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浙水慈云灌顶沙门 续法 述
△二别明世出世行二。先明修出世得净之行三。初明对治法门令悟俗谛五。初净心断欲。
沙门问佛。以何因缘得知宿命。会其至道。
佛言。净心守志。可会至道。譬如磨镜。垢去明存。
断欲无求。当得宿命。
疏亲生为因。助长为缘。宿命。六通中一。至道。即谛理也。此是真如性。亦即诸法胜义。
佛言下。答也。先道。真如道理。遍一切处。既无形相非作意得。但依 众生心现。众生心者。犹如于镜。镜若有垢。光色不现。心若有垢。道理不现。要当守志行。净心性。即见道真。如镜之垢去。即现形像也。断下。次命。断欲。则人我自 空。无求。则受想灭尽。一切蕴处不能为碍。如是过去无数劫中。舍身受身。皆现在前。故宿命通。亦备于我。非外得也。设谓求外。是邪说矣。
钞问有二。先命。后道。所以然者。意谓命道。皆无形影可以拟议。设有缘法。得知宿命。道或因之亦可会矣。因缘有多义。一约三世间释。谓种子为因。水土人时等为缘。而芽得生。又泥团为因。轮绳陶师等为缘。而器得成。此约外之器世间也。染则无明因。业行缘。而生识等。净则发心因。佛教缘。而得道果。此约内之情世间也。大悲为因。众生为缘。而应化得兴。此约智正觉世间也。二约五教乘释。人天小教。则以众生机感为因。诸佛应化为缘。而善果得成。始教种性因。闻熏缘。而成菩提。终顿本觉内熏因。师教外熏缘。而得究竟觉。圆教一真法界心性因。遍参知识起普贤行愿等缘。而佛果得成。今是情世间。小始教中义也。答中先道后命者。道为本。命为末。道尚可会。宿命岂有不可得哉。故经云。断欲守空。即见道真。知宿命矣。
道中前二句法。后二句喻。守志。止定也。如用手把定。净心。观慧也。如水等磨荡。
求外是邪说者。诸外道师。谓求梵天自在天等。即得宿命。或谓别有法术。可致神通。此皆邪说诬民。亦属鬼神有漏五通。非是佛说无漏通也。
△二守真合道。
沙门问佛。何者为善。何者最大。佛言。行道守真者善。志与道合者大。
【疏】问中二。初善。世间有戒善禅定。出世有谛缘度行。不知何者一法为至善也。次大。世间有五大。出世有七大。未审何法为最大也。佛下答。先善守性真。自利行也。拣非世禅等比。行觉道。利他教也。拣非权教等比。性修兼具。故为至善。
志句。后大。志。愿也。心志期求意。又誓也。心志必固意。
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志因道显。道因志弘。故云合。居天下之广居。行天下之大道。上符诸佛传心之妙。下契众生明心之宜。域中有四。道理最胜。故云大。此之大善。唯人道为能耳。人而不为。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钞五大。地水火风空也。
七大。瑜伽论云。一法。二发心。三信解。四增上意乐。五资粮。六时。七果圆证。 般若无着论中。亦同此说。杂集论云。一境(经教广大也)。二行(二利行大)。三智。四精进。五方便。六证得(果德大也)。七业(建立大佛事也)也。守性。定也。众生迷真合尘。即名散乱。行者背尘合真。名为禅定。圭山云。本源心地。是禅定理。忘情契之。是禅定行。(文)非世禅者。 涅槃云。定有三种。上者佛性。中者初禅等。下者定心数。圭山云。真如三昧。达磨所传者。四禅八定。诸家所解者。(文)今是真性禅。拣余功用禅也。清凉云。定有二种。一制之一处。无事不办。事定门也。二能观心性。契理不动。理定门也。(文)今属理定。非事定矣。行觉。慧也。有本有末。实相本。文字末。观照般若。本末双通。明达法相。事观也。善了无生。理观也。观照实相无生。起诸文字法相。使先知。觉后知也。非权教者。以斯道觉斯民。非余人天小教而为化也。性下。总结。守则独善其身。行则兼善天下。故曰善。而云至者。一切法中。有性善。有性不善。有修善。有修不善。性修不善。贪嗔等也。修善非性善。无贪等也。性修俱善。真如道。法性理也。故曰至。今云守真。守之至善也。金刚三昧云。守一者。守一心如。行道。行之至善也。金刚三昧云。常以一觉。觉诸众生。大学止至善。孟子道性善。义亦大同。心志下。又愿为志中克遂意。誓为愿中勇烈意。云栖云。期其志而必到者。愿为之先导也。坚其愿而不退者。誓为之后驱也。(文)求志。依道起志也。达道。依志行道也。孟子曰。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域中四者。老子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解曰。物者。道为物之本故。字曰道者。以通(能通)生(能生)表其德也。名曰大者。以包含目其体也。道大者。能包罗天地人也。天大。无不覆帱也。地大。无不持载也。王大者。能法地则天行道也。人即王也。人为万物之灵。王为万人之主。先当法地安静柔和。次当法天运用生成。又当法道清净无为。令物自化。若尔。即合道法自然之性也。前则道大居先后则道为法本。是知天地间。道理最大矣。至于五大七大皆有为相。非如道理无相无为之大。故不称最。若志与其合者。亦复高而无上。罗而无外。故能弥纶天地之道。岂不大哉。
唯人能者。裴序云。生灵之所以往来者。 六道也。鬼神沉幽愁之苦。鸟兽怀獝狘之悲。修罗方嗔。诸天正乐。可以整心虑趣菩提。唯人道为能耳。(文)此四句。勉励也。
△三忍恶灭垢。
沙门问佛。何者多力。何者最明。佛言。忍辱多力。不怀恶故。兼加安健。忍者无恶。必为人尊。心垢灭尽净无瑕秽。是为最明。未有天地逮于今日。十方所有。无有不见。无有不知。无有不闻。得一切智。可谓明矣。
【疏】问中。先力。次明。堪能而不怯弱谓之力。洞彻而不昏昧谓之明。
【疏】佛言下。次答。亦二。初忍为多力二。
先标。百行之本。忍之为上。不忍则感七损三苦。忍则七益四乐。是故多力。阿含云。力有六种。孩子以啼。女人以嗔。国王以憍慢。沙门以忍辱。罗汉以精进。诸佛以慈悲。此之谓也。
不下。次释。忍有二。一生忍。有逆有顺。逆者。谓于嗔骂打害境中。而不生于忿恨怨恼。顺者。谓于恭敬供养境中。而不生于贪爱憍逸。二法忍。有心法非心法。心法者。谓淫欲嗔恚忧疑邪见慢等。非心法者。谓寒热饥渴风雨老病死等。今不怀恶。即生中忍逆境也。安健。即法中忍非心也。又初名他不饶益忍。所谓应忍他人之恼。心不怀报。亦名耐怨忍。忍彼怨家恼害。是忍外障也。次名安然受苦忍。所谓忍于利衰毁誉称讥苦乐等法。亦名安受忍。忍彼贫病等苦。是忍内鄣也。
忍无恶者。唯识云。忍有三种。谓耐怨害忍。安受苦忍。谛察法忍。释曰。后一是前二忍所依止处。堪忍甚深广大法故。又般若云。忍有二种。一安受忍。谓于刀杖加害毁骂凌辱而不起加报心。蚊虻蚤虱寒热苦恼而不生忿恨心。二观察忍。思惟诸行。如幻不实。谁呵毁我。谁加害我。谁受凌辱。谁受苦恼。唯是自心虚妄分别。我今不应横起执着。今是后一谛观察也。又不怀安健。有相事忍也。此之无恶。无生理忍也。谓以正慧观察生法性空。辱不可得。苦空无我。谁为忍者。辱忍既空。无生现前。便证寂灭。又何恶哉。
戒经云。忍辱第一道。阿含云。是法可尊贵。故住三忍者。为人世第一尊矣。
【钞】内心安耐。忍外所辱之境。名为忍辱。七损七益者。子张欲行。辞于夫子。愿赐一言。为修身之本。夫子曰。百行之本。忍之为上。子张曰。何如忍之。夫子曰。天子忍之国无害。诸侯忍之成其大。官吏忍之进其位。兄弟忍之家富贵。夫妇忍之终其世。朋友忍之名不废。自身忍之无祸患。子张曰。不忍如何。夫子曰。天子不忍国空虚。诸侯不忍丧其躯。官吏不忍刑法诛。兄弟不忍各分居。夫妻不忍令子孤。朋友不忍情意疏。自身不忍患不除。子张曰。善哉。非人不忍。不忍非人。(文)此明世忍得失也。三苦者。无着论云。不忍因缘。有三种苦。谓流转 生死苦。众生相违苦。缺乏受用苦。四乐者。刊定记云。一忍熟故乐。行忍纯熟。如役力之人。久得其志也。二正定故乐。常踞大定。寂灭不动也。三愍他故乐。如孩子杖父。父即生乐也。四自利故乐。以此幻形。易得坚质也。(文)此明出世忍苦乐如此。又法集经云。何者是 菩萨忍辱力。为他所骂而不加报。以得如响平等智力故。为他所打而不加报。以得镜像平等智力。故为他所恼而不加报。以得如幻平等智力故。为他所嗔而不加报。以得内清净平等智力故。世间八法所不能染。以得世法清净平等时力故。一切烦恼不能染。不能胜。以得集因缘平等智力故(文)。故云忍于一切法中有多力也。安健者。谓安然忍受苦法。强健有力。不动不坏也。语云。忍是身之宝。不忍身之殃。舌柔常在口。齿折只为刚。正斯意耳。
利衰等者。起信疏云。利则财荣润己。衰则损耗侵陵。毁则越过以谤。誉则逾德而叹。称则依实德赞。讥则准实过论。苦则逼迫侵形。乐则心神适悦(文)。忍此八者。则八风不能动也。忍有三下。自考云。耐怨。即生忍。是成熟有情因。安受。即法忍。是成就佛果因。(文)笔削记云。耐怨不报。有二意。一为解怨结故。如律中长生王偈云。以怨报怨。怨终不止。唯有无怨。怨自息耳。二为证佛果故。以有正智。知彼此境空无所有。不忍沉坠生死。忍则疾成佛道。安受八境。不出违顺。违则易忍。顺则难忍。天台说为强软二贼。谛察法者。但于忍境。体法无生。唯心所现。三轮空寂。唯一真实也。
谓以正慧下。般若云。无生法忍者。谓令烦恼毕竟不生。及观诸法毕竟不起。微妙如智。常无间断。
(文)戒经下。释人尊句。四分云。忍辱第一道。佛说无为最。出家恼他人。不名为沙门。如释云。忍辱无为是出世善因乐果。恼他不名。是生死恶因苦果。出家不行忍辱。而反怨报他人。则违无诤之道。岂成勤息之行。阿含下。中阿含云。时诸比丘。数共斗诤。佛说偈曰。若以诤止诤。究竟不能止。唯忍能止诤。是法可尊贵。又尊有多意。老子曰。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清凉疏云。仁王经。伏忍下品当住。中品行上品向。信忍下中上。初二三地。柔顺忍下中上。四五六地。无生忍下中上。七八九地。寂灭忍下中上。十地等妙觉也。(文)此约人约位称尊。老子曰。兵强则不胜。木强则共强。大处下。弱柔处上。刊定记云。忍之为义。本末五重。一是本源之心。非动非静。二不忍。以怨报怨。三忍。虽不加报。未能忘怀。即未至彼岸忍也。四忘情绝虑。寂然不动。即至彼岸忍也。五非动非静。即超彼岸忍也。为治动心。且居静境。动既非实。静岂是真。若明五门。方为究竟。(文)此约法约行称尊。兼上三忍成四力矣(不怀力。安健力。无恶力。人尊力)。故云忍者多力。是则修罗以嫉恚为力。比丘以忍戒为力。岂不诚然乎哉。
【疏】心下。二心为最明三。初离垢明。三鄣断。二执空。名垢灭尽。现行秽种习瑕。悉净无余。净极光通。寂照含空矣。未下。二性觉明。自性本来灵知灵觉不昧不昏。推之无始。引之无终。先天地而不灭。后天地而不生。迎之不来。纵之不去。云有则空虚无相。云无则神解不测。耀古今。透金石。日月虽遍。不照覆盆。今此灵明彻而又彻。大地虽坚。难逃劫坏。今此真寂恒而又恒。故云自未有天地已来。无法不达。未有甚于心明者也。起信云。从本已来。自性满足一切功德。所谓自体。有大智慧光明义故。遍照法界义故。真实识知义故。楞严云。性觉妙明。本觉明妙。得下。三究竟明。智者。无不知也。以远离微细念故。得见心性。一见性时。则众物之表里精粗。靡所不彻。到此始名为圆满觉。得一切智也。唯心具三。故为最明。佛具三明。名明行足。
【钞】初离垢下。依起信义。离明即始觉。性明即本觉。究明即究竟觉也。三障。烦恼业报也。二执。我法也。二执中复各有三。一现行。粗中之粗。如泥露秽。二种子。粗中之细。细中之粗。三习气。细中之细。如玉含瑕。心垢不灭。瑕秽不净。虽有灵明。亦昏昧矣。今则内障外鄣以全消。粗惑细惑而永离。灵光独耀。迥脱根尘。故最明也。二性下。未有天地者。谓元气混沌。天地未分也。逮于今日者。谓两仪已判。三才悉备也。所有。六尘等法也。眼观色曰见。耳听声曰闻。鼻舌身意。觉香味触法曰知。根性虽六。唯一藏心。此心从来惺惺不昧。了了常知。仰观天文。俯察地理。幽明之故。鬼神之状。始终之数。死生之说。无不洞然而照彻也。三究下。离细念者。起信云。一切众生。不名为觉。以从本来。念念相续。未曾离念。故说无始无明。若得无念者。则知心相生住异灭。皆无自立。同一觉故。
(文)得见心者。论又云。
觉心源故。名究竟觉。不觉心源故。非究竟觉。(文)靡不彻者。起信问。虚空世界。众生心行。皆悉无边。云何能了。名一切智。答。一切境界。本来一心。众生妄见境界。故不能了。诸佛离于见相。无所不遍。心体显照一切妄法。有大智用。无量方便。故得名一切智。(文)唯心下。总结也。三明。指上离性究也。亦可初即正知智。次即遍知智。后即正遍知智。故智为最明。佛具三智。名正遍知。则前忍力。是约境言。此之智明。是约心说。
△四澄浊见道。
佛言。人怀爱欲。不见道者。譬如澄水。致手搅之。众人共临。无有睹其影者。人以爱欲交错。心中浊兴。故不见道。汝等沙门。当舍爱欲。爱欲垢尽。道可见矣。
【疏】人下。初标起。爱心炽盛。道心隐微。人若怀欲。岂能见道。譬下。次举喻。水有三缘。不能现影。一者浊。楞严云。譬如清水。清洁木然。有世间人。取彼土尘。投于净水。土失留碍。水亡清洁。容貌汩然。(文)二者动。或以五彩投中搅之。或以手指挑拨。或以风拈起诸波浪。三者盖。有本云。猛火着釜下。中水踊跃。以布覆上。众生照临。亦无睹其影者。(文)人下。三合法。心如水。贪爱烦恼如浊。欣厌 五欲如手五指搅动。或五尘欲境生灭于心。如五彩投中。风起波浪。又有本云。心中向有三毒。涌沸在内。五盖覆外。终不见道。(文)则以三毒合火。五盖合布。道理合影。汝下。四结劝。当舍者。有本云。若人渐解忏悔。来迎知识。水澄秽除。清净无垢。即自见形。(文)舍法有二。一忏。则内之因行胜也。垢秽除矣。自见道之影用。二近则外之教缘胜也。心水净矣。自见道之形体。
爱欲下。爱尽则心自澄清。欲尽则心自不动。垢尽则心自开显。道欲不现其形影。亦不可得也。经云。众生心水净。 如来影现中。(文)有本云。恶心垢尽。乃知魂灵所从来。生死所趣向。诸佛国土道德所在耳(文)。从来。宿命明也。趣向。天眼明也。佛国性德。漏尽明也。三明具时。道用彰矣。
【钞】爱盛道微者。圭山钞云。所爱之境。有顺道乖道。如闻善净真法。流注于心得其滋润。爱之不已。是顺道也。爱父母(孝也)伯叔(义也)兄弟(悌也)亦然。若爱名利女色等。是乖道也。(文)今属乖违。故不见道。水有下。水以湿为体。八功德为相。润物鉴像为用。喻道心以知为体。恒河沙性功德为相。能生一切因果为用。若遇障缘。用相不现矣。有本者。流通本中。二三差别。彼有理在。亦为引证(若具文云。佛言。人怀爱欲。不见道者。譬如浊水。以五彩投其中。致力搅之。众人共临水上。无能睹其影。爱欲交错。心中为浊。故不见道。若人渐解忏悔。来近知识。水澄秽除。清净无垢。即自见形。又猛火着釜下。中水踊跃。以布覆上。众生照临。亦无睹其影者。心中本有三毒。涌沸在内。五盖覆外。终不见道。恶心垢尽。乃知魂灵所从来。生死所趣向。诸佛国土。道德所在耳。释曰。人下。初一节。法喻。合。结也。又猛下。次一节。喻。合。结也。会通配对。如上疏列)。心如下。经云。爱欲交错。心中浊兴。故疏以爱浊合浊。五欲错兴合手彩风。圆觉疏云。爱有三种。一恶爱。谓禽荒色荒。及名利等。二善爱。谓贪来报。行施戒等。三法爱。谓乐著名义。及贪圣果而修行等。(文)今是初一爱也。又有种种恩爱贪欲。或天属恩爱。如父母等。或感事恩爱。如得惠赉等。或任运欲爱。即名利色味。六亲自身等。或因敬成爱。如敬 三宝。亲近师长诸知识等。本因敬法。渐成情爱。请益虽足亦不忍去。圭山钞云。恩之与爱。应成四句。一恩非爱。如名位人。得他种种重恩。彼施恩人。亦是机心结托不因情爱。后时穷乏远不相投。此受恩人。亦失权势。贫苦之甚。见其人来。心生大恼。将何以报。岂有爱耶。二爱非恩。如多欲人。遇一美女怜爱虽甚。何有恩耶。三亦恩亦爱。如得朋友情人重恩。或得情深女人重恩。每相聚会。难忍别离。四非恩非爱。即是寻常外人。乃至怨家也。(文)由有种种爱心。贪着于欲。故造业受报。生死不断。肇论云。众生所以久流转者。皆由着欲故也。若欲止于心。则无复生死。潜神玄默。与虚空合其德。是名涅槃而见道矣。五盖者。贪欲。嗔恚。睡眠。掉悔。疑惑也。以此五事。覆盖于心。如烟尘云雾阿修罗手。障蔽日月。不能明照故。知识有三。一外护善知识。经营供养。善能将护于行人故。二同行善知识。共修一道。互相劝发。三教授善知识。以内外方便禅定法门。示教利喜。今是后一知识也。
垢尽者。即弃除五盖也。
诸佛。佛也。国土。生也。依必有正故。道德。心也。性具谓之德。缘起谓之道。证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故云在耳。实则归无所得。安有所在哉。
△五灭暗存明。
佛言。夫见道者。譬如持炬入冥室中。其冥即灭而明独存。学道见谛。无明即灭。而明常存矣。
【疏】佛下。法也。譬下。喻也。
持炬喻修学观道。冥室喻有漏阴处。冥喻无明烦恼。明喻觉智菩提。灭存者。大集经云。譬如百年暗室。一灯能破。明来暗去。不容两立。如风火水。动显静隐也。
学下。合也。 小乘但修无我观智以断贪等。止息诸业。证我空真如。得须陀洹果乃至灭尽患累。得罗汉果。成无生智。 大乘依于二空之智。修唯识观及六度四摄等行。渐渐伏断二障。证二空所显真如。十地圆满。转八识成四智菩提也。
【疏】灭存下。又正法念经云。佛告迦叶。譬如空舍。无有户牖。经百千年。亦无人物。是室冥暗。忽有 天人。于彼舍中。然其灯明。迦叶。于意云何。如是黑暗念言。我经百年住此。故今不去。有此事不。迦叶答言。不也 世尊。彼暗无力。灯光若生。决定须去。佛言。迦叶。彼业烦恼亦复如是。经百千劫。住彼识中。行人于一昼夜。正观相应。生彼慧灯。此业烦恼。定无所有。合也者。无我唯识观道。合炬。我空二空真如。合谛。息业灭患断障转识。合无明灭。后四果道转成四智。合明常存。小乘下。修无我观。修道谛也。以断贪等。证灭谛也。
无生智者。小乘智有二。一断见思尽。得尽智。二证无生理。得无生智。所谓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也。二空者非唯无我。亦复无法也。二障者。烦恼所知也。显真如者。真如障尽。成法性身。大涅槃也。八识四智者。转第八识而成大圆镜智。转第七识而成平等性智。转第六识而成妙观察智。转前五识而成成所作智。唯识云。有漏位中智劣识强。无漏位中智强识劣。为劝有情依智舍识。故说转识得此四智(文)。
△二明无相法门令悟真谛。
佛言。吾法念无念念。行无行行。言无言言。修无修修。会者近尔。迷者远乎。言语道断非物所拘。差之毫厘。失之须臾。
【疏】佛下。一住无相乃会。法。谓法性觉道也。而云吾者。众生在迷。不能证知。佛得大觉。法唯佛有也。此二字贯下四法。含众妙而有余。故可念行言修。相用纷然故。超言思而迥出。故无念之可念。乃至无修可修。真体空寂故。念约理。修约果。教行可知。法相虽多。不出此四。若忘情绝虑而体会之。道不远人我欲仁。斯仁至矣。但众生迷自本心。道在迩而求诸远。虽终日行而不自觉。哀哉。言下。二涉拟议则堕。口欲辨而词丧。故云道断。心欲缘而虑忘。故云非拘。理圆言偏。言生理丧。故云差之毫厘。经云。凡有言说。皆成戏论。是也。法无相想。思则乱生。故云失之须臾。经云。汝暂举心。尘劳先起。是也。
【钞】贯下四者。吾何行。行道法也。实无行行。乃至吾何修。修道法也。实无修修。修约果者。小乘二三果等。大乘十地等觉。皆属修也。不出四者。难云。何唯无此四相。故此答曰。法相虽众。若总括之。不出教行理果四也。
忘情绝虑。无分别智也。体会。观照也。不远者。在自心故。仁者。自仁也。自心性中具恒沙德。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故欲之即至。是以云近。肇论云。道远乎哉。触事而真。圣远乎哉。体之即神。日行不觉者。众生日用不离心性。由迷本心。用诸妄想。楞严云。迷己为物。认贼为子。则道远矣。然此远近。犹罗刹与诸佛。只在当人一丝念之隔耳。毫厘约处。须臾约时。差失者。以生心动念。即乖法体故。
△三明总相法门令悟第一义谛。
佛言。观天地念非常。观世界念非常。观灵觉即菩提。如是知识。得道疾矣。
【疏】上而 三界之天。下而四洲之地。横则十方之界。竖则三际之世。皆有为法。终归败坏也。经云。汝当照明诸器世界可作之法。皆从变灭。灵觉。即当人本具灵知之心也。在有情名佛性。兼无情名法性。复有多名。谓本心。本觉。真如。真性。法界。实际。如来藏等。六道凡夫。迷此而起烦恼。三乘圣人。悟此而得菩提。法尔如然。非作得故。是一切法胜义谛也。识无常之法相不有。知灵觉之真性不无。非空非有而性而相。双融无碍。具在一时。故是中道第一义谛观也。三谛观中。独此为胜。如是修者。得道甚疾。
【钞】科云总相者。前之对治。则偏于有。无相则偏于空。今则双观。成总相矣。经云。天地世界者。天则摄于虚空。界则摄于情器。败坏者。无常有二。一败坏无常。二念念无常。今则双通。然人觉前而不觉后。故佛说云念非常也。前念已故后念又新。终日相见恒是新人。故曰交臂已谢。岂待白首然后变乎。亦可释作忆念之念。
问。楞严云。不闻虚空被汝隳裂。何以故。空无形相。又云。汝观世间可作之法。谁为不坏。然终不闻烂坏虚空。何以故。空非可作。由是始终无坏灭故。准知虚空是常。何亦非常耶。答若对世界。世界无常。虚空是常。若对真性。真性是常。空亦无常。楞严云。由汝妄想迷理为咎。故有空性。当知虚空生汝心内。犹如片云点太清里。汝等一人发真归元。此十方空。皆悉销殒。颂云。迷妄有虚空。依空立世界。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有漏微尘国。皆依空所生。沤灭空本无。况复诸三有。则知虚空粉碎。天何常哉。有情名佛性者。知觉乃众生故。无情名法性者。想澄成国土故。佛法虽异。性体同一。犹如真如法界。名义虽殊。体性无二。是故灵觉。在六道名六道性。在三乘名三乘性。在生死烦恼为生死烦恼性。在涅槃菩提为涅槃菩提性。至于色心染净亦然。人不之察。苦苦争辨无情有佛性。佛性在法性外有。起诸法执。成所知障。是则名为迷中倍人(执唯一佛性。无有法性。一迷也。执法性与佛性为二体。倍迷也)。可怜愍者。岂不见。藏和尚疏云。法性者。明真如体普遍之义。非直与前佛宝为体。亦乃通与一切法为性。即显真如遍于染净。通情非情。深广之义。故智论云。在众生数中。名为佛性。在非众生数中。名为法性。又言真如者。此明法性遍染净时。无变异义。真者。体非伪妄。如者。性无改异。如海因风起于波浪。波虽起尽。湿性无变。(文)是则随缘义边名法性佛性。不变义边。即名为真如矣。六道迷三乘悟者。笔削记云。依觉有不觉。不觉是惑。不觉与觉。是正敌对。转依不觉之惑。方始造业。业与觉义。犹隔一重。故非敌对。其犹尘镜在匣。匣与镜非敌对。尘与镜是正对。故云迷起烦恼悟得菩提也。
识无常下。有本云。睹天地念非常。睹山川念非常。睹万物形体丰炽念非常。执心如此。得道疾矣。一日常当念道行道。遂得性根。其福无量。释曰。前明观俗。后明观真。真俗融通。故是中也。
△后明修世间离染之行二。初离染自能得果。二初明离染功二。先推我本空。
佛言。当念身中四大。各自有名。都无我者。我既都无。其如幻耳。
【疏】名者。地水火风。是四物名。坚湿暖动。是四物体也。
身中四大者。是内四大。拣非外四大也。楞严云。则汝身中。坚相为地。润湿为水。暖触为火。动摇为风。
都无我者。四大相违。各各差别。未审我身属于何大。若总相属。即是四我。若总不属。即应离四别有我身。今推我体。但由假立。非实有性。其如幻者。圆觉云。我今此身。四大和合。四大各离。今者妄身当在何处。即如此身。毕竟无体。和合为相。实同幻化。当念者。行住坐卧一切时处。常当如是念身无我。如幻观也。
【钞】是内非外者。楞伽云。虚妄分别津润大种。成内外水界。炎盛大种。成内外火界。飘动大种。成内外风界。分段大种。成内外地界。(文)今成根身之大。非器界之大也。
相违者。地有形碍而沉滞。风无形碍而轻举。敌体相违。水火亦互相陵夺也。未审下。原人论云。众生 五蕴。都无我主。但是形骸之色。思虑之心。从无始来。因缘力故。念念生灭。相续无穷。如水涓涓。如灯焰焰。身心假合。似一似常。凡愚不觉。执之为我。保此我故。即起贪等三毒。三毒击于意识发动身口。造一切业。业成难逃。故受五道苦乐等身(此别业所感)。三界胜劣等处(此同业所感)。于所受身。还执为我。还起贪等。造业受报。身则生老病死。死而复生。界则成住坏空。空而复成。劫劫生生。 轮回不绝。无终无始。如汲井轮。都由不了此身。本不是我。不是我者。此身本因色心和合为相。今推寻分析。色有地水火风之四类。心有受想行识之四种。若皆是我。即成八我。况色中复有三百六十段骨。段段各别。皮毛筋肉。肝心脾肾。各不相是(皮不是毛等)。诸心数等。亦各不同。见不是闻。喜不是怒。既有此众多之物。不知定取何者为我。若皆是我。我即百千。一身之中。多主纷乱。离此之外。复无别法。翻覆推我。皆不可得。便悟此身心等。但是众缘。似和合相。元非一体。似我人相。元无我人。(文)四大和合者。宝积经云。此身生时。与其父母四大种性一类。歌罗逻身。若唯地大无水界者。譬如有人。握干麨灰。终不和合。若唯水界无地界者。譬如油水无有坚实。即便流散。若唯地水无火界者。譬如夏月阴处肉团。无日光照即便烂坏。若唯地水火三无风界者。则不增长。楞严云。因缘和合。虚妄有生。汝身现抟四大为体。见闻觉知。壅令留碍。水火风土。旋令觉知。相织妄成。(文)四大各离者。圆觉云。发毛爪齿。皮肉筋骨。髓脑垢色。皆归于地。唾涕浓血。津液涎沫。痰泪精气。大小便利。皆归于水。暖气归火。动转归风。今者下。圆觉疏云。净名云。四大合故。假名为身。四大无主。身亦无我。定知四大非我。但约和合。假名为身。亦如幻化。无实体也。智论问。若自身无我而计我者。他身无我。亦应计我。答。亦有人于他物中计我。如外道坐禅。入地观时。见地即是我。水火风空识亦如是。又如有人。见鬼擎一尸来。复有一鬼来争。此皆缘他计为我也。(文)由此愚夫所执实我。但随妄情而施设矣。当念下。楞伽云。观蕴界处。离我我所。无知爱业之所生起。是名人无我智。又云。应如是观。大种造色。悉皆性离。无我我所。住如实处。成无生相。(文)智论云。离婆多尊者。在家时。远行。独宿空亭。见有二鬼争尸。皆言我先持来。取其分判。即自思惟。我随说一持来。彼不得者。必当见害。宁实语死。不诳妄终。遂如实答。小者持来。大鬼嗔怒。被拔手足。随而食之。小鬼得尸。便取尸上手足补之。彼鬼食竟。拭口而去。及明忧恼。常疑此事。若是我身。眼见拔去。若是他身。何随我动。犹豫不决。逢人便问。众 僧见云。此人易度。而语之曰。汝身本是他人遗体。非己有也。何以疑为。因悟假合。即成道果。(文)人如尊者疑念若此。自能见谛成无我矣。作观者。可不当心也欤。
△次明业不失二。初习染即危身火宅二。初声名丧身。
佛言。人随情欲。求于声名。声名显著。身已故矣。贪世名常而不学道。抂功劳形。
譬如烧香。虽人闻香。香之烬矣。危身之火而在其后。
【疏】先法。德者名之实。名者德之标。则有实德于己。而其名誉自彰。如儿童之诵司马。苟无其德。但随情欲好求声名。有意驰求。名成身丧矣。何者。贪流俗之华名。不守道真。枉功劳形故。
譬下。次喻。栴檀等香木喻人。随情喻遇火。求名喻烧香起烟。显著喻人闻香烟。香木烬喻人身故。不自静守喻不学道。危火在后喻业报流转。炮制喻枉功。薰炙喻劳形。问。孔子疾没世而名不称。恶四十五十之无闻。何云枉功劳形耶。答。此是勉人进德修业。当在少壮之时。德建名立。如佛十号。非教如王蟒谦恭下士。沽名吊誉者也。是故三代已上。唯恐好名。老子亦云。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观文殊责弥勒。意可知矣。
版权所有:楞严经念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