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法显大师与《佛国记》
《佛国记》是东晋高僧法显所撰写的记述其西行至天竺求取佛教经律文本并且返归中土的艰难历程的一部名著。《佛国记》以自己西行的历程为线索,以西域以及天竺佛教为记述主体,比较全面地记录了五世纪初中亚、南亚以及东南亚地区的政治、宗教、风俗习惯、经济状况以及地理情况。由于作者写作态度严谨,言必依实,所以,极受中外史学界的重视,是研究古代南亚史、中亚史、佛教史、中外关系史以及历史地理学的不可或缺的历史文献。《佛国记》不仅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在世界文化史上它同样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法显不畏艰险、舍生求法的精神,不光鼓舞了历代的佛教信徒,而且成为中华民族奋斗精神的一种象征。为便于读者诸君阅读欣赏这本名著,本文分法显生平简介、法显的西行经过、《佛国记》的主要内容、《佛国记》的历史价值以及法显对中国佛教的贡献等五个方面,对法显及其《佛国记》一书作些介绍,然后再对这本《佛国记》释译的撰写情况作些说明。
一、法显大师生平简介
关于法显大师的生平,梁僧佑《出三藏记集》卷十五、梁慧皎《高僧传》卷三、唐智升《开元释教录》卷三、唐圆照《贞元新定释教目录》卷三等都载有法显的传记。其中以《出三藏记集》所载最为原始,史料价值自然最高,其它的数种传记大多抄自《出三藏记集》而鲜有新的史料出现。特别是,慧皎《高僧传》卷三所载〈法显传〉全据《出三藏记集》所成,但在某些关键问题上却有改动。此正如汤用彤先生所评论的:「查《僧传·法显传》全抄《佑录》之文,而间加以改窜,但其改窜之处往往甚误。」[1]后起的诸种有关法显生平的载记,或依《出三藏记集》之〈法显传〉,或依《高僧传》之〈法显传〉,致使法显生平的若干关键问题一直异说纷纭。在此,我们特别需要强调,有关法显的生平事迹,最可信的仍然应是《出三藏记集》卷十五的〈法显传〉以及法显自己所撰的《佛国记》。在此,我们依据有关原始材料以及今人的研究成果,对法显的籍贯、生卒年代以及生平的基本情况作些考证与说明。
关于法显的籍贯,《出三藏记集·法显法师传》及《高僧传·法显传》均作「平阳武阳人」,日本学者足立喜六[2]、长泽俊和[3]等人将其注为现今山西襄垣县,我国学者贺昌群以及通行辞书也将「平阳武阳」注为「山西襄垣县」[4]。这一注解,基本上属于以讹传讹,没有多少根据。正如章巽先生在《〈法显传〉校注序》中所说:「晋及十六国时平阳郡所属唯有平阳县而无武阳县,当时平阳郡内亦未闻有武阳之地名,武阳当为平阳之误。」杨曾文先生在《中国佛教史》第二卷相关章节中写道:「据《晋书·地理志》,平阳郡属司州,有十二县,但其中无武阳县;襄垣属并州的上当郡,当时也不称武阳。又查《历代三宝记》卷七载为:『平阳沙门释法显』。故说法显为『平阳郡人』更为妥当,或即生于平阳郡治所在地。」[5]吴玉贵先生赞同章巽先生的看法[6]。本人以为,将「平阳武阳」解释为现今山西襄垣县肯定是错误的,但因此而认为「武阳」一词为赘疣,也许并不很恰切。也存在着这样一种可能:「平阳」并非郡名而是县名,「武阳」则并非县名而是村镇之名。当然,这仅仅是一种合理的推测。是否真的如此,仍然有待于对古代平阳郡平阳县(现今山西省临汾市西南)之村镇进行探察。从现有材料出发,笼统地说法显出生于现今山西省临汾市西南,是比较妥当的选择。
法显的生卒年,由于史籍未记载其卒年,更兼之关于其年龄有二说,所以一直难有定谳。梁僧佑《出三藏记集》卷十五〈法显法师传〉载,法显「后到荆州,卒于辛寺,春秋八十有二。」而慧皎《高僧传》卷三〈释法显传〉则说:「后至荆州,卒于辛寺,春秋八十有六。」唐代智升在《开元释教录》卷三中采用了慧皎的说法。除此之外,更有现代学者陈垣提出:
法显年岁,《出三藏记集》十五作八十二,梁《僧传》三作八十六,似皆不可据。《出三藏记集》云:「法显二十受大戒,以晋隆安三年发长安。」是法显出游时不过二十余,经十六年还都,不过四十,译经数年卒,不过四十五六。梁《僧传》于「受大戒」上删「二十」两字,出游年岁不明。[7]
其实,陈垣此说很难令人信服。《出三藏记集》卷十五的原文如下:法显「二十受大戒,志行明洁,仪轨整肃。常慨经律舛阙,誓志寻心。以晋隆安三年,与同学慧景、道整、慧应、慧嵬等发自长安,西度沙河。」显然,问题的焦点在于「二十受大戒」与「晋隆安三年」是否有直接的关联性。从《出三藏记集》以及《高僧传》的有关记载推断,二者绝对没有直接的时间关联,而是有着三十余年的时间间隔。然而,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陈垣先生对于古代史籍的记载发生怀疑呢?其内在根由在于对于法显高龄出行的疑惑态度。如果信从《出三藏记集》或《高僧传》的记载,则法显从长安西行的年龄为五十余岁,甚至接近或超过六十岁。而以如此高龄出行,在当时的情形下确实是难于思议的。正是从这一疑惑出发,陈垣先生纔对《出三藏记集》的记载发生了怀疑与误读,以为法显是二十余岁西行的。但怀疑毕竟只是怀疑,古代史籍俱在,仅凭怀疑是不够的。[8]所以我们仍然相信古人的说法,而对于《出三藏记集》与《高僧传》的歧异,我们本着先出者可能更为近真的原则,姑且以《出三藏记集》卷十五所记的「八十二岁」为法显的年寿。至于法显大师具体的圆寂时间,史籍未能明载,只能依据有关材料作些推断。
关于法显的圆寂时间,《出三藏记集》卷十五〈法显法师传〉仅说,法显「后到荆州,卒于新寺,春秋八十有二。」因而确定法显离开京师建康的时间是确立其圆寂上限的唯一线索。据《出三藏记集》卷八〈六卷泥洹出经后记〉说:法显等人于「义熙十三年十月一日,于谢司空石所立道场寺,出此《方等大般泥洹经》。至十四年正月校订尽讫。」[9]《摩诃僧祇律》所附〈后记〉载:「沙门释法显游西域,于摩竭提巴连弗邑阿育王塔天王精舍写得梵本,斋还京都,以晋义熙十二年岁在次寿星十一月,共天竺禅师佛驮跋陀于道场寺译出,至十四年二月末乃讫。」[10]义熙十四年二月末相当于公元四一八年四月二十日。可见,至迟在公元四一八年四月二十日之前,法显仍然在京师建康。另外,据《高僧传》卷三〈释佛驮什传〉说:佛驮什「以宋景平元年七月届扬州。先沙门法显于师子国得《弥沙塞律》梵本,未被翻译而法显迁化。京邑诸僧闻什既善此学,于是请令出焉。以其年冬十一月集于龙光寺,译为三十四卷,称为《五分律》。」[11]佛驮什于景平元年(公元四二三年)七月到达建康,十一月开始翻译,至第二年十二月方纔完成《弥沙塞律》的翻译工作。可见,法显至迟是在景平元年十一月之前圆寂的。
依据上述史料,可以断定法显圆寂时间的上限为东晋义熙十四年末,下限为刘宋景平元年。考虑到法显圆寂于荆州新寺,所以,其上限应该再朝后推。这里,确定上限的关键又在于法显离开建康的时间。我们以为,法显离开建康的时间不应该离《摩诃僧祇律》译出的时间太近,因为法显西行的目的就是弘传律法,在自己带回的律本未曾译出的情况下,他不会轻易产生离开京师的想法。从这个角度考虑,我们以为将其定在东晋恭帝元熙元年(公元四一九年)是较为合适的。大概在江陵不久,法显就圆寂了。综合这些因素,我们得出法显最可能的圆寂时间区间为公元四二0年至公元四二三年。本书后所附〈法显大师年谱〉将其圆寂时间暂定于公元四二二年,以享年八十二岁计算,法显大概生于公元三四0年。
法显,俗姓龚,兄弟四人,其中三位兄长都是童年丧亡,其父恐此祸殃及法显,在法显三岁时就将其送至寺院度为沙弥。后来,法显曾经被接回家几年,病笃欲死。但只要送还寺院,几天后病便痊愈。法显便不再愿意回家而长住寺院,其母想见之而不能遂愿,只得站立于屋外凝视法显。法显十岁时,其父亲病逝。法显的叔父以其母寡居,逼迫法显还俗,法显不从。法显对其叔父说:「我本来就不是因为有父而出家,只是想远尘离俗,纔入道耳。」叔父以为其说有理,遂听任其出家为沙弥。不久,法显之母丧亡。法显回家办理完丧事,仍然回到寺院。
法显在做沙弥时就表现出了非同一般的勇敢和凛凛正气。有一次,法显与同学数十人于田中刈稻,当时有饥贼欲夺其谷。其它沙弥都跑开了,唯法显纹丝不动。法显对劫贼说:「如果你们需要稻谷,就随便拿取吧!但是我要告诉你们,正是你们昔日不做布施,因此在现世纔会陷入饥饿贫困状态。现在你们又实施抢劫,来世恐怕要遭受更多的苦难。我是因为替你们担忧,纔告诉你们这些的。」法显说完这一席话,就转身离开了。劫贼被法显的劝告所打动,竟然放弃抢劫,空手离开了。当时在场的几百僧人无不佩服法显的气概。
法显年二十,受具足大戒,成为正式的僧人。
法显的早期经历,留存的文献甚少,难于尽知。从《出三藏记集》等所载的本传中,仅仅知道法显早期大概住锡于自己的家乡平阳郡的寺院中,后来又来到了长安。关于法显到达长安的时间,现存史料未能明言。在此只能依据当时北方的历史状况以及佛教的发展情况,作些推断。
法显出生在后赵政权统治下的平阳郡,而在其十一、二岁时,后赵政权被前燕政权所代替,而后赵时徙居中原的氐族,乘后赵崩溃的时机,由苻健率领西归关中。公元三五一年,苻健在长安建立政权,史称「前秦」。此后的近二十年,中原与关中分别由鲜卑族、氐族政权统治,平阳郡与长安的交通并不太通畅。显然,法显在此前不大可能前往关中。在前燕建熙十一年,即公元三七0年,前秦灭掉前燕政权。此后不久,北方大部分地区被前秦统一。前秦建元十五年,即公元三七九年二月,前秦攻陷襄阳,道安大师北上到达长安,被苻坚安置在长安五重寺。由于道安的特殊感召力,长安成为当时北方佛教的中心。随侍道安的弟子竟达千人。法显最有可能于此时前往长安,因为这一段,恰好也是北方地区比较稳定的时期。法显所在的山西也在前秦的统治之下,正好成行。当然,法显也有于后秦时期到达长安的可能。不过,与前一种可能相比较,后一种可能性要小一些。因为在前秦建元十九年,即公元三八三年,前秦苻坚发兵九十万,企图消灭东晋政权,但在淝水被东晋军队击溃。此后,北方又陷于混乱局面。平阳郡由鲜卑族政权统治,而关中地区则由羌族人姚苌所建立的「大秦」(史称「后秦」)统治。在两大政权的对峙之下,法显贸然起程前往长安的可能是比较小的。何况法显在《佛国记》中明确说过:「法显昔在长安,慨律藏残缺」。也就是说,法显是在长安发心西行求法的。因而不存在法显为了西行求法而先到长安的可能。
综合上述理由,我们可以作出这样的推断:法显大致是在公元三七一年至三八三年之间的某一年到达长安的。而综合当时道安大师在佛教界的影响以及由于道安大师之北上而造成的长安佛教的兴盛,我们可以再行将法显到达长安的最可能时间限定在公元三八0年至公元三八三年之间,而在附录二的〈法显大师年谱〉中将法显到达长安之事暂时系于前秦建元十六年,即公元三八0年。
法显在长安十余年,萌生了西行至天竺求取戒律文本的弘愿,并且结交了四位志同道合的同伴。于是,在后秦弘始元年,即公元三九九年,法显从长安出发西行求法,至东晋义熙八年(公元四一二年)七月十四日抵达长广郡(即今山东省崂山县北),历时十五个年头。
从天竺、师子国归来的当年七月末,法显应兖、青州刺史刘道怜的邀请,到彭城居住,并且在彭城度过了义熙九年(公元四一三年)的夏坐。而此年春天,天竺僧人佛陀跋陀罗与宝云一起,随刘裕从江陵到达建康(今江苏省南京市),住于道场寺。七月底或八月初,法显南下至建康,在宝云等人的协助下,开始翻译经律。在建康,法显并且将其西行经历写了下来,这就是后来所称的《佛国记》。
法显在京师建康数年,共译出经律六部七十三卷。但是,这只是法显从天竺、师子国带回的经律文本的一部分。
如前所说,大概在东晋元熙元年,法显离开京师建康,最后到达江陵,住锡于新寺。法显为何在高龄之年离开建康?这是考证法显晚年生活的一大迷团。法显之所以将自己所带回的梵本经律文本置于建康而不顾,想必有其不得不如此的理由。推测言之,至少有两大因素:第一,建康佛教当时的风尚是特别重视义理,相对而言,对于法显最为关心的戒律问题并不是特别热心。具体例证至少有二:其一,在《摩诃僧祇律》未曾译成的情况下,佛陀跋陀罗等就已经开始翻译《大般泥洹经》;其二,在京城僧众的要求下,佛陀跋陀罗在义熙十四年三月开始翻译大部头的《华严经》,实际上已经没有可能再翻译法显带回的其它律本了。第二,东晋义熙十四年,以法显从摩竭提国带回的梵文本为底本译出的《大般泥洹经》(六卷本),在建康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同时也引起了争论。实际上,也有人怀疑其传本的真实性。——此问题在下文另有论述。可以想见,作为此经译出文本的携入者,法显不可避免地卷入到这场争论之中,并且有可能成为一个焦点人物。上述两种因素的迭加,使得法显难于继续住锡建康,以近八十高龄之躯,西上荆州实在也是无奈之举。
在江陵新寺住锡未久,法显就圆寂了,终年八十二岁。
二、《佛国记》的基本内容及法显大师西行的过程
东晋义熙十年(公元四一四年),法显在京师建康完成了自叙其西行所见的文稿,并且很快在京师流通传阅。过了两年,在建康道场寺一位僧人的建议下,法显对自己所写书稿作了修改补充。这就是后来以数种书名流传至今的《佛国记》一书。在此书中,法显大师较为详细地叙述了自己与同伴一起,西度流沙、跨越葱岭,到达天竺的经过。同行者或者中途返回,或者亡故于天竺,或者留住天竺不归,惟独法显以坚强的意志,拖着高龄之躯,经师子国,从海路归返中土。一部《佛国记》,不仅是法显西行的艰难历程的叙述,弥漫于其间的更多的是不惜身命、弘法利生的菩萨精神。依照法显的行程,可以将《佛国记》分为「由长安西行至沙河」、「西域记游」、「天竺记游」、「师子国记游」以及「海路归国」五大单元,其中「天竺记游」为全书主体内容,又可分为四部分。以下我们首先依照上述顺序对《佛国记》的主要内容以及法显西行的过程、法显路途所见作些概括性介绍,然后对于法显西行的十位同行者中可以考见的四人之生平略作提示。
第一部分 由长安西行至沙河
法显在后秦的都城长安停留了若干年,感于当时中土佛教戒律的缺乏,发愿西行至天竺求取戒律文本。经过多年筹划,法显于后秦姚兴弘始元年(公元三九九年)三月间,与慧景、道整、慧应、慧嵬一起,从长安出发踏上了西行的艰难历程。时年,法显已经接近六十岁。四月,法显一行翻越陇山,到达干归国夏坐。干归国是指十六国时期西秦的国都金城,其故址在今甘肃省兰州市西。七月底或八月初,法显一行从干归国出发,继续西行,到达耨檀国。耨檀国是指十六国时期南凉的都城,法显到达耨檀国时,其国都为西平,即现在青海省西宁市。在耨檀国停留不久,法显一行翻越养楼山,到达张掖镇。后秦姚兴弘始二年(公元四00年),因张掖一带大乱,法显等一直停留在张掖镇,并且在张掖镇度过了离开长安的第二次夏坐。在张掖镇,法显遇到智严、慧简、僧绍、宝云、僧景等同契,后结伴西行求法。西行队伍已达十人。七月底或八月初,法显等由张掖前进至敦煌,停留一月有余。后来得到敦煌太守李皓的资助,并随同使者一起前行度过沙河。
第二部分 西域记游
度过沙河,法显就抵达了中国古代史籍中所称的「西域」地区,时为公元四00年十月。此处所说是指狭义的「西域」概念,即《汉书》卷九十六所说的,玉门关以西、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及以南的广大地区。
法显在沙河之中行进十七日,路程一千五百里,到达鄯善国,在此国停留一月余日。鄯善国即古楼兰国,其地在今新疆若羌县。大约在十月初,法显一行从鄯善国出发向西北行进十五日,到达焉夷国。焉夷国位于现今新疆焉耆县。法显一行在此国停留两个多月。后来,法显等七人又从焉夷国出发,向西南方向行进。
后秦姚兴弘始三年(公元四0一年),经过一个月零五日的长途跋涉,法显等人于此年一月下旬到达于阗国(今新疆和田县)。慧景、道整、慧达先行出发,前往竭叉国。法显因为打算观礼行像,便在于阗国停留了三个多月。四月十二日,行像结束后,法显等人历经二十五日路程到达子合国,并在子合国(位于今新疆枼县)停留十五日。五月中旬,法显等人从子合国南行,进入葱岭山,历时四日,到达于麾国。法显在此国度过了他离开长安的第三个夏坐。大约八月下旬,法显等人行进二十五日,到达竭叉国,与慧景等人会合。竭叉国王城故址大致位于今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竭叉国供养有佛陀唾壶,建有佛齿塔。法显在竭叉国停留了相当长的时间。
第三部分 天竺记游
经过三年多的长途跋涉,法显终于到达向往已久的天竺国境。时为公元四0一年末。我国古代史籍传统上将印度半岛称之为「五天竺」或「五印」,即北天竺、西天竺、东天竺、中天竺以及南天竺五部分。法显翻越葱岭后首先到达了北天竺,然后依次为西天竺、中天竺、东天竺。法显是从海路到达师子国的,所以其足迹未曾到达南天竺。
法显在北天竺游历了七个国家,依次是:陀历国、乌苌国、宿呵多国、犍陀卫国、竺剎尸罗国、弗楼沙国、那竭国。
公元四0一年末,法显等从竭叉国出发,历时一月,得以翻越葱岭,到达北天竺境内。法显抵达的第一个天竺国家是陀历国,其故址在今克什米尔西北部印度河北岸达尔德斯坦的达丽尔。陀历国有天竺最著名的弥勒菩萨造像。第二年,即公元四0二年,法显等顺着葱岭向西南方向行走十五日,度过了印度河的支流,到达乌苌国。乌苌国有佛陀遗留的足迹。慧景、道整、慧达三人先行出发去那竭国,法显等人则继续留在乌苌国度过了夏坐。八月底,法显由乌苌国南下,到达宿呵多国。宿呵多国有佛陀本生时「割肉贸鸽」之故址,其上并建有大塔。大约九月,法显等由宿呵多国东下,经过五日跋涉,到达犍陀卫国。该国疆域迭有变更,其强盛时期为公元前一世纪左右。法显到达之时,其国势力已经逐渐衰落。犍陀卫国有佛陀本生时「以眼施人」的遗迹,其上并建有大塔。从犍陀卫国东下,经过七日的跋涉,法显等到达了竺剎尸罗国。此地曾经是犍陀卫国之首都。佛陀为菩萨时,曾经在此地「以头施人」,也曾在此地「投身喂饿虎」。此二处都建有大塔。从犍陀卫国南行四日,法显等人到达了弗楼沙国。此国有迦腻色迦王修建的、人间最宏伟壮丽的大塔,此国所供养的佛钵也深得人们敬仰。慧景在那竭国生病,道整就留在那里照看他,慧达一人又返回弗楼沙国。慧达、宝云、僧景于是一起返回中土,慧应在此国的佛钵寺圆寂。由于这些情况,法显一人独自前往供养佛顶骨的那竭国。
法显独自由弗楼沙国西行十六由延的路程,到达那竭国。那竭国的故址在今阿富汗的贾拉拉巴德。法显在此度过了「冬三月」。印度习惯以十月十六日至次年的正月十五日为「冬三月」。因此,可以推断,法显到达那竭国的时间为十月中旬,而离开那竭国的时间在第二年的正月下旬。法显在那竭国瞻礼了佛顶骨、佛齿塔、佛锡杖精舍、佛影窟。
法显在西天竺游历了三个国家,依次是:罗夷国、跋那国、毗荼国。
后秦姚兴弘始五年一月下旬(公元四0三年),法显、道整、慧景三人南度小雪山,向西天竺进发。慧景不幸在小雪山北麓圆寂,法显、道整则翻越小雪山到达罗夷国。这是法显到达的第一个西天竺国家。法显在此国度过了他离开长安的第四次夏坐。八月下旬,法显、道整从罗夷国南下,经十日的跋涉,到达跋那国。从跋那国东行三日,法显、道整到达毗荼国。
从毗荼国东南行八十由延路程,法显到达摩头罗国。摩头罗国为古代印度与西方通商之路上的重要地点。由此,法显踏入中天竺,即佛教史籍所说的「中国」。中天竺是法显西行的最终目的地,法显在此停留达六年之久,不仅瞻礼了佛教圣迹,更重要的是得到了他所立志寻求的佛教经律文本。法显在中天竺游历了个十五个国家或城市,依次是:摩头罗国、僧伽施国、罽饶夷城、沙祇大国、拘萨罗国舍卫城、迦维罗卫城、蓝莫国、拘夷那竭城、毗舍离国、摩竭提国巴连弗邑、王舍城、伽耶城、迦尸国波罗捺城、拘睒弥国、瞻波大国。在此部分中,法显并且依据传闻记述了达嚫国的基本情况。
后秦姚兴弘始六年(公元四0四年),法显在此年由摩头罗国继续东南行八十由延的路程,到达僧伽施国。僧伽施国有多处佛陀升入忉利天为其母摩耶夫人说法后又重归人世间的遗迹。此国有一座白龙精舍,法显在此寺度过了他离开长安的第五次夏坐。大约八月下旬,法显、道整从僧伽施国出发向东南方向行走七由延的路程,到达著名的「曲女城」,此城之西六、七里的地方有佛陀当初为其弟子说法的故址,此故址之上建有大塔。从此城度恒河,南行三由延的路程,有一座叫「呵梨」的村庄,佛陀曾经在此散步、说法,其故址之上也建有大塔。由呵梨村继续东南行十由延的路程,法显到达了沙祇大国。此国是佛陀所用过的齿木弃之又复生的遗址所在,此外还有过去四佛经行和坐处之遗址。从沙祇大国北行,法显和道整到达了拘萨罗国的舍卫城。此城曾经是波斯匿王的治所,佛陀传道的遗址甚多,重要的有:大爱道精舍、祗洹精舍、孙陀利杀身谤佛处、佛与外道辩论处精舍、影覆寺等。在佛陀活动的时代,拘萨罗国的国都在舍卫城。舍卫城的故址位于现今印度北方邦奥德境内的贡达与巴赫雷奇二县交界处的沙赫特-马赫特村。法显还瞻礼了舍卫城周围过去三佛的圣迹。
从拘那含牟尼佛出生处继续东行一由延的路程,法显、道整到达了佛陀的故土迦维罗卫城。迦维罗卫城是佛陀出生、作太子时生活的地方,圣迹自然很多。此外,释迦成佛后返回故土,曾经为其故国人民讲经说法,这些圣迹也都存在。法显在迦维罗卫城对上述两类圣迹都一一进行了瞻礼。由释迦太子出生地「论民园」东行五由延路程,法显、道整到达了蓝莫国。此国有阿育王未曾开启的佛舍利塔——「蓝莫塔」,也有一座「灰炭塔」。法显、道整从蓝摩国东行十二由延路程,到达拘夷那竭国。此国为佛陀涅槃焚尸的地方,现今却很荒芜。此城大致位于廓拉克浦尔以东三十五英里的迦西亚村。法显、道整从拘夷那竭城出发东南行十二由延路程,到达梨车族人追赶挽留佛陀的故址。从此地再东南行四由延路程,法显、道整到达了毗舍离国。此城中有阿难半身像以及庵婆罗女为佛陀奉献的住所。佛陀最后一次离开此城回头观望之处也修建了大塔。此城西北有著名的「放弓仗塔」以及「七百长老结集大塔」。毗舍离国的故址在现今印度比哈尔邦北部木扎伐浦尔地区的巴沙尔。
从结集大塔继续东行四由延路程,法显、道整到达五河合口,这里有阿难于河中涅槃分身的故址。此处为五大河流的汇聚之处,位于从毗舍离城至摩竭提国巴连弗邑的恒河渡口。五大河流是:甘达克、腊普提、哥格拉、恒河、宋河。五大河流汇聚之后成为恒河下游而继续东流。
法显、道整渡过恒河南下一由延路程,到达了摩竭提国的巴连弗邑。此城是孔雀王朝阿育王的治所,据传说,城中宫殿以及城内的小山都是役使鬼神所造。摩竭提国是印度古代最为强大的国家之一,在印度历史上占据非常突出的地位,其领域大致相当于现今印度比哈尔邦的巴特那和加雅地方。巴连弗邑曾经长期为孔雀王朝的首都,因此,有关阿育王的遗迹非常多。法显到达时,此城为笈多王朝的国都,相当富庶繁荣。
从巴连弗邑东南行九由延路程,法显、道整到达小孤石山,此山中有一座石窟,当初天帝释就是在此石窟之中,以天乐娱佛并且向佛陀请教的。从此地西南行一由延路程,法显、道整到达那罗聚落,此村是舍利弗出生、涅槃的地方,在其故址之上建有大塔。从那罗聚落西行一由延路程,法显、道整到达了佛陀时期阿阇世王所造的新国都——王舍新城,城西门外有阿阇世王建造的佛舍利塔。王舍新城距离旧城以北四里处。从王舍新城南行四里路程,就可到达环绕王舍旧城的五山里。王舍城是佛陀当初传播佛法的重要城市,周围五座山峰之中,佛教的圣迹非常多。法显与道整一一瞻礼了这些圣迹。位于王舍旧城城内的圣迹有:舍利弗、目连初见頞鞞处,尼犍子作火坑、毒饭请佛处,阿阇世王酒饮黑象欲害佛处,庵婆罗园精舍。位于王舍旧城东南方向的耆阇崛山上的圣迹有:佛陀坐禅石窟,阿难坐禅石窟(即雕鹫窟山),石室前有调达投掷石块伤佛足指处,佛说法堂。王舍旧城外东北三里处有两处遗址:一是提婆达多石窟,二是一比丘自杀得罗汉果处。王舍旧城故址位于现今印度比哈尔邦巴特那以北的一个叫作「拉杰吉尔」的山村。法显离开王舍旧城,到达摩竭提国的伽耶城。佛陀出家后,正是在这个城市以及周边地区修习苦行、悟道、成道的。释迦修苦行之地位于距离伽耶城南二十里的地方,而释迦放弃苦行而洗浴、食糜的地方也在此地附近。伽耶城位于现在印度的比哈尔邦。从佛陀悟道处南行三里路程,法显、道整到达了鸡足山。此山为大迦叶圆寂之处。
法显、道整瞻礼了鸡足山之后,又重新北上回到巴连弗邑。
法显、道整从巴连弗邑顺恒河西下十由延路程,到达一个叫作「旷野」的地方。佛陀曾经在此地住过。从「旷野」出发继续顺恒河西行十二由延路程,法显、道整到达了迦尸国的波罗捺城。法显、道整在此城瞻礼了鹿野苑精舍以及佛陀初转*轮处、佛陀为弥勒授记处等圣迹。法显、道整又从鹿野苑精舍出发西北行十三由延,到达了拘睒弥国。这个国家也有佛陀当初住过的瞿师罗园精舍以及、经行、坐过的地方,佛陀还曾经在此地化度过恶鬼。
法显、道整又从拘睒弥国出发,中经波罗捺城,重归巴连弗邑,学习梵文、梵书,抄写经律。法显此次在巴连弗邑达三年之久,在摩诃衍僧伽蓝得《摩诃僧祇众律》一部,《萨婆多众律》一部,《杂阿毗昙心》一部,《綖经》一部,《方等般泥洹经》一部,《摩诃僧祇阿毗昙》一部。道整来到天竺以后,欣羡此地僧众戒律的严整而决心留在天竺。而法显本来的目的就是为了将天竺的戒法流通到汉地,所以,他决心返回汉地。
后秦姚兴弘始九年,公元四0七年,法显独自顺恒河东下十八由延路程,到达瞻波大国。此国也有佛陀当年活动过的故址。瞻波城是古代印度的六大城市之一。
在公元四0七年,法显由瞻波大国继续东行十五由延路程,到达面临海口的多摩梨帝国。多摩梨帝国位于东天竺,此国佛法兴盛。法显在多摩梨帝国住了两年,写经、画像。
第四部分 师子国记游
后秦姚兴弘始十一年十月(公元四0九年),法显由多摩梨帝海口搭乘商人的船舶,历时十四昼夜,到达师子国。法显在师子国瞻礼了都城之北的佛足迹大塔、无畏山寺、贝多树、佛齿精舍、跋提精舍、大寺等。后秦姚兴弘始十二年(公元四一0年)三月,法显在师子国瞻礼佛牙,观看佛牙供养仪式。法显在师子国求得了《弥沙塞律》藏本、《长阿含经》、《杂阿含经》以及《杂藏》一部。
第五部分 海路归国
公元四一一年七月中旬,法显带着所得经卷搭乘商船踏上归国的艰难历程。法显搭乘的商船东下两日后,风大更兼船漏,危机之时,小船上的人砍断与大船连接的缆绳。在海上随风漂行十三昼夜,大约在八月中旬,这艘漏水的大船方纔到达一个小岛上,修好了漏处之后又继续航行。在大海中漂流九十余日,大约在十一月十六日前后,法显等到达一个叫「耶婆提」的国家,并且在此国停留。东晋安帝义熙八年(公元四一二年)四月十六日,法显在耶婆提国停留五个多月后,又搭乘商船向东北方向航行,直趣广州。
五月某日,在航行之中,商船遭遇暴风雨,同船信仰外道的商人提出将法显逐出此船,幸赖同船的施主据理力争,法显纔得以免祸。在海上航行七十余日,大约在七月初,法显等人面临绝水危险,后经商议改变航向,转东北行为西北行。向西北方向航行十二日,大约在七月十四日,法显等到达长广郡界牢山南岸,即今山东省崂山县北。至此,法显终于完成了由长安至天竺再重归故土的求法活动,历时十五个年头。
法显之同行者
从长安与法显一起出发西行者为慧景、道整、慧应、慧嵬等四人,在张掖镇加入西行队伍者为智严、慧简、僧绍、宝云、僧景等五人,慧达具体在什么地方加入,《佛国记》言之不详,在叙述于阗见闻时首次出现。上述十人中,智严、慧简、慧嵬三人在焉夷国返回高昌寻求川资,僧绍在于阗国观礼完行像之后,随同西域的一位僧人前往罽宾国,宝云、僧景、慧达等三人从弗楼沙国返回中土;慧应不幸在弗楼沙国佛钵寺圆寂,慧景在翻越小雪山时圆寂;道整则留在了巴连弗邑。这样,最终完成天竺巡礼并且回到中土的惟有法显一人。
先于法显返回的七人——智严、慧简、慧嵬、僧绍、宝云、僧景、慧达,现有传记可考的共计四人。据慧皎《高僧传》卷十一〈释慧嵬传〉记载,慧嵬「止长安大寺,戒行澄洁,多栖处山谷,修禅定之业。」[12]「后以晋隆安三年,与法显俱游西域,不知所终。」[13]看来,慧嵬是否最终回归中土,还未可知。而智严、宝云、慧达三人可以确知返回了中土,对中国佛教的传播和发展分别作出了不同的贡献。
释智严与法显分手后,到达罽宾,「入摩天陀罗精舍,从佛陀先比丘谘受禅法。」[14]罽宾有一位佛驮跋陀罗禅师「志欲传法中国,乃竭诚要请。跋陀嘉其恳至,遂共东行。」[15]智严「常依随跋陀,止于长安大寺。」[16]后来,跋陀因故被摈出长安,智严离开关中,至山东之佛寺坐禅诵经。东晋义熙十二年(公元四一六年),智严受东晋当权者刘裕、始兴公王恢的邀请,到达建康,先住锡于始兴寺,后移至王恢专门为其建造的枳园寺。智严从西域带回的胡文经本未及译写,到宋元嘉四年(公元四二七年),智严与宝云等一起译出《普耀经》、《广博严净不退转轮经》、《四天王经》等三部佛经。后来,智严又参加了佛陀(驮)跋陀罗在建康道场寺的译场。智升《开元释教录》所列智严译出的经文十部三十卷。智严由于「积年禅观而不能自了,遂更泛海,重到天竺,谘诸明达。值罗汉比丘,具以事问罗汉。罗汉不敢判决,乃为严入定。往兜率宫谘弥勒。弥勒答称『得戒』。严大喜跃,于是步归。行至罽宾,无疾而卒。时年七十八。」[17]智严又从海路到达天竺,又从陆路返回,行至罽宾圆寂。智严弟子智羽、智达、智远回国报告此事后,又返回了西域。
释宝云,凉州人。与法显一起西行,在弗楼沙国与法显分手。宝云在西行期间,「天竺诸国音字诂训悉皆贯练,后还长安,随禅师佛驮跋陀受业,修道禅门。」[18]佛陀(驮)跋陀被摈,宝云「亦奔散。会庐山释慧远解其摈事,共归京师,安止道场寺。」[19]宝云是佛陀跋陀罗译场最重要的助译者,法显所带回的经律也是在宝云的辅助下翻译出来的。《开元释教录》列出宝云译出佛经四部十七卷。宝云以元嘉二十六年(公元四四九年)圆寂,春秋七十四岁[20],并且撰写了西行游记,可惜未能流传下来。
释慧达[21],俗名刘萨诃,「本咸阳东北三城定阳稽胡也」[22],年三十一「出家学道,改名慧达,精勤福业,唯以礼忏为先。」[23]于东晋宁康年间(公元三七三——三七六年)到达京师建康。起初,慧达在东晋属地寻找传说中的阿育王在中国传法建塔的故地,很得信众崇信。后来,慧达展转北上、西行,到达西域一带。当法显到达于阗时候,慧达得以与法显相遇,后跟随法显前往天竺,至弗楼沙国而还。在弗楼沙国与法显分手后,慧达可能又回到了内地。后于元魏太武帝太延元年(公元四三五年),慧达预感自己「流化将讫,便事西返。行及凉州」[24]而预言其地将有瑞像出现。在慧达预言之后的八十七年,即北魏正光元年(公元五二0年),「忽大风雨,雷震山裂,逝出石像。举身丈八,形相端严,惟无有首」,时人只得以另外打造的像首安置此像。至北周保定元年(公元五六一年),「凉州城东七里涧忽有光现,彻照幽显。观者异之,乃像首也。便奉至山岩安之,宛然符会。仪容雕缺四十余年,身首异所二百余里,相好还备。」[25]慧达由此而声名大振,成为「继沙门乐僔、法良之后,在莫高窟最有影响的一位僧人」[26],与莫高窟的兴建也有一定的关系。莫高窟从七世纪晚期就开始绘塑与慧达有关的题材。从慧皎《高僧传》卷十三与唐道宣《续高僧传》卷二十五所载本传推断,慧达大致生于公元三四二年前后,圆寂于公元四三六年以后的若干年,年寿九十余。
三、《佛国记》之历史文化价值
法显以自叙传的形式写成的记述自己西行经历的著作,比较全面地记录了五世纪初中亚、南亚以及东南亚地区的政治、宗教、风俗习惯、经济状况以及地理情况,对佛教的发展情形以及佛教圣迹的记叙尤其详细。千百年来,《佛国记》这部书不仅仅作为佛教史籍起了鼓舞后世人们生起佛教信仰的作用,更为可贵的是,它对历史事件和自己所见所闻的忠实记录,早已经成为人们研究这一段历史的宝贵资料。可以说,《佛国记》的价值早已经超越了佛教史本身,而具有多方面的文化价值。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印度本身的历史资料的阙如,使得法显的记述实际上成为研究五世纪之前印度历史的最为可信的材料。可以说,《佛国记》的价值早已经超越了国界,而具有世界性的价值和意义。本节我们分《佛国记》与中外交通史研究、《佛国记》与古代中南亚史研究、《佛国记》与佛教史研究、《佛国记》的文学价值等四方面对《佛国记》的文化价值作些综合论述。
(一)、《佛国记》与中外交通史研究
佛教传入中土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确切初始,尽管已经无法确定,但有一点却是明确的,即其传播的途径的双向性。第一个向度是「东来」,其传法主体或者为天竺僧人,或者为很早就信奉佛教的西域国家之僧侣。作为外来文化的佛教之所以能够在中国立足,并走向「中国化」的道路,这两类人是立了首功的。可以说,佛教在中土的流传是经历了一个由外国侨民群体再到中土人士的发展过程。伴随着这一过程的是由民间到上层贵族的提升与拓展。而随着佛教在中土的逐渐深入人心,被动地由外国僧人灌输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中土佛教信仰者的迫切需要了。在此情形下,中土人士西行求法运动便应运而生。这便是佛教东渐之中的「西取」向度。法显就是这一西行求法运动中最杰出的一员,而《佛国记》便是西行求法活动中所遗留给人类的为数不多的奇葩。正因为如此,《佛国记》是中外文化交流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对于中外文化交流史之研究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和价值。正如近代学者方豪所言:「法显之功绩不仅在译经及弘宣教旨,其所记历程虽仅九千五百余言[27],然精确简明,包括往返西域历程及航海经验,尤为今日研究中西交通史及中亚中古史地者必需之参考资料。」[28]
古代文化的传播与当时的交通情形密切相关。中国古代与印度之间的交通究竟始于何时,现在已经很难确定了。但可以肯定,古代印度与西域即我国新疆地区交通极早。公元前五世纪波斯阿赫曼尼德朝占领粟特、巴克特里亚和旁遮普,曾经多次向葱岭以东地区派出商队,商队之中就有印度商人。到公元前三世纪,在阿育王统治下的孔雀王朝,双方的往来已经完全确立。随着张骞出使西域的成功,西汉政府建立了直接与西域沟通的管道。自从张骞开通西域之后,经由中亚的道路成了中国与外界交往的主要通途,中亚也就成了联结中国与南亚、西亚以及欧洲的最重要的纽带。中土从陆路西行求法的僧人大都取道此途,法显也是如此。此外,从陆路通往印度的道路还有第二条,即由今日之四川经由云南,进入缅甸,然后抵达印度。这一条线路的开通要早于张骞出使西域的时间,因为张骞在大夏(今日阿富汗)时曾经见到过邛地(四川西昌附近)出产的竹杖以及蜀布。大夏人告诉张骞,这些是从印度得来的。公元三世纪初,有一批蜀地僧人曾经通过这一条道路到达印度。[29]古代中国与印度之间第三条交通路线是海路,即从海道西行,从斯里兰卡登陆,然后北上印度。法显就是选取这条海路回归中土的。
在晋宋之际,从长安经河西走廊的武威、张掖、酒泉到敦煌,再经过玉门、阳关,就可到达西域。《汉书》云:「自玉门、阳关出西域有两道。从鄯善傍南山北,波河西行至莎车,为南道;南道西逾葱岭则出大月氏、安息。自车师前王庭随北山,波河西行至疏勒,为北道;北道西逾葱岭则出大宛、康居、奄蔡焉。」[30] 法显从长安出发,经过张掖镇、敦煌到鄯善,然后从鄯善北上至焉耆,再经过龟兹至于阗。从这一行程看,法显选择的是「北道」。至焉耆后,法显一行又转向西南,取道塔克拉干大沙漠,直达「南道」重镇——于阗。从于阗前行,经过子合国,法显等人进入葱岭山中的于麾国、竭叉国,最后纔到达北天竺境内。法显回国取的是海道,即从巴连弗邑沿恒河东下,到达多摩梨帝海口,然后从此乘船西南行,到达师子国(今斯里兰卡)。在师子国停留二年,法显乘船东下,后经马六甲海峡到达今日所称的加里曼丹岛。在加里曼丹岛停留五个多月后,法显又乘船沿着东北方向直趣广州。在西沙群岛附近遭遇风暴,法显所搭乘的船队在海上漂流七十余日方纔到达今山东崂山南岸。
法显《佛国记》对其亲身经历的往程与归程的基本情况,作了较为详细的记载,这对于当时和以后有志西行的人们,不啻是一种文字的向导。同时,《佛国记》的记载又成为人们研究中国古代与西方之交通管道的最为可信的资料。这一意义,在其问世未久,就显露出来了。北魏郦道元撰写的《水经注》中,有二十余处引用《佛国记》的记载,其涉及的地域范围甚为广泛。北起我国新疆境内,南及印度河、恒河流域。后来,我国正史的「地理志」都程度不同地吸收了法显此书之中的材料。
《佛国记》尽管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地理学著作,但法显在记述中依照游记体的规范,以言必依实的原则,详细、准确地记载了自己所到之处的地理状况。特别是在西域、印度行程的记载,为研究古代西域、印度城市及国家的地理沿革提供了第一手资料。由于文化传统的关系,古代印度没有留下来专门的地理学著作,甚至连这方面的记载也很缺乏。而《佛国记》的相关记述,起了填补印度古代地理学著作之空白的作用。特别是《佛国记》所涉及的公元五世纪及其以前印度的历史地理状况,已经成为考订古代印度历史地理的权威材料。事实上,《佛国记》的相关记载,与玄奘的《大唐西域记》、义净的《南海寄归内法传》一起,已经成为近代以来西域、印度考古发掘的最重要的线索。
(二)、《佛国记》与西域史、印度史研究
法显对于公元五世纪之前的西域、中亚以及印度的政治、经济、民族、文化、风俗习惯等等方面的真实叙述,是研究这一地区古代历史的最可宝贵的历史文献。《佛国记》的这方面的价值,早已经成为世界历史学界的共识。
西域地区由于距离内地遥远、政权变更频仍等等原因,其古代社会历史的状况,留存至今的资料较为缺乏。而印度民族,作为一个伟大的智慧非凡的民族,在古代曾经创造出了灿烂的文明,对世界文化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印度民族在文化性格上却有一个重大的缺点,就是不大重视历史的记述,对于时间、空间两个方面,夸张、想象的成分过多。因此,在印度文化史上,缺乏如同中国一样记载翔实的历史著作。因此,要搞清楚印度的古代历史只有依靠外国人的记载。从古代一直到中世纪,到过印度并且留下历史记载的人也不少。如古代希腊人、罗马人、波斯人等民族,都留下过相关著作。但西方人的记载大多比较分散,所以,相对而言,东方,主要是中国方面的著述显得更为重要,价值也更大些。
汉代以前,我国史籍中就已经出现过有关西域、印度的记载,但神话传说很多,除了知道内地与这两个地区有过来往之外,具体的事情所知不多。从汉代以来,随着长安与西域之间交通管道的开通以及西域各国对于内地政权的归附与尊重,西域与印度的历史及社会情况成为《史记》、《汉书》、《后汉书》等官修史书必不可少的内容。同时,民间的许多著述也对此有所涉及。然而,不管是官修史书,还是民间著述,都是依据来往史臣的报告以及民间的传闻撰写出来的。所以,这两类著作与古代求法僧人归国后所写的著作相比,前者因为缺乏切身体验而时有误解,后者则因为大多出于僧人自己亲身经历及亲眼所见,所以,准确性更高,价值自然也更大些。
中土僧人之西行求法活动,见之于记载并且被学术界共认的是曹魏时期的朱士行,此后的西晋及南北朝时期西行者为数非少,但撰写「行记」者在目前的资料看来,法显是最早的。法显在《佛国记》中对于西域诸国的历史以及自己亲眼所见的诸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作了尽可能的叙述。对于印度公元五世纪之前的历史,特别是佛陀时代、孔雀王朝、贵霜王朝以及笈多王朝早期历史,法显都作了追述。法显到达印度之时,正当笈多王朝后期。法显在《佛国记》中,对其当时所见所闻作的翔实记录,对于研究考察公元五世纪印度社会历史的状况,弥足珍贵。在法显《佛国记》之后,有玄奘的《大唐西域记》、义净的《南海寄归内法传》及《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与之遥相辉映。这四部著作所涉及的时代相互衔接,内容相互补充映证,共同构成了建构印度公元七世纪之前的历史状况的可信坐标和基本材料。在现今,凡是涉及这一段时期西域、印度历史的著作和相关研究,欲越过或忽略中国僧人的这些著述,几乎是难于进行的。如有些学者所评论的:「像《大唐西域记》内容这样丰富,记载的国家这样多,记载得又这样翔实,连玄奘以后很长的时间内,也没有一本书能够比得上的。因此,从中国方面来说,《大唐西域记》确实算是一个高峰。」[31]即便确实如季羡林先生所说,《大唐西域记》以其篇幅的巨大以及「地理志」风格的题材优势,在某些方面有后来居上之势,但《佛国记》的首创之功,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抹煞的。况且,尽管《佛国记》在前,其叙述也有些偏于简略,但在有些方面并不比《大唐西域记》逊色。正如对《佛国记》与《大唐西域记》都有深入研究的日本学者足立喜六所说:「《佛国记》为一千五百年前之实地考察的记录,凡关于中亚、西亚、印度、南海诸地之地理、风俗及宗教等,实以本书为根本资料。故其价值,早为世界所共认。至其年代与事实之正确及记述之简洁与明快,亦远出于《大唐西域记》之上。」[32]
(三)、《佛国记》与佛教史研究
作为一位前往印度求取佛法的求法僧,法显所注目的焦点自然在佛教方面。因此,《佛国记》对于沿途诸国的佛教兴衰情况及其印度的佛教圣迹记载尤其详备。在西域方面,首先说到诸国原来语言虽不尽同,而僧人一致学习印度语文,鄯善国、焉夷国各有僧四千余,竭叉国有僧千余,都奉小乘教,于阗国和子合国都盛行大乘佛教。在印度方面,陀历、乌苌、罽饶夷、跋那等国都奉行小乘教,罗夷、毗荼、摩竭提等国都大小兼学,毗荼国僧众多至万数,摩竭提国为印度佛教的中心,佛法大为普及。 东印度多摩梨帝国有二十四伽蓝,佛教也很兴盛。当时印度,除拘萨罗、迦维罗卫、蓝莫、拘夷那竭诸国教势已趋衰落外,其他诸国大都保持盛况。至于印度以外的师子国佛教尤盛,僧众多至六万。关于佛教史迹,本书详细记载了佛陀降生、成道、初转*轮、论议降伏外道、为母说法、为弟子说法、预告涅槃、入灭等八大名迹之盛况;记载了佛石室留影、最初的佛旃檀像、佛发爪塔以及佛顶骨、佛齿和佛钵、佛锡杖、佛僧伽梨等的保存处所和守护供养的仪式;记载了佛陀的大弟子阿难分身塔、舍利弗本生村以及阿阇世王、阿育王、迦腻色迦王所造之佛塔;过去三佛遗迹诸塔以及菩萨割肉、施眼、截头、饲虎等四大塔,祗洹、竹林、鹿野苑、瞿尸罗诸精舍遗址,五百结集石室,七百僧检校律藏纪念塔以及各地的著名伽蓝、胜迹。由于印度的许多佛教遗迹在现今已经湮没无闻,因而法显的记载适可弥补这一缺憾,成为印度佛教考古发掘的指南。
法显在《佛国记》中真实地记载了公元五世纪初年印度、西域佛教的基本情况。这种记述,不仅可以与后来玄奘、义净的相关记载互相衔接、对照,而且也可以从中发现印度佛教从五世纪到七世纪之间演变发展的情形。[33]特别是,法显对于此前佛教史上的重大问题所作的程度不同的追溯,成为现今人们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线索。这可以从佛教仪轨制度、提婆达多问题以及佛教与外道的斗争几方面去说明。
尽管《佛国记》并非如义净《南海寄归内法传》那样以专门记录印度的佛教仪轨制度为旨归,但法显在相关部分的记述却仍然弥足珍贵。《佛国记》对于公元五世纪时期印度佛教流行的佛教仪轨制度的记载,正可与此后玄奘、义净的记述相互连接对照,依此可以对印度佛教仪轨制度有大致的了解。
法显之所以西行,是有感于中土戒律的残缺和僧众威仪的欠缺。因此,法显对于沿途西域、印度诸国戒律的实行情况格外留心,并且对于其整肃严谨之风貌大为欣羡。对于于阗国的情况,法显这样记述:「瞿摩帝是大乘寺,三千僧共犍槌食。入食堂时,威仪齐肃,次第而坐,一切寂然,器钵无声。净人益食,不得相唤,但以手指麾。」在天竺部分,类似于这样的叙述比比皆是。而道整「见沙门法则,众僧威仪触事可观」,竟然发愿曰:「自今已去至得佛,愿不生边地。」法显的最后一位同伴就这样留居天竺,未曾言归。
除戒律方面之外,值得注意的还有天竺自古以来流行的佛教制度。法显在叙述了摩头罗国之概况后,用近千字的篇幅较为细致地叙述了天竺实行的仪轨制度。法显说,天竺诸国国王「供养众僧时,则脱天冠,共诸宗亲群臣,手自行食。行食已,铺毡于地,对上座前坐,于众僧前,不敢坐床。佛在世时,诸王供养法式相传至今。」[34]这里所讲的是国王供养僧众饮食的法式。关于天竺国王、长者、居士奉养僧众的总体情形,法显这样说:「自佛般泥洹后,诸国王、长者、居士,为众僧起精舍供养,供给田宅、园圃、民户、牛犊。铁券书录后,王王相传,无敢废者,至今不绝。众僧住止房舍、床褥、饮食、衣服都无缺乏。处处皆尔。」至于僧众则「常以作功德为业,及诵经坐禅。客僧往到,旧僧迎逆,代担衣钵,给洗足水、涂足油,与非时浆。须臾息已,复问其腊数,次第得房舍、卧具,种种如法。众僧住处作舍利弗塔,目连、阿难塔,并阿毗昙、律、经塔。」法显对于佛教夏安居的仪礼与经过的叙述尤其重要,其文有云:
安居后一月,诸希福之家劝化供养僧,作非时浆。众僧大会说法。说法已,供养舍利弗塔,种种香华,通夜然灯,使伎人作乐。
诸比丘尼多供养阿难塔,以阿难请世尊听女人出家故。诸沙弥多供养罗云。阿毗昙师者供养阿毗昙。律师者供养律。年年一供养,各自有日。摩诃衍人则供养般若波罗蜜、文殊师利、观世音等。
众僧受岁竟,长者、居士、婆罗门等,各持种种衣物沙门所须以布施僧,众僧亦自各各布施。
这里主要记述了夏安居最后一个月的仪式:一是希求福报之家可为众僧奉献「非时浆」;二是解夏前的最后一日的夜晚举行「大会说法」,说法完毕,比丘供养舍利弗塔,比丘尼供养阿难塔,沙弥供养罗云;三是解夏之日,信众即俗弟子可向僧尼布施物品。另外,在师子国章,法显追叙了国王为僧众建新精舍的常规,其文曰:「王笃信佛法,欲为众僧作新精舍。先设大会,饭食僧。供养已,乃选好上牛一双,金银宝物庄校角上,作好金犁。王自耕顷四边,然后割给民户、田宅,书以铁券。自是已后,代代相承,无敢废易。」这与法显所述印度国王的通常做法可以互相补充。
在《佛国记》中,法显对于西域、印度诸国的规模较大的法会叙述得尤其详细。如于阗国、摩竭提国的「行像」仪式、竭叉国的五年大会(般遮越师)、弗楼沙国的佛钵崇拜仪式、那竭国的佛顶骨崇拜仪式、师子国佛齿供养法会以及师子国国王为入灭罗汉举行的阇维葬仪等等。此外,法显还对其在天竺所瞻礼过的佛塔一一作了描述。所有这些材料都是研究西域、印度佛教,特别是五世纪印度佛教史的珍贵文献,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法显叙述祗洹精舍情况的段落之中,对于「提婆达多」即「调达」之信徒的记载,弥足珍贵。提婆达多本来是释迦牟尼佛的堂弟,很早就追随佛陀出家。后来却与释迦牟尼佛发生矛盾,分道扬镳,另立山头。据佛教经典所记,提婆达多本人由于诽谤佛法,并且多次谋害佛陀,已经堕入地狱,当然也就不会有多少信徒了。但法显在中天竺却见到了调达的信徒。这说明,所谓「提婆达多派」至公元五世纪时仍然存在。法显原文为:「调达亦有众在,供养过去三佛,唯不供养释迦文佛。」这三句话,很受学术界重视。有学者[35]将法显的这一记载与玄奘、义净的相关说法联系起来考察,得出了与佛经所记不同的结论:「从释迦牟尼时代到法显以至到玄奘、义净的时代,其间一千多年,提婆达多派仍然不绝如缕地延续了下来,仍然活动于印度社会之中。而且他们仍然坚持着他们的『祖训』,可能还发展出了自己的『三藏』。他们的存在,既说明了他们这一派顽强的生命力,也说明在古代印度社会中有他们存在的条件。」[36]不过,能否将「提婆达多派」算作佛教的一个派别,却是另外一个问题。因为法显、玄奘、义净都是将其当作「外道」看待的。
释迦牟尼是在与「外道」的斗争之中逐步扩大其影响的。而在印度这一宗教多元化的国度,与「外道」的斗争贯穿于佛教发展的始终。法显在《佛国记》中,不但对于佛陀时代佛教与「外道」的斗争作了追述,而且对于公元五世纪时期佛教与「外道」的斗争作了叙述。如在记述沙祇城南门道东的佛齿木时说:「诸外道婆罗门嫉妒,或斫或拔,远弃之,其处续生如故。」据法显记载,在拘萨罗国舍卫城,「诸外道婆罗门生嫉妒心」,多次想毁坏在大爱道故精舍处、须达长者井壁及鸯掘魔得道、般泥洹、烧身处所起的大塔,「天即雷电霹雳,终不能得坏。」舍卫城祗洹精舍东门外道东有一座婆罗门教寺院被称之为「影覆寺」,之「所以名『影覆』者,日在西时,世尊精舍则映外道天寺;日在东时,外道天寺影则北映,终不得映佛精舍也。外道常遣人守其天寺,洒扫、烧香、然灯供养。至明旦,其灯辄移在佛精舍中。婆罗门恚言:『诸沙门取我灯自供养佛。』为尔不止。婆罗门于是夜自伺候,见其所事天神持灯绕佛精舍三匝,供养佛已,忽然不见。婆罗门乃知佛神大,即舍家入道。」法显听当地人讲「近有此事」。可知此事重复发生于法显抵达印度之前不久,说明那时佛教与「外道」的斗争仍然很是激烈。
(四)《佛国记》的文学价值
《佛国记》不仅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一席之地。作为中国古代游记文学的奇葩,《佛国记》所具有的「言必依实」的真实性与朴实无华但却言简意赅的精练风格,大得历代文人的喜爱与称赞。《大唐西域记》尽管篇幅大大超过《佛国记》,但由于它是玄奘口述、辨机笔受而成,再加上志书体裁的限制,《大唐西域记》的文学性便不能与《佛国记》相提并论。这是毋须讳言的。
法显的文风正如同时代的道场寺僧人所撰之「跋」文所说:「其人恭顺,言辄依实」,因此《佛国记》强烈的「写实性」与真实性是其首要的文学特征,而简洁的风格更是其特色所在。
而其简洁质朴的文风是《佛国记》的突出特色,而法显这种简洁风格甚至达到了惜墨如金的地步。也正因为如此,《佛国记》后所附「跋」文的作者纔忍不住对「由是先所略者劝令详载」。尽管现今所传的文本可能就是经过法显补充过的「详本」,但与其言简意赅的简练性仍然未曾改变。法显对于敦煌以西闻名于世的塔克拉马干沙漠的描写堪称典型。法显这样写道:
度沙河。沙河中多有恶鬼、热风,遇则皆死,无一全者。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徧望极目,欲求度处,则莫知所拟,唯以死人枯骨为标帜耳。
同样的内容,《大唐西域记》卷十二则铺陈如下:
从此东行,入大流沙。沙则流漫,聚散随风,人行无迹,遂多迷路。四远茫茫,莫知所指。是以往来聚遗骸以记之。乏水草,多热风。风起则人畜昏迷,因以成病。时闻歌啸,或闻号哭,视听之间,恍然不知所至。由此屡有丧亡,盖鬼魅之所致也。
《佛国记》仅仅五十一个字,《大唐西域记》则扩展为九十个字。二者的字句相似之处甚多,而前者早出,后者晚成。因此,从文学角度而言,有理由说《大唐西域记》之描写很大程度上是脱胎于《佛国记》。
法显西行,在当时的条件之下,是一件风险极大的伟业。他西行之时的心情,正如「跋」文所记录的法显之自我表白:
顾寻所经,不觉心动汗流。所以乘危履崄,不惜此形者,盖是志有所存。专其愚直,故投命于不必全之地,以达万一之冀。
尽管涌动在法显血管里的是一腔弘传佛法的大慈大悲精神,而在信仰层面自然而然所具有的「三宝」佑助心理[37]会为法显提供足够的信心,但是西行路途的艰险仍然会在其心中投下很深的「不必全」之阴影。因此,弥漫在《佛国记》之中的浓重的抒情性,使这部作品带有很强烈的感染力,其文学欣赏价值因而大为增强。在整本《佛国记》中,法显三次写到自己流泪。第一次是在南度小雪山而慧景不幸圆寂之时。法显写道:
雪山冬夏积雪,山北阴中,遇寒风暴起,人皆噤战。慧景一人不堪复进,口出白沫,语法显云:「我亦不复活,便可时去,勿得俱死。」于是遂终。法显抚之悲号:「本图不果,命也!奈何?」复自力前,得过岭南。
短短数语,将慧景的自我牺牲精神、法显对同伴的深厚感情以及法显、道整二人化悲痛为力量继续前进的精神风貌,写得活灵活现,深切感人。第二次是在王舍旧城之外的耆阇崛山上,法显:
慨然悲伤,收泪而言:「佛昔于此住,说《首楞严》。法显生不值佛,但见遗迹、处所而已。」即于石窟前诵《首楞严》。
第三次是在师子国无畏山寺见到故土商人奉献给青玉佛像的绢扇之时。其文曰:
法显去汉地积年,所与交接悉异域人,山川草木,举目无旧。又同行分披,或留或亡,顾影唯己,心常怀悲。忽于此玉像边见商人以晋地一白绢扇供养,不觉凄然,泪下满目。
这三次流泪,情境不同,其情之内涵也略有差异。而在一般人们看来,佛教僧侣越是木石心肠道行似乎越高。在这种背景下观之,法显的这种情绪流露更显得真实而珍贵。在如此的艰难困苦下,丝毫不动心、不动情,反倒显得做作而矫情。法显的「三哭」丝毫未曾损害其伟大之形象,反而增强了其可信度与感染力,完全可以将其看作《佛国记》的点睛之笔。
当然,《佛国记》的抒情性不仅仅体现在这三处。法显艺术手法的高超尤其在于将抒情性融会于写实性的叙述与描写之中。这一点可以从法显对翻越葱岭山的记述见出。法显写道:「在道一月,得度葱岭。葱岭冬夏有雪,又有毒龙,若失其意,则吐毒风、雨雪,飞沙砾石。遇此难者,万无一全。」语句平和,与惊心动魄的内容相比较,甚至略微显得平淡。但是,埋藏于平淡语句之中的确实是一颗历经千难万险的老人所特有的深沈、博大的内心世界。
关于《佛国记》的文学价值,我们可以藉用章巽先生的话作一总结。章先生说:「恬退恭顺的法显,能有时间亲笔写下他的游记,言辄依实,质朴明畅;而玄奘却不得不假手辨机代笔写下他的游记,虽然文辞绚烂,却也不免带上一层浮华的色彩。且《法显传》虽然质朴,但由于亲身经历,亲笔自写,常能在行间字里发射出深厚的感情,十分触动人心,有许多境界往往是《大唐西域记》所未能到达的。」[38]虽然此段评论将《大唐西域记》拿来给《佛国记》作比衬,稍失对于玄奘大师的恭敬,但是仅仅就二着的文学性而言,确实如此。
四、法显大师对中国佛教的贡献
在中国佛教史上,法显、玄奘、义净是最有影响的三位西行求法高僧。而作为有文献记载、第一位到达印度的中国人,法显大师对中国佛教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以下分法显大师对西行求法运动的影响、法显大师对佛教律学以及佛教义学的贡献三方面来论说。
(一)、法显大师西行的意义及其影响
早期佛教的弘法主体是西域以及天竺僧人。据统计,汉代东来译经僧人十人,其中,来自天竺的仅仅四人,六人来自西域;三国魏、吴两国共有外国译经僧人十人,来自西域的七人,仅有三人来自天竺;西晋时外来译经僧五人,来自天竺的仅有一人。[39]可见,早期佛教之传入,是经由西域这一中介进行的,而且是以西域僧人为骨干的,因而许多佛教经典并非直接从梵语译出,而是由古代中亚地区的所谓「胡语」转折译出的。这样的一再转译,再加之译人的不谙汉文,使得译出的经典难于满足中土弘传佛法的现实需要。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随着佛教信仰的逐渐深入人心,作为佛教发源地和佛学最发达的地区,天竺成为了佛教徒向往的圣地。因此,躬身前往天竺瞻礼圣迹、求学访师便成为中土僧人的重要愿行。上述两方面的结合,便引发了持续近千年的西行求取佛法的运动。法显之西行,便是其中最有成效,对中国佛教影响最为深远的三次西行活动之一。
现在学术界一致公认,中土最早的西行者是魏晋时期的朱士行。据《出三藏记集》卷十三载:
初,天竺朔佛以汉灵帝时出《道行经》,译人口传,或不领,辄抄撮而过。故意义首尾,颇有格碍。士行常于洛阳讲《小品》,往往不通。每叹此经大乘之要,而译理不尽。誓志捐身,远求《大品》。遂于魏甘露五年发迹雍州,西度流沙。既至于阗,果写得正品梵书胡本九十章,六十余万言。遣弟子不如檀,晋言法饶,凡十人,送经胡本……至陈留仓垣水南寺。[40]
此中,甘露五年即公元二六0年,经本送达内地的时间为西晋武帝太康三年,即公元二八二年。朱士行弟子送回的经本,于西晋太安二年(公元三0三年)十一月二十四日至永安元年(公元三0四年)四月二日,由竺法寂、竺叔兰译出,名为《放光般若经》。朱士行则留居于阗,于八十岁时圆寂。朱士行虽然未能抵达天竺,但是,他令弟子送回的经本却对中国佛教产生了很大影响,他的行为鼓舞了后世僧人的西行勇气。
朱士行之后,又有竺法护、康法朗、于法兰、竺佛念、慧常、进行、慧辩、慧睿、支法领、法净[41] 等七次十人西行,但确实可考的唯有慧睿到达过南天竺,而其他僧人或仅抵达西域而返,或仅达交趾。此后,便有法显横空出世,以坚忍不拔的毅力,拖着年迈之躯,西行西域,抵达天竺,并且最终从风险更大的海路归国。法显的成功,首先自然是其带回的经律译出后对中国佛教所产生的影响,其次,其对求法运动的进一步高涨所起的推动作用,也是难以估量的。
法显西行以及所撰写的西行游记,大大拓展了中土僧人的眼界,在当时就产生了巨大的反响。如释昙无竭(法勇)招集僧猛、昙朗等二十五人,于宋永初元年(公元四二0年)「发迹北土,远适西方。」[42]从陆路至中天竺,由南天竺搭乘商船返回广州,选择的道路与法显大致相同。这并非偶然,而是模仿法显所成。《高僧传》卷三〈昙无竭传〉明确说,昙无竭「尝闻法显等躬践佛国,乃慨然有忘身之志」,于是发愿西行,同行二十五人,归来者仅仅五人而已。昙无竭一行从中土出发之时,与法显返回建康仅有七年间隔,而此时《佛国记》已经写出,并且开始流传。由此可见,法显西行之事迹,确实有立竿见影之感召力。
昙无竭之后,西行求法者便越来越多,至隋唐达到了顶峰。尽管没有办法确证每一位西行求法者是否都知晓法显大师事迹并且读过《佛国记》,但可以确定的是:中国古代另外两位最重要的求法高僧玄奘、义净,就是在法显大师西行事迹的鼓舞感召之下,毅然西行的。慧立所记玄奘大师自道西行之志曰:「昔法显、智严亦一时之士,皆能求法导利群生,岂能高迹无追,清风绝后?大丈夫自当继之。」[43]玄奘于是陈表西行,在未能获准的情况下,冒险出发西行,经历艰难险阻,终于大功告成。义净大师「年始一十有七,思游五印之都。」[44]而之所以如此,则源于「仰法显之雅操,慕玄奘之高风。」义净后来在其所撰写的《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的起首就写道:「观夫自古神州之地,轻生徇法之宾,显法师则开辟荒途,奘法师则中开王路。」以「开辟荒途」评价法显的开创之功,确实得其所宜!至于法显西行所体现出的大无畏精神,仍然数与法显同时代并且相识的「跋」文作者所说最为贴切:「于是感叹斯人,以为古今罕有。自大教东流,未有忘身求法如显之比。然后知诚之所感,无穷否而不通;志之所奖,无功业而不成。成夫功业者,岂不由忘失所重,重夫所忘者哉?!」这种精神尽管起因于佛教信仰,但其意义却远远超出求取佛法本身,具有普徧的价值和不朽的意义!
(二)、法显大师对中国佛教律学的贡献
佛陀在涅槃之时,曾经留下「以戒为师」的付嘱。在佛教僧团之中,戒律是维持僧团「和合」的基本保障,而是否禀受戒法又是佛教徒区别于普通人的关键之一。佛法传入中土在先,戒律传入在后,而在完备中国戒律学方面,法显的贡献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从东汉到曹魏初年,可能由于中土汉族人士出家者甚为罕见[45],因而其出家受戒并不十分严格,只是剃除须发以示区别,对于戒律也仅仅是了解基本戒条而已。殆至曹魏嘉平二年(公元二五0年),昙摩迦罗在洛阳白马寺译出《僧祇戒心》及《四分羯磨》之后,「更请梵僧,立羯磨法。中夏戒律,始自乎此。」[46]朱士行正是依此戒法而受比丘戒的,因此纔被当作中土出家的第一人,而严佛调未能及此而未被认可为正式比丘。东晋时期,道安大师在戒律文本未具的情形下,参照已有的戒律为僧团制定了戒规——「僧尼轨范」。道安所制「僧尼轨范」分为三例:「一曰:行香定座,上经上讲之法;二曰:常日六时,行道、饮食、唱时法;三曰:布萨、差使、悔过等法。」道安此规一出,「天下寺舍,遂则而从之。」[47]可见中土当时对于戒法律规的需求是何等急迫耶!道安曾撰文说:「法汰顷年鄙当世为人师,处一大域,而坐视令无一部僧法。推求出之,竟不能具。」[48]这是道安回忆当初与其同门师弟竺法汰发心制定「僧法」时所遇到的问题。道安在襄阳时还说过:「云有五百戒,不知何以不至?此乃最急。四部不具,于大化有所厥。」[49]道安恐怕已经从来中土的外国僧人口中知晓印度佛教流行「四部」律法,所以热切希望在中土早日完备戒律文本。法显在长安时曾经积极组织僧人翻译戒律,共译出《十诵比丘戒本》一卷、《比丘尼大戒》一卷、《教授比丘尼二岁坛文》一卷三部戒律文本。这样,加上先前由昙柯迦罗译出的《僧祇戒本》一卷、竺法护译出的《比丘尼戒》一卷,东晋初年,中土所具的重要律本大致如此。[50]而上述律本篇幅短小,显然只是节译,难于满足现实的需要。由于戒律文本的残缺与匮乏,不但信徒从受戒到行戒缺乏权威的轨范,而且影响到僧团自身活动的如法开展。法显正是有感于此,纔毅然发心西行至中天竺求取佛教戒律文本的。而法显所要做的事情,正是道安大师当年所热切企盼的。
法显西行,在中天竺摩竭提国巴连弗邑抄回《摩诃僧祇众律》、《萨婆多众律抄》各一部,在师子国求得《弥沙塞律》藏本。三部律本,《摩诃僧祇众律》于东晋义熙十四年由法显与佛陀跋陀罗合作译出,共成四十卷;《弥沙塞律》法显未来得及译出,在其圆寂后,由道生、佛陀什等译出。而当法显从天竺归来时,《萨婆多众律抄》已经由鸠摩罗什与佛若多罗等于后秦弘始七年译出,名为《十诵律》,共六十一卷。此外,法显还与佛陀跋陀罗合作译出《僧祇比丘戒本》一卷。《摩诃僧祇众律》译出后,在当时影响甚大。它与《十诵律》一起成为南北朝时期佛教戒律学的主要依据。直至隋唐时期,由于以《四分律》为归旨的律宗的形成,《摩诃僧祇众律》纔逐渐退出了律学主流。但是,这一结局并不会抹煞法显不畏艰险为中国佛教续「绝学」所作出的卓越贡献。
(三)、法显大师对中国佛教义学的贡献
尽管在中国佛教史上,法显并非以义学闻名,但并不能因此而忽略其对中国佛教义学所作出的重大贡献。这突出表现在法显回国以后所从事的译经活动及其所译的《大般泥洹经》对中国佛教发展所产生的开创性影响上。
据《出三藏记集》卷二记载,法显从天竺、师子国带回建康的十一部经律,法显与天竺僧人佛陀跋陀罗一起合作译出六部,凡六十三卷。除上述二部律本之外,其余四部译经为:《大般泥洹经》六卷、《方等般泥洹经》二卷、《杂阿毗昙心》十三卷、《杂藏经》一卷。其中,《杂阿毗昙心》属于小乘毗昙学,《大般泥洹经》为大乘《涅槃经》的初译本,而《方等大般泥洹经》则是《长阿含经·游行经》的异译。从对佛教义学的影响而言,《杂阿毗昙心》的传译推动了佛教毗昙学的进一步发展,而《大般泥洹经》的译出简直就像一声惊雷,在佛教界掀起了轩然大波。后来,更有道生以「涅槃圣」的雄姿出现,由此而使中国佛教发生了历史性转向。在此,谨将《大般泥洹经》产生的影响略作申论。
关于《大般泥洹经》翻译的经过,〈六卷泥洹经记〉这样说:
摩揭提国巴连弗邑阿育王塔天王精舍优婆塞伽罗先,见晋土道人释法显远游此土,为求法故,深感其人,即为写此《大般泥洹经》如来秘藏。愿令此经流布晋土。一切众生悉成如来平等法身。义熙十三年十月一日于谢司空石所立道场寺出此《方等大般泥洹经》,至十四年正月一日校定尽讫。禅师佛大跋陀手执胡本,宝云传译。于时在座有二百五十人。[51]
此文虽未明言法显在翻译《大般泥洹经》之中的贡献,但在《出三藏记集》卷二「法显译经携回经律」项下注曰:「右十一部,定出六部,凡六十三卷。」沙门释法显「归京都,住道场寺,就天竺禅师佛驮跋陀共译出。」而在同书同卷「般泥洹经」项下则署为「释法显出六卷」。可见,此经的译出,法显的功劳非小,因此现今流传的版本均署名「东晋平阳沙门法显译」。
六卷《大般泥洹经》一经翻译完成,就成为社会议论的焦点。据慧睿说:「此《大般泥洹经》既出之后,而有嫌其文不便者,而更改之,人情少惑。」更有彭城僧嵩「法师云:『双林灭度,此为实说。常乐我净,乃为权说。故信《大品》而非《涅槃》。」[52]据《高僧传》记载,僧嵩「言佛不应常住,临终之日,舌本先烂。」[53]而《出三藏记集》又说,僧嵩的弟子僧渊「诽谤《涅槃》,舌根销烂。」[54]显然,僧嵩、僧渊对于《大般泥洹经》的立场是一脉相承的。为了反击这种对《大般泥洹经》的非议,慧睿便专门撰写了《喻疑论》以正视听。在《喻疑论》中,慧睿讲道:「有慧佑道人私以正本雇人写之。容书之家忽然起火。三十余家,一时荡然。写经人于火之中求铜铁器物,忽见所写经本在火不烧,及其所写一纸陌外亦烧,字亦无损。余诸纸巾,写经竹筒,皆为灰烬。」而同样的事情,〈法显传〉则记为:
显既出《大泥洹经》,流布教化,咸使见闻。有一家失其姓名,居近扬都朱雀门,世奉正化,自写一部,读诵供养。无别经室,与杂书共屋。后风火忽起,延及其家,资物皆尽。唯《泥洹经》俨然具存,煨烬不侵,卷色无异。扬州共传,咸称神妙。
上述记载很有可能是同一件事情。这一事件之所以流传甚广,从反面说明了当时争论的激烈。在前文考证法显离开建康的原因时,我们已经强调过这一事件对于法显的影响。也就是说,《大般泥洹经》的译出使法显陷入了争论的旋涡无法自拔,实际上已经无法在建康从事译经活动了。不过,法显的离去并未平息这场争论。因为此经的佛学思想对于中国佛教的发展实在是太重大了。其深刻的思想史意义在于,如来藏思想由此代替了大乘般若学而成为中国佛学的主流。
其实,在《大般泥洹经》未曾译出之前,佛性思想已经传入中土,并且引起了义学僧人的注意。据《高僧传·释慧远传》载:
先是中土未有泥洹常住之说,但言寿命长远而已。远乃叹说:「佛是至极则无变,无穷之理,岂有穷耶?」因着《法性论》曰:「至极以不变为性,得性以体极为宗。」[55]
这里的「极」和「至极」均指「涅槃」。慧远以为涅槃应以不寂不变、不空不有为其真性,只要体悟获得此真性即可成佛。这种观念,代表了罗什来华之前中国佛学界的基本状况。而罗什对中观学之不余遗力的弘扬,尽管成就巨大,但却未能完全满足中国佛教的思想需要。罗什的另一高足僧睿虽则达般若之奥妙,但仍然有不满足之感。他直接表明自己的看法:
至如《般若》诸经,深无不极,故道者以之而归;大无不该,故乘者以之而济。然其大略,皆以适化为本。应务之门,不得不以善权为用。权之为化,悟物虽弘,于实体不足。[56]
在僧睿眼里,般若只适于济渡世用的善权之道,其用在于「虚」。但是它仍然有着根本缺陷,即「于实体不足」。相反,当罗什在众僧的请求下,译出《法华经》新本之后,罗什的弟子们奔走相告。罗什的大弟子僧睿说「《法华经》者,诸佛之秘藏,众经之实体也。」[57]僧睿于罗什处之同门慧睿亦言:「寻出《法华》,开方便门,令一实究竟,广其津途。欣乐之家,景仰沐浴,真复不知老之将至。」[58]这一记载说明,《法华经》的重译,对于久囿于般若圈中的人们来说,简直是一次思想上的解放。那么,僧睿所言之「实体」所指为何?僧睿说:「佛寿无量,永劫未足以明其久也;分身无数,万形不足于异其体也。」 这样的「佛」是「一」,是「久」,实际上也就是「法身」。佛作为法身,是否为真实的存在?与此相关,众生是否皆有佛性?这是当时佛教界关心的重大问题。罗什及其门徒对此是有过讨论的。《法华经》译出后,此问题又重新引起关注。据慧睿所言,当时有人问罗什:
此土先有经言:一切众生,皆当作佛。此当云何?答言:《法华》开佛知见,亦可皆有为佛性。若有佛性,复何为不得皆作佛耶?但此《法华》所明,明其唯有佛乘,无二无三,不明一切众生皆当作佛。皆当作佛,我未见之,亦不抑言无也。[59]
此段记载,语言平实,颇为可信。罗什囿于自己学派之见,不曾涉及佛性问题。而由竺法护等翻译的佛经,对佛性义又言之未详,遂起疑云,成为中国佛学界的难题。迨至法显译出《大般泥洹经》讲:「泥洹不灭,佛有真我,一切众生皆有佛性」,[60]方有竺道生之横空出世,涅槃佛性之说便代替了般若学而成为南北朝佛学的主流。法显六卷《佛说大般泥洹经》的译出,实乃中国佛学的重大转折点之一。竺道生法师在无经文直接证会的情形下,孤明先发,首唱阐提成佛之说,此乃中国佛学师心独造之始也,意义不可低估。
五、《佛国记》之书名及其研究、释译情况
法显所撰写的西行游记,在古代著录、引文以及各种版本中,竟然有近十种异名。这些异名的大量出现,可能是由于法显自己未替自己所写的这部书命名,后来者往往以己意为其加写书名。这样做的结果,却使后来者难于确定众多名称之所指是否为同一部书。这样的以讹传讹,便无端地生出了许多误解,尤其显得杂乱。为了方便读者阅读理解,有必要先对此问题作些简单介绍,然后再对近代以来《佛国记》的研究情况以及此释译的撰写情况作些介绍与说明。
(一)、《佛国记》之书名
第一种,《佛游天竺记》一卷。梁代僧佑《出三藏记集》卷二载录于法显所译出及其带回而未得译出的经律之后。隋代法经《众经目录》卷六置于「西域圣贤传记」之中,并说其为「西域圣贤所撰」;同时却在「此方诸德传记」中著录《法显传》一卷,并说其为「此方佛法传记」。唐道宣《集神州三宝感通录》卷中「梁荆州优填王旃檀像缘」引用此书名。唐智升《开元释教录》卷三、唐圆照《贞元新定释教目录》卷五皆录此目,并注「见《僧佑录》」,同时却又著录《历游天竺记传》一卷。
第二种,《佛游天竺本记》。唐代徐坚《初学记》卷二十三「寺第八」引书名曰《佛游天竺本记》。
第三种,《历游天竺记传》。此书名最早见于隋代费长房《历代三宝记》卷七,唐代道宣《大唐内典录》卷三、道世《法苑珠林》卷一00均沿用此名。《开元释教录》和《贞元新定释教目录》在引此名之后,都加有注解:「亦云《法显传》,法显自撰,述往来天竺事。见《长房录》。」
第四种,《释法显游天竺纪》。唐代杜佑《通典》卷一七四引用此书时写作《释法明游天竺纪》,并在「明」字下注曰「国讳改焉」,在同书卷一九一又作《法明游天竺记》。《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曰:「《通典》引此书又作法明,盖中宗讳显,唐人以『明』字代之,故原注有『国讳改焉』四字也。」
第五种,《法显传》一卷(或作二卷)或《释法显行传》。最早见于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一、二所引,卷十六作《释法显行传》。隋法经等《众经目录》卷六也以此名著录。《隋书·经籍志·史部·杂传类》载《法显传》二卷、《法显行传》一卷;《开元释教录》卷二十(入藏录下)以及以〈千字文〉编号的《开元释教录略出》卷四皆著录,并注:「亦云《历游天竺记传》,东晋沙门法显自记游天竺事。」宋以后所刻《大藏经》多依《开元释教录·入藏录》,故仍用此称,唯金代《赵城藏》本为《昔道人法显从长安行西至天竺传》一卷;《高丽藏》本为《高僧法显传》一卷。
第六种,《佛国记》一卷。此名最早见于《隋书·经籍志·地理类》,注曰:「沙门释法显撰」,明代以后所辑诸丛书刊本,如明沈士龙、胡震亨辑《秘册汇函》、明毛晋辑《津逮秘书》、明锺人杰、张遂辰辑《唐宋丛书》、清王谟辑《增订汉魏丛书》、清张海鹏辑《学津讨原》等,皆用此称。
第七种,《三十国记》。此名为明代著作《稗乘》用之。
前述七种书名,从命名方法来区分,有四类情况:由第三种至第七种,或者以叙述者法显为主体来命名,如《法显传》、《法显行传》;或者以所写内容为核心命名,如《佛国记》、《历游天竺记传》、《三十国记》;或者将上述两种角度合起来命名,如《释法显游天竺纪》等。《法显传》之名,首次见于《水经注》。《隋书·经籍志·地理类》列有此《法显传》之名,而同书(《隋书·经籍志·史部》)〈杂传类〉中又有《佛国记》之名,但文后有原注:「沙门释法显传」,说明《法显传》与《佛国记》为同一种书,传世今日的《佛国记》各种版本都同于《法显传》。《历游天竺记传》即是《法显传》,自《开元释教录》以下都有明文注记。因此,上述三类书名,所指为同一本书,并不存在问题。屡有疑问的是以「佛」为主体来命名的一类书名之所指。具体而言,《佛游天竺记》或《佛游天竺本记》与《法显传》或《佛国记》到底是一本书还是两本书?这是历来争讼的焦点。
对于《佛游天竺记》与《佛国记》的混淆,来源于对《出三藏记集》卷二之著录方法的不同理解。其实,《出三藏记集》卷二尽管将《佛游天竺记》著录在法显所译的经律之后,但僧佑在注文中明确说:「右十一部,定出六部,凡六十三卷。……其《长》、《杂》二『阿含』、《綖经》、《弥沙塞律》、《萨婆多律抄》,犹是梵文,未得译出。」这里所说的「十一部」并不包含《佛游天竺记》在内,同样,「六部」译出的经律之中也不包含《佛游天竺记》。可见,僧佑是将《佛游天竺记》当作法显的著述附录在此的,因而其与后来所称的《法显传》为同一本书并不存在问题。真正搞错的是隋代法经等人编的《众经目录》。《众经目录》卷六在「西域圣贤传记」中录有《佛游天竺记》一卷,在同卷「此方诸德传记」中又录有《法显传》一卷,并附自注曰:「法显自述行记」。这里,法经等人因疏于核查而将同一本书列为两种,不能引以为据。后来的《开元释教录》卷三、《贞元录》卷五虽然兼载《历游天竺记传》与《佛游天竺记》两名,但均在《佛游天竺记》下加注「见《僧佑录》」,又注曰「阙本」。可见,智升、圆照并未见到《佛游天竺记》这本书,而只是凭误解了的僧佑之意将两名并列为两本书。另外,唐徐坚《初学记》卷二十三所引的《佛游天竺本记》之文,即达嚫国迦叶佛伽蓝一段,与今本《佛国记》之文完全符合。唐道宣《集神州三宝感通录》卷中以及《太平御览》卷六五七所引之文,即佛上忉利天为其母说法一段,也与今本《佛国记》「僧伽施国」所记相似。这些证据完全可以证明,《佛游天竺记》与《佛国记》、《法显传》为同一本书。至于之所以以佛为主体,大概是因为此书多载天竺各国所传的佛陀本生故事以及佛陀周游各地传教事迹的缘故。
此外,关于《佛国记》广、略二本的问题,也需略作说明。《水经注》载《法显传》与《法显行传》二名。《隋书》也是如此,并明确记曰《法显传》二卷、《法显行传》一卷。现今传本《佛国记》所附〈跋〉文曰:「因讲集之际,重问游历。其人恭顺,言辄依实,由是先所略者劝令详载。」由此判断,今本所传《佛国记》可能为后出的广本,是法显应道场寺的这位僧人所请补充而成的。而在隋代时,略本尚在流传,后来则逐渐隐没不传。
(二)、《佛国记》的研究情况
从十九世纪以来,《佛国记》以其丰厚的历史文化价值和重要的学术意义,引起了世界各国学者的注意,不断有新的研究成果和译注本问世。西方学者的主要译注本如下:
1、.Fa-hsien, Foe Koue Ki ., by Per-Abel-Rémusat, Paris, 1836.
2、Travels of Fa-hian and Sun-yun, Buddhist Pilgrims, from China to India.(400 A.D. and 518A.D.),by Samuel Beal, London,1869.
3、Fa-hsien, Record of the Buddhistic Kingdoms, by Herbert A. Giles, London & Shanghai,1877.
4、A Record of Buddhistic Kingdoms, being an Account by the Chinese Monk Fa-hsien of his Travels in India and Ceylon(399-414A.D.), by James Legge, Oxford, 1886.
5、The Travels of Fa-hsien (399-414 A.D.) Or Record of the Buddhistic Kingdoms,by Herbert A. Giles, Cambridge, 1923, repinted, 1956.
从书目可以看出,西方学者早在公元一八三六年就注意到了《佛国记》的独特价值,并将其翻译介绍给西方学界。此后,先后出现了四种英译本。不过,尽管西方学者对于《佛国记》的研究,起步早,但由于其选用的汉文底本错讹较多,加之其汉语水平以及对中国文化的熟悉程度有一定限度,所以,他们的许多理解和结论都显得不够准确。
与西方学者相比,我们的近邻日本学者就具有从事这方面之研究的许多优越条件。日本收藏了许多古代的抄本和印本,加上从隋唐之后日本佛教与中国佛教所具有的特别的亲缘关系,使得日本学者能更容易地理解中国古代典籍的原本含义。公元一七七九年,日本沙门玄韵以高丽本为底本,参校南宋本、明本以及其它写本,初步校订了正文并加了标点,后以《高僧法显传》为名出版了单行本。公元一八八四年刊行的《大日本校订大藏经》及《大正新修大藏经》所收录的《法显传》也都是经过校订的本子。尤其重要的是,公元一九三五年,日本学者足立喜六出版了《考证法显传》[61]一书。此书被当时的学界誉为:「在《佛国记》之研究史上,可称为一划出一新纪元之根本著作。」[62]对于此着的成就,中国学者汤用彤撰写书评曰:「实在讲起来,自从法人Rémusat,在一八三六年刊印其译注后,到今年恰经一百年。此一世纪中,东、西洋研究此书者比中国人多,而且较有成绩。」[63]而足立喜六「利用多种版本,校合考订,成一定本,并且详加考证注解,附以地图多幅,其对于研究此书者,裨益实非鲜浅。」[64]一九七0年,长泽和俊又刊发了《宫内厅书陵部图书寮本法显传校注》[65],在足立喜六研究的基础上,作了较为细致的研究,将《佛国记》的研究推进了一步。
确实如汤用彤先生所言,近代以来我国对于《佛国记》的整理研究明显置后。这与长期以来将《佛国记》视为佛国游记有关。尽管《佛国记》在佛教信徒之中又着巨大影响,但是其丰富的内涵与重要的学术价值,并未被人们所充分认识。在刊于一八六九年的《汉西域图考》卷七之中,李光廷曾节录了《佛国记》的相关内容,并对其作了简要介绍。一九一五年,丁谦发表了《晋释法显佛国记地理考证》一文[66],算是近代以来,我国第一篇以《佛国记》为研究对象的论文。一九三四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岑仲勉先生撰写的《佛游天竺记地理考释》。此书是我国第一本《佛国记》研究专著。此书以年代为纲目,对法显的整个行程作了考证,参考了Samuel Beal等西方学者的研究成果,并且也补订了西方学者所犯的若干错误。一九五六年,贺昌群在《古代西域交通与法显印度巡礼》一书中,吸收中外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对中国与古代西域、印度的商业与文化交往以及法显求法的历程等等问题作了带有研究性的介绍。此外,在二十世纪出版的各种佛教史以及中西文化交流史类的专著中,都程度不同地涉及到《佛国记》以及法显西行问题。但是,直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国还没有一种具有权威的《佛国记》校注本。填补这一空白的是历史地理学家章巽先生。章巽的《法显传校注》出版于一九八五年,时至今日,此着仍然代表着中国《佛国记》研究的水平,具有集大成的性质。此后,一九九六年,佛光出版社出版了由大陆学者吴玉贵整理的《〈佛国记〉释译》。此着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章巽先生的校注本为基本依据,对《佛国记》作了较为详细的注释和语译。除此而外,此着前后所附〈题解〉、〈源流〉、
版权所有:楞严经念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