者,未来五支。言六因者,如契经中所说六因。言七因者,如法华说。言八因者,现在八支。言九因者,如大城经说。言十因者,如为摩男优婆塞说。十一因者,如智印说。十二因者,如十二因缘。善男子!一切有漏法无量无边因,一切无漏法无量无边因,有智之人欲尽知故,发菩提心;是故如来名一切智。”

  善男子者,呼善生而答之也。十二因以上,有说十五依处,二十四因,乃至无量因者。十二因、就是普通所讲十二因缘也。一因:为生因之因,因所生者为果,能生果者为因。二因:在涅槃经中常说为生因、了因。三因者:烦恼与业为内因,器即器世界为外因。有根生为正报,此中正指为因之业报。四因:为四大,即地、水、火、风,亦即内身外器皆地、水、火、风所成。又通常四缘,即因缘、等无间缘、所缘缘、及增上缘,亦为四因。五因:未来五支,即十二因缘中之爱、取、有、生、老死。六因:为众多契经所说。梵文修多罗,修婄路,华语契经,为众经之通名;因佛说法契理契机,故具言契经。不契理、则不能切合真理;不契机、则不能化度众生。六因:在大小乘论皆说之:一、能作因,二、俱有因,三、同类因,四、相应因,五、遍行因,六、异熟因。七因者:法华经并无明白说七因之文,不过在方便品内有十如是,除后二──果报及本末──其前即为七因。八因者:即十二因缘中现在八支,所谓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九因者:出大城喻经。十因者:摩男优婆塞、为佛之弟,即须承王位欲出家未能者。此二经,待考。大乘论中有明十种因者,即一、随说因,二、观待因,三、牵引因,四、生起因,五、摄受因,六、引发因,七、定异因,八、同事因,九、相违因,十、不相违因。前六因、俱舍论详说之;十因、瑜伽师地论论之亦详。十一因者:在汉文智印经不可考,但说有七因发菩提心:一、如佛菩萨发菩提心,二、正法将灭为护持故发菩提心,三、见诸众生众苦所逼起大悲念发菩提心,四、菩萨教余众生发菩提心,五、布施发心,六、因他发菩提心而发心,七,见如来相好庄严与闻佛教而发心;或汉译简略故。十二因:即十二因缘,所谓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以其展转为因,故名为十二因。有漏、如壸漏则茶尽,屋漏则水滴。无漏之法,分别说其因则为数无量无边,如说六波罗蜜,八万四千波罗蜜,无量数波罗蜜;有漏之法亦然。有智之人,为欲尽知有无漏一切因,故发菩提心。佛以悉知一切法无量无边因,故称为一切智者。

  癸二 正辨悲是生因

  “善男子!一切众生发菩提心,或有生因,或有了因,或有生因、了因。汝今当知:夫生因者,即是大悲;因是悲故,便能发心,是故悲心为生因也”。

  发菩提心或有生因,或有了因,或有生因、了因。生因者,即是大悲;无上菩提心非有大悲则不能发。不欲了脱生死,亦不能发菩提心。然小乘虽欲了脱生死,但无大悲,亦不能谓为发无上菩提之心。故修发菩提心,要从大悲修起。如谷播种,无种则谷不生,发菩提心亦然,无大悲则菩提心不生。”

  辛二 问答修悲

  壬一 善生问修悲法

  “世尊!云何而得修于悲心”?

  此即善生问如何而得修悲。

  壬二 如来说修悲相

  癸一 三十六因明生悲

  “善男子!智者深见一切众生沉没生死苦恼大海,为欲拔济,是故生悲。又见众生未有十力、四无所畏、大悲、三念,我当云何令彼具足,是故生悲。又见众生虽多怨毒,亦作亲想,是故生悲。又见众生迷于正路,无有示导,是故生悲。又见众生卧五欲泥而不能出,犹故放逸,是故生悲。又见众生常为财物、妻子缠缚,不能舍离,是故生悲。又见众生以色命故而生憍慢,是故生悲。又见众生为恶知识之所诳惑,故生亲想,如六师等,是故生悲。又见众生堕生有界,受诸苦恼,犹故乐著,是故生悲。又见众生造身、口、意不善恶业,多受苦果,犹故乐著,是故生悲。又见众生渴求五欲,如渴饮碱水,是故生悲。又见众生虽欲求乐,不退乐因,虽不乐苦,喜造苦因,欲受天乐,不具足戒,是故生悲。又见众生于无我我所生我我所想,是故生悲。又见众生无定有性,流转五有,是故生悲。又见众生畏生老死,而更造作生老死业,是故生悲。又见众生受身心苦而更造业,是故生悲。又见众生爱别离苦而不断爱,是故生悲,又见众生处无明闇,不知炽然智慧灯明,是故生悲。又见众生为烦恼火之所烧然,而不能求三昧定水,是故生悲。又见众生为五欲乐造无量恶,是故生悲。又见众生知五欲苦,求之不息,譬如饥者食于毒饭,是故生悲。又见众生处在恶世,遭值虐王,多受苦恼,犹故放逸,是故生悲。又见众生流转八苦,不知断除如是苦因,是故生悲。又见众生饥渴、寒热,不得自在,是故生悲。又见众生毁犯禁戒,当受地狱、饿鬼、畜生,是故生悲。又见众生色力、寿命、安隐、辩才、不得自在,是故生悲。又见众生诸根不具,是故生悲。又见众生生于边地,不修善法,是故生悲。又见众生处饥馑世,身体羸瘦,互相劫夺,是故生悲。又见众生处刀兵劫,更相残害,恶心增盛,当受无量苦报之果,是故生悲。又见众生值佛出世,闻说甘露净法不能受持,是故生悲。又见众生信邪恶友,终不追从善知识教,是故生悲。又见众生多有财宝,不能舍施,是故生悲。又见众生耕田种作,商贾贩卖,一切皆苦,是故生悲。又见众生父母、兄弟、妻子、奴婢、眷属、宗室、不相爱念,是故生悲。善男子!有智之人,应观非想非非想处所有定乐,如地狱苦,一切众生等共有之,是故生悲。”

  此即佛以三十六因明生悲。若佛大悲,须了众生性空。三十六因者:一、深见众生沉没苦海、欲拔救故。二、见众生无十力、四无所畏、大悲之三念,欲彼具足故。广说还有十八不共法、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等,亦是见贤思齐之意。一、即怨亲平等无分别故。四、见众生无有开示指导,欲示导故。五、见诸众生沉耽五欲,──即财、色、名、食、睡──而又放逸,欲救济故。六、见众生等为财物所束缚而造恶,欲令舍离故。七、见众生以色力健美、寿命延长而生骄慢,欲令悔改故。八、恶知识、即恶友,诳惑、即故意颠倒是非,伪似亲爱,如六师外道,欲令众生远离故。九、苦略有三:即苦苦、行苦、坏苦,欲令众生知苦断苦故。十、身三:杀、盗、淫、口四:妄言、绮语、两舌、恶口。意三:贪、嗔、痴之十恶,欲令断绝故。十一、渴求财、色、名、食、睡之五欲,愈求愈苦,欲令悔改故。十二、不乐苦而反造苦因,欲求乐而不造乐因,欲令离此倒行故。十三、我所、即我所有,所有、即法律上所有权义,非但我所有空,四大皆空,五蕴非有,何处去觅我?众生不知,欲令知故。十四、有,有三有、五有、二十五有等之别,五有、即五道,谓人、天、地狱、饿鬼、畜生、之五趣,欲令超出此流转故。十五、畏而又造,愚而不知,欲令知故。十六、多有因身心疾病等而更造杀生业者,欲令悔改故。十七、断别离苦,先得断爱,欲令断故。十八、除无明黑闇,须要智慧光明,欲令炽然光明故。十九、除却烦恼火,须用三昧水,三昧即定,所谓心静自然凉,欲令得此故。二十、五欲本非乐,欲令勿以此造恶故。廿一、又有明知五欲之苦,而仍求之不息,欲令心息故。廿二、遇暴王不知求避而放逸,欲令悔改故。廿三、八苦即生、老、病、死、求不得、怨憎会、爱别离、五阴炽盛,欲令断除故。廿四、饥渴、寒热,欲令自在故。廿五、众生不自见毁戒得苦报,欲令悔改故。廿六、色力即健康,寿命即命根长久安乐,均不能自在者,欲令自在故。廿七、诸根不具,为恶业所感,欲自悔改故。廿八、边地、即无佛法教化之地,欲令得佛法教化故。廿九、如现世互相抢夺之匪,皆因饥馑羸瘦,欲令免除故。三十、世界大战,更相残害,当受无量之苦,欲令免除故。在此时、如各国人皆想弭战争,求和平,即可从此生悲发心而实现和平。卅一、虽闻佛说法,每不能受持,欲令其改变故。卅二、从邪弃正,必受大苦,欲令反其道故。卅三、有宝不施,由此造恶,欲令悔改故。卅四、农工商苦,欲令解除故。卅五、不相爱亦恶业所感,欲令改悔故。卅六、总言一句,三界皆苦,而生非想非非想天,寿命经八万大劫,然以佛法观之,将来还有堕落地狱之苦,以在轮回中故;一切众生亦莫不然。前三十五为分别言之,此第三十六为总括说也。因见众生有此种种之苦,所以生悲。

  癸二 别以四因明大悲

  “善男子!未得道时,作如是观,是名为悲;若得道已,即名大悲。何以故?未得道时,虽作是观,观皆有边,众生亦尔;既得道已,观及众生皆悉无边,是故得名为大悲也。未得道时,悲心动转,是故名悲;既得道已,无有动转,故名大悲。未得道时,未能救济诸众生故,故名为悲;既得道已,能大救济,故名大悲。未得道时,不共慧行,是故名悲;既得道已,与慧共行,故名大悲。”

  要证生空,即人我空,或生、法──人我、法我──空之智,如声闻须陀洹果以上,或辟支佛以及初地菩萨,方谓之得道。若就广义言,初住发菩提心之胜解行地,亦可谓得道。得道之后,法法无边,以得生法空其智无边故,观众生亦无边,故名大悲。又生法空智,一切平等,虽与众生种种苦相应而智不动,常常如此,故名大悲。未得道时则否,故只名悲。又从功用上讲,以普救与否及与慧共行与否,为悲与大悲分别之标准。此以四种相显明大悲。

  壬三 结示修悲利益

  癸一 总明修悲菩萨益

  “善男子!智者修悲,虽未能断众生苦恼,已有无量大利益事。善男子!六波罗蜜皆以悲心而作生因。”

  与众生相亲相爱而无怨对,故有无量利益。

  癸二 别显在家菩萨益

  “善男子!菩萨有二种:一者、出家,二者、在家。出家修悲,是不为难,在家修悲,是乃为难。何以故?在家之人多有恶因缘故。善男子!在家之人若不修悲,则不能得优婆塞戒,若修悲已,即便获得。善男子!出家之人,唯能具足五波罗蜜,不能具足檀波罗蜜,在家之人则能具足。何以故?一切时中一切施故。是故在家应先修悲,若修悲已,当知是人能具戒、忍、进、定、智慧。若修悲心,难施能施,难忍能忍,难作能作,以是义故,一切善法悲为根本。”

  在家之人,为一身、一家之计,以恶缘多故,不易修悲。但得优婆塞戒与否,必以能修悲与否为断,即以修悲为戒体故。真能发心之在家人,多能乐善好施。出家之人,以法施为多而难行财施,在家之人,两施俱能具足。然行施先应修悲,所谓慈悲为本,方便为门,故在家菩萨应注意修悲。非然者,则贪、嗔易起,而动辄作恶矣。大乘智慧,无悲则不能起,无悲之智,不过口头上,书本上之智慧而已,离开口头、书本则无智慧。

  癸三 结成修悲广大益

  “善男子!若人能修如是悲心,当知是人能坏恶业如须弥山,不久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人所作少许善业,所获果报如须弥山。”

  悲心如火,恶业如薪,有火可烧薪尽,有悲可灭恶尽,故不久可成正觉。

  解脱品第四

  庚二 解脱了因

  解脱、即是涅槃,大涅槃经说三德,解脱其一也。从果上说,三乘之果皆名解脱。又有经说三解脱门,谓空、无相、无愿。又有八解脱定,即依修八种定而得名。又华严经。善财童子参五十三善知识,各言得一解脱门。亦有以胜解名解脱者。此中解脱品之解脱,亦指三乘胜解,及依胜解所成定慧,即能得解脱之门名解脱,故属了因。

  辛一 承前起说

  “善男子!若善男子、善女人有修悲者,当知是人得一法体,谓解脱分”。

  此即佛承前悲品文起说也。若有善根之男子、女人能修悲心者,能得一种法体,即从身、口、意修悲所得解脱分。分者、支分义,又因分义。此解脱在真见道,谓无漏智;在真见道前,为加行慧及胜解慧,对解脱果,名解脱分。若能照悲品修悲,则可得此解脱分。

  辛二 问答推明

  壬一 问得体义

  善生言:“世尊!所言体者,云何为体”?“善男子!谓身、口、意;是身、口、意从方便得,方便有二:一者、耳闻,二者、思惟。复有三种:一者、惠施,二者、持戒,三者、多闻”。

  善生问佛:所言体者,以何种法为体?佛答以身、口、意。修三十二相品中明业体,亦即以身、口、意业为体。此解脱分法体之身、口、意,从方便得。方便、有处是指善巧权巧,亦多有指预备工夫者,与“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之利器义同;此中亦指预备工夫。解脱分法体,如因受戒作羯磨──受戒作法──而得戒体。此中解脱分法体,从身、口、意得,亦复如是。闻、即闻慧,思、即思慧,此中之体,由闻所成即闻慧,由思所成即思慧,又有由修所成者为修慧;要得解脱法体,须有闻思之慧。又分三种者,谓施、戒、多闻。惠施有三:见有苦而施为大悲施;为报恩而供养为报恩施;供养有德者,如供佛、菩萨、及师长三宝,为尊敬施;此三皆能生解脱之慧。又因持戒可生解脱之慧。多闻佛教经典,尤可得生解脱之慧。此中智慧谓之了因,以此种种智慧,了知佛法、众生法,而为发起菩提心之因故。

  壬二 问方便得

  癸一 辨得不得

  善生言:“世尊!如佛所说从三方便得解脱分;是三方便有定数不”?“不也。善男子!何以故?有人虽于无量世中以无量财施无量人,亦不能得解脱分法;有人于一时中以一把麦施一乞儿,能得如是解脱分法。有人乃于无量佛所受持禁戒,亦不能持读诵十二部经,亦不能得解脱分法,有人唯读一四句偈,而能获得解脱分法。何以故?一切众生心不同故。善男子!若人不能一心观察生死过咎、涅槃安乐,如是之人,虽复惠施、持戒、多闻,终不能得解脱分法。若能厌患生死过咎、深见涅槃功德安乐,如是之人,虽复少施、少戒、少闻,即能获得解脱分法。”

  善生问:具足几多惠施、持戒、多闻,即能得此解脱分之法体?佛答:不必定数。或有以多施而不能得者,或有以少施而能得者。一把麦、即一团之面食。八戒、即八关斋戒:一、不杀,二、不盗,三、不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六、身不涂饰香鬘,七、不坐高广大床,八、不歌舞观听,是为八戒;不过午食,是为一斋。又有以多持戒而不得,以少持戒而得者。又有以无量多闻而不得,以持一四句偈而得者。十二部、即十二部分、十二部类之义。十二部者:一、契经,二、重颂,三、讽诵,四、因缘,五、本事,六、本生,七、未曾有,八、譬喻,九、论议,十、自说,十一、方广,十二、授记。有说小乘只有九部,大乘为十二部者;有说小乘为十一部,大乘加方广为十二部;以说大小乘皆具十二部者,为善。偈、即伽陀,或四字一句,或五字、七字一句,每句字数均整,以四句为一偈。得解脱分与否,不以多少为准,而以用心不同为分别。有仅以修人天福报用心者,有以求解脱生死用心者。求人天福者,虽多施、多戒、多闻亦不得解脱分;求了生死者,虽少闻、少施、少戒亦得解脱分。解脱分、即能得涅槃之因。涅槃者、即真解脱果。知生死过患欲解脱,知涅槃安乐而趣求,故得解脱分也。涅槃、有翻为灭,或灭度,或寂灭。或圆寂者,以一切功德圆满,一切过患寂灭为义。三界之中,六道皆无此安乐,惟解脱生死才有此安乐。所以平常修心之人,以存心为最要。一切功德如回向人天福报,即不得解脱分;如回向无上菩提,即得解脱分。即念佛、坐禅人,虽已得定,若不回向菩提,未发真无漏慧,亦不过得世间四禅、四定而已。

  癸二 得解脱时

  “善男子!得是法者,于三时中:佛出世时,缘觉出时,若无是二、阿迦尼吒天说解脱时,是人闻已得解脱分。善男子!我于往昔初发心时,都不见佛及辟支佛,闻净居天说解脱法,我时闻已,即便发心。”

  此佛言得解脱之时。凡佛住世及佛法流行尚有经典存在于世时,即为佛出世时。无佛经教时,即缘觉出时。缘觉虽不度生,而其神通威仪亦可起人信仰而发出世之心。阿迦尼吒天,即五不还天之色究竟天,皆证声闻三果或位登大菩萨者生在其中。净居天、为五不还天别名。即释尊在作悉达太子时,出城所遇沙门为说解脱法,亦即净居天所化,此即以本生事来证明者。

  癸三 得解脱人

  “善男子!如是之法,非欲界天之所能得,何以故?以放逸故。亦非色天之所能得,何以故?无三方便故。亦非无色天之所能得,何以故?无身、口故。是法体者,是身、口、意。郁单曰人亦所不得,何以故?无三方便故。是解脱分,三人能得:所谓声闻、缘觉、菩萨。众生若遇善知识者,转声闻解脱得缘觉解脱,转缘觉解脱得菩萨解脱;菩萨所得解脱分法,不可退转,不可失坏”。

  此说惟以人趣为能得真见道。欲界天享欲乐,无三方便,即无施、戒、多闻。无色界无身、无口,而得解脱分应以身、口、意三为体,无色界缺二故不能得。郁单曰或译郁单越,即北俱卢洲。此地福报最胜,故无贫富之分,无寿夭之别,本无惠施、持戒、多闻,因其无用之必要也。三人:即声闻人,缘觉人,菩萨人;即以人为能得声闻解脱,缘觉解脱,及菩萨解脱。又可由劣转胜,由声闻转缘觉,由缘觉转菩萨。

  壬三 问得法相

  癸一 正明得相

  善生言:“世尊!说法之人,复以何义能善分别如是等人有解脱分?如是等人无解脱分”?“善男子!如是法者,二人所得:谓在家、出家。如是二人,至心听法,听已受持,闻三恶苦心生怖畏,身毛皆竖,涕泣横流,坚持斋戒,乃至小罪,不敢毁犯,当知是人得解脱分法。

  至心、即至诚恳切之心,听后即能受持实行。闻地狱、饿鬼、畜生之苦,皆系造杀、盗、淫、妄等十恶业而生,即生恐怖涕泣,持戒不犯,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楞严经念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