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念诵网

坤鹏论:向死而生的顿悟

发布时间:2024-09-06 01:59:35作者:楞严经念诵网
坤鹏论:向死而生的顿悟

所有剧烈的成长,都源于磨难和痛苦;所有突然的顿悟,都是伤口滚出的血珠。

——唐七

上个周末,坤鹏论在真切的人生考验中又有了新的领悟,这是认知的又一次飞跃式提升,实在超级美妙,虽然和股票投资关系不大,但还是忍不住要立即分享给各位老铁。

相信没有人喜欢逆境,因为它令人难受、痛苦、寝食难安、夜不能寐,但是人生就像心电图,起起伏伏,潮起潮落,一帆风顺就挂了,而逆境就是潮落,就是低落,就是不顺心的事烦心到时时萦绕心头,挥也挥之不去。

而你对待逆境的态度往往决定了能否快速走出人生低谷的关键。

其实,逆境的本质就是遇到了难以解决的问题,其中最重要的过程就是百思,但却不得其解。

所以,格式塔派心理学家指出人类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顿悟,当人们对某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突然看出问题情境中的各种关系并产生了顿悟和理解,就像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顿悟的特点是突发性、独特性、不稳定性、情绪性。

顿悟,就是顿然领悟。

顿悟,是佛教禅宗的一个法门,也是六祖惠能提倡的明心见性法门,通过正确的修行方法,迅速领悟佛法要领,从而指导正确的实践而获得成就。

当然,这也不是唯一途径,顿悟更主要的是通过灵感来完成,就时间来说可能是瞬间。

中国历史上,王阳明的龙场顿悟相当出名。

有一次,王阳明因上疏触犯太监刘瑾,在朝堂遭受去衣“廷杖”,也就是扒了衣服打。

廷杖一般是由栗木制成,打人的一端削成槌状,且包有铁皮,铁皮上还有倒勾,一棒打下去,行刑人再顺势一扯,尖利的倒勾就会把受刑人身上连皮带肉撕下一大块来。

如果行刑人不手下留情,不用说六十下,就是三十下,受刑人的皮肉连打连抓,就会被撕得一片稀烂。

古代不少受刑官员直接死在了廷杖之下。

即便不死,十之八九的人,也会落下终身残废。

王阳明是自明开朝以来,第一个受此重叱者。

古话说,士可杀不可辱,这对于王阳明那么高傲、那么好面子的文人名仕来说,绝对是人生中的奇耻大辱,身上的伤是小,心灵的创伤不可名状,堪称一次大大的逆境。

后来他的文字中还可以依稀看到“廷杖”留下的深深烙印,比如:“时时刻刻须是一棒一条痕,一掴一掌血,方能听吾说话,句句得力。若茫茫荡荡度日,譬如一块死肉,打也不知的痛痒,恐终不济事。”

1508年(正德三年),王阳明被谪为贵州龙场驿丞,逆境加倍。

正是逆境叠加的日子里,就在一天晚上,他突然领悟格物致知的道理,此后相继提出“致良知”、“知行合一”等重要理论。

而且王阳明还进行了一次人生观的重大转变,即改几千年来仁人士子“得君行道”的价值观为“觉民行道”,这和后代学人提出的“教育救国”遥相呼应。

这就是所谓“龙场顿悟”。

此次顿悟,不仅是王阳明思想历程的一个转折点,而且是从宋朝以来的理学思想真正过渡到明代理学思想的交接处。

可见,逆境是最好的顿悟机会,因为顺境不免让人懒惰,特别是思想的懒惰,而坤鹏论也大概是在这种情景下,百思不得其解下,突然悟出了一片通明。

而契机是哲学,准确地说是20世纪存在主义哲学,再具体些就是创始人德国的马丁·海德格尔提到的向死而生。

海德格尔把埋没于日常琐碎的生活方式称为“沉沦”,以这种方法生活的人称为“常人”。

“常人”囿于世间琐碎,埋没于人群当中,大家说着同样的意见,采取同样的行动,成为“谁都不是的人”。

可以说,我们大部分人都是这样的“常人”

但是,有些人突然意识到自己的死亡终会到来,于是决定在那一天到来之前活出真我的人,走自己的路,到死之前,一定要努力地活着。

海德格尔把这两类人分为本真和非本真。

在此基础上,他将非本真状态中生活的人称为“常人”,常人受旁人的意见所左右,是泯然众人、埋没于世间的人。

想想,我们从懂事起开始被投入到这个世界之中,但却无法决定何时开始自己的存在,懵懵懂懂地活着,听从大多数人的意见行事,就像羊群中盲目跟随的羊,又或者是勒庞笔下的《乌合之众》,情绪化、无异议、低智商……

为什么?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人是社会性动物,他人的所作所为和思维信仰都会对我们产生影响,而我们在潜意识里会认为别人懂得更多。

别人想要的东西,也就成为了我们追逐的对象,因为我们理所当然地认为,每个人需要的东西必定有其合理因素。

此外,我们害怕别人害怕的东西,在毫无把握的情况下,还喜欢不动脑筋地模仿别人——特别是在大多数人或者与我们相似的人如此行动的时候。

如果感觉到自己身为群体中的一员,会让我们更为踏实和坦然,这也是面对批评时的自我保护,如果不幸失败了,受到的指责就会少一点。

所以,凯恩斯说 :“处事智慧告诉我们:千篇一律的失败比独辟蹊径的成功更能保护我们的名声。”

投资中,基金经理往往会选择其他同行的股票,其实他心里想的是:“我宁愿跟其他人犯相同的错误,也不想一个人正确。”

巴菲特曾这样评论道:“许多经理人不愿作出那些高明,但看起来又有些愚蠢的决定。因为这么做的个人损益比一目了然:如果这个与众不同的决定最终取得成功,会获得上司的褒奖;如果失败,就可能收到解聘通知。旅鼠的群体形象不佳,但没有任何一只旅鼠曾受到过巨大的压力。”

在股市上,如果投资者以旅鼠般的热情跟着市场走,他们最终也会有旅鼠一般的悲惨命运。

同时,如果我们认为自己是惟一困惑的人,很可能会保持沉默,说出来可能会让自己处于尴尬地位,群体压力让我们保持沉默。

比如:线下讲座是相当好的营销手段,特别是传销和投资,往往大家会像失去理性一样掏钱,这其中的原因就在于,每个人都认为其他人应该仔细推敲了该计划,如果存在什么问题,其他人肯定会提出来。“既然大家都投资了,我也投资吧。”

最后结果证明,实际上没有一个人仔细阅读过投资计划。

海德格尔将这种所有人共通的、“谁都不是”的状态称为被抛状态。

他认为,有朝一日,总会有些人终于自觉自己的死是无法避免的,就决定在从生到死的有限时间内走自己的路,到死之前一定要好好地活下去,海德格尔称之为决断,根据决断,将自己投到自己的可能性之中,他称之为筹划。

海德格尔提出了存在就是向死存在,而大家更愿意把它称为向死而生,它揭示了生命意义上的倒计时,和咱们古人所说的“置之死地而后生”有异曲同工之妙。

海德格尔对“向死而生”的解释是:

死和亡是两种不同的存在概念。

死,可以指一个过程,就好比人从一出生就在走向死的边缘,我们过的每一年、每一天、每一小时,甚至每一分钟,都是走向死的过程,在这个意义上人的存在就是向死的过程。

而亡,指的是亡故,是一个人生理意义上真正的消亡,是一个人走向死的过程的结束。

这两者之间的差别就是海德格尔死亡本体论的关键点。

海德格尔指出,人只要还没有亡故,就是向死的方向活着。

人难逃一死,并且,只有人类知道自己的死终究会到来。

虽然死亡会让人感到前所未有的恐惧,但由于通常我们埋首于日常琐碎,因而没有去正视死亡的不安。

时间对于每个人都是有限的,但不去正视死亡的人们会认为,他们有很多时间可以挥霍,还是尽情玩乐吧。

最终,在生命的某个时间点,30岁、35岁、40岁……必会落入古人所说的:“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用现在流行的话叫:中年危机。

海德格尔认为,当人能够真诚地面对自己的死亡的时候,就会确信自己的使命,并决意为之前进。

“我固有一死,在死之前要努力完成自己的使命,没有跟人嬉笑玩耍的时间。”

在这一阶段,人察觉到了存在的本质,海德格尔认为,存在就是自觉地常常反省自己所剩时间的有限性,即向死存在,于是要在自己的道路上前进。

当时,坤鹏论看过之后,脑中突然一下子生出明悟。

是啊,人的平均寿命70多岁,如今能活到80、90也不是难事,现在自己40多岁,到死还有三四十年,活一天少一天,实在不允许浪费一丝一毫的时间。

坤鹏论以前说过,世间唯一没有概率的是死亡,人出生的那一刻,它就发生了。

人都想着如何活得更好,却从来不考虑如何面对死亡,大多数人总认为自己还有很多时间,并认为死就是一了白了,好像什么都不怕。

但是,如果人死了真的什么都没有了,那不是会更怕死,更不想死吗?!

1925年7月8日,鲁迅写了篇短文叫《立论》,讲了个精彩的小故事:

“一家人家生了一个男孩,合家高兴透顶了。满月的时候,抱出来给客人看,——大概自然是想得一点好兆头。

“一个说:‘这孩子将来要发财的。’他于是得到一番感谢。

“一个说:‘这孩子将来要做官的。’他于是收回几句恭维。

“一个说:‘这孩子将来是要死的。’他于是得到一顿大家合力的痛打。

人之畏死可见一斑。

所以,正常的逻辑是,既然知道自己一定会死,就应该格外珍惜时间,成为海德格尔的向死而生。

佛教中的无著贤菩萨曾讲过:不在活着时为死亡做准备的人,很愚蠢!

海德格尔正是用这种“倒计时”法的死亡哲学概念,让人们明白浪费时间真的就是图你的财,害你的命;每分每秒都要以是否提高自己的质量来珍惜使用;越活越少的生命哪里容得下毫无意义的胡思乱想、牢骚抱怨……

正确的姿势是,珍惜时间,于昼夜不空过,让生命越活越精采,通过提高生命中每分每秒的质量和长度,来提高生命的效度和目标的密度,只有这样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展现出无限的可能性。

有人说,忙碌是世间最珍贵的良药,罗曼·罗兰说:“生活中最沉重的负担不是工作,而是无聊。”

很多病,很多痛、很多胡思乱想都是闲出来的,让身体和脑袋动起来,即使专注一事,你也会轻松畅快很多。

因为,当你围着一件有价值的事情转,最后整个地球会围着你转;当你围着整个地球转,最后整个世界可能会无情地抛弃你。

向死而生其实也是一种逆向思维,把人生倒过来思考。

所以,芒格说,许多难题只有在逆向思考的时候才能得到最好的解决。

他就是在别人想着怎么赢的时候,想的是“怎么死”,“我只想知道将来我会死在什么地方,这样我就不会去那儿了。”这是芒格最喜欢的一句农夫谚语。

除了明白了向死而生的道理,坤鹏论同样因为逆向看人生,想通了另一件事,虽然年已四十多,但后面留给自己的时间还很多,路很长。

我们24岁大学毕业,从此走上社会,开始赚钱,这才算正式拉开了人生大幕,但倒过算一算,即使如今的你年方40岁,也不过才赚了16年的钱,相比后面三四十年的人生和能赚钱的时间,只是小小的一半。

我们有什么理由自怨自怜地高唱中年危机,就这么轻易地提前给自己的人生判了死缓呢!

所以,对待人生要从死的那一天往回看,过去的永远无法回溯,那就好好规划未来的每天每时每分每秒,并真正做到光阴不虚度,时时有提升。

只要人活着,一切皆有可能。

当下倒霉透顶的你,未尝不会在将来风光无限,但前提一定是从现在开始拼搏并永不放弃,一年不够,两年,两年不够,三年,就算是十年磨一剑,又如何?!

“每天慢慢向前挪一点,到最后如果你足够长寿,大多数人得到了他们应得的东西。”

想想股神巴菲特,他99%的钱是50岁以后赚到的!

正如巴菲特所说,人生就像滚雪球,重要的是发现很湿的雪和很长的坡,但是,这两点外人永远帮不了,因为赚钱这种事永远是自私的,只能凭你自己的积累去发现。

人类都是近视眼,都急功近利,过于看重当下,看重短期利益,甚于未来,所以,不惜以牺牲未来更多快乐的代价及时行乐,宁愿得到眼前的利益而放弃未来可能更为丰厚的奖励。

这叫短期折旧率(即对某事的价值评估)高于长期折旧率。

其实你只要回顾人生,就会发现当年曾经十分在意的输赢、刻骨铭心的爱情等,放在人生长河中根本不值一提,甚至早已变成你和朋友聊天的谈资。

米歇尔·德·蒙田说:“在我看来,若快乐只会产生更多的痛苦,还不如避而远之;如果终极的快乐以痛苦为代价,还不如欣欣然接受。”

作决定时,不妨从短期或长远来考虑,把眼前的得失跟未来比较、权衡行动。

短期煎熬或许会带来长期幸福。

最后,坤鹏论再谈谈另外一个顿悟。

要感恩那些对你不好的人以及霉运,他们是让你难受痛苦,让你身陷逆境,你可能对他们恨之入骨,但是,反过来想,没有他们,你如何真正去痛定思痛,如何奋力寻求突破与改变,如何顿悟人生,如何在他们关闭原来的那扇窗时,让你开启了另外一扇窗……

所以,他们才是你生命中的贵人,是上天派下来催你奋进的暗天使,毫不留情地粉碎了你的舒适圈,戳破你可怜的虚荣,逼你放弃正在桎梏你的拥有,甚至让你在黑暗中拥有了透彻的眼睛,更好地反观自我,并看穿众多以前的虚伪与假象。

向死而生,每天都想着你离死又近了一天,这样一切皆浮云,做好自己才是王道。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楞严经念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