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善导的忏悔思想(一)
忏悔作为佛教的重要行法,从隋唐以来随着宗派的兴起,各宗派建立起各自的忏悔体系,如道宣、智顗都对忏悔思想作出自己的诠释。[ 有关道宣的忏悔思想,见土桥秀高〈毗尼と忏悔〉,《印度学佛教学研究》第26卷,第1号,1979年。佐藤达玄《戒律在中国佛教的发展》,释见愍等译,第六章〈道宣的忏悔观〉,香光书乡出版社,台湾,1997年。他把忏悔分为三种——理忏、事忏、律忏,《四分律删繁补缺行事钞》中说:“今忏悔之法,大略有二:初则律忏,二则事忏。此之二忏通道含俗,若论律忏唯局道众。”见《四分律行事钞》卷中4,《大正藏》卷40,96a。有关智顗的忏悔思想,见盐入良道〈忏法の成立と智顗の立场〉,《印度学佛教学研究》第7卷,第2号,1959年;盐入良道〈天台智顗禅师における忏悔の展开〉,《大正大学大学院研究论集》,第9号,1985年。]善导作为净土教大师,以其本身固有的净土教立场,以其特有的方式将忏悔思想纳入自己的体系。
对于善导的忏悔思想,矢田了章、宫林昭彦、堀本贤顺、福原隆善、泽田谦照诸位先生都已经作过研究,取得很大的成果。[ 矢田了章〈中国净土教における忏悔について〉,龙谷大学《佛教文化研究所纪要》,第13集,1974年。宫林昭彦〈念佛と忏悔〉,《净土宗学研究》,第11号,知恩院净土宗学研究所,1978年。堀本贤顺〈忏悔について〉,《西山学报》第27号,西山短期大学,1979年。福原隆善〈善导大师の忏悔思想〉,藤吉慈海编集《善导大师の净土教》,知恩院净土宗学研究所,京都,1980年。泽田谦照〈佛教に於ける忏悔の种种相と善导大师〉,藤堂恭俊编集《善导大师研究》,山喜房佛书林,东京,1980年。]但是,历来诸位先生的研究,都是对忏悔在善导著作中不同的表现进行诠释,而并没有指出忏悔在善导净土教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关系,如忏悔与修观、灭罪、念佛往生等。所以,我们将在前辈先贤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理解善导忏悔思想的特色。
1、忏悔与修观
善导的净土信仰直接来自《观无量寿经》,他一生致力于弘扬《观经》,著《观无量寿经疏》,以此经建构自己的净土体系。《观经》最后说:“此经名观极乐国土无量寿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亦名净除业障生诸佛前。”[ 《观无量寿佛经》,《大正藏》卷12,346b。]所以,《观经》以观佛、观相为主要内容,另外为了能够往生净土必须净除业障,所以隐含着忏悔在里面。因此,我们有必要探讨善导的忏悔思想与修观的关系。
在善导以前,汉地早期净土信仰者的都是以禅观为主。[ 见拙文〈论汉地早期弥陀净土信仰的形态〉,《净土》1998年特刊。道昱〈止观在中国佛教初期弥陀信仰中的地位〉,《圆光佛学学报》第2期,圆光出版社,台湾,1997年。]随着大乘佛教的发展,禅观逐渐与忏悔相结合,忏悔成为禅观的重要前方便。如《普贤观经》中说:
尔时,行者复更忏悔,遍礼十方佛。礼十方佛已,普贤菩萨住其人前,教说宿世一切业缘,发露黑恶一切罪事,向诸世尊,口自发露。既发露已,寻时即得诸佛现前三昧。[ 《佛说观普贤菩萨行法经》,《大正藏》卷9,390c。]
经中说由于忏悔一切业缘、罪事,所以得到诸佛现前三昧,所以忏悔便成为修观的前方便。
《普贤观经》的思想在中国由智顗得到继承与发扬,智顗将禅观与忏悔进行系统组织。忏悔不但成为禅观修行的前方便,在《摩诃止观》四种三昧“方等三昧”更表现出忏悔与禅观有不即不离的关系,禅观是忏悔的根本,而修忏悔即是行观法。[ 大野荣人《天台止观成立史の研究》,第402页,法藏馆,京都,1994年。]
善导继承智顗的忏悔思想,将忏悔放在修观的前方便地位,是修观的准备阶段。在《观经疏》“定善义”中解释“日想观”时,行者如果由于自己的业障,见到黑、黄、白三种云覆障,便必须按照如下的方法忏悔:
行者若见此相,即须严饰道场,安置佛像,清净洗浴,著净衣。又烧名香,表白诸佛一切贤圣,向佛形像,现在一生,忏悔无始已来乃身口意业所造十恶、五逆、四重谤法、阐提等罪,极须悲涕雨泪,深生惭愧,内彻心髓,切骨自责。忏悔已,还如前坐法,安心取境,境若现时,如前三障尽除,所观净境朗然明净,此名顿灭障也。[《观无量寿佛经疏》卷3,《大正藏》卷37,262a。]
行者因为业障障蔽净心境不得明了,所以必须“严饰道场,安置佛像”,做到“内心彻髓,切骨自责”的忏悔便可以顿灭罪障,净境现前,从而使观法得以成就。这些行法是佛教传统的忏悔仪规,善导在这里仍把忏悔放在修观的前方便地位上。
善导在阐明忏悔与观法的关系时,在解释第七“华座观”时便显现出自己的特色,他在《观无量寿佛经疏》中说:
正明教观方便。问曰:众生盲暗,逐想增劳,对目冥若夜游,远标净境,何由可悉。答曰:若望众生惑障动念,徒自疲劳,仰凭圣力遥加,致使所观皆见。云何作法住心而令得见也?欲作法者,诸行者等先于佛像前,至心忏悔,发露所造之罪,极生惭愧,悲泣流泪。悔过既竟,又心口请释迦佛十方恒沙等佛,又念彼弥陀本愿言:弟子某甲等生盲罪重,障隔处深,愿佛慈悲摄受护念,指授开悟,所观之境,愿得成就。今顿舍身命,仰属弥陀,见以不见,皆是佛恩力。道此语已,更复至心忏悔竟已,即向静处,面向西方,正坐跏趺,一同前法。[ 《观无量寿佛经疏》卷3,《大正藏》卷37,266a-b。]
善导在阐述“华座观”的观法时,指出由于众生根机暗冥,所以“如夜游,远标净境”;但是,行者如果能于佛像前,发露忏悔,请释迦等十方诸佛,念阿弥陀佛的本愿,愿诸佛“摄受护念,指授开悟”,依凭圣力的遥加,便可以见到净境。
善导对于“日想观”与“华座观”的忏悔的解释,都将忏悔置于观法的前方便的位置上,这一点都是相同的。[ 泽田谦照〈佛教に於ける忏悔の种种相と善导大师〉,藤堂恭俊编集《善导大师研究》,第62页,山喜房佛书林,东京,1980年。]但是,在解释“华座观”时,请愿摄受护念,得到佛的加被力,从而成就观法,这就突出他在观法修行上的他力本愿思想。所以,忏悔本来作为凡夫众生对于自己罪恶,一种深刻自觉的反省,完全是一种自觉自力的行为,若有诸佛现前等感应,则是因自己的罪障清净所感。善导把忏悔逐渐与阿弥陀佛的他力本愿联系起来,突出忏悔的成就是因阿弥陀佛的本愿加持力,于是忏悔便具有他力的色彩。
2、忏悔与灭罪
《观无量寿佛经》又名“净除业障,生诸佛前”,经中详细地阐述修观能灭罪的数量,诸观灭罪量如下[ 各观与九品段灭罪数量不同的原因,见末木文美士〈观无量寿佛经〉,《净土佛教の思想》第2卷,第114-116页,讲谈社,东京,1995年
。另外,亦可参考山田明尔〈观经考——无量寿佛と阿弥陀佛〉,《龙谷大学论集》第408号,第84-85页,1976年。]:第三观——八十亿劫生死之罪
第六观——无量亿劫生死之罪
第七观——五万劫生死之罪(丽本“五百亿劫”、三本等“五万亿劫”)
第八观——无量亿劫生死之罪
第十观——无数劫生死之罪
第十一观——无量劫阿僧祇生死之罪
下品上生——(闻十二部经首题名字)千劫极重恶业
(称佛名)五十亿劫生死之罪
下品中生——八十亿劫生死之罪
下品下生——八十亿劫生死之罪
流通分——(闻佛名二菩萨名)无量劫生死之罪
在《观经》中,虽然非常强调灭除罪障的数量,但是在经中并没有提到忏悔。所以,善导《观经疏》〈散善义〉中,当然对消灭业障的忏悔方法都没有介绍,只有在解释“下品下生”中提到:
赞云:下辈下行下根人,十恶五逆等贪嗔,四重偷僧谤正法,未曾惭愧悔前愆。终时苦相如云集,地狱猛火罪人前,忽遇往生善知识,急劝专称彼佛名。化佛菩萨寻声到,一念倾心入宝莲,三华重障开多劫,于时始发菩提因。[ 《观无量寿佛经疏》卷4,《大正藏》卷37,277b-c。]
虽然这里仍然没有明显地提到忏悔,但是由于凡夫将会堕入地狱,所以有忏悔除灭罪障的可能性。
但是,善导在《法事赞》卷上,详细地叙述地狱的恐怖,然后劝说忏悔:
弟子道场众等,自从元身已来,乃至今身至于今日,于其中间放纵三业,作如是等罪,乐行多作无量无边。今闻佛说阿鼻地狱,心惊毛竖,怖惧无量,惭愧无量。今对道场凡圣,发露忏悔,愿罪消灭永尽无余。忏悔已,至心归命阿弥陀佛。[《安乐行道转经愿生净土法事赞》卷上,《大正藏》卷47,429b。]
善导在这里指出,众生由于造业,闻说地狱痛苦,于是生起怖惧、惭愧心,忏悔自己的罪恶,希望能够消灭罪业。接着,善导又引用《地狱经》详说阿鼻、刀林等地狱,叙述临终时的痛苦,然后劝说忏悔:
弟子众等今闻地狱,心惊毛竖,怖惧无量,恐畏残殃不尽,还复流浪。今生已来,纵暴三业,造众重罪,若不忏悔,定招此苦,无有出期。今对三宝道场大众前,发露忏悔即安乐,知而不敢覆藏。唯愿十方三宝法界众生,发大慈悲,广大慈悲,不计我恶,如草覆地,布施欢喜,受我忏悔,忆我清净。[《安乐行道转经愿生净土法事赞》卷上,《大正藏》卷47,430b。]
所以,忏悔不但是发露自己的罪业,而且还需要请法界众生能发大慈悲心,能够容恕自己的罪业,这样才把忏悔的真正意义包含无余。
同时,在《法事赞》卷下,对身、口、意十恶业一一进行忏悔,都说“发露忏悔,永尽无余”,说明忏悔具有灭罪的功能。但是,善导在忏悔后,都要求“至心归命阿弥陀佛”,这正是他的净土信仰立场,忏悔是为了能灭除罪业,而灭罪正是为了能够往生净土。
我们在《观经疏》中看到善导在解释“华座观”以下,善导将忏悔从自力转换到“圣力遥加”,突出了他力本愿的思想。他在《观经疏》〈玄义分〉中说:“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也”[《观无量寿佛经疏》卷1,《大正藏》卷37,246b。],所以善导在阐释忏悔时,同样以阿弥陀佛的大愿业力为忏悔的动力因,即增上缘。在《观经疏》〈定善义〉中,善导在解释“真身观”时,提出三缘(亲缘、近缘、增上缘),“众生称念,即除多劫罪,命欲终时,佛与圣众自来迎接,诸邪业系无能碍者,故名增上缘”[《观无量寿佛经疏》卷3,《大正藏》卷37,258a。],所以除多劫罪时,众生的称念不仅是自力的称念,而且以如来的大愿力为援助,从而成就忏悔与称念,所以称为增上缘。“以大愿业力作为增上缘的忏悔”,是善导独特的解释。[泽田谦照〈佛教に於ける忏悔の种种相と善导大师〉,藤堂恭俊编集《善导大师研究》,第69页。]
在《观念法门》中收有《依经明五种增上缘义》一卷,专门阐述有关增上缘的问题。善导提出五种增上缘:灭罪、护念得长命、见佛、摄生、证生,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灭罪增上缘,善导引用种种经文来说明:
言灭罪增上缘者,即如观经下品上生人,一生具造十恶重罪,其得病欲死,遇善知识教称弥陀佛一声,即除灭五十亿劫生死重罪,即是现生灭罪增上缘。[《观念阿弥陀佛相海三昧功德法门》,《大正藏》卷47,24c。]
所引用的经文还有下品中生、下生所说的灭罪功德,定善中第三地想观、第六总观、第七华座观、第八像想观、第九真身观、第十观音观、第十一势至观的经文,而且共同的格式是“除灭五十亿劫(八十亿劫、无量亿阿僧祇劫、无量亿劫)生死之罪”。
《观经》的次第,是从定善十三观,然后到散善十四、十五、十六观;而善导则先详说下品上、中、下三生,然后简单引用定善观。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善导特别重视下品三生,这也是他说灭罪增上缘的本意。所以,若自力忏悔,五逆十恶凡夫不可能除灭罪障,唯有凭如来的本愿,才能除灭五十、八十、无量亿劫等生死罪障,从而对凡夫众生修行给予了无限希望。
同时,善导在《观念法门》中引用《观佛三昧海经》中“白毫观”来阐明忏悔灭罪:
若我灭后,佛诸弟子,舍离诸恶,乐少语法,日夜六时,能于一时分为少时,少分之中于须臾间,念佛白毫者,若不见,如果等人除却九十六亿那由他恒河沙微尘劫生死之罪。若复有人,闻是白毫,心不惊疑,欢喜信受,此人亦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若诸比丘、比丘尼,若男女人,犯四根本十恶等罪、五逆罪及谤大乘,如是诸人若能忏悔,日夜六时,身心不息,五体投地,如大山崩,号泣雨泪,合掌向佛,念佛眉间白毫相光,一日至七日,前四种罪可得轻微。观白毫暗不见者,应入塔中观眉间白毫,一日至三日,合掌啼泣,又暂闻亦除三劫之罪。[ 《观念阿弥陀佛相海三昧功德法门》,《大正藏》卷47,29b。]
白毫观是以白毫为观想对象,本来是一种修观方法,善导在《观经疏》中反复叙述了三十二相的顺逆观,又提出修白毫观可以消除心中的杂乱。[ 《观无量寿佛经疏》中说:“又观像住心之法,一如前说,从顶一一想之,面眉毫相眼鼻口耳咽项肩臂手指,又抽心向上想,胸腹脐阴胫踝足十指千轮等,一一想之,从上向名顺观;从千轮向上名逆观,如是逆顺住心,不久必得成也。”“相好众多,不得总杂而观,唯观白毫一相,但得见白毫者,一切众相自然而观也。”见卷3,《大正藏》卷37,267b、268b。《观念法门》中说:“如是上下依前十六遍观,然后住心向眉间白毫,极须捉心令正,更不得杂乱,即失定心。”见《大正藏》卷47,32b。有关白毫观的研究,请参考福原隆善〈往生要集の白毫〉,《净土宗学研究》第15、16号,1986年;同氏〈佛典における白毫观〉,《印度学佛教学研究》第40卷,第1号,1991年。同氏〈天台智顗の白毫观〉,《天台学报》第34号,1992年;同氏〈白毫观在中国的展开〉,《佛学研究》创刊号,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1992年。]但是善导引用《观佛三昧海经》强调其灭罪的功德。这是因为善导是从佛同人的呼应关系上,强调佛对众生的救济作用,这就是善导的特色。
3、忏悔与称名念佛
凡夫众生若忏悔灭罪,于现世的利益则能灭除无量亿劫等生死重罪,未来的利益则能往生极乐净土,所以善导经常说:“忏悔已,归命阿弥陀佛”。但是,善导在阐述忏悔灭罪时,多强调于临终时候;而在平时则不可能忏悔无始以来的罪障,因为平时心性粗劣,对痛苦没有强烈的感受,很难生起忏悔心。所以,在平时则必须称佛名号,这也是阿弥陀佛的本愿。
净影慧远在《观无量寿佛经疏》(二卷)中,关于往生净土的实践行,首先例举了《般若经》、《涅槃经》、《维摩经》、《往生论》之说,然后指出《观经》中所说的四种实践,即修观往生(定善——十六观)、修业往生(散善——三福九品)、修心往生(三心)、归向往生(中品下生、下品三生)。[ 望月信亨《中国净土教理史》,印海译,71页,慧日讲堂,台北,1974年。]对此,善导认为《观经》中所说的实践可以分为定善(十三观)、散善(三福九品),但原本皆在称名一行。[ 高桥弘次〈善导净土教的思想特色〉,《佛学研究》创刊号,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1992年。]如《观经疏》中说:“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观无量寿佛经疏》卷4,《大正藏》卷37,278a。]所以,在实践过程中,善导也必须把忏悔纳入称名的体系中。
对于忏悔与念佛,善导在不同著作中有不同的说法。在《观念法门》中说:
昼夜或三时六时,表白诸佛一切贤圣天曹地府一切业道,发露忏悔一生已来身口意业所造众罪,事依实忏悔,竟还依法念佛。所见境界不得辄说,善者自知,恶者忏悔。酒肉五辛,誓发愿手不捉口不吃,若违此语,即愿身口俱着恶疮。或愿诵阿弥陀经满十万遍,日别念佛一万遍,诵经日别十五遍,或诵二十遍、三十遍,任力多少,誓生净土,愿佛摄受。[ 《观念阿弥陀佛相海三昧功德法门》,《大正藏》卷47,24b。]
从上面可以看出,忏悔是念佛前的行法,即是念佛的助缘。因为由于忏悔诸罪障,所以便能清净念佛。
版权所有:楞严经念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