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人心苦不足,既得陇,又望蜀。”欲望的追求无穷无尽,未拥有的希望得到,已经得到了又恐失去,患得患失已经无力去享受既得的幸福。所以要想感知幸福就要常常惜福,所谓的惜福就是不要去妄想,而要懂得感恩地去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东西、每一件事物,不论时光如何变幻,都不要轻言丢弃与放弃。一个人越是懂得珍惜自己已经拥有的,他越是一个毗邻幸福的人。
世间万物的存在既然有因果,也就有被珍惜的理由,大到如白驹过隙的时光,小到微妙的草芥,它们存在的价值于人而言都是等量的,因此都应该值得好好去珍惜。
曾经有三位禅师结伴而行,要找到可度化之人前去向他传授佛法。常言佛法难闻,这自然是个好机会,只是不知何人可以有这样的造化。
三位禅师相互商量着究竟要去哪里传法化缘,恰巧经过一条河流时,赫然发现河里自上游缓缓飘过来一片菜叶,菜叶清新碧绿,丝毫没有被丢弃的理由,于是三位禅师便望着这片菜叶议论开来。
其中的一位禅师说:“你们看,这河中的菜叶自上游漂流而来,显然上游是有人家居住的,不如我们就去那里化缘讲经好了。”另一位禅师摇头叹息说:“这菜叶新鲜碧绿尚可食用,可是却有人让它白白地随波流走,实在是可惜啊!”第三位禅师也摇了摇头说:“如此好的菜叶,竟然有人不懂得珍惜,随意丢弃,看来上游的人家是不懂得惜福的,既然不懂得惜福,也就不值得我们去教化了,我们还是选择去别的地方吧。”
其他两位禅师点了点头表示同意第三位禅师所说的,于是三人整装正欲离开。忽然,一个青年匆匆忙忙地向他们这个方向跑来,见到三位禅师后忙问:“诸位师父!你们可曾在水中看见了一片菜叶?我真是不小心,刚才在水中洗菜之时,竟然一失手将它掉落在水中了,我现在追过来就是要找到它,不然实在是太可惜了。”
三位禅师听完青年所言,又看到青年那焦急的样子,就点点头哈哈大笑起来,并不约而同地说:“如此惜福的人,定是深具慧根的,我们三个就去他家讲法吧!”
区区一片菜叶能值多少钱,竟然让三位得道禅师来判定一个人是否有慧根,又或是让一个青年从上游追踪下来,并且焦急万分。
其实世间的万物皆不可以用金钱来计量,一旦在你的内心中把万事万物都设定了金钱价值,那么你就是在内心中设置了藩篱将幸福隔绝开了。你无法用正常的心态去感知拥有平常之物的喜悦,你又怎么会有能力去感知幸福呢?要明白,这虽然是微小的一片菜叶,可它也是自然界最伟大的馈赠,它可以饱腹,这就是它的价值,就是它带给人的幸福。
懂得感恩惜福的人,是用心在与人、与物、与整个世界交流,因此万事万物在他们眼中都是异彩纷呈的,不存在因为不满、自私、贪婪所带来的痛苦和折磨。他们也定是知晓,既然能在特定的时空里与人、与物、与事相遇,就是缘分,珍惜了这份缘分,就是珍惜了幸福。
把人生难填的欲壑摆脱掉,以知足的心态珍惜自己当下拥有的一切,那些就是你的财富。不要去攀比别人,那样自己的欲望就不会被放纵,也就让心灵时刻保持了一种从容的境界。时时用感恩的心去感受自己的富足,你就会包容一切,感激所有,那样你的幸福感才不会稍纵即逝。
弘一大师谈惜福
“惜”是爱惜,“福”是福气。就是我们纵有福气,也要加以爱惜,切不可把它浪费。
诸位要晓得:末法时代,人的福气是很微薄的;若不爱惜,将这很薄的福享尽了,就要受莫大的痛苦。
古人所说“乐极生悲”,就是这意思啊!我记得从前小孩子的时候,我父亲请人写了一副大对联,是清朝刘文定公的句子,高高地挂在大厅的抱柱上,上联是“惜食,惜衣,非为惜财缘惜福”。我的哥哥时常教我念这句子,我念熟了,以后凡是临到穿衣或是饮食的当儿,我都十分注意,就是一粒米饭,也不敢随意糟掉。而且我母亲也常常教我,身上所穿的衣服,当时时小心,不可损坏或污染。这因为母亲和哥哥怕我不爱惜衣食,损失福报,以致短命而死,所以常常这样叮嘱着。
诸位可晓得,我五岁的时候,父亲就不在世了!七岁我练习写字,拿整张的纸瞎写,一点不知爱惜。我母亲看到,就正颜厉色地说:“孩子!你要知道呀!你父亲在世时,莫说这样大的整张的纸不肯糟蹋,就连寸把长的纸条,也不肯随便丢掉哩!”母亲这话,也是惜福的意思啊!
我因为有这样的家庭教育,深深地印在脑里,后来年纪大了,也没一时不爱惜衣食。就是出家以后,一直到现在,也还保守着这样的习惯。诸位请看我脚上穿的一双黄鞋子,还是民国九年在杭州时候,一位打念七佛的出家人送给我的。又诸位有空,可以到我房间里来看看,我的棉被面子,还是出家以前所用的;又有一把洋伞,也是民国初年买的。这些东西,即使有破烂的地方,请人用针线缝缝,仍旧同新的一样了。简直可尽我形寿受用着哩!不过,我所穿的小衫裤和罗汉草鞋一类的东西,却须五六年一换。除此以外,一切衣物,大都是在家时候或是初出家时候制的。从前常有人送我好的衣服或别的珍贵之物,但我大半都转送别人。因为我知道我的福薄,好的东西是没有胆量受用的。又如吃东西,只生病时候吃一些好的,除此以外,从不敢随便乱买好的东西吃。
惜福并不是我一个人的主张,就是净土宗大德印光老法师也是这样,有人送他白木耳等补品,他自己总不愿意吃,转送到观宗寺去供养谛闲法师。别人问他:“法师!你为什么不吃好的补品?”他说:“我福气很薄,不堪消受。”
他老人家——印光法师,性情刚直,平常对人只问理之当不当,情面是不顾的。前几年有一位皈依弟子,是鼓浪屿有名的居士,去看望他,和他一道吃饭。这位居士先吃好,老法师见他碗里剩落了一两粒米饭,于是就很不客气地大声呵斥道:“你有多大福气,可以这样随便糟蹋饭粒!你得把它吃光!”
我们即使有十分福气,也只好享受二三分,所余的可以留到以后去享受
。诸位或者能发大心,愿以我的福气布施一切众生,共同享受,那更好了。南无阿弥陀佛
版权所有:楞严经念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