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念诵网

净界法师:感应道交是怎么样的形成的?

发布时间:2024-07-10 02:04:37作者:楞严经念诵网
净界法师:感应道交是怎么样的形成的?

第二个我们来谈谈第二种引导,就是阿赖耶识的第二个引导,就是净土门的引导。那么我们看:

丙二、依净土门成就信愿。分成三科:一、建立信心;二、依观发愿;三、会归佛号。

那么净土门,首先我们要建立一种真实的信心

!这信心当中有两科:第一个感应道交;第二个是转他成自。我们先看感应道交的地方,好,请合掌,我们先把经文念一遍:

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

好,我们来看看,我们先把它做一个简单的消文。那么我们前面的赖耶缘起观,我们主要是针对自身的因缘,你应该怎么样来调伏自己的罪业、怎么样调伏自己的这个思想,完全从自身的因缘。那么现在我们来谈谈,你跟众生的相互关系,你的阿赖耶识跟对方的阿赖耶识,它们之间的相互的感应的关系,是怎么回事?

那么这个地方佛陀先讲出一个譬喻:说有两个人某甲跟某乙,这两个人都有自己的阿赖耶识,他们有他们的业力、有他们的思想。这两种因缘在他的生命当中,交互的作用,这两个不同的阿赖耶识,那么这两个人发生什么事呢?“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假设某甲他呢,很专心的很相续的去忆念某乙的优点,比方说他忆念某乙的这个人,是很善良一个人,他是一个很体贴的、喜欢帮助别人的,就是某甲经常忆念某乙的优点;那么另外一个呢?“一人专忘”。但是某乙心中早就把某甲给忘掉了,他忆念是另外一个人,另外一件事情,他们两个做了一个不同的忆念。

那么这两个人第六意识有不同的忆念,他们来生会有什么后果呢?“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这两个人有两种情况:有可能会相逢,当然有可能不相逢。但是即便相逢,比方说这两个人来生都投生在洛杉矶,但是他们就没有因缘相见,他可能一个在洛衫矶住在arcadia,另外一个住在pasadena。他们这辈子两个活动当中只有相逢,但是不可能相见,它没有一种感应的力量,它没有一种力量让他们两个能够接触,叫做“若逢不逢”,即便是相逢在一个城市,就跟不相逢一样,他们两个生命不能产生交集。

“或见非见”:就是即便你们两个在超商相见了,某甲某乙,欸,两个人见面了,但是你看他没感觉,他看你也没感觉,两个人就当面错过。就是说这两个阿赖耶识碰撞的时候,它不会产生互相吸引,为什么呢?因为它在因地的时候没有互相忆念。

那么反过来,再看另外一个因缘“二人相忆,二忆念深”:某甲很专心的忆念某乙,某乙也偶尔忆念某甲,这第一种情况,两个互相忆念。或者说“二忆念深”:他们不是偶尔的忆念是经常性的忆念。某甲经常忆念某乙,他可能不在洛杉矶,他在另外一个州,那么这个某甲就经常忆念某乙,那某乙也经常忆念某甲,那么这两个人,未来的阿赖耶识会什么样的结果呢?

“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

他们两个生生世世的生命会互相吸引,就很容易生长在一个城市,就很容易让他们有一种力量,让他们见面乃至于变成眷属,因为他们因地有互相的忆念。这是一个阿赖耶识、阿赖耶识之间的相互关系,透过忆念,就创造来生的相遇。那么这个比喻,佛陀到底是想说什么呢?他说:“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众生跟众生的忆念,是这个道理,佛陀跟众生的互相吸引,也是这个道理,因为两个都是心嘛。

就是说呢,我们先看看佛陀是怎么回事,佛陀心是怎么想的?说:“十方诸佛,怜念众生,如母忆子。”佛陀的心是大般涅槃,但是佛陀的心大般涅槃,他跟阿罗汉的涅槃不一样,他的涅槃是真空妙有的、他是转识成智的、他是破坏颠倒执着、他不毁灭心识的活动,所以他在大般涅槃当中,他悯念所有的众生,他是用平等心,就像母亲忆念所有的儿子。所以佛陀的忆念已经完成了,佛陀成功的去忆念每一个众生,就是佛陀他自己已经把他该做的事情做好了。

佛陀因地的时候:众生无边誓愿度,对不对?他发这个愿,他成佛以后,他果然的实践他的愿望,他把他的心平均的分给每一个人,他没有哪一个人多,也没有哪一个人少。但是为什么有些人得到佛陀更多的关怀、更多的加持呢?我们看看怎么回事:

“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

作为佛陀,他是用平等心来悯念一切众生,但是作为众生呢,假设这个众生他离家出走,他根本就把这个佛陀的功德给忘了,那么这个人就很难跟佛陀感应了,因为他的心是忆念凡夫的世界,他从来没有忆念过佛陀;那么反过来假设这个人是一个学佛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他能够就像母亲忆念儿子一样的忆念佛陀,那么他跟佛陀就很容易生生世世就能够产生感应、产生吸引。

也就是说,我们这样讲好了,我现在问大家一个问题:这个释迦牟尼的佛像,到底他有没有加持力?有没有加持力?你说有?喔,答案是:很难讲!你看有些人外道他走过去,他完全对这个佛陀是完全不当一回事,那么这个佛陀对他就毫无加持力可言,就是佛陀的功德力就跟他不可能接触了,因为你不忆念他嘛!诸位,加持力不是单方面的,不能强迫的。因为佛弟子他经过佛像的时候,他会合掌,欸,这是一种感应了,那这佛像对你有加持力了,佛法的加持力都是双方面的。

作为佛陀他是把他的加持力,平均在每一个众生上,但是你自己是不是跟佛陀感应,你要透过你一种至诚恳切的忆念,才能感应道交的。也就是说佛陀跟你的因缘有多深,完全取决在我们自己,我们自己决定的。因为佛陀这一块已经准备好了,他平等心把他的功德全部释放出来,但是我们自己的准备,就决定佛陀会给你多少。那么这个就是我们先了解一下,这个感应道交是怎么样的形成的?是两种力量形成的:心力跟佛力的结合。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楞严经念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