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记者梅子 阳水)11月26日,本网记者有幸,为河北省新闻出版局潘海波处长邀请,与燕赵都市报首席记者祁胜勇先生、著名学者闻章先生,著名摄影家刘向阳先生,以及河北青年报、河北工人报、燕赵晚报等几家媒体的记者深入曲阳山区,看望这里的传奇女教师郜艳敏,给这里的孩子送书。
郜老师是河南人,19岁时被人贩子拐卖,以2700元的价格卖给了这里的一个羊倌。多次自杀、逃跑未果,后来这里的孩子们没有人教书,村里只有她一个人念过初中,就留下来,当了教师,十年过去了,因为这些学生们,她在这座贫寒的大山里扎根。
祁老师是最先报道郜老师的记者,他给我们讲了一个笑话,过去这个村子非常偏僻,很少有外人来,最先是当地摄影家刘向阳发现这里,并经常来带给老乡们一些资助,刘老师当时在县里当临时工,一次,他带了一个保定市摄影家协会的秘书长来,对村民介绍,这是我的领导,村民惊奇:向阳,还有比你大的官儿啊?
这一次来,看到山里的孩子们,跑也快乐、跳也快乐,坐也快乐!我们惊奇,他们为什么这么快乐?阳水老师说,因为他们元气充足,没有邪念,肾精没有动过,是纯阳体,如果这样的孩子们比如上了网,有了“性”的欲念,阳气就不满了,没有这个样子了。
这些孩子真幸福!
郜老师也是个明白人,她说,她不让孩子们看小说,小说中多有不好的细节描写,会污染孩子,孩子们和乡亲们更需要《弟子规》、《百孝篇》等传统道德的好书。
我们真敬佩她!
今天一早,打开网络,发现,祁老师的稿子已经发出来了,贴在这里,与大家分享。
郜艳敏:山里娃期盼好书 2010年11月27日燕赵都市报
本报记者 祁胜勇 文 通讯员 刘向阳 图
昨日,本报记者与省出版局阅读办一行,深入曲阳深山,来到本报感动河北2006年新闻人物、传奇女教师郜艳敏任教的下岸小学,给那里的孩子和乡亲们送去了几箱精选的图书。
郜艳敏面对记者,说出大山的心声:山里的娃娃和乡亲们都期盼教人如何做人的好书。
1 孩子们快乐就是我的快乐
知道我们来送书,郜艳敏和孩子们都很高兴。几天前,她河南家中的大伯去世,她匆匆赶到老家,为了迎接我们,办完了丧事她乘夜车返回。
她是乘火车回来的,当路过石家庄,她的心再一次揪紧了,16年前,1994年阴历五月的一天,就是在石家庄火车站,被两个以帮着她找工作的人贩子哄骗,挟持,最后拐卖到曲阳县灵山镇下岸村一个羊倌为妻,一晃,十六七年过去了,但心中的阴影并没有消失。
但她回到学校,看到孩子们,心中的阴云便散去了,她出门三天,孩子像隔了很长时间,他们围拢她,像一群欢快的小鸟。
她把我们要来给学校送书的消息告诉孩子们,孩子们很兴奋,听到我们的汽车声,欢呼着跑出来,省出版局阅读办主任潘海波等人与记者将几箱书搬进来,郜艳敏满脸阳光迎接我们。
孩子们大声地喊:谢谢叔叔阿姨!你们辛苦了!
打开书箱,取出各种科普、图画、文艺等类的图书,孩子们高兴坏了,他们跑前跑后,欢声笑语,他们的单纯和快乐也感染了大家。
大家说,这些孩子们怎么这么快乐?怎么跟物质丰富的城里孩子不一样?他们的心,像纯净的、欢快的山泉,没有受到丝毫的污染。
郜艳敏一边招待我们,一边招呼着孩子们,看得出孩子们都很听她的话,在她的招呼下,这些烂漫自由的孩子又变得很有规矩、秩序。
她说,过去村里买来的媳妇有三十来个,这些年交通、通讯便利,基本上都走了,但她已离不开这里了,孩子们的快乐就是我的快乐!
中午时,记者在村里碰到两个小学生模样的女孩,问她,“你是郜老师的学生吗?”她点头,“郜老师好吗?”,女孩笑“好!”,记者问:“你们觉得哪里好”,她们大声答,“哪里都好!”
2 是县里唯一一名代课教师:困苦并满足
下岸小学现在有三个年级,学前班、一年级、二年级,20名学生,目前是郜艳敏一个人在承担教学任务,在历次学区考试中,下岸教学点都排在前列。
目前她仍是代课教师,每月工资400元,假期没有。现在大学生很多,县里公开招考正式教师,郜艳敏没有报考,她知道自己肯定考不过那些新毕业的学生,但她相信,她能带好孩子们。
因为她的影响,教育部门没有辞退她,乡亲们也舍不得她走,所以她现在是全县唯一一名代课教师。
见到记者,郜艳敏很激动,她一直认为,是本报改变了她的命运,把她苦难的故事传到外面的世界,记者告诉她,你应该感谢的是自己,一切的经历都是因为你有一颗金子般的心。
多年的坚忍,她已与买她的一家人成了亲人,婆家很艰难,丈夫兄弟四人,二哥杀了人被判了死刑,四弟因为穷,“嫁”了出去,只剩下她家和大伯家,还要照顾二哥留下的孩子。
郜艳敏与公婆关系很好,很孝顺他们,每次记者来,婆婆都要夸这个贤孝的儿媳,这次她对记者说,去年患了重病,差点不行了,在县里治了半个月,多亏了艳敏……
丈夫很木讷,知道今天有外人来,躲到山上放牛去了
版权所有:楞严经念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