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脉的层次
中脉的层次
五轮与七轮
小周天与大周天
从七轮到九轮
脉循的次第
小结
在前次中,已略讲到气脉变化的一些过程。事实上,就禅修而言懂不懂得气脉并不重要。以我个人而言,我不是先懂气脉再来禅坐,而是坐久了就能渐渐明白它。但至重要者,反是于气脉变化、障碍时,我们能不能用「平常心」去看待它。然而以气脉的觉受,一般人皆较寡知、陌生;故于变化时而不惊疑、错怪者,乃少之又少矣!因此我讲气脉的主旨倒非要各位按部就班、守株待兔地去导引你的脉;而是为已有先知之明,故于一切觉受变化时,更能以「平常心」看待而继续用功尔。否则如本末颠倒,因用错心而出了差错,不要再来怪我害你的!
在原始佛教与禅宗的传统里皆不讲气脉,这是有原因的。以如只讲「无常、苦、空」之法性,则虽初入门者即使不十分相应,却也偏差不到那里去。而气脉者,即使很多人皆对此兴趣盎然,但因是「相」门故,听多了,反将有「着相」之蔽。
所以以下我们将继续探讨气脉之相,但各位知其大体即可,不必太费心于枝末小节。
中脉的层次
前已说过,气脉的变化乃循两个原则:从边向中,从表向里。于是在从表向里的过程中,乃将呈现出种种层次的变化:
五大与七大:在从外向内的层次中,可先用五大的属性说明。在地、水、火、风、空中,地大以较粗重故,为外之外者。其次,水大以较地大细致故,为次内层者。而空大以最细致故,为内之内者。这以五大对应中脉内外层次的说法,在密宗和瑜伽皆有之。
五大如加上「识大」和「根大」则成七大。这根大不是我说的,而是在《楞严经》中有谓二十五种圆通,乃以六根、六尘、六识之十八界,再加上地水火风空识根之七大而成二十五种圆通。根大是什么呢?以《楞严经》要「舍识用根」,才能「转识成智」。故根大者,其实就是清净心、真如心。以清净真如故,为内之内层。故中脉若能从外而渐摄于内,则能渐舍粗重的烦恼心而成清净的真如心。
五脏与五气:以上五大与七大的说法,是原印度佛教即有的。然若对照中医的名相,或可曰:五脏对五大而为心、肺、脾、肝、肾。心以至阳故,外浮于表,故为外之外者。肾以至阴故,深藏于内,为内之内者。而五脏所对应为毛、皮、血肉、筋、骨之五气也。
五轮与七轮
以上五大与七大,乃偏说从外向内的层次。其次,中脉的疏通,又有从下往上;故在从下往上的过程中,又相应有五轮与七轮的层次:
五轮者,即育乐轮、脐轮、心轮、喉轮与头轮。若再加上下之海底轮与上之梵轮,则成七轮也。
在瑜伽书中都谓:从气上头轮至打通梵轮,所需花的时间与功夫乃倍增于往昔。何以头轮与梵轮,位置如此相近;而疏通却又如此遥不可期。唯瑜伽书中皆未详说缘由,然以我的体验,乃能略有所知。因为脉轮疏通的次第非径往直上,而是从育乐轮、脐轮、心轮、喉轮与头轮,再下通海底轮后,才上通梵轮。海底轮与梵轮,因位于身体的末梢故,气皆强弩之末,故欲疏通,乃倍加辛苦。尤其又加上「大周天」的循行,也难怪欲疏通所需花的时间与功夫,必倍增于往昔。
小周天与大周天
中国的道家,乃将躯体与头部的循行脉,称为「小周天」。所以任督二脉乃小周天尔。而前五轮之从育乐轮至头轮,亦相应于小周天也。气在调理过躯体与头部的脉后,将更外延至手脚四肢的脉;于是称从头部、躯干至四肢的脉为「大周天」。
于是在疏通过头轮后,气却下降于脚足间;必待将脚部的脉全疏通了,气才从脚底直上而疏通「海底轮」。然后气再上于手部,待手部亦疏通后,才能汇归头顶而疏通梵轮。因此疏通梵轮的过程实是非常的迂回烦复。
从七轮到九轮
以上已简单说明五轮与七轮的疏通过程,然而有无更高层次的九轮呢?这虽在密宗和瑜伽中皆未述及,但我认为不妨其有!为什么呢?前只泛泛地说:疏通手部和脚部的脉。但事实上,手脚的脉亦非一次第就能全疏通的。
我们可将手或脚,看作是一个身体的缩影:手有腕、肘和肩三关节乃相当于人之颈部、腰部与髂部;故手心其相应于头轮也。前既谓气不可能径从头轮直上而打通梵穴,就如同气亦不可能从手心直前而打通手指等关节。所以事实上,前所谓「疏通手部的脉」,乃是疏通至手心而已!
于是乎,只疏通至手心与足心的大周天,则称为七轮也;反之,能疏通至手指脚趾的关节者,乃相应有「九轮」。此九轮之上者,称「梵顶轮」(类中国人所谓"举头三尺有神明"处)九轮之下者,更于海底轮之下。
如用前述的分析法,手指的脉也不是一口气即能全通的。因手指的三节,亦类似于前所述的三关。故即使能疏通手指的脉,并非气即能至指尖。于是乎,从五轮而七轮,从七轮而九轮,从九轮而……
因此中脉的层次,总括从外向内与从下而上,乃有:
五纵五横,而为二十五层;
七纵七横,而为四十九层;
九纵九横,而为八十一层;
……
有的人好夸说:我已打通任督二脉。但任督二脉也有这么多层次的变化,请问你打通的是那个层次呢?则恐怕他只能张口结舌,而不知从何答起。或有人说:我的手脉,已通了又通!然是同层次的脉通了又通;还是不同层次的脉次第疏通呢?恐怕也是「一屁打过江」吧!
脉循的次第
以上将中脉,分析成这么多层次,有什么意义呢?似乎亦无太大的意义!甚至如各位问:请问法师,你已通到那个层次?其实,我也不很明确!因为知不知道,都是一样「继续禅坐」而已!
不过有一点对实际参禅较有影向者,乃气脉循行的次第。大致而言,初用功时,乃将气内摄;故以「向内」为第一次第。其次,从内摄中更「下沈」于丹田,故有育乐轮之疏通。在育乐轮疏通后,气乃逐渐「上升」而顺次疏通脐轮、心轮、喉轮与头轮者。待疏通头轮完成小周天后,乃「外延」于手脚而打通大周天。
故「内摄」「下沉」「上升」与「外延」,为脉行的四个次第。在完成第一个次第后,才从五轮转至七轮;若完成第二个次第后,即从七轮转至九轮……
这「内摄」「下沉」「上升」与「外延」,跟我们「参禅的时机」大有关系;此待第八个主题时,再详细介绍。
小结
我们常用「打通气脉」这样的说词,言下之意似谓「脉是先天存在的,我们只是按部就班地去疏通它而已!」甚至到某一天,待将所该通的脉全疏通竟,便已「所作皆办」矣!
然在打坐这么多年后,我宁可相信『脉是修出来的』,尤其内在的脉更如此。外在较粗浅的脉,因人的共业故,相差乃较有限;因此以中国的针灸而针外国人的病,还能有效。但更内在的脉;则未必然。很多人到死,还未觉受过气脉的存在与变化,此但为他从不修行故!或者说:「很多人即使有脉的变化,但皆只在同一层次中变化而已!而变化的原因不外乎生病或情绪。」
脉既是修出来的,则不同的修行理论和方法,必将造化出不同的脉相来。因此佛教行者的脉将有别于道家行者的脉,而禅行者的脉亦将小别于密行者的脉。以佛法常说:身是业报所成。而业既必在修行的过程中不断地净化与升华;于是乎既业有变化,必脉亦随之变化。因此,就一个精进的修行者而言,脉反是应更无终结才是。
版权所有:楞严经念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