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阿含经卷第二十四
六一九、本经叙说有四念处。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有四念处法。是那四法呢?就是观察色身的身念处,以及观察感受、心念、诸法等念处。」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第六一九经注释:
1、道品诵第四:依「佛光阿含藏」注说:「『道品诵第四』丽本原作「第五诵道品第一」,宋本作『五诵道品第一』,今依据印顺长老之研究改为『道品诵第四』。」
六二○、本经叙说应当修习四念处。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有四念处法。是那四法?就是观察色身的身念处,以及观察感受、心念、诸法等念处。就像这样,比丘啊!对于这四念处要修习满足,运用方法精进努力,而有正念正知,这是所应当学习之法。」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六二一、本经叙说四念处为一乘道,可越忧悲,灭恼苦,得如实法。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有惟一趋向正觉的道法,可使一切的众生得到清净,使他们远离忧悲,息灭苦恼,得到真实妙法,就是所谓的四念处。是那四种呢?就是观察色身的身念处,以及观察感受、心念、诸法等念处。」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六二二、本经叙说若比丘远离四念处,则不得解脱于苦;反之则得于苦解脱。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如果比丘远离了四念处的话,就会远离真实的圣法;远离了真实的圣法,就会远离圣道;远离了圣道,就远离入于涅槃的甘露法门;远离了入于涅槃的甘露法门,就不能解脱生、老、病、死、忧、悲、恼苦,我说他对于痛苦也就不能得到解脱了。
如果比丘不离于四念处的话,就不会离于真实的圣法;不离于真实的圣法,就不会离于圣道;不离于圣道,就不会远离能入涅槃的甘露法门;不远离能入涅槃的甘露法门,就能脱离生、老、病、死、忧、悲、恼苦,我说他已经解脱了一切的痛苦。」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六二三、本经叙说若观四念处集、四念处没,则无所依住,于诸世间永无所取。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我现在将讲说四念处的集起与四念处的息灭。你们要仔细听!好好地思考!四念处的集起与四念处的息灭是怎样的呢?我说长养身体的饮食集起,那么身体会跟着集起;如果长养身体的饮食息灭,那么身体就会跟着息灭。要如此地随顺着身体的集起而去做观察,随顺着身体的息灭而去做观察,能随顺着身体的集起与息灭而做观察的话,就能无所依住,对于一切世间就永远不会执取了。
同样地,有觉触的集起,那么就会有感受的集起;如果觉触息灭,那么感受就会跟着息灭。要如此地随顺着集法而观察感受,随顺着灭法而观察感受,能随顺着集灭之法而观察感受的话,就能无所依住,对于一切世间便不会去执取了。
有名色的集起,那么就会有心的集起;如果名色息灭,那么心就会跟着息灭。要如此地顺着集法而观察心,随顺着灭法而观察心,能随顺着集灭之法而观察心的话,就能无所依住,对于一切世间都无所执取。
有忆念集起,那么就会有法的集起;如果忆念息灭,那么法就会跟着息灭。要随顺着集法而观察法,随顺着灭法而观察法,能随顺着集灭之法而观察法的话,就能无所依住,对于一切世间也都无所执取,这就叫做四念处的集起与四念处的息灭。」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六二四、本经叙说于四念处精勤方便,正念正知,调伏世间忧悲,是名修习四念处。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我将讲说修习四念处。你们要仔细听!好好地思考!要如何修习四念处呢?就是要观察内身,运用方法精勤修习,有正知正念,以调伏世间的忧悲;也可观察外身、内外身,运用方法精勤修习,有正念正知,以调伏世间的忧悲。同样地,也可观察感受、心念、诸法,乃至观察内法、外法、内外法等,运用方法,精勤修习,有正念正知,以调伏世间的忧悲,这样就叫做比丘修习四念处。」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过去、未来修习四念处的经文,也是同样的说法。
六二五、本经叙说四念处为善法聚,五盖为不善法聚。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有善法类聚和不善法类聚。什么是善法类聚呢?即所谓的四念处,这是正确的说法。为什么呢?因为纯一圆满清净善法的类聚,就是所谓的四念处。是那四念处呢?就是观察色身的身念处,以及观察感受、心念、诸法等念处。什么是不善法类聚呢?即所谓的五盖。这是正确的说法。为什么呢?因为纯一逸满不善法的类聚,就是所谓的五盖。是那五盖呢?就是贪欲盖、瞋恚盖、睡眠盖、掉悔盖、疑盖。」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第六二五经注释:
1、善法聚:「佛光阿含藏」注云巴利本作「善法类聚」。
2、不善法聚:「佛光阿含藏」注云巴利本作「不善法类聚」。
3、五盖:盖是障碍之意,五盖是会覆盖修行人心性、障碍正道之五种烦恼。一贪欲盖,执着五欲之境,而覆盖心性。二瞋恚盖,于违情之境怀愤怒,亦能覆盖心性。三睡眠盖,昏沉与睡眠,使心性无法积极活动。四掉悔盖,心浮气躁(掉),或忧恼已作之事(悔),皆能盖覆心性。五疑盖,于法犹豫而无决断,因而盖覆心性。
六二六、本经叙说如来能以无量无边巧妙文句说法,而声闻弟子皆能彻底受持,无诸障阂。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就如人拿着四种强弓,运用方法大力的射向多罗树荫影,箭会很快飞过,毫无阻碍;同样地,如来的四种声闻弟子,也是都能运用方法向上增进,有利根智慧,尽百年的形寿,于如来处受百年说法教授不辍,除了吃饭时的休息、排泄(补写)、睡眠之外,其它时间佛常说法、弟子也常听法,获得智慧明利,对于如来的说法,能够彻底地受持,没有任何障碍,于如来所说信受无疑,不须再问。如来的说法广大无边,尽形寿听闻正法,百岁命终后,如来的说法仍不能尽。当知如来所说的法教是无量无边,正法的名相、文句、内容韵味也是无量巧妙,没有终极,就是所谓的四念处法。是那四念处呢?即身念处,以及受、心、法念处等。」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一切四念处的经文,都以这样的叙述做为总结的文句,就是「所以,比丘啊!对于四念处的修习,要生起向上求进步的欲愿,运用方法精勤努力,有正念正智,这是所应当学习的法」。
第六二六经注释:
1、四种声闻:即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
2、补写:写,元明二本均作「泻」。「补写」一词、不知所指。疑「布萨」或「排泄」之异译。布萨,即每半月聚会说戒忏过;排泄,指大小便。参阅中阿含卷第四十二根本分别品分别六处经第二第四分别诵(大正藏六九三页下栏)的类句「如来有四弟子,……如来为彼说法满百年,除饮食时、大小便时、睡眠时,及聚会时,……」也可知本经此处之义。
六二七、本经叙说贪、恚、痴不善根为不善聚,四念处为善聚。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有不善法类聚与善法类聚。什么是不善法类聚呢?即三不善根,这就叫做正说。为什么呢?因为纯由不善法所积聚的,就是三不善根。是那三种呢?就是贪不善根、恚不善根、痴不善根。什么是善法类聚呢?就是四念处。为什么呢?因为具备纯善圆满之法的,就是四念处,这就叫做善说。是那四种呢?就是身念处,以及受、心、法念处。」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就如本篇「三不善根」的经文所述,像这:
三恶行││身恶行、口恶行、意恶行。
三想││欲想、恚想、害想。
三觉││欲觉、恚觉、害觉。
三界││欲界、恚界、害界。
以上经文,也是同样的说法。
六二八、本经叙说修习四念处而心得解脱者名为大丈夫;若修习四念处而心不得解脱者,则为非大丈夫。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有一位比丘来到佛陀住处,向佛陀顶礼后,退坐一边,向佛陀问说:「世尊啊!就如所说的大丈夫,到底怎样叫大丈夫?怎样不叫大丈夫呢?」
佛陀告诉比丘说:「真好啊!真好!比丘你能向如来请问大丈夫的意义。要仔细听啊!好好地思考!我将为你解说。如果比丘系心于色身而做观察,他住心于色身而做观察后,心仍不能远离贪欲的话,就无法得到解脱,尽灭一切的烦恼,我说他就不叫做大丈夫。为什么呢?因为他的心还未解脱的缘故。如果比丘系心于感受、心念、诸法而做观察,可是心仍不能远离贪欲的话,他就无法得到解脱,尽灭一切的烦恼,我也不说他是一位大丈夫。为什么呢?因为他的心还未解脱的缘故。
如果比丘系心于色身而做观察,内心能出离贪欲,心灵得到了解脱,尽灭一切的烦恼,我说他就叫大丈夫。为什么呢?因为他的心灵已得到解脱的缘故。如果比丘系心于感受、心念、诸法而做观察,系心于感受、心念、诸法而做观察后,内心能远离贪欲,心灵得到了解脱,尽灭一切的烦恼,我说他就叫做大丈夫。为什么呢?因为他的心灵已得到解脱的缘故。比丘啊!这就叫做大丈夫及非大丈夫的区别了。」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内心欢喜不已,向佛陀顶礼后离去。
六二九、本经叙说阿难赞劝比丘尼,修习四念处应善系心住,知前后升降;然后以所说告佛,佛再开示此理。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阿难尊者早晨穿好了法衣,手拿着钵盂,要入舍卫城乞食,他在半路上这样地想着:我现在且先到比丘尼寺院去。于是他就往比丘尼寺走去。
众比丘尼远见阿难尊者来了,很快地铺好床座,请他就座。
这时,众比丘尼向阿难尊者顶礼后,退坐一边,禀告阿难尊者说:「我们众比丘尼修习四念处,系心住于一处,自己的前念后念分明,心定心散都能知道。」
阿难尊者告诉众比丘尼说:「真好啊!真好!姊妹们!你们应当依照所说去修习。凡是修习四念处,完善地把心系住于一处的人,都应如此地自知前念后念,心定或心散。」
当时,阿难尊者就为众比丘尼讲说种种的佛法,讲说种种佛法后,就从座席起来离去。
这时,阿难尊者从舍卫城中乞食回来,收好了衣钵,洗完脚后,就去到世尊住处,向佛陀顶过礼,退坐一边。他把先前比丘尼所说的话详细地说给世尊听。
佛陀告诉阿难说:「说得好啊!说得真好!应像这样地去修习四念处,完善地把心系住于一处,知道自己的前念后念,心定或心散。为什么呢?因为此心于外逐求,然后要求制伏此心,是散乱或未解脱都能如实知道。如果比丘能系心对色身观察,能系心对色身观察后,如果身耽于睡眠,精神懈怠的话,那么那位比丘就应当生起净信,摄取净相;能生起清净的信心,忆念净相后,他的心就会怡悦;心怡悦后,就会生起欢喜;他的心得欢喜后,身体就可得到轻安;身体得到轻安后,就会感受身体的安乐;能感受身体的安乐后,他的心就会静定。心能静定的话,圣弟子应当做如此的修学:我以这系心的道理,收摄外散的心,使它休息,不再生起觉与观,没有觉也没有观,舍弃思惟,安乐而住;安乐而住后,也都能如实地知道。对于受、心、法念处,也是同样的说法。」
佛陀说完段经文后,阿难尊者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愿遵奉修行。
第六二九经注释:
1、自知前后升降:修行四念处系心住时,前念后念分明,心定心散自知,定心即是升,散心即是降。
2、觉想及已观想:「杂阿含经论会编」注以为句中「已」字疑作「与」,或作「以」。然依前后文意及南传相对经文,此「已」字应是衍文。
3、「圣弟子当作是学……乐住已,如实知」:「汉译南传大藏经」相对经文此处作「彼如是思择:『我系于心,成就其所系处;今摄而休息。』彼摄而休息,乃无寻求、无伺察。彼知:『我无寻、无伺,而于内有念乐。』」南传经文中「无寻求」即「无觉」,「无伺察」即「无观」。
六三○、本经叙说愚痴比丘未能摄取自心,观察四念处,以断除烦恼,故不能能得到涅槃,譬如愚痴厨师不善调味,以迎合主人之心,故不得爵赏;反之,则得安稳涅槃。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应当要摄取自心之相,不要使它向外驰散。为什縻呢?因为那比丘如果愚痴、不能明辨事理、没有智慧善巧,不知摄取自己心相,而去摄取外境之相,到后来就会退减道心,自己生起障碍。譬如厨师如果愚痴、不能明辨事理,没有方便善巧的话,那么要调和众味去奉养主人,所做菜的酸、咸、酢、淡,便不能适合他的心意;也不能摄取主人的嗜欲,把酸、咸、酢、淡各种味道,调和得宜;更不能亲侍主人左右,观察他的需要,依照他的爱好,善于摄取他的心意,而只是用自己的心意去调和各种味道,用来奉养他的主人。如果不能迎合主人的心意,主人就会不喜悦;因为不喜悦,所以就不能受到他的爵赏,也不会得到他的爱念。愚痴的比丘也就像这样子,不能明辨事理,也没有智慧善巧,当系心对色身观察时,不能断除生起的各种烦恼,不能摄取自己的内心,也无法得到内心的寂静,不能得到胜妙的正念正知,更不能得到四种向上增进的心法、现世得到安乐、以及本来所未得到的安稳涅槃之境。这样就叫做比丘愚痴、不能明辨事理、没有智慧善巧,不能完善地摄取内心之相,而去摄取外境之相,以致自己生起了障碍。
如果有比丘聪明智慧又具有明辨事理的才能,他以方便善巧摄取内心后,再去摄取外境之相,那么他于未来就不会退减道心,以致自己产生障碍。譬如厨师聪明智慧又明辨事理,能以方便善巧供养主人,能调和各种味道,酸、咸、酢、淡,善于摄取主人所爱吃的口味,而调和各种味道,以迎合他的心意,依照他的主人所喜爱的口味,经常做来奉养他。主人心里怡悦后,一定可得到他爵禄的奖赏,更加的受到重视爱念,像这样聪明有智慧的厨师,就是善于摄取主人之心了。比丘也是如此,能系心对色身观察,断除生起的烦恼,善于摄取他的心,使内心寂止,有正念正知,得到四种向上增进的心法,于现世中安乐而住,获得前所未得到的安稳涅槃之境,这样就叫做比丘有聪明智慧及辨明事理的才能,能以方便善巧摄取内心之相,而后摄持外境之相,始终不会退减道心,使自己产生障碍。观察受、心、法念处,也是同样的说法。」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第六三○经注释:
1、不辩:辩,或作「辨」,古义通。不辨,即不能明辨事理。
六三一、本经叙说应修习四念处、善自摄护此心,远离五欲。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祗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过去世时有一只小鸟,名叫罗婆,不幸被老鹰捕捉了,老鹰抓住小鸟,飞到了天空中。那只小鸟在空中哀叫着说:『我自己没想到,会突然遭遇如此的厄难,就是因为我远离了父母庇护的地方,到别处去游玩,所以才会遭遇如此的灾难。无奈今天会被老鹰抓住,不得自由自在!』老鹰对罗婆说:『你应当处在什么境界,才能够自由自在呢?』罗婆答说:『田埂中自有我自己的住处,在那里足可避免一切的灾难,因为那儿有我父母的庇护。』
老鹰傲慢地对罗婆说:『我就放你回到田埂中去,看你是否能够脱身?』于是罗婆就从鹰爪解脱出来,回到田埂上的大石块下,安心地住在所栖止的地方,然后他又到大石块上向老鹰挑战。
老鹰看了大怒着说:『你不过是一只小鸟,竟然敢跟我挑战?』老鹰愤怒极了,迅疾地朝向小鸟冲飞直取。罗婆于是赶紧躲入大石块底下,那老鹰因为飞速太猛,重重地冲撞在坚硬的石块上,身体粉碎,当场死亡。
这时,罗婆鸟深藏在大石块底下,仰首唱诵诗偈说:
『老鹰用力扑过来,罗婆依靠着自己所处的地方保护,
愤怒的老鹰用力过猛,以致罹祸而粉身碎骨;
我具足了通达事理的智慧,能依靠自己所处的地方,
降伏仇敌我心中十分欢喜,自己欣赏着这种智慧的力量。
即使你有多凶恶愚蠢,即使是有百千龙象(雄壮的大象)的大力,
也不如我智慧的十六分之一;
且看我用殊胜的智慧,消灭了那只凶猛的老鹰。』
就像这样,比丘啊!那只小鸟由于愚痴,自己远离了亲生父母庇护之境,而去别处游玩,以致招来这样的灾患。所以你们比丘应当这样做,在自己的境界所行之处,要善于守持,莫到其他境界去,应当这样去修学!
比丘啊!所谓他处、他境界,就是指五欲境界:眼睛看见合意、可爱、可顾念的美色,心里就会生起贪欲而执取着它;耳识声音、鼻识香气、舌识味道,乃至身识触境时,也觉得那是合意、可爱、可顾念的美好触境,心里生起贪欲而执取着它,这样就叫做比丘的其他之处、其他境界。比丘啊!所谓自身处于父母庇护的境界,就是指四念处。是那四种念处呢?就是系心观察色身的身念处,以及观察受、心、法等念处。所以,比丘啊!你们要在父母庇护的境界内自由地游行,莫到其他之处、其他境界去,应当这样去修学!」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六三二、本经叙说于四念处多修习,可得四果。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对于四念处多做修习的话,将可证得四种果位,四种福利。是那四种果位呢?就是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六三三、本经叙说为自护、护他,皆应修习四念处。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在拘萨罗国的人间游行教化,住在私伽陀村落北边的身恕林中。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在过去世时,有位爬高幢的特技演艺者,就在他的肩上顶竖着高幢,然后他告诉徒弟说:『你爬到高幢上,向着下边来保护我,我也会保护着你,我们彼此互相护持,到各处游行嬉戏表演,一定可以赚得很多的财利。』当时,演艺者的徒弟就告诉师傅说:『不应依照你的话去做,只应该要各人各自爱护,到各处游行嬉戏表演,就可赚得很多财利,自身且得以安稳无事地自幢上下来。』演艺师傅说:『就依照你的话去做,各自爱护自己,然而这样的做法,其实也跟我的说法一样,因为保护好自己时,也即是在保护着他人;而他人在保护他自己时,也即是在保护着我们;此心自会亲近,修习随护之道而能证知,这样就叫做自护也护他。怎样叫护他也自护呢?就是不恐吓他、不违逆他、不伤害他,以慈心哀怜他,这样就叫做护他也自护。』所以比丘啊!你们应当这样去修学!想自护的话,就要修习四念处;想护他人的话,也要修习四念处。」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第六三三经释:
1、弟子:据南传此弟子名叫迷勒迦。
六三四、本经叙说譬如愚痴猿猴,舍自境界父母居处,游他境界,致招猎师捕捉;如是愚痴凡夫不能摄护五根,染着五境,致随魔所欲。故当依止父母境界││四念处。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兰陀竹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在大雪山中,寒冰覆盖的崄峻之处,就是猿猴也看不到,更何况是人!或又有些山,有猿猴居住,而没有人。或又有些山,人们与兽类共处。就在猿猴经常行走之处,猎师用粘胶涂在草木上,那聪明的猿猴自知远避而去,而愚痴的猿猴却不能远避,用手稍去碰触,就粘住了它的手;又用两只手想要去解开求脱离,就又被粘住了二手;又用脚去踏触求解脱,又被粘住了脚;于是它就用嘴去咬草,结果嘴巴也被粘住了。猿猴因为二手二脚及口五处同时被粘住,身体蜷曲卧在地上。猎师来后,就以木杖贯穿,担着离去。
比丘们当知:那愚痴猿猴舍离了自己境界(范围)父母的居处,到其它的境界去游玩,以致招来这样的苦恼。就像这样,比丘啊!那愚痴的凡夫依着村落而住,早晨时穿上法衣,手拿着钵盂,走入村落中乞食,却不善于摄护自身,不能守护根门,眼睛一看见了色境,就生起贪着;耳听声、鼻嗅香、舌尝味、身感触,也都会生起贪着。愚痴的比丘,当他的内根与外境之间被五欲的绳索所捆绑后,就会随顺着魔王的欲求了。所以,比丘啊!应当这样去修学:要在自己所行处的父母境界里,依止而住,不可随着他处或他境界走。比丘啊!什么是自己所行处的父母境界呢?就是所谓的四念处〡〡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六三五、本经叙说无论学地的比丘,或已证果的阿罗汉,都应修习四念处。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祗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阿难尊者和众多的比丘去到世尊住处,向世尊顶礼后,退坐一边。阿难尊者请问佛陀说:「世尊啊!这些年少比丘应当怎样教授他们?如何向他们说法呢?」
佛陀告诉阿难说:「对这些年少比丘,应当以四念处来教导他们修习。是那四种念处呢?就是系心观察色身的身念处,要运用方法,精勤修习,不放逸偷懒,有正智正念,使内心寂定,……乃至如实地知道这身体。还有系心观察感受、心念、诸法等念处,运用方法精勤修习,不放逸偷懒,有正智正念,使内心寂静,……乃至如实地知道诸法等。为什么呢?因为尚在学地修学的比丘,还未能往上进步,而立志求得安稳的涅槃境地时,如果能够系心观察色身,运用方法,精勤修习,不放逸偷懒,有正念正智的话,内心就能得到寂静;如果也能系心观察感受、心念、诸法,运用方法,精勤修习,不放逸偷懒,有正念正智的话,内心就能得到寂静,乃至于远离了诸法。至于阿罗汉一切的烦恼已尽,所应做的事已做好,舍弃了各种的重担,断尽了一切的结缚,有正知而得到完善地解脱了,在那个时候,也是要修习身念处,运用方法,精勤修习,不放逸偷懒,有正念正智,使内心寂静;也要修习受、心、法念处,乃至得以远离诸法。」
当时,阿难尊者听后,内心欢喜不已,向佛陀行礼后便离去。
六三六、本经叙说佛陀告诫诸比丘宜勤摄心,有正智正念,系心四念处。后庵罗女来闻法,并于翌朝以食供养。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在跋祇国的人间游行教化,他到了首都鞞舍离城的庵罗园中居住。
那时,庵罗女听说世尊于跋祇国的人间游行教化,就安住于庵罗园中。于是自己就立刻整饬车驾,走出鞞舍离城,想到世尊住处,恭敬供养他。她来到庵罗园的门前,就下车步行进去,在远处就看见世尊被大众们围绕着,正在说法。
世尊遥见庵罗女过来,就告诉众比丘说:「各位比丘们!要精勤地摄护内心,有正念正智,现在庵罗女就将来到,所以我特别告诫你们。怎样叫比丘精勤摄护内心呢?就是比丘如已生起了邪恶不善之法,就应当将它断除,生起欲愿、方便(即运用方法),精勤地摄护内心;还未生起的邪恶不善之法,不使它生起;未生起的善法,能使它生起;已经生起的善法,使之保持而不忘失,努力修习,使增益圆满,生起欲愿、方便,精勤地摄护内心,这样就叫做比丘精勤摄护内心了。
怎样叫做比丘的正智呢?就是比丘进退的威仪能常依随正智,回顾观察,肢体的屈伸俯仰,执持衣钵,行、住、坐、卧,眠、觉、语、默,也都能依随正智而行,这样就叫做比丘的正智。
怎样叫做正念呢?就是比丘能系心观察色身,运用方法,精勤修习,有正智正念,以调伏世间的贪忧;同样地,也能系心观察感受、心念、诸法,运用方法,精勤修习,有正智正念,以调伏世间的贪忧,这样就叫做比丘的正念。所以你们要精勤摄护内心,有正智正念。现在庵罗女就将来到,因此我特别告诫你们。」
这时,庵罗女来到了世尊住处,向世尊顶礼后,退坐一边。
当时,世尊就为庵罗女讲说种种的佛法,给予示教照喜,示教照喜后,即静默地安坐着。
这时,庵罗女整理好衣服,就向佛陀行礼,恭敬合掌禀告佛陀说:「希望世尊与所有大众们,明天能接受我中食的供养!」
当时,世尊静默地接受了她的邀请。庵罗女已知道世尊静默地接受了,就向佛陀顶礼,然后回到自己家中,备办各种食物,布置床座,到了次日清晨,就派人去请佛陀说:「受供的时间已到了。」
这时,世尊就和所有大众去到庵罗女家,各自就座而坐。
当时,庵罗女亲自供养种种的饮食。食毕,澡漱、洗钵后。这时,庵罗女拿一张小床,就坐在佛陀之前,聆听佛陀说法。
当时,世尊为庵罗女说了一首随喜的诗偈:
「能布施的人,人人都会爱念他,会被众人所随从敬仰;
他的好名声将随日而增高,远近的人全都能听闻;
与大众相处常保持和雅,远离悭贪而无所畏惧。
所以智慧的布施,能断除悭贪永无残余,
将来能受生到忉利天中,长夜地感受快乐,
尽形寿而常修德,在难陀园中安享娱乐,
那儿有百种的天乐,以及五欲来怡悦他的心。
这一类的人就是在人间里,常听闻佛陀的说法,
成为佛陀的弟子,他快乐地被化生到那儿去。」
当时,世尊又为庵罗女讲说种种的佛法,给予示教照喜,示教照喜后,就从座席起来离去。
第六三六经注释:
1、忉利天:即三十三天,欲界六天中之第二天,为帝释所居之天。
2、难陀园:又叫欢喜苑、欢乐园、喜林苑。为忉利天帝释四园之一,在喜见城外北方,诸天入此,则自起欢喜之情,故名欢喜。
3、五欲:指色、声、香、味、触五境。
4、善逝弟子:善逝,乃佛陀十号之一。善逝弟子,即佛陀弟子。
六三七、本经叙说若使士夫手持油钵从世间美女及观众中过,若漏失一滴油则将被杀,其必不敢顾眄此世间美女。如是沙门、婆罗门亦应一其心念,不顾声色,善摄心法,住于四念处。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波罗奈国仙人住处的鹿野苑中。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世人常谈论美女,所谓世间的美女,她能引起众人集聚围观吗?」
众比丘回答佛陀说:「是的,世尊!」
佛陀又问比丘说:「如果有世间的美女,而这世间的美女,她又能歌善舞,表演种种的歌舞,那么她会引起更多观众的围观吗?」
比丘回答说:「是的,世尊!」
佛陀告诉比丘说:「如果有世间的美女,而这世间的美女,她在一个地方表演着令人欢乐的种种歌舞节目,又有很多的群众云集围观。这时,如果有一位不愚不痴的人,他喜欢快乐,逃避痛苦,贪生怕死。有人对他说:『汉子!你应该端着装满油的钵盂,从美女及观众中走过,又派一位杀手,拔刀跟随你,如果有一滴油漏失的话,他就会取你的性命。』怎样呢?比丘啊!那位端着油钵的汉子,他能不关注着油钵,不关注杀手,而去观赏那表演歌舞的美女及观众吗?」
比丘回答佛陀说:「不能的,世尊!为什么呢?世尊啊!因为那位汉子看见自己身后跟着拔刀的杀手,就会一直想着:我如果漏掉一滴油,那位拔刀的杀手就会砍断我的脑袋。我只有一心一意,关注着油钵,从世间美女及观众中慢步通过,不敢东张西望。」
「就像这样,比丘啊!如果沙门、婆罗门能正身自重,专一心念,不顾声色,善于摄持一切的心法,系心于身念处的话,那么他就是我的弟子,是遵循我教法的人。怎样叫做比丘能正身自重,专一心念,不顾声色,善于摄持一切的心法,系心于身念处呢?比丘啊!就是这样,要系心于对色身的观察,运用方法,精勤修行,有正智正念,以调伏世间的贪忧;对感受、心念、诸法等,也是要如此地去做观察。这样就叫做比丘能正身自重,专一心念,不顾声色,善于摄持心法,系心于四念处了。」
这时,世尊又唱诵一首诗偈说:
「要专心致志地护持油钵,
对于随护自心,如还未能达其道,
就很难超越那胜妙微细的淫欲贪缠。
诸佛的言教说法,就如利剑,
应要一心一意,专精地护持。
这不是那些凡愚之人茍且随便,
就能入于此不放逸的教法中的。」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第六三七经注释:
1、美色:巴利本作「美人」。
2、顾眄:ㄍㄨˋㄇ一ㄢˇ回顾环视。
3、住身念处:此「身」字,依前后经文之意,或应作「四」。
4、说偈言:巴利本相对经文并无此偈文。本诗偈文句简略,白话译解仅作参考。
5、胜妙微细:根样「瑜伽师地论」对本经的解说:「复有三法(指精进力、不放逸力、对治力),尚能断余一切胜妙淫欲贪缠,况乎鄙劣诸欲贪缠!」胜妙微细,或即指「一切胜妙淫欲贪缠」而言。
六三八、本经叙说世尊告诉郁低迦,应先净其戒,直其见,具足三业,而后修习四念处。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郁低迦尊者去到佛陀住处,向佛陀顶礼后,退坐一边,禀告佛陀说:「慈悲的世尊啊!请您为我说法,我听法后,将独自在一僻静之处,专心思惟,不放逸懈怠,思考着:一位善男子之所以要剃除须发,正信佛法,以俗家为非究竟归处,而出家学道,就如前面已经详说过的,……乃至不受未来的生死轮回果报。」
佛陀告诉郁低迦说:「是的!是的!就如你所说的。但是对于我所说的法,如不能被我认可喜悦的话,那么他所作的胜业也不能成就,虽然是跟随在我的后面,也不能得到法利,反而会生起障碍来。」
郁低迦告诉佛陀说:「对于世尊所说,我一定能令世尊认可心悦,成就自己的胜业,不会生起障碍。希望世尊您能为我说法,我将会独自在一僻静之处,专心思惟,不放逸懈怠。就如前面已经详说过的,……乃至不受未来的生死轮回果报。」他就这样地向世尊又做第二次、第三次的请求。
当时,世尊告诉郁低迦说:「你应该先清净善法的初业,然后再修习梵行(清净的宗教行持)。」
郁低迦请问佛陀说:「我现在要如何清净善法的初业,而后修习梵行呢?」
佛陀告诉郁低迦说:「你应该要先清净戒律,正直己见,具足身、口、意三胜业,然后再修习四念处。是那四念处呢?就是系心对内身的观察,要运用方法,专精修习,有正智正念,以调伏世间的贪忧;也同样地对外身、内外身去做观察。对于受、心、法念处等,也是要如此地去做观察。」
当时,郁低迦听闻了佛陀的说法,内心欢喜不已,就从座席起来离去。
这时,郁低迦听闻佛陀的教授后,独自在一僻静之处,专心思惟,不放逸懈怠,思考着:一位善男子之所以要剃除须发,穿著袈裟法衣,正信佛法,以俗家为非究竟归处,而出家学道,……乃至不受未来的生死轮回果报。
就如本篇「郁低迦所问」经文的叙述,像这异比丘所问的经文,也是如同前面的说法一样。
第六三八经注释:
1、汝当先净其初业:南传相对经文此处作「汝应清净于善法之初」。
六三九、本经叙说若修习四念处,则能超越诸魔。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有一位名叫婆醯迦的比丘来到佛陀住处,向佛陀顶礼后,退坐一边,禀告佛陀说:「世尊啊!慈悲的世尊啊!请您为我说法。」
世尊就如前面「郁低迦经」一样地详为解说,差别的是:「就像这样,婆醯迦比丘啊!能使善法的初业清净,系心对色身观察的话,就能超越诸魔缚;能系心对感受、心念、诸法做观察的话,也都能超越诸魔缚。」
当时,婆醯迦比丘听闻了佛陀的说法教诫后,内心欢喜不已,向佛陀行礼后离去。他独自在于僻静之处,专心思惟,不放逸懈怠,……乃至不受未来的生死轮回果报。
六四○、本经叙说内容与前经相同,差别处为能超越生死。
第二经内容也是跟前篇经文一样,差别的是:「就像这样,比丘啊!……就能超越生死烦恼。」
六四一、本经叙说住于学地之比丘,欲得上进安稳涅槃,则当修习四念处。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阿那律陀尊者去到佛陀住处,向佛陀顶礼后,退坐一边,禀告佛陀说:「世尊啊!如果有住于学地修习的比丘,他还未能上进到安稳的涅槃境地,而想方便去求取,这位圣弟子应该如何于正法、戒律中修习多修习,才能灭尽一切烦恼,……乃至自己知道不再受到未来的生死轮回果报呢?」
佛陀告诉阿那律陀说:「如果圣弟子仍住于学地修习,还未能上进到安稳的涅槃境地,而想方便去求取,当这时候,他就应当系心于对色身的观察,运用方法,精勤修习,有正智正念,以调伏世间的贪忧;同样地,也应当系心对感受、心念、诸法等去做观察,运用方法,精勤修习,有正智正念,以调伏世间的贪忧。圣弟子能如此地多修习后,就能灭尽一切烦恼,……乃至自己知道不再受到未来的生死轮回果报。」
当时,阿那律陀尊者听闻佛陀的说法,内心欢喜不已,向佛陀行礼后离去。
六四二、本经叙说佛陀为使比丘修习四念处故,为诸比丘说圣戒。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巴连弗邑的鸡林精舍里。
那时,优陀夷尊者与阿难陀尊者也是住在巴连弗邑的鸡林精舍中。
当时,优陀夷尊者去到阿难尊者住处,彼此互相问讯慰劳后,退坐一边,向阿难尊者问说:「如来、应供、等正觉以他的所知所见,为众比丘讲说神圣的戒法,使他们不断圣戒、不缺圣戒、不简择圣戒、不离圣戒、不会有戒禁取见(以不如理之戒为戒),得究竟之善,也善于受持,被有智慧的人所赞叹,所不憎恶。为什么如来、应供、等正觉要以他的所知所见,为众比丘讲说神圣的戒法,使他们不断圣戒、不缺圣戒……乃至被有智慧的人所赞叹、所不憎恶呢?」
阿难尊者告诉优陀夷说:「是为了修习四念处的缘故。是那四念处呢?就是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
当时,二位正士互相论议后,就各自回到住处。
第六四二经注释:
1、巴连弗邑:即华氏城,为摩揭陀国之首都,位于恒河中流南岸,即今巴特那。
2、鸡林精舍:又作鸡园僧伽蓝,位于中印度摩揭陀国华氏城。
六四三、本经叙说修习多修习四念处,能令行者不退转。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巴连弗邑的鸡林精舍里。那时阿难尊者与跋陀罗尊者也住在这儿。
当时,跋陀罗尊者问阿难尊者说:「可有一种法修习多修习后,能得不退转吗?」
阿难尊者告诉跋陀罗尊者说:「有一种法修习多修习后,能使修行人得到不退转,就是所谓的四念处。是那四念处呢?即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
当时,二位正士互相论说后,就各自回到住处。
第六四三经注释:
1、跋陀罗:辩才卒发,解人疑滞第一比丘。
六四四、本经叙说多修习四念处,能令不净众生而得清净,转增光泽。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巴连弗邑的鸡林精舍里。那时,阿难尊者与跋陀罗尊者也住在这儿。
当时,跋陀罗尊者问阿难尊者说:「可有一种法修习多修习后,能使不清净的众生而得到清净,且转增光泽吗?」
阿难尊者告诉跋陀罗尊者说:「有一种法修习后多修习,能使不清净的众生得到清净,而且转增光泽,就是所谓的四念处,即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
当时,二位正士互相论说后,就各自回到住处。
六四五、本经叙说多修习四念处,能令未度彼岸众生得度彼岸。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巴连弗邑的鸡林精舍里。那时,阿难尊者与跋陀罗尊者也住在这儿。
当时,跋陀罗尊者问阿难尊者说:「可有一种法修习多修习后,能使未渡彼岸(喻涅槃)的众生得渡彼岸吗?」阿难尊者告诉跋陀罗尊者说:「有一种法修习多修习后,就能使未渡彼岸的众生得渡彼岸,就是所谓的四念处。是那四念处呢?即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
当时,二位正士互相论说后,就各自回到住处。
六四六、本经叙说多修习四念处,可得阿罗汉。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巴连弗邑的鸡林精舍里。那时,阿难尊者与跋陀罗尊者也住在这儿。
跋陀罗尊者问阿难尊者说:「可有一种法修习多修习后,就可证得阿罗汉吗?」
阿难尊者告诉跋陀罗尊者说:「有一种法修习多修习后,就能证得阿罗汉,就是所谓的四念处。是那四念处呢?即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
当时,二位正士互相论说后,就各自回到住处。
六四七、本经叙说一切法即四念处。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巴连弗邑的鸡林精舍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我所说一切法,所谓一切法,就是指四念处,这就是正说。是那四念处呢?即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六四八、本经叙说比丘于四念处多修习,名贤圣出离。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巴连弗邑的鸡林精舍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如果比丘对四念处修习又多修习的话,就叫做贤圣出离。是那四念处呢?即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就如本篇「出离」的经文所述,像这正尽苦、究竟苦边、得大果、得大福利、得甘露法、究竟甘露、甘露法作证等经文,也都如上文一样地广为解说。
第六四八经注释:
1、贤圣出离:「汉译南传大藏经」相对经文此处作「则此圣道导于出离,而修此者,是正至灭尽于苦。」
六四九、本经叙说若多修习四念处,能令未净众生得净,已净众生令增光泽。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巴连弗邑的鸡林精舍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如果比丘对四念处修习又多修习的话,那么未得清净的众生就能使他得到清净,已得清净的众生能使他更增光泽。是那四念处呢?就是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就如本篇「净众生」的经文所述,像这未度彼岸者令度、得阿罗汉、得辟支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等经文,也是如同上文的说法一样。
六五○、本经叙说圣弟子从佛闻法,应正身习戒,善摄根门,住于四念处,以调伏世间之贪忧。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巴连弗邑的的鸡林精舍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我将为你们讲说修习四念处。怎样叫做修习四念处呢?比丘们!如来、应供、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的出现而兴起于世间,他演说正法,最初的法语是善的,中间的法语也是善的,最后的法语一样是善的,是善的法义、善的法味,纯一圆满清净,能显示梵行。如果善男子、善女人从佛闻法,得到了清净的信心,就应如此去修学:观察在家和合欲乐的过咎,乃是烦恼的结缚;要乐于处在空旷幽静之处,出家学道,不乐于居家,过着舍离家法的出家生活,欲愿一向清净,一生尽形寿,都是纯一圆满清净,有鲜白洁净的梵行,我应当要剃除须发,穿著袈裟法衣,正信佛法,以俗家为非究竟归处,而出家学道。做这样地思惟后,便即放舍钱财亲属,剃除须发,穿著袈裟法衣,正信佛法,以俗家为非究竟归处,而出家学道。端正自身的行为,防护由口而出的四种罪过(恶口、妄言、绮语、两舌)。有清净的正命(如理的谋生方法),修习贤圣的戒法。守护六根的门户,摄护内心,保持正念。当眼见色境时,不会执取形相;如果眼根住于不正确的律仪,那么世间的贪忧及邪恶不善法,就会常烦扰此心;而今对于眼,已生起正确的律仪;对于耳、鼻、舌、身、意等也是已生起正确的律仪。
他因成就了贤圣的戒律,善于摄护六根的门户,与人周旋交往,瞻视屈伸,或坐、或卧,或眠、或觉,或语、或默,都能保持正确的智慧。他成就了如此的圣戒,能守护根门,有正智正念,乐于寂静远离,在空处、树下、幽静的房里独坐,正身正念,系心安住,断除了世间的贪忧,远离贪欲,净除贪欲;也断除了世间瞋恚、睡眠、掉悔、疑惑的覆障,远离了瞋恚、睡眠、掉悔、疑惑的覆障,净除了瞋恚、睡眠、掉悔、疑惑的覆障。为了断除使心力与慧力羸弱的五盖烦恼,以及一切会障碍趋向涅槃之法,所以,要系心于对内身的观察,运用方法,精勤修习,有正智正念,以调伏世间的贪忧;对于外身或内外身,也同样要系心做观察。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也是同样的说法,这样就叫做比丘修习四念处。」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六五一、本经叙说内容与前经相同,所差别者,言学戒成就与修习四念处,如鸟之双翼。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你们应该修习四念处。」余如前经所详说的一样,差别的是:「……乃至如此地出家后,住于僻静之处,摄受波罗提木叉(戒律),防护戒行,具足戒行,对于细微的小罪生起大怖畏,受持学戒,离杀、断杀、不乐于杀生,……乃至一切的业行,都如前面所说。比丘衣钵随身,要像鸟的双翼一样,这样地去成就学戒,修习四念处。」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六五二、本经叙说舍利弗因病涅槃,阿难为此愁忧苦恼,佛陀告以生者必灭之理,勿徒悲伤。当修习四念处,自洲自依,法洲法依。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兰陀竹园里。那时,舍利弗尊者住在摩竭提国的那罗聚落中,为重病所苦,由纯陀沙弥侍候照顾他。
那时,舍利弗尊者因病而入于涅槃了。
这时,纯陀沙弥供养舍利弗尊者后,取火葬遗余的舍利,担持着舍利弗生前的衣钵,来到王舍城。他收好了衣钵,洗完脚,就去到阿难尊者住处。向阿难尊者顶礼后,退坐一边,禀告阿难尊者说:「尊者您该知道:我的和尚(老师)舍利弗尊者已入涅槃了,现在我拿他所遗留的舍利及衣钵来了。」
阿难尊者听闻纯陀沙弥的话后,就去到佛陀住处,禀告佛陀说:「世尊啊!我现在全身就如离散一样的酸软无力,对于四方也无法分辨,失去了平日的辩才,因为纯陀沙弥来告诉我说:『和尚舍利弗尊者已入于涅槃,就拿着他所遗留的舍利及衣钵来了。』」
佛陀说:「怎样呢?阿难啊!舍利弗是持所受的戒身入于涅槃的呢?还是以定身、慧身、解脱身、解脱知见身入于涅槃的呢?」
阿难答说:「不是的,世尊!」
佛陀又告诉阿难说:「如果是持所受的法,那是我自己所知道,因为这是已成等正觉的我所说,舍利弗是依所谓的四念处、四正断、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道支等道品而入于涅槃的吗?」
阿难告诉佛陀说:「不是的,世尊!虽然他不是持所受的戒身,乃至持三十七道品法而入于涅槃,然而舍利弗尊者他持戒多闻,少欲知足,常行远离之道,运用方法,精勤修习,摄念安住,一心于正受禅定之境;他有敏捷的智慧、深利的智慧、超出的智慧、分别的智慧、大智慧、广智慧、甚深的智慧、无等的智慧,成就了如此的宝贵智慧;他能视、能杀、能照、能喜舍、能赞叹,为大众说法。所以,世尊啊!我是为了法的缘故,为了受法者的缘故,而愁忧苦恼!」
佛陀告诉阿难说:「你不要愁忧苦恼。为什么呢?因为所有或产生、或现起、或造作的事物,都属有为会败坏之法,那能不坏灭呢?想要使它不坏灭,那是不可能的!我以前已经说过,一切所爱念的各种东西,以及适意的事情,一切都是乖离之法,不可能常保的。譬如大树,它的根、茎、枝、叶、花、果都长得很茂盛,大的枝干必会先断折;又如大宝山,它那高大的山岩也一定会先崩坏。同样地,如来的大众弟子中,大声闻弟子也会先入于般涅槃。如果那地方有舍利弗驻锡的话,在那儿我就比较没有事;而在于那地方,我就不会觉得空虚,也是因为有舍利弗的缘故,我先前已说过其原因了。阿难啊!你现在应依照我先前所说的,所有可爱念的各种适意的事物,都是别离之法,所以你现在就不要太过愁苦了。阿难啊!你应该知道:如来不久之后也将逝去。所以,阿难啊!你应当以自己为洲渚而依止自己,以法为洲渚而依止于法;不以他人为洲渚,不依止于他人。」
阿难问佛陀说:「世尊啊!怎样叫自己的洲渚而依止于自己呢?怎样叫法的洲渚而依止于法呢?怎样叫不以他人为洲渚,不依止于他人呢?」
佛陀告诉阿难说:「就是比丘能系心于对内身的观察,运用方法,精勤修习,有正智正念,以调伏世间的贪忧;也同样地能系心于对外身、内外身而去做观察。对于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也是同样的说法。阿难啊!像这样就叫做自己的洲渚而依止于自己;法的洲渚而依止于法;不以他人为洲渚,不依止于他人的洲渚。」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第六五二经注释:
1、疾病涅槃:「汉译南传大藏经」想对经文此处作「因患重疾病而困苦」。
2、举体离解:全身就如离解一样,比喻由于过度悲伤而使全身失去平衡之意。「汉译南传大藏经」相对经文此处作「我身惶惧」。
3、四方易韵:「汉译南传大藏经」相对经文此处作「四面不明」。
4、持辩闭塞:言失去了平日之辩才。「汉译南传大藏经」相对经文此处作「不辨诸法」。
5、自洲:他经或作「自灯」,都是以自己为依凭的意思。
六五三、本经叙说舍利弗、大目揵连涅槃后,众会空虚,佛陀乃为大众讲说生者必灭的道理、并劝大众应自洲自依,法洲法依,修习四念处。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摩偷罗国跋陀罗河边的伞盖庵罗树林中,舍利弗尊者与目揵连尊者刚入于涅槃不久。那时,世尊在于月的十五日布萨(说戒忏过)时,在于大众前铺座而坐。
这时,世尊观察众会后,告诉众比丘说:「我观察大众,看后觉得众会很空虚,因为舍利弗和大目揵连已入于般涅槃的缘故。我声闻弟子中,只有这二人善能说法,能教诫律,教授正法,具足圆满的辩才。有二种财,就是钱财和法财。钱财就要从世人中去求取;法财则要从舍利弗与目揵连处求得,至于如来,则已离开世财和法财了。
你们不要因为舍利弗和目揵连已入于涅槃,所以就愁忧苦恼。譬如大树,它的根、茎、叶、花、果都长得很茂盛,那大的枝干一定会先断折;又譬如大宝山,它那高大的山岩也一定会先崩坏。同样地,如来的大众之中,舍利弗和目揵连二位大声闻弟子也一定会先入于涅槃。所以,比丘们!你们不要再生起愁忧苦恼了。这世上有什么缘生法、现起法、造作法、有为法、坏败之法是不会磨灭的呢?想要使它不坏灭,那是不可能的事!我先前就已经说过了,一切可爱的事物都会归于离散,我在不久的未来,也将逝去。所以你们应该知道:要以自己为洲渚而依于自己;以法为洲渚而依于法;不以他人为洲渚,不依止于他人。就是要系心于对内身的观察,运用方法,精勤修习,有正智正念,以调伏世间的贪忧;同样地,也要系心于对外身与内外身的观察。对于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也都能运用方法,精勤修习,有正智正念,以调伏世间的贪忧。这样就叫做以自己为洲渚而依止于自己;以法为洲渚而依止于法;不以他人为洲渚,不依止于他人。」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四终
版权所有:楞严经念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