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念诵网

菩萨道之离合

发布时间:2023-03-22 10:10:24作者:楞严经念诵网

  菩萨道之离合

  今天要讲的是「菩萨道之离合」,首先解释这题目。菩萨道,诸位都听得很多了,所以不用再解释。故再解释「离合」。

  释题

  离者,虽传统所说,但不以为然

  合者,虽传统所未说,宜加以补充也

  离者,以菩萨道在佛教里,已讲了一千多年。虽未必所有的讲法都相同,但还是有传统上,较一致的说法。有些说法,以我个人的理解、体会,却不太以为然。故把这些不以为然的部分,提出来且加以澄清,这即是「离者」。至于「合者」,也有一部分虽传统上所未说,但我觉得还是宜加以补充的,即是「合者」也。

  所以这主题,比较上是属于思想性的问题,而非禅修的方法。而且,除非你对传统所讲的菩萨道有相当的涉猎,再听这题目,感受才会比较深。

  缘起

  青海禅修时的心得

  读印顺法师《菩萨心行要略》之感想

  其次讲到缘起,我前几个月在青海禅修一段时间后,对菩萨道在思想上有些突破和整合。所以,愿提出来跟大家报告、分享。

  第二是我回国后,又刚好有人送我这本书-《菩萨心行要略》,这是在印顺法师百年诞辰纪念时,由弟子从他书里,把有关菩萨道的部分摘要、整理,而出版了这本书。

  于是,就我青海的禅修心得,再加上《菩萨心行要略》的读后感想,就成为这次演讲的纲要。

  学佛三要

  信愿,慈悲,智慧

  首先讲到学佛三要,这是印顺法师再三提到的。学佛总共有三种最根本的法门:第一是信愿法门,我们今天愿意来亲近三宝,修学佛法,当然是对学佛、对修行,有基本的信愿。然此信愿,是比较内在的;不必有一定的形式。

  但在佛教里,却以另一种较偏外相形式的为信愿。比如每天诵经,不管诵的是《普门品》、《阿弥陀经》、《地藏经》或《法华经》、《楞严经》等都属之。把诵经当定课,这样的修行法门,依我的分类,乃是信愿法门也。

  也有些人不是诵经,而是持名念佛,不管念的是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或地藏菩萨等都属之。这依我的分类,也是归在信愿法门。所以,偏于外在形式、有形有相,甚至有仪轨的,都称为「信愿法门」。

  第二为慈悲,相信这点,各位已听得很多。但等一下,我还会提出检点与澄清。

  第三是智慧,大家都知道:佛教与其他宗教最大不同处,乃佛教是以智慧为前导,而其他宗教却以信仰为前题。

  大般若经

  一切智相相应作意,大悲为上首,无所得为方便。

  在《菩萨心行要略》中,除了学佛三要外,也把般若经的三句话,作为统纲:

  第一、「一切智相相应作意」。所谓「一切智相」,用较通俗的话来讲,就是成就最崇高、最圆满的智慧。「相应作意」是说:以相应于一切智相来作意。故「作意」者,即像平常所谓的「发心」。发此意愿,而希望我们将来能成就一切智相─即最崇高、最圆满的智慧。这即是「一切智相相应作意」也。

  其次、「大悲为上首」,何谓大悲呢?1.对象是无限的。一般人其实也有仁爱之心,但对象就很有限了。或只限于自己的眷属、朋友,或只限于认识的、相关的族群;至于其他者就不然。而真正的大悲,则须对一切人、一切众生,都具同样的慈悲。2.心量也是无限的。有些人虽也愿意对别人慈悲,但得以「保护自己的利益」为前提,否则就无法慈悲了。而大悲者,绝不会在意是否跟自己的利益冲突。

  第三、「无所得为方便」,为什么是「无所得」呢?因为学佛修行,最重要的就是要消除我们对一切法的执着。故如在修学的过程中,自以为有所得,实乃再增加另外的执着也。而原来的执着,是否已完全舍掉了呢?也不见得!于是,自以为佛法学得很好,其实也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而已!

  因此,要以「无所得」为方便,才能消除对外、对内的一切执着。这内外皆舍,才能与解脱道相应也。所以「以无所得为方便」,也是佛教与其他宗教最大不同处。故不只「以无所得为方便」,而且「以无所得为究竟」也。

  对照

  信愿─一切智相相应作意

  慈悲─大悲为上首

  智慧─无所得为方便

  于是乎,如将「学佛三要」,对照于《大般若经》的三统纲,更可意会其弦外之义。

  首先,信愿乃对照于「一切智相相应作意」。即以信愿为基础,而渐成就一切智相也。慈悲,则对照于「大悲为上首」。最后,要证得「无所得」,才能有智慧也。

  这对照下来,其实就是菩萨道的总纲。以下我们再详细解释:云何为信愿、慈悲跟智慧?

  信愿

  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简称为:发菩提心

  信愿,即相应于一切智相而作意─乃希望自己能成就最崇高、最圆满的智慧。这在经典上,即是谓「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译成中文,即是发「无上正等正觉」之心。已完成最高的觉悟,这称为「无上」。至于「正等正觉」,真正的觉悟乃要跟诸法实相相应,才称为正等正觉。就像科学上的定理,都要能以实验作证明,才能确认。

  因此「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即是「发无上正等正觉之心」,这句子稍嫌长,后来就简称为「发菩提心」;甚至更简称为「发心」。

  然很多人已忘掉「发菩提心」的本意,于是在道场中,便经常有人劝发心:「现在有事情没人做,大家要多发心!」甚至说:「饭菜未吃完,大家要发心吃!」真是每况愈下!

  总而言之,信愿法门乃是对「求最崇高、最圆满的觉悟」有相当的信心与意愿,更因此而精进,才称为「信愿法门」。

  利他之心

  菩提,本是觉悟之意;后被释为:利他之心、成佛之心

  为能真利益众生,必得先成佛

  因此,这「利」乃指法益,而非俗利也

  但求觉悟的本意,却被轻忽淡化了

  菩提,本是「觉悟」的意思。故发菩提心,即是发求觉悟之心。可是后来却把菩提心,说成「利他」之心;甚至被说是「成佛」之心。

  为什么会被说成利他之心和成佛之心呢?因为要真正去利益众生,首先就得帮他离苦得乐。而众生为何苦呢?乃为内在中有太多的无明与疑惑。所以要利益众生,就得给他法益;而要给众生法益,就得我们先受法益、先觉悟、先成佛也。

  虽解释了,为什么要利他,必须先成佛?但这跟「求觉悟」的本意,其实还是有点距离。因为一般人未必是从「觉悟」里,去意会成佛的。

  利他之心,说来好听,但不实际

  如我见仍坚固如山,而奢言利他者,亦不过是官样文章而已

  下面我们再来审视利他之心。把发菩提心,说成利他之心,很多人听起来会觉得很感动。因为社会之所以这么乱,乃为大众都以「利益自己」为前提,而不惜争来斗去。所以,若人人都存利他之心,就能改善社会风气也。

  但事实上,不容易!因为虽每个人都希望别人好;可是得先确认一个前提:就是不会妨碍到我的利益。所以,一般人不是不想利他,而是为「我见」太重,而顾不了别人尔!

  因此,在我见还很坚固时,再三劝他要发利他的心,事实上,是没有用的。除非我们能用佛法,去消除他的我见;不然只强调利他之心,便只是一种冠冕堂皇的口号而已!

  这就如「存好心、说好话、作好事」等,只适宜贴来作标语,而不能改善社会风气

  像现在,走到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这样的标语「存好心,说好话,作好事」。虽到处贴来贴去,而整个社会风气有没有改善呢?我觉得没有!每天看报纸、电视,还都是丑恶的新闻、扭曲的心态,上至衙门大官,下至升斗百姓,还都依然故我尔!

  所以,这「存好心,说好话,作好事」的标语,只是大人们拿来作官样文章用的!是媚世之文,而非淑世之行;故不能改善社会风气。因未把真正的心结化解也。

  中道见

  既自利也利人,才是中道见

  平等互惠,或称为「双赢」

  其次,只是奢言利他,也是属于偏端。因为从「中道」思想来看,既损人利己是偏端,损己利人也是偏端。故要自利、利人,自觉、觉他,才合乎中道。

  现在有些人因视野已比较辽阔,故智慧也相对高明,所以乃强调:当「互惠」,或称为「双赢」。故互惠或双赢,这才是中道见。不只在世间法上,易沟通协调。在佛法上,也才能落实而圆满。故一味地强调利他之心,既属偏见,也不识时务尔!

  成佛

  外相的佛,如法王,或僧团的领导者

  内性的佛,乃指见性觉悟之意

  至于把菩提心,说成「成佛之心」!则一般人对「什么是佛」,都搞不清楚,叫他如何发心呢?

  以凡夫众生,多从相上,去寻思「成佛」之意;于是就把佛,当作世间最伟大、最尊贵的去意会。就像如问:「世间最伟大、最尊贵的,是什么人?」一般人都会答说:「是王也!」王是一切人中最高贵的,所以我们还以「法王」来称呼佛也。

  或者很多人以为在僧团里,当会有一个至高无上的领导者,这即是佛,即是法王。其实真正的佛,乃当完成「内在的觉悟」,才能成佛的。当初释迦牟尼于菩提树下修定参禅时,他还不是佛;但当他顿悟后,就成佛矣!

  而一般人,多不从「内在的觉悟」,去意会成佛之意。而是从外在的思考方式,来意会成佛之意。比如赚钱,慢慢赚,愈赚愈多;到最后,就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同理修行,要慢慢修;既修福,也修慧。修到那天圆满了,就究竟成佛矣!

  在菩萨道中,还把成佛,分得更细:有所谓十地,从初地、二地、一直到十地,才圆满成佛。而初地名「欢喜地」,十地为「法云地」等,名字还都不一样。反正,就像爬楼梯一般,一层层往上爬,爬到最后才圆满成佛。甚至在《华严经》里乃讲得更多,有所谓五十三位,从十信、十住、十行到等觉、妙觉;乃把成佛,愈描愈外在去了!

  这也就说,虽一般人都是从外在的思考方式去意会成佛。但事实上,成佛当从内在去完成的。完成什么呢?完成见性和觉悟。于是乎,为了完成见性和觉悟;就必须有「信愿」的基础。

  佛与疑情

  佛者,觉悟也。而觉悟者,从疑而有

  所谓「小疑小悟.大疑大悟.不疑不悟」也

  所以,我们今天要从另一个角度来讲信愿。因为信愿,虽说是对佛法有信愿,对求觉悟有信愿。但觉悟,又从何而有呢?从疑而有!这是禅宗的讲法。如禅宗常云「小疑小悟、大疑大悟、不疑不悟」。因有疑情,顺此而参,才可能觉悟。反之,或终生不疑,或虽疑而不参,就不可能觉悟。

  所以,很多人虽都想学禅,也想参话头。但是寻思了很久,却不觉得自己有什么疑情!于是乎,自己没疑情,就只好拿别人的问题来参,拿现成的话头来参;而参了老半天,还不觉得相应!

  世尊从疑而出家,到觉悟的历程

  故要参自己的问题,而非参别人的话头。我们且以释迦牟尼佛的出家、修道、成佛为例子,而作说明:

  我们都知道:释迦牟尼佛最初是印度一个小国家的王子,听说他出生后,就请相师为他算命,竟算出这小孩子将来有可能出家而成为法王。但他父亲却不希望他出家。于是,就把他养在皇宫里,不让他跟外界接触。

  但有一天,某些突然的因缘,使他到四城门中去游历;竟因此见到「生老病死」的现象。因不曾见,所以刺激反比较大。且一问之下,不只那些人会生老病死,且每个人都会生老病死。于是这生老病死的问题,就一直困惑着他:生老病死从那里来?生老病死可能消除吗?能消除的方法又是什么?于是,他回去之后,就一直想,左想右想都想不清楚;最后就干脆翻墙出去寻师访道了。

  最初修行时,乃是跟着一些外道修定,修到能证得无想定、非想非非想定;于是同门都认定他已成就了。但是,释迦牟尼佛却不认为自己有成就,因为不管入什么定,对他原来的问题都无帮助。他还是迷惑,还是不明白:生老病死从那里来?往那里去?于是在求人求不得的情况下,只好求自己了。于是便于菩提树下发愿:若不觉悟,誓不起坐。最后,终觉悟而成从古到今,唯一的佛陀。

  云何欲参禅而无疑情?

  很多人想参禅,却不觉得自己有问题。为什么会没问题呢?如真的没有问题,不就早开悟、早成佛了吗?故怎么可能没问题?

  一般人何以不觉得有问题?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心思一向动荡不安。故虽有问题,却如曙光乍现,一下子就不见了。有时半夜也想到一些问题,但天亮了,就有很多事情要忙,要上班工作、要照顾小孩、要交际应酬。所以,天大的疑情,也得搁下。故不是无问题,而是问题被太多的妄想、杂念盖住了。就算偶而出现,也一闪就消失了。

  第二是有问题,也觉察到了,但是不敢参。为什么呢?因为对解决这些问题没有信心;深怕如果参下去,生活会失常,精神会崩溃。所以,宁可如鸵鸟般地逃避它,当作没问题。

  事实上,每个人都有问题;也因为有问题,我们才来学佛。可是,在学佛的过程中,我们却把原来的问题,慢慢淡忘了。今天教你念佛,你就去念佛;明天说朝山不错,就跟着去朝山。似乎每样法门都不错,但如真问你:何以不错呢?也答不出所以然!反倒是把最初学佛的动机给忘了,以至于要参禅,还不觉得自己有疑情。

  故何谓「发菩提心」?从疑情而发「求觉悟」之心

  于是乎有「疑情」,才是发菩提心的关键所在

  以上是说,虽大乘佛法再三强调要发菩提心;但菩提心,不是因为别人发了,我就跟着发。而是因为自己有疑情,才能发求觉悟之心也。因此,有没有疑情?这才是发菩提心的关键。

  如果没疑情,而发菩提心;则发菩提心,乃只是想「攀缘」而已!觉得古德都开悟了,故我也来开个悟吧!既以「攀缘心」,而求开悟,不着魔才怪!

  这和以「信愿」为前提而发菩提心,表面上似有极大的冲突

  然虽有疑情,还必兼有信愿,才参得下去

  既是讲信愿法门,又何以强调要有疑情呢?因为信愿,主要是谓能发菩提心,而发菩提心最重要的,就是要以疑情作动力,才能发菩提心。

  表面上,信愿与疑情似有冲突。一般人既信,则不疑;既疑,则不信。但事实上,信愿跟疑情乃有相辅相成的关系。如刚才说,有些人虽有疑情,但不敢参─因为他没信心,所以宁可把它模糊掉、宁可逃避它。故要有真正的信心,才敢去挑疑情。也要有真正的信心,才参得下去。

\

  信愿的形式有二:

  1.必完成觉悟,否则誓不罢休

  2.佛陀及祖师们,既已完成觉悟,我也必能完成觉悟

  故信愿与疑情,主要有两种关系:

  第一、虽已有疑情,但还得发愿:一定要完成觉悟,否则誓不罢休。这就像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发愿「若不觉悟,誓不起座」。在发这愿的当下,也表示他对能不能觉悟,要有相当的信心。如果没有信心,你敢发这种愿吗?或准备真永远不起座了。

  我们没有这种信心,不要说对这次上座觉不觉悟,没有信心;甚至对这一生能不能觉悟,都没有信心。但如没有信心,这参禅法门就修不下去了。这是第一种信愿的型式,较类似于经典上所谓的「独觉乘」。

  第二、我对独觉虽无信心,但释迦牟尼佛既已经开悟了,且历代祖师如达摩、惠能、马祖等,他们都能开悟,那我也应能开悟。因为他们都已把开悟的法门传授下来。所以,只要顺着佛陀及祖师所教授的方法去努力,那我也应能完成觉悟。这种信愿,乃类似于经典上所谓的「声闻乘」。

  这也就说,我强调的不是外求的信愿,不是对往生净土有信愿,不是对弥陀接引有信愿;而是对完成觉悟有信愿也。

  小结一

  离者,不从世间慈善而奢言利他也

  合者,更从疑情的基础而起信愿也

  因此于「菩萨道之离合」,首先讲到信愿的离跟合。离者,就是虽很多人都说:发菩提心,即是发利他之心。然这利,绝不是从世间的慈善而曰利他,而是当从法益,才能真利他也。

  合者,虽信愿很多人都会讲、都在讲,但很少从「参破疑情而完成觉悟」,来讲信愿的。但这种信愿,才是道心之所在。而常谓的信愿法门,却多落于「向外求」尔!故与真正的佛法,乃不太相应也。

  慈悲

  慈者,与乐;悲者,拔苦

  其次,我们讲慈悲。首先对慈悲,作个简单的定义:慈者,与乐;悲者,拔苦。与乐就是给别人快乐,或者说将快乐与他人分享。拔苦就是帮别人解脱痛苦。所以慈者,也可以说是有福同享,所以到最后是我乐、你也乐。而悲者,却不是有难同当─你苦、我也苦;而是到最后能让我不苦,你也不苦。

  所以,只是心里的同情、悲切、忧伤,这不是悲。要能拔苦,才叫做悲。所以得用理智来解决问题,才能真拔苦也。

  从中道观之,必悲智双运,才能相应于解脱道

  也必福慧两全,才完成于菩萨道

  于是在佛法中,有人乃谓:声闻乘人以偏修智慧法门,故不具慈悲。唯菩萨乘者,才具慈悲。

  这种讲法有没有问题呢?当然是有问题。因为如果只有智慧而不具慈悲,便不可能是真正的智慧。反之,若谓菩萨乘者,偏修慈悲。于是不具智慧的慈悲,也不可能是真慈悲,而变成「滥慈悲」,或竟是世间的「乡愿」而已!

  从中观的角度来看,智慧跟慈悲本是相辅相成的。所以,一个人虽既可以从慈悲入门,也可以从智慧入门;但修到最后,一定得「悲智双运」,才能真相应于解脱道,也才能真成就于菩萨道。

  于是,以悲智双运故,最后也必福慧两全。因为,从慈悲心中去拔苦予乐,虽心无所求,也必让自己的福德愈来愈具足、愈来愈圆满。这是第一点,智慧跟慈悲是不能偏离的。

  慈悲竟成为要胁他人的工具!

  故愈口口声声,不离慈悲者;骨子里实愈不慈悲也

  可是在佛教社会里,偏修智慧法门者,其实还是少数;反而是口口声声,高唱着慈悲。为何一天到晚高唱着慈悲呢?因为慈悲,却不是要我去慈悲别人,而是要别人慈悲我也!

  如是要自己慈悲,则唯身体力行而已!干嘛一天到晚讲个不停?讲到最后,慈悲竟成为「要胁别人」的工具,为什么呢?法师!你若不怎样,你就是不慈悲。其实,谁最不慈悲呢?愈口口声声,不离慈悲者,骨子里实愈不慈悲也。

  故真正的慈悲,应该是拿来策勉自己的,而不是拿来标榜自己,或套牢别人、要胁别人的。然而,就算声明慈悲,只是用以策勉自己;若不具智慧的话,其实还是有很多问题的。

  有的人,自己的修行其实还不到这个程度,但经常刻意地把自己表现成很慈悲的样子。事实上,这只是压抑或模仿而已!既从压抑或模仿而产生的慈悲,其云何能长久呢?这是第二点。

  五停心观

  贪者修不净观,瞋者修慈悲观,痴者修因缘观

  故慈悲观者,却非适用一切人也

  第三点,在佛教的「五停心观」里,乃谓:贪者当修不净观,瞋者当修慈悲观,痴者当修因缘观等。

  各位是否注意到:是瞋者,当修慈悲观;而非所有的人,都当修慈悲观。于是在口口声声,劝别人修慈悲的当下,意即你很肯定:确认对方是属于瞋者哩!

  于是以不明白自己的根性故,而无法抉择有效的对治观门

  甚至,易「顺乎自己的习性」,而选择与己相应的法门

  于是乎,乃形成「贪者修慈悲观,而瞋者修不净观」的结局

  事实上,我觉得很多人,不只他人的根性,不明白;甚至连自己是什么根性,都不明白。于是以不明白故,无法抉择有效的对治观门。故可能别人教慈悲观,我就修慈悲观;别人教不净观,我就修不净观。

  如跟自己的根性不对应,修了无效,还算其次。更严重的是,很多人会顺着自己的习气,去选择与己相应的法门。于是乎,就变成「贪者偏修慈悲观,而瞋者偏修不净观」的结局。这愈修,便愈南辕北辙矣!

  例如:一个贪者─贪名、贪利,何以会偏修慈悲观呢?就是为跟众生多结点善缘:若作生意,才能赚钱。若竞选,才有选票。所以偏修慈悲观的结果,就是让贪习,愈来愈重而已!

  然而,很多人无法警觉,反很容易错认为:我乃大乘根器。故如自己偏向慈悲观时,绝不能以大乘而自我陶醉。且先当自我反省:是否犯了「贪者修慈悲观」的痼癖?

  以上是讲:该怎么选择对治观门。下面再说,慈悲观的修行方法:

  观法

  若对亲善者,作慈悲想;是否犯了「贪者修慈悲观」的顾忌?

  修行方法:首先对亲善者,作慈悲想。次对中性者,作慈悲想。更对怨敌者,作慈悲想。

  第一种是跟自己比较有亲善关系的,比如家属、亲戚,或有相同兴趣、相同偏好的朋友。对这些「亲善者」,作慈悲想,本来就是顺乎人之习性尔!

  但这是否犯了「贪者修慈悲观」的痼癖呢?于是愈修就愈粘粘腻腻地,就愈放不下尔!

  如很多居士都会问:「当如何去度我们的家人?」我说:「把他们当众生看待!」因如你老是把他们,当作父母、儿女看待,则亲情的结,便永不可能消除。故如你因放不下,而想去度他;说白一点,你反会被他度去!而把他们当众生看待后,便较无负担矣!

  其次是对中性者,作慈悲想。所谓中性者,就是关系不好也不坏的。这是有层次的:先对少数的亲善者,作慈悲想。然后再对多数的中性者,作慈悲想。

  反之,对怨敌者作慈悲想;是否有「压抑.造作」之嫌疑

  譬如身有脓疮,而用沙隆帕斯贴之,以为清凉

  最后,再对过去有怨仇,或现正敌对者,作慈悲想,这不止不容易。可能还会有压抑和造作的嫌疑?

  因为明明恨他恨得要死,却还要假惺惺地跟他存好心、说好话,岂非表里不如一。因为若怨结未消除,而徒作慈悲观;就像一个人身上已经长疮了,里面有脓有血,你却贴上沙隆帕斯,以为已清凉无事了。其实,疮患更长哩!

  所以在佛教里,有很多修行方法,我都觉得有问题。为什么?因为不敢直接面对问题。比如很烦恼,教你念佛、拜佛。念到很专心时,似乎忘了烦恼;但不念时,烦恼又来了。故要能直接去面对问题、解决问题,这才能究竟。

  所以,在瞋结、怨结,未消除前,只是很努力地去修慈悲观,短时间或许还有用;但长时间而言,是不究竟的。

  然云何能除瞋结、怨结呢?入缘起实相!

  诸法相生亦相克,有利亦有弊

  于是乎,云何从根本去消除瞋结跟怨结呢?以我的看法,就是入缘起实相尔!然欲入缘起实相,一般人觉得谈何容易,除非菩萨才能入缘起实相。

  其实,我说的入缘起实相,却没有那么深。因为从客观去看,这世间的万事万物,甚至人,都是相生相克的。故都既有好处、也有坏处。

  若见其利而未见其弊者,乃起贪心

  反之,只见其弊而未见其利者,则起瞋心

  但是如我们对某些人,或某些事物,偏向去看它的好处,而未看到缺失;或者看到的好处很多,而缺失只一点点。那我们就容易对这人、这事、这物,产生贪婪之心。

  反之,若只看到它的缺点,而未看到优点;或者缺失多,而好处少。那我们就容易对彼产生瞋恚之心。更严重的话,还宁可把它破坏、消除。因为看得不够完整,所以才会有贪、瞋。

  因此「贪者修不净观」,乃是从多观察其弊,以制止其贪心

  而「瞋者修慈悲观」,即是多体会其利,以制止瞋心

  因此,云何消除贪心?云何制止瞋心呢?最重要的就是能看到整体,是既有利也有弊,有生也有克。

  故所谓「不净观」,非狭义地观一个人生前或死后,身上有种种不净。而是对人事物,能够多看到它的缺失。因为如缺失多,优点少,则贪心就会被平衡掉了。

  然而这种观,非纯为内心的思惟;而是当深入世间种种相里去观察确认。故能从更多的角度去切入,才能更宽广而公正。如个人的视野、经验不够,还宜多参考别人的意见。于是,看的面愈宽广,当然偏差就会更少。这称为「贪者修不净观」。

  反之,若是瞋者,则对人、对事,要多观察到它的好处。同理,这也不是一厢情愿地去臆想而已!而是要在现实的观察、分析中,予以确认。原来它还有种种的好处,于是瞋心、怨心,也被平衡了,这称为「瞋者修慈悲观」。

  所以,如能看得愈深、看得愈广,心反而能愈平淡。故以看得狭隘、看得偏端,才会起贪瞋之心。

  从深入缘起实相中,以除痴;痴既除已,贪瞋亦萎矣

  这乃从内而发,与压抑和模拟者,乃天渊之别也

  于是乎,贪瞋只是表相;事实上,痴才是真正的问题。而痴者,乃为无法深入缘起观,而将一切事相看得很清楚尔!因此,如能从深入诸法缘起里,去除痴的话;则痴既除已,贪瞋也就跟着衰减了。

  这从深入缘起实相中,去消除贪瞋,是从内在自然发的,故无压抑或造作之嫌疑。因此行之既深,智慧愈清朗,慈悲也愈温润也。

  三种慈

  1.生缘慈,2.法缘慈,3.无缘慈

  所以,在经典上又讲到,慈悲乃有三种层次:第一称为生缘慈,第二称为法缘慈,第三称为无缘慈。下面我们先解释:何谓生缘慈?

  生缘慈:从缘实体众生,而发慈悲心者

  从看到很多众生、一个又一个的众生,乃称为「实体众生」。故缘实际接触到或想象中的实体众生,而发慈悲心者,则称为「生缘慈」。

  所以,生缘慈的对象,乃包括前面所谓的:亲善类众生、中性类众生以及怨敌类众生。

  法缘慈:顺缘起的道理,而发慈悲心者

  第二法缘慈者,就是顺着法理,而发慈悲心者。所谓法理,乃指「缘起」之理:一切现象都是从种种关系,互相衬托而有的。今天为什么会有这场法会?虽说来话长,但总括是由很多因缘,共同促成的。一切都是因缘所生法,这称为「缘起之理」。

  于是从缘起之理,再推而广之;则我的因缘中有你,你的因缘中有我。一切人、事、物,都是互相牵连而分不开的。是以一切现象,其实是没有界限的。于无界限中,从任何一法出发;都可网尽所有的人事物,这即称为「梵网的无限」。

  因此,从互为因缘中,从梵网无限中,就自然能相契于慈悲心。以自利与利他,是相辅相成的;则既不可损人以利己,也不必损己而利人。在法的觉悟与修行中,自相应于慈悲心也。

  无缘慈:乃证得「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也

  无者,谓不作意、三轮体空也

  最后,为什么称为「无缘慈」呢?乃为已证得「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也。如果我们对缘起的道理,一而再,再而三地去观察、思惟、实践,到最后就能与之成一体!故能时时刻刻相应于「梵网无限」的境界中。

  于是不用再思惟、作意,即能与一切众生同一觉受,自然能与乐拔苦;且作过后,也不会有任何牵挂,这即称为「无缘慈」也。

  故大乘的慈悲,其乃必从「法缘慈」的基础,更证得「无缘慈」也

  虽大乘再三提倡慈悲心,但很多人所了解的慈悲心,其实只是生缘慈而已!这种慈悲,乃只是人天福德尔!连解脱都不可能,更何况能成佛?因为还有我相、人相、众生相也。所以必从法缘慈的基础,去证得无缘慈;既对象是无限的,心量也是无限的,这才能称为大乘的菩萨道。

  小结二

  离者,慈悲之词,当是用来策勉自己,而非要胁他人

  当防犯了「贪者修慈悲观」的痼癖

  合者,从深入缘起实相中,而自相应于慈悲心也

  故于慈悲的离合中,首先讲到离者:1.慈悲主要是用来策勉自己的,而非用来标榜自己或要胁别人。

  2.就修行的对治而言,要警觉是否犯了「贪者修慈悲观」的痼癖。贪心很重的人,不要说修人天法,到最后还可能落入三恶道。因为如发觉别人跟自己的利益冲突时,瞋心就发了。假善心变成真恶行,云何不入三恶道?

  3.不该用压抑或造作的方式,来修慈悲。而是要从深入缘起实相中,自然展现出真正的慈悲心。

  以上所说信愿和慈悲的离合,还非我独特的见解。至于智慧的离合,因时间的关系,且待下回分解。

  菩萨道之离合─下

  上次所讲的菩萨道,于信愿、慈悲与智慧中,已讲述了信愿和慈悲的部分;现继续讲智慧:

  智慧

  从经典来看,菩萨道主要是建立在「般若」的知见上

  般若,即妙慧,或称为空慧

  从经典看,菩萨道主要是建立在「般若」的知见上。对于这一点,我们首先得讲到佛教的发展。

  从释迦牟尼佛于鹿野苑初说法后,直到他圆寂前所说的法,乃称为原始佛教。由此而结集的经典,最早的称为《杂阿含经》,后来又有《中阿含》与《长阿含》的结集。事实上,在《杂阿含经》里并没有菩萨的称呼,至少要到《中阿含》以后才有菩萨的称呼。

  这也就说:「菩萨道」的思想是在佛教的开展中,慢慢呈现出来的。在《阿含经》中,即使已提到菩萨道的称呼;但对菩萨道的理念和修行方法,却还未说得很具体。一直到《般若经典》时,才对六度万行的菩萨道,有较完整的说明。这是从经典上,去看菩萨道;也是从历史的演化中,来看菩萨道。

  法何以空?以缘起故空

  所谓「众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

  大家都知道,般若就是智慧,且这智慧还不是世间的世智辩聪,而是「妙慧」也。云何为妙?以空故妙!所以,般若主要是讲「空」。法何以空?以缘起故空。然关于「缘起性空」的道理,以前已说得很多,故此不再重述。

  云何于空性中,安立菩萨道?

  以无自性故,众生本来无我;于是内得「消融自我」而长养慈悲

  既然一切法都是空的,我也空,你也空,一切众生也都是空。为何能在空性中,安立自度度人的菩萨道呢?

  这可就对内与对外来说。首先说对内:以无自性故,众生本来无我。这无我,非谓其不存在,而是说他不能自生、不能孤立、不能不变。

  从缘起法中,确认众生本来无我后,就能由此而慢慢消融自我。自我消融后,自然能相契于慈悲心也。此于前之「法缘慈」中已述。

  以缘起故,诸法无界限;故外能证得「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对外的话,我们也再三说到:诸法既是因缘所生,则法与法间,是没有界限的。所以我跟众生,本无界限也;于是能由此证得「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故自然能展现出「人饥己饥、人溺己溺」的大悲心。这即前所谓的「无缘慈」也。

  所以若谓:声闻乘人但具智慧,而不存慈悲

  这即暗示:说者,乃无智慧也

  因此智慧跟慈悲,其实是相辅相成的。我们不能说:小乘只有智慧而不具慈悲,因为如不具慈悲的话,那便不是真智慧。

  也有人说:声闻乘人只证得我空,未证得法空。事实上,我空跟法空也是相辅相成的。故也不可能只证得我空,而未证得法空。同理,这也暗示说者,对空未有真正的了解,才会有这样的偏见。

  所以真要相应于菩萨道,一定要理解:菩萨道所依据的原理,乃缘起故空,缘起故无限也。依此自然能打开心量,而步上自觉觉他的菩萨道。这不是情感的牵挂,而是理性的指引。故菩萨道主要是建立在缘起的空慧上。

  证空

  知空而不证空─今是学时,而非证时

  为度众生故,得「留惑润生」

  怕证得空故,即成灰身灭智与焦芽败种

  可是后来的菩萨道,却有另一种说法,应「知空而不证空」。本来于觉悟到诸法是空,则应努力去修,修到使心跟空相应而能证空。

  一般众生有的是不知是空,有的虽知是空,但与空法仍不相应。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过去的执着、业障还是很重。故虽能意会众生本来无我,可是为自己打算的痼习还是很重。如果很重,便是知空而不能证空。如果不能证空,则空的道理对我们的帮助,就很有限。故一个修行者,既知一切法空,就要努力修行,使自己身心能够相应于空的道理。所以不只要知空,而且要证空,才能真断烦恼、了生死。

  后来为何会有「知空而不证空」的说法呢?「今是学时,而非证时。」然学后,不是为了证得空吗?非也!学者,乃为度众生也。这也就说「为了度众生」,故不能证空。因为如证得空性,就会变得不想度众生。

  甚至说:为了度众生,还得「留惑润生」。惑,就是烦恼。众生因为有烦恼,所以才会生生世世不断地轮回,不断地再生。故如把烦恼断尽了,就出三界矣,而不再受生。如不再受生,岂能度众生。因此为了度众生,必须受后有!怎么受呢?留惑,即能受后有也,这称为「留惑润生」。

  这「知空而不证空」和「留惑润生」,都是后来才有的说法。但是这种说法我不以为然。因为说这话的当下,有一个背景:就是认为证得空性,就会变成「自了汉」,变成「灰身灭智与焦芽败种」;而不可能再度众生。

  世尊岂未证得空性?

  于是,我们要反问:世尊岂未证得空性?当然不可能未证得空性!以若未证得空性,他便还有烦恼,云何能成佛呢?若已证得空性而成佛,且成佛后还继续说法度众生;则证得空性与灰身灭智、焦芽败种,根本没关系呀!

  诸法本来空,非修证故空

  因为「诸法本空,非修故空」。因为这诸法是因缘所生的道理,却不是佛创造出来的。且在佛还未觉悟前,诸法本来就是因缘所生。这道理本来就存在,佛只是把它觉悟出来而已!既诸法本来就是因缘所生,故其本来就空;你修不修、证不证,它都是空。

  如果空的道理,大家不是那么熟悉,就简单以「无常」作例而作说明:一切现象本来就是无常的,过去是无常,现在、未来也是无常。不管你已觉悟或未觉悟,已证果或未证果,反正它都是无常的。你执着常见,它还是无常的;你不执着常见,它也是无常的。所以诸法本来就是空的,不是因为我们去修、去证,才变成空也。

  因此,所谓证空者,只是内消邪见与业障尔

  而外相中,森罗万象的缘起世界仍将相续不已

  然我们为什么还要去证空呢?因此所谓「证空」者,只是内消我慢与业障而已!因为如未能证空,则我爱、我慢的执着还非常重,不只不能长养慈悲,且还会在很多对立冲突中,增长烦恼业障。所以一定要证空,才能断除烦恼业障,也才能长养慈悲之心。

  故证空,只是纯粹地消除内在的执着而已;且外界中,森罗万象的缘起世界仍将相续不已。所以世尊虽已在菩提树下证得空性,但这个世界的花还是花,草还是草,众生还是众生!那一点不同呢?烦恼与罣碍的心消除了!现象还是存在,只是观点不同尔!

  有很多人很矛盾:一方面想参禅开悟,二方面又怕开悟后,回家老婆、儿子都不认识了;回到公司后,也什么事都提不起了。其实那有这回事!所以证空,不是乌有,不是断灭;反是证空后,心胸才能更开朗,福慧才能更圆满,也因此更有能力去度众生也。

  如《中观》所谓「不生不灭,不常不断」

  故若谓:既证得空性,即成灰身灭智与焦芽败种

  这即是「恶取空与断灭见」也,还自标榜为大乘?

  如《中观》云:诸法「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诸法,为何不生呢?我们以「过去无而现在有」者,为「生」。事实上,过去不可能全无。就像一个小孩子,从娘胎初生下来时,我们说他生了。但事实上,这小孩子却非过去无而现在有;因为从轮回的观点来看,为有过去的业,才有今世的生也。同理,如一个人死掉了,我们说他是灭;以「现在有而未来无」者,为「灭」。其实他只是变成另一个样子去了,而不可能灭的。

  所以一切现象,只会有「由此到彼」的变化,而不可能呈「由无到有」或「由有到无」的变化,这称为「不生亦不灭」。

  更进一步去看,法乃时时刻刻、剎那剎那都在不断地变化,既不是前后不变,也不会前后脱序。「不常」,是说时时刻刻都在变化。「不断」,是说前后相续而不会脱节。

  因此,不管知空、不知空,证空、不证空,森罗万象的世界,总是在「不生不灭.不常不断」的原则下,不断地变化下去,而不会有止尽的。因此如谓:证得空性,就会灰身灭智与焦芽败种,这反是「恶取空与断灭见」。

  如果自标榜为大乘行者,竟还有「恶取空与断灭见」的观念,却比声闻乘人的智慧还不如,何以为大乘呢?这是第一点:证空,绝不会因此而灰身灭智与焦芽败种。简单讲,证得空性,不会变成不想度众生,不能度众生。

  亦有谓:声闻乘人,是自了汉!

  诸法既无界限,云何能自了呢?

  还有人说:声闻乘人只是「自了汉」-只顾度自己,而不愿意度其他众生。然从缘起的思想去看,可能「自己了」吗?既一切法都是没有界限的,那可能「自己了」呢?就像大海里的水,本来都是相通的;故你把这边的水舀出来,其它的水马上就淹过来,它可能舀尽吗?不可能!

  同理,如众生未度尽,则任何一个菩萨、一个声闻乘人,都不可能划地自限而单独解脱。所以,本不可能「自了」的。故如谓能「自了」者,在知见上也是有问题的。

  若谓:自了者,是「消融自我」之意,即可也

  然如从另一个角度来解释「自了」,倒很有意思。所谓「自了」,不是只顾自己,而是消融自我。众生为什么有烦恼、生死呢?因为不了解缘起,所以执着内在有一个我,故成为生死烦恼的根本。现在既觉悟了,就要把这个我,给「了」啦──就是「消融自我」也。于是既能消融自我,才能相应解脱道,也才能成就菩萨道!

  如谓:不能证空而必留惑润生,则菩萨道便背离于解脱道,

  而既背离于解脱道,其又以何而度众生呢?

  我为什么提出这些问题呢?因为如我们发心修行,修了老半天却怕证得空性;甚至为了度众生,还必须把烦恼迷惑留着,这便跟解脱道,完全相违背。既是完全相违背,那菩萨道又要「用什么」来度众生呢?

  因为所谓「度众生」者,就是度众生消除烦恼,度众生远离生死。现既不能断烦恼、了生死;则又要用什么来度众生呢?所以这样的讲法,其实是搬石头,砸自己的头。

  个个奋力于度众生,唯不愿自己被度

  请问:究竟度得了谁呢?

  这是什么菩萨道?是山头主义的菩萨道

  于是如果接受了这种思想,就会变成:每个菩萨都非常勤快、非常精进地去度别人,但都不愿意自己被度。因为未证得空性,就不可能被度。且又警告被度者:你也不可证得空性。

  于是度来度去,究竟有那个被度了呢?没有!这是一个很简单的算术题,却只有菩萨道者,算不清楚!甚至如有一个人,愿意被度了,还得承担「焦芽败种」与「自了汉」的罪名。这是什么菩萨道呢?乃是「山头主义的菩萨道」。

  佛教,刚开始的目标很明确:就是为了证解脱,必先求觉悟。所以,以觉悟为前提而证解脱,便是佛法开门见山的不二宗旨。

  然佛教慢慢发展,却变成「重量不重质」:只是不断地企图扩大声势,希望接引更多的人来信佛;可是信佛后,却又不往「觉悟」与「解脱」中去提升。而只是劝他们修福、布施和接引更多的人来信佛。于是就像老鼠会一般,鼠辈猖狂,佛字没有一撇。他们到底在忙什么?乃山头主义的为名为利而已!

  因此,我今天要讲的是:菩萨道跟解脱道,其实是相辅相成的,而不是南辕北辙的。如离开解脱道而宣扬菩萨道,到最后菩萨道一定会变成外道。因为如离开知空、证空,便绝不是真正的佛法。

  以上是从「般若」的角度,来说明菩萨道。重点是:「既要知空,也要证空」才能成就真正的菩萨道。如果这种说法,还不具说服力;下面再补充「佛性」的观点。

  佛性

  佛性本来清净,佛性本来常存;则虽证空,而不会堕于顽空,

  岂必留惑,才能度众生?

  就目前的学术研究来看,「佛性」的说法是大乘佛教第三期才有的。第一期称为性空学,第二期则是唯识学,第三期才是真如学,讲真如心或佛性。然「佛性」的说法,虽在般若之后;但对菩萨道的阐释,却有很大的帮助,所以特别再补充「佛性」的观点。

  所谓「众生皆有佛性」,这佛性要如何解释呢?每个人都有心,而心都有见闻觉知的作用。然不管所看为何?所听为何?这都是「相」。而「能了别」的,乃才是「性」。关于佛性,今天因为时间的关系,没办法解说得更详细。各位如有兴趣,可参考《楞严新粹》。

  总而言之,佛性是性,而不是相。而既是「性」者,即具普遍性与永恒性。性不是内在的,不属个人的。因为是性,所以是永恒不变的;因为永恒不变,所以称之为「本来清净」,称之为「妙明元心」。

  因此众生即使去修学佛法,而知空证空,也不必担心会堕于顽空。因为不管怎样知空、证空,佛性的作用,还是昭然常存的,故不会堕于顽空。所以不必留惑,才能度众生。

  并且因证得空性,更能显了佛性

  如以证得空性,为真空。则显了佛性,乃妙有

  甚至说:众生虽本具佛性,但因邪见、业障故,而不能显了。是以必待修行后,慢慢将邪见、业障消除无余,才能将佛性的功德,完全发挥出来。因此要证得空性,才能显了佛性。

  诸法虽本来是空,但还要去修行,才能证空。众生虽本具佛性,但还要去证空,才能圆满。否则虽日用而不知,但这用却常落于偏端和狭隘;因此还只是凡夫外道。

  如能觉悟到佛性,才能使其效用广大圆满,而与菩萨、佛的境界相应,故称之为佛性也。简言之,佛性与空性是相辅相成的。

  如以证得空性,为解脱道;则以显了佛性,为菩萨道

  证得空性,为一切智。显了佛性,为道种智

  以下再补述一些名相的解说:如以证得空性,称为真空;则能显了佛性,乃为妙有。如以证得空性,称为解脱道;则以显了佛性,称为菩萨道。证得空性,为一切智;显了佛性,为道种智。总加起来,就称为一切道种智。

  从证得空性而解脱,这前已申论过了。至于云何显了佛性,为菩萨道呢?因为菩萨,就是菩提萨埵的略称。而菩提,就是觉悟的意思;佛性的佛,也是觉悟的意思。因此,菩萨道其实就是觉悟之道、成佛之道。菩萨从发心求觉而修行,在修行路上,终使本有的觉性慢慢展现出来;展现出来后,更用以去觉悟其他众生。故这自觉、觉他的功用,总加起来就合称为菩萨道。是以乃为众生皆有佛性,才能修习菩萨道也。

  不受后有

  不能以「恶取空与断灭见」,来意会

  受者,从心而受。若心无执着,即不受也

  在原始佛教中,讲到阿罗汉能证得「所作已办,不受后有」的境界。于是一般人就以为:他们从此就不再来了。他们到那里去呢?当不到那里去!所以很多人就会用「恶取空与断灭见」,来意会「不受后有」!

  相信各位学佛以来,都知道:佛是不回答有关「十四种无记」的问题。故对于佛灭后是有或无?皆不回答。云何不回答呢?因为不管佛怎么回答,一般人还是习用「边见」的思想方式,去揣摩佛语,而不能契入「中道见」也。

  因此「不受后有」亦然。虽不能说有,也不能说无。以我的理解:如前已述,所谓证空,乃是消除内在的执着尔;而不妨外在的世界仍五彩缤纷也。因此不受后有的不受,是指「心不受」尔,而非一切境界皆乌有也。

  既受者,乃从心而受;故有心、有执着,才有受。如果无心、不执着,即不受矣!如俗谓的:「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故一位菩萨虽在生死道中,不断示现;以心不执取故,还是不受生死也。

  后有,凡夫皆以「个体化」的思考方式,而谓为有无。

  诸法既缘起无限,即不受后有矣!

  至于「后有」者:一般人都是用「个体化」的思想方式,去认定有或无。譬如说:花开了,是有;花谢了,则无;有和无的界限,似乎非常分明。但花谢了,还不是无;它只是变成另外一种样子而已,否则云何结果呢?

  以用「个体化」的思想方式,去认定有、无。所以既今生有此生命,即是「今有」;而下生又有生命者,即为「后有」也。

  然如透过缘起的智慧去看生命,生命本非个体也;我们生命的存在、变化,都只是法界因缘的部分示现而已。这时既不以个体为我,不以个体为有,即不受后有矣!且这不受后有者,乃谓于顿悟后,即不再受有矣;而非待临命终时,才能不受后有也。

  故不受后有者,即大乘所谓的「无住大涅槃」

  以「无住大涅槃」故,能千百亿化身

  因此,「不受后有」却非我们想象中那么神秘、那么遥远。甚至从《中观》「不常不断」的角度去看,诸法本来就是「不受后有」的。

  因此如一修行者,能彻底觉悟:诸法既非常住,亦非断灭;且心中又没有任何执着、罣碍,这即是大乘佛法所说的「无住大涅槃」。为何称为「大涅槃」呢?因为它不是个体的寂静,而是整个法界都寂静矣!虽现象仍不断地示现、不断地变化,但心却无受而寂静尔!

  于是乎,更能随法界的缘,随众生的需要,而「千百亿化身」也。所以「不受后有」者,是证得「真空」;而「千百亿化身」者,即示现「妙有」。

  因此我们不要以为:小乘圣者,只能证得「不受后有」的境界;而大乘菩萨才能示现「千百亿化身」。事实上,就修证而言,为已证得不受后有,才能千百亿化身也。这也就是要先消除执着、罣碍,我们的弹性、塑性,才能变高。高至无限,即成千百亿化身。反之,如自以为我就是如何、如何?愈固定的形象,即愈把自己封闭、僵化了。

  这就像水一样,因为没有固定的型态,才能随不同的容器而示现成形。同理,众生也为「没有本来面目」,才能或随业轮回,或随修行而渐成就。

  小结三

  离者,非得留惑才能润生,也非知空而不证空

  合者,般若与佛性,乃异曲而同工。故解脱道与菩萨道,实相辅而相成也

  以上讲到菩萨道的智慧法门时,我有几个不同的观点:

  第一、我不以为必须留惑,才能润生。第二、我也不认同「要知空而不证空」的说法。第三、佛性与般若,乃异曲而同工。因为愈证入空性,才能愈发挥佛性。所以菩萨道与解脱道,其实是相得益彰,而非南辕北辙也。

  记得在印顺法师书上有个比喻,虽然讲的不是很明显,但我还觉得可以拿来对照说明。他说:解脱道像吃泻药,而菩萨道像吃补药。云何解脱道像吃泻药呢?因为得把无明、业障消除了,才能证得解脱。云何菩萨道像吃补药?因为菩萨道就是得慢慢去积聚福德与智慧的资粮。

  至于当先泻后补,还是先补后泻呢?这既为病症的不同而有差异,也为每位医师习用的手法而有不同。但对现代的众生而言,大部分是吃太多,才生病的;所以还宜先泻、后补也。

  总结

  佛法,只是一乘教法

  世尊于菩提树下一念顿悟,即成佛也

  虽然不易,却不可能那么复杂

  最后,我们把信愿、慈悲跟智慧,作个统合。以佛教最大的特质,就是有「智慧」。因为有智慧,所以能长养慈悲。而为了求智慧,必须有十足的信愿才行。所以一以贯之者,乃智慧也。

  而于智慧法门中,能一以贯之者:乃「因缘所生」故,诸法无界限也。从这即可贯穿一切信愿、慈悲、智慧诸法门也。

  所以我不认为:佛法有多复杂。故我们不用去分辨:声闻乘乃修什么法?菩萨乘当修什么法?既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只一念顿悟,就成佛了。云何会很复杂呢?然佛教又何以变成这么复杂呢?为众生根器不同!

  所以我不相信:三乘教法之说。对声闻乘说「四圣谛法」,对缘觉乘说「十二因缘法」,对菩萨乘说「六度四摄法」。至于天台宗说的「藏、通、别、圆」,不只愈扯愈远,甚至是愈描愈黑了。

  因为如把佛法说得很复杂,到临场时要用那一套?也搞不清楚啊!其实到最后,殆什么都用不上。因此虽世间作学术研究者,习惯把它弄得愈复杂愈好;但作为修行者,却应将之理得越简单越好。事实上,佛教还是越变越复杂了;为什么呢?乃适应不同根器的众生故!

  如《维摩诘经》所谓「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

  故于原始佛教时,即已有十大弟子等不同的风格

  是世尊别说,故成差异呢?

  还是为根性不同故,取舍有别?

  在《维摩诘经》中有谓「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这句话意思好象是:佛陀乃千面金刚,可以同时对不同的众生说法,且让他们能随类得解,而皆大欢喜。然我的看法,却非如此。而是佛陀同样地说法,众生各随他们的根器,而有不同的切入点,有不同的解码方式。

  就像我现在说法一样,其实我只有一种讲法。但等一下问每一个人,却每个人听到的都不一样。这不是我故意,要让各位不一样;而是因为根器不同,自然不一样也。

  所以「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在某方面来讲,其实也可说是「众生随类各曲解」尔!因为不可能把佛陀说的法,百分之百地接收、消化了,可能有的人得到70%,有的人得到50%。

  其实在原始佛教里,已有十大弟子等不同的风格。譬如阿难是多闻第一,阿那律是天眼第一,优婆离是持戒第一。是释迦牟尼佛作意要优婆离,成为持戒第一的吗?不是!是优婆离的根性,而使他成为持戒第一的。是佛陀特别教授舍利弗,而使舍利弗成为智慧第一的吗?不是!也是因为他的根性,而使他成为智慧第一也。

  故十大弟子者,是为世尊别说,故成差异?还是为根性不同,取舍有别?对我而言,宁可将佛法单纯化:佛法,只是一乘教法;但为众生根性不同故,取舍有别。

  但根性者,本无自性;故也必将随着修学的进度,而渐趋向于圆满。

  为众生根器不同故,而演成印度十八部派,而开创中国十大宗派。如我们只看到宗派的差异,即看不到真正的佛法,而只落在「众生随类各曲解」的结局中。

  是以要在异中求同,才能参出真正的佛法;也才能作为我们安生立命之凭借。尤其根性者,就中观的说法,乃无自性也。就现象的观察,实偏一边尔。于是就真修行者,乃应把狭隘、封闭、偏端的,慢慢开放、调整、统合,而往宏观、中道、圆满去提升也。甚至修学到最后,既证得「不受后有」和「千百亿化身」;则那还须要去痼守这些差异呢?

  总而言之,我今天所讲的重点还是归于一句话:佛法只是一乘法尔!而这一乘,必须从深入「缘起」和「佛性」中,才能究竟也。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楞严经念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