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大德比丘,诸位
居士同修: 请看文句:【此菩提心,诸善中王,必有因缘,方得发起。今言因缘,略有十种。何等为十。一者念佛重恩故,二者念父母恩故,三者念师长恩故,四者念施主恩故,五者念众生恩故,六者念生死苦故,七者尊重己灵故,八者忏悔业障故,九者求生
净土故,十者为令正法得久住故。】 好,先看这一段。从这段开始,就是这篇《劝发菩提心文》的正宗分,主要的内容在这个地方。就是发菩提心,有哪些因缘令行人把这个心发起来,所以就诠释发菩提心的十大因缘。“此菩提心,诸善中王,必有因缘,方得发起。”首先赞叹菩提心是一切善中之王,前面也谈到了菩提心对修行佛法的重要意义。这里进一步地把它概述出来。这个菩提心,有世间的善法,像
五戒十善、四无量心、四禅四定这些世间的善。有出世间的善,像四圣谛、十二因缘、菩萨的六度等等。在这所有的善中,菩提心是第一的。这个王有自在的意思,有领导的意思,有主宰的意思。它能够领导一切善法,能够超越世间、出世间一切善法的利益,能够令行人证得大乘的涅槃。所以弥勒菩萨赞叹菩提心也说:“菩提心者犹如君主,胜出一切二乘人故。”它超出一切二乘,声闻缘觉二乘人故。“菩提心者犹如帝王,一切愿中得自在故。”菩提心就像帝王,它在一切愿里面得到大自在,什么愿都能够满足。“菩提心者犹如金刚,悉能穿彻一切法故。”菩提心就像金刚,能够破碎一切法,而不被其它的法所摧毁。“菩提心者如阿伽陀药,能令无病永安隐故。”菩提心就像万病总持的阿伽陀药,令一切疾病远离,身心无有病苦,永远得到安稳。 这些赞叹都是讲菩提心在一切善法当中的利益。如果是做善中王,我们也可以看到,发菩提心就是一切善法的总持。有一部经里面,
观世音菩萨曾经问佛:菩萨修一法总持一切法,应该修什么。佛开示:修大悲悯心。如果一个菩萨修一法,专修大悲心,那一切佛法都了如指掌,都集中在一起了。我们的菩提心里面就含摄着大悲心。确实一个菩萨有大悲心的时候,他自然而然地修善法就有一种自动性,而且就有一种很大的动力。由于对众生的大悲心,他就会去
布施,给他快乐;由于他对众生有大悲心,他才会去持戒。因为跟众生同体,他不会去杀害他们,不会去偷他们的东西,不会去欺骗他们,他就会持戒。同样,有大悲心,他就能忍辱,众生对他打骂、诽谤,他不忍心去以牙还牙。所以大悲心能够含摄菩萨的六度,以及广开所有的菩萨万行。所以菩萨专修一法,就能够总持一切善法。 从这里我们可以理解,这个菩提心就是一切善中的王。这个菩提心也是一切众生本具的。我们讲众生内心具有三因佛性:正因佛性、了因佛性、缘因佛性。正因佛性是本具的,一定要借助一种缘,它才能够生发出来。佛种从缘生,菩提心就是佛的种子,一定要借助一种缘,它才能够发起。这个因缘很多,众生的根机不一样,宿世的善根不一样,种种的遇缘不一样,所以发起菩提心的缘千差万别。 在所有的缘里面,这里概述了十种因缘。因是众生本具的菩提种子,缘就是外部的条件。内在的种子和外部的条件正好和合在一起,它就生起了一种现象,这个种子就起现行了。这里标出了十种,这十种具有着普遍的意义,而且标列里带有一种内在的钩锁关联、次第的关系。首先标出的是“念佛重恩故”。我们把这一念菩提心发起来,跟念佛的功德是一个甚深的因缘。我们为什么发菩提心要成佛,一定要了解成佛的功德是什么?我们发菩提心是个报恩的心,一定要理解佛对我们众生有否恩德,恩德在什么地方。所以前面五种都是谈报恩,由于报恩的心,把菩提心发起来。后面五种主要是从自己的生死之苦、内在的佛性、忏悔业障、求生净土、令正法久住这几方面把它展示出来。念佛对我们有重大的恩德,发起菩提心。佛对我们众生有恩德,是令我们也修行成佛。那修行的身体是父母给的,所以继而要念父母恩,发菩提心,报父母的恩。父母生育了我们的身体,师长给了我们法身慧命,所以念师长恩,发菩提心。那对于一个出家僧众来看,他能够安心办道,全赖这些施主给自己布施,四事供养,他才能安心办道。所以要念施主恩,故发菩提心。一切修行人都
生活在一个人际关系网里面,所有众生都对我们有恩,我们要报答一切众生恩,故发菩提心。然后要思惟到在生死轮回里面,生死是大苦,要解决这样的苦难唯有发菩提心,所以念生死苦故,发菩提心。在生死轮转当中我们的佛性没有减少一点,我们要尊重自己的灵识,不让它再汩没在轮转的五欲六尘里面,所以为尊重己灵故,发菩提心。一个修行人在他修行反省的过程当中,知道自己多生多劫造作了诸多的恶业,所以不把恶业忏除,道业很难增上。所以为忏除业障故,发菩提心。对于末法众生,思惟在这个世间想忏除所有的业障不可能的,这个世间修行是进一退万,所以一定要发求生净土的心。为求生净土故,发菩提心。在这个末法的时代,一个对佛法僧三宝具有深切宗教情怀的人,他不忍看到佛法的衰微,要令佛的正法长久地在这个地球上,能够树立,能够弘扬,他发菩提心。所以这十种就构成了因果,钩锁关联的一个次第。现在我们一个一个的看。请看文句:【云何念佛重恩。谓我释迦如来,最初发心,为我等故,行菩萨道,经无量劫,备受诸苦。我造业时,佛则哀怜,方便教化,而我愚痴,不知信受。我堕地狱,佛复悲痛,欲代我苦,而我业重,不能救拔。我生人道,佛以方便,令种善根,世世生生,随逐于我,心无暂舍。】 好,先看这一段。这是第一,念佛重恩发菩提心。 释迦牟尼佛对我们众生有深重的恩德,但这桩事情我们不知道。我们在这里无明厚重,迷惑颠倒。末法的众生都是不知恩、不报德的。我们读省庵大师这篇文稿,特别是谈到报恩的这些问题,真的我们会读得汗流浃背。我们不知道佛的恩,甚至连父母的恩德我们都很麻木,对众生的恩就更疏远。所以我们内心的菩提种子一直在那里冬眠,不能激活一点,真的是麻木不仁。当透过祖师从佛言祖语中说出这些事情的时候,我们真的是觉得非常惭愧。你看释迦牟尼佛,我释迦如来,释迦如来是我的释迦如来,他跟我们是同体的,释迦牟尼佛为什么来到这个三界火宅?就因他把我们看成是独生子女,他不忍我们在这里遭受剧苦,以他的大悲愿力惊入火宅之门来救我的,所以就叫我释迦如来。“如来”是佛的十种称号之一,谈到“如来”的时候,一定是包含着应供、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佛、世尊这些功德在里面。 “如来” 这两个字,如就是真如的意思,成真如道,来成正觉。如是体,来是用。我们凡夫众生不能称为如来,我们是来而不如。是来到这个世间,但是不是从真如里面出来的呢?是业力牵引过来的,叫来而不如。那二乘的行人,证得阿罗汉、缘觉的,他是如而不来,他如如不动,断见思惑得偏正涅槃,但是他没有大悲心,他不来了。而这些因地的菩萨会来,以他的愿力来,他叫非如非来。他证到的“如”没有到究竟,但是证到了少分或多分。他也能够到这世间,以种种身份来救度我们。唯有佛是一如一来,他彻证真如,以大悲心过来,所以就叫“如来”。 那么释迦牟尼佛乘大悲愿力,从真如法性由本垂迹的过程,用通途的教法说,是要经三大阿僧祇劫。这位释迦如来最初的发菩提心,就是为救度我等众生,动经无量劫行六度万行的菩萨道。在这个过程当中他经受了种种的苦难,为救度我们,他献出的生命、尸骨堆积起来超过须弥山;献出的鲜血多于四大海水。释迦牟尼佛因地当中最初发心,是在什么时候发心的呢?记载中,他遇到了一尊古释迦佛,他那一世是一个陶师,就是做陶瓦器的职业。古释迦看到他的善根机缘成熟,就来教化他,也是带了舍利弗、大目犍连、富楼那、须菩提四大弟子,到他那里为他讲经说法。这个陶师叫大光明,一听佛说法,马上就心开意解,发了菩提心。他默默地发愿说:我以后成佛,也要叫释迦。当时跟着陶师后面的四个徒弟,看到舍利弗、大目犍连他们很庄严,他们四个也默默发愿:以后我也要做我师父的四大弟子。以后他们就分别做了舍利弗、大目犍连、富楼那、须菩提。是这么一个因缘。那么《法华经》里面讲释迦牟尼佛成佛的时间,就是不可思议的了。佛在讲《法华经》的时候,这部经是非常殊胜的,当时有很多他方世界的菩萨摩诃萨,那数量有多少呢?有八恒河沙这么多的大菩萨。就是八恒河的沙,每一粒沙一个菩萨这么多数量。他们发愿,愿在这个阎浮提护持受持《法华经》的人。当时释迦牟尼佛没有允许,说不需要你们,我娑婆世界自然会有六万恒河沙的菩萨摩诃萨,护持广说这部《法华经》。释迦牟尼佛不要他方世界的菩萨,我这个娑婆世界就有不是八恒河沙,而是六万恒河沙菩萨摩诃萨护持这部经。这一说完,整个大地震动。震动之后,从地下涌出了很多很多的大菩萨,都具有三十二相、紫磨真金色,像佛一样具有种种神通妙用。这些菩萨地涌之后,就向释迦牟尼佛顶礼、问讯,都致弟子礼。这样地顶礼、供养经过了五十小劫。经五十小劫这么久,说明供养的时间长、人数多。但是法华会毕竟在地球上,如果五十小劫就很麻烦了。所以佛用神力把五十小劫浓缩到好像与会大众只有半天时间。这桩事情显现出来之后,释迦牟尼佛就说这些菩萨生生世世都是我教他发菩提心的,生生世世受我教化的。这样一说,与会的弥勒菩萨就非常吃惊、疑惑了,因为在与会的这些四众弟子看来,都知道释迦牟尼佛作为一个太子,他在菩提树下成道,就是几十年的光景啊。几十年光景怎么能教化出这么多大菩萨呢?那是六万恒河沙的大菩萨,这个数量算都算不清的啊。他就觉得很奇怪:你这么短的时间教化这么多菩萨,这些菩萨都是动经无量劫积功累德,才能修成这样相好庄严的。怎么在你几十年当中,就出现这个事呢?他就非常不可理解,就打了一个比喻:好像一个一百岁的老人,头发斑白,胡须很长,很年老的一个人,对着一个25岁的年轻人说:这是我的父亲。那个年轻人也答应:我是他的父亲,他是我的儿子。是这样的不可理解。当弥勒菩萨提出这样惊奇的疑问时,佛就告诉真相:我不是这一世才成道只有几十年,我真实的成佛以来是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那由他劫。那到底成佛以来有多久呢?他就用个比喻,这比喻可能也是超出我们想象的。比如,一个三千大千世界,把它碎成微尘大小的基本粒子。一个微尘就是一劫。如果这样算,那么就不是一个三千大千世界,而是五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这样多的三千大千世界,这个数量是我们很难想象的。这么多三千大千世界,如果有人把它碎成微尘基本粒子,然后这些基本粒子再往东方过五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国下一个微尘,再过五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国再下一个微尘,直到所有的微尘下完。那你看所下的这些世界,就更多无比了。再把这所有的世界都磨为微尘,就是下一点的和不下一点的所有的都加起来,都碎成微尘。然后,一个微尘就算一劫,你说这个时间多长?那么我成佛以来的时间比这个还长,超过百千万亿
那由他阿僧祇劫。你说释迦牟尼佛是什么时候发心的?那寿命无量啊。从这样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那由他劫成佛以来,他常常来这个娑婆世界示现成道,教化一切众生。那释迦牟尼佛来这个世间示现成佛就不知道多少次了。那么他跟我们众生结的缘,给我们的恩德就不知道有多深重了。 《法华经》里说,如果有人对佛的寿量是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劫,能够有一念的相信,这一念的信解功德都不得了。如果有人为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用八十那由他阿僧祇劫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
禅定五度,这个功德很大了,无量无边。但是与有人信解释迦牟尼佛成佛不是几十年,而是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那由他劫前就已经成佛的一念信心相比,还不如这一念信心的功德大。所以信解佛的功德很大,这需要智慧啊。所以我们看到释迦如来最初发心,在无量劫里发心,都是为了救度我们出离苦海,修种种的行,备受众苦。佛对众生的救度,代众生受苦,给予利益,那真正是献出他的一切。我们在这里讲几个公案。 释迦牟尼佛有一世在因地做王子的时候,他看到一只老虎和几只虎子都饿得不行了。他自己就从岩石上跳下来,投身饲虎啊。把自己身体献给老虎。老虎一看他投身下来,不敢吃他。他就用竹签把自己的血脉割破,让鲜血流出来,老虎这才吃他的鲜血,保住生命。还有一世做国王的时候,叫尸毗国王。尸毗国王行菩萨道的时候,当时帝释天对摩醯首罗说,这世间有没有菩萨?有个天人说,有菩萨,就是尸毗国王。帝释天不相信,说这个世间很多修菩萨道的,实际上都是假冒的。但这个天人说,这个是真的。这个帝释天说,既然他是真的,我们来试试。摩醯首罗就变成一个鸽子,帝释就变成了一只老鹰,来追这个鸽子,这个鸽子就跑到尸毗国王的旁边,就受到了国王的保护。老鹰就说:“你把我的食拿来,这是我的食。”这个国王说:“我曾经发愿,我要保护众生。这个鸽子我不能给你。”老鹰说:“众生你都保护。那我没有食,我就饿死了。难道我就不是众生吗?”这国王说:“那你需要什么?”老鹰说:“我需要热肉,热的肉来吃,要跟这个鸽
子的肉一样重。”这个国王一听,好吧。他就把自己身上的肉割了一块下来。这老鹰说:“你等一等,我要找一根秤,要跟鸽子的重量一样重。”一边放着鸽子一边放着肉,这肉放上去不够那个重量。这个国王又割自己的肉,还不够重量。真是邪了。直到把全身的肉割完,还不够那个重量。最后国王把自己的全身扑在秤上。这下大地震动。这是真心修菩萨道的啊。释迦牟尼佛在因地为了众生故,他是这样的备受众苦,布施一切,毫不吝惜。所以佛跟我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呢?佛看一切众生就像自己的独生子女,如罗睺罗啊。佛有五眼圆明,六种神通,他时时观照着我们。当我们迷惑颠倒造作五逆十恶的恶业时,佛就哀悯我们。你都有佛性的,怎么去造五逆十恶的业呢,造恶业一定要下三恶道的啊!他这种大哀之心,怜悯之心就油然而生。由这个哀怜心,他就会示现种种善巧方便来教化我们,让我们不要去造恶业。所以菩萨发愿都是要让一切众生的恶业不能成就。释迦佛是这样哀怜方便教化,而我们却是那样的无明,暗钝,愚痴,对佛方便教化的语言不知道相信,不知道信受,还是执迷不悟。就好像我们现在很多众生,你给他一部
佛经看,劝他听佛的话,他不相信,觉得你是搞迷信。现在是什么时代?都是现代化的时代了,你怎么还搞迷信。他不知道信受佛的语言,他一定是放纵他的业力,这样他的结果是什么,是要堕地狱的啊。当我堕到地狱的时候,释迦佛又更悲悯我们,他也跟着下地狱,要代我们受苦,要在地狱里面教化我们,使我从地狱里面能够快速地偿完恶业的苦报,赶紧出来。然而在地狱里面,由于我的业障非常重,由于业力故,也不接受佛的救拔。等到地狱的业受完了以后生到人道,这就有点善因了。生到人道,这是修道最好的机会,佛就很欢喜,赶紧在人道里面以种种身份,甚至八相成道,施设种种善巧方便,令我们种善根。你有求人天福报的心,那就修五戒十善;有修出离世间自了的心,就教我们修四圣谛八正道。如果我们发了大心,要修菩萨道,要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就给我们成佛的法门,以一佛乘来种成佛的善根。你看佛讲经说法,他是平等的,就好像一雨,一个雨下来,随着树木花卉的根性不同,各得利益。我们有什么发心,佛就给我们应机的善巧说法。在这个过程当中佛是生生世世都跟随着我们的。我们在人道,佛就跟着我们到人道,作之君,作之师,作之友啊。如果我们到了畜生道,他也跟着到了畜生道。你看很多佛菩萨在畜生道教化众生,在蚌壳的壳内有佛菩萨的形象;在鱼类里面教鱼来念
阿弥陀佛,一大群鱼都念
阿弥陀佛的声音。这些都是佛在用鱼的语言,用畜生的语言,来教它念佛求
往生。生生世世随逐于我。对于这一点我们不知道的,我们总以为是孤苦伶仃。但是在我们的念头里面,就有佛的法身、报身、应化身,就有他全体的愿力在跟着我们。我们的善心、求出离的心一旦出来,佛马上会用非常恰当的方式,来救度我们。你看西方净土,阿弥陀佛跟观音势至两大协士,每天在西方
极乐世界都在观照十方无量无边的刹土。因为他有天眼通,能看得很清楚,然后跟两位菩萨讨论,哪个刹土的众生怎么样,哪个刹土的众生善根成熟,用什么方法可以救度。天天都在讨论这个事情。众生一旦善根成熟,马上观音势至就过来了。二六时中都在观察着我们,都在系念着我们。这种对我们众生的悲心,没有一刻一时的中断。不闻
佛经我们真的都不知道这些,认为佛跟我有什么关系。我受苦跟他有什么关系!我们受苦就等于佛在受苦啊。我们还在这里沉沦,不得解脱,佛悯伤众生,如箭入心啊。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因为他跟我们是同体啊。我们现在这么麻木,认为我是我,佛是佛,是两回事。但是佛证到了同体性,他是以众生的心为心。佛是无心的,无心无念,他才能无作妙用,做种种救度众生的佛事。这都是他的大悲愿力所驱使,心无暂舍。 好,请看下面:【佛初出世,我尚沉沦。今得人身,佛已灭度。何罪而生末法,何福而预出家。何障而不见金身,何幸而躬逢舍利。如是思惟,向使不种善根,何以得闻佛法。不闻佛法,焉知常受佛恩。此恩此德,邱山难喻。自非发广大心,行菩萨道,建立佛法,救度众生,纵使粉骨碎身,岂能酬答。是为发菩提心第一因缘也。】 这段是省庵大师自己的悲叹,以及自己的庆幸。释迦牟尼佛在两千五百年前,示现在这个世间上的时候,就是佛住世的时候。然而我呢,没有遇到佛住世的时代,到哪儿去了呢,沉沦在三恶道里面去了。这是善根薄的表现。如果善根深厚就能生到佛的时代,见到佛,在佛的座下出家修行,得佛的加持,当下就能证果了。佛在世时,那证果的圣人很多啊。而我们的业障重,沉沦在三恶道里面,没有见到佛。今生好不容易从三恶道里面伸了个头出来,侥幸得到人身,得到人身才是修行的法器。但是佛已经灭度了,看不到了,正法过去了,像法也过去了,只剩下末法了,只有佛的遗教了。所以这桩事情对于一个真正有道心,有超越感的修行人来说,他是非常悲痛的。自己是什么样的罪业生到这样的末法呢。生到末法这个时代,都是罪业深重的众生,你我他都是这样的一个水平。如果没有那么大的罪业,我们就能生到正法。所以生到末法都是罪业深重的人。何罪而生末法。但又庆幸的是,在这末法时期,法弱魔强的时代,圣法非常衰微的时代,众生业障非常重的时代,出离修道的心非常薄弱的时代,对五欲六尘非常执著的时代,还能够出家修道。这也是往世修了一点福德所致。大小乘经典都赞叹出家的功德利益。有部经典说,如果有位良医,有一百个人眼瞎了,他能够治疗让他恢复光明。有一百个人即将要受一种刑法,要把眼睛挖掉,他四处奔波使刑法终止,保住了一百人的眼睛不被挖掉,这两件事的福德是不是很大呢?是很大。但是跟出家的功德相比,远远不及。或劝人出家,或自己出家,他的功德都超过这个。在家纵有富贵力,不如出家功德胜。所以赞叹出家的功德利益,它是高于须弥山,它是深于巨海,它是广于虚空。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功德呢?是由于出家离欲,他才能成佛,三世诸佛都是因舍家修行而成佛的。所以能够在末法时代做一个出家人,这是要有福德的,所以这叫“何福而预出家”。“何障而不见金身”,就是佛的紫磨真金色自己见不到,这是自己的业障。这个业障到底是什么?肯定是宿世没有修见佛金身的善因,所以有障碍,“何障而不见金身”。“何幸而躬逢舍利”,值得庆幸的是,在末法时代还能够遇到佛的生身舍利。能够拜到佛的舍利,是能够得一切福,灭很多罪的啊。因为佛曾发愿,以他的悲愿在他涅槃的时候,碎他的金刚身而成舍利,来为末法的众生作大福田。这篇文稿正好是省庵大师在涅槃忏摩法会上写的,他在整个过程中都在拜舍利,就“何幸而躬逢舍利”。 “如是思惟,向使不种善根,何以得闻佛法。不闻佛法,焉知常受佛恩。此恩此德,邱山难喻。”先看这几句,他前面自悲自庆之余,心里就悲喜交集,就有如理的思惟。思惟什么?思惟宿世还种了点善根,如果不是宿世种了点善根,他用“向使”,用反面的语言来显示。如果不种善根,就没有办法在今生得人身,闻佛法。人身难得,佛法难闻,这两种难都突破了,说明我们多生多劫是有善根的。如果不闻到佛法,怎么能知道我们无量劫以来,都在蒙受着佛的恩典呢? 我们真的是无量劫来都蒙受着佛的恩典,但是不知道。就好像瞎眼的人,每天在阳光的注照之下,得阳光的恩典,但是他看不到太阳。虽然看不到太阳,但是阳光还是对他产生了恩典。那么佛给我们的恩典也一样,我们内心的心眼盲,不了解。但不了解,佛还是对我们摄受不舍。所以佛的恩德深广高厚,用山岳丘陵来比喻,都难以比喻佛的恩德之高厚。对这一点,佛经以及善知识跟我们讲佛经,能使我们盲目的、黑暗的心打开,能够了解佛的恩典,能知恩,知恩才会报恩。有知恩报恩的心,佛性就会显发出来。这时候他就会发起广大的心,当他知道佛的恩德这么深厚的时候,他就会去思惟怎么报答佛的恩德,那自然就会得出结论。 “自非发广大心,行菩萨道,建立佛法,救度众生。纵使粉骨碎身,岂能酬答。是为发菩提心第一因缘也。”佛的恩典这么浩大,我们怎么去报呢?我们报答佛的恩德,一定要称合佛心。佛心是希望我们干什么?是希望我们发菩提心,希望我们成佛,希望我们修菩萨六度万行的菩萨道,希望我们救度一切众生!要这样去思惟。“自非”是用反语来说,如果不是这样就不足以报答佛恩,于是一定要这样。所以要发广大的菩提心,要行菩萨道,要在无三宝的地方,建立佛法僧三宝,来传播佛法的甘露法雨,来救度一切在苦海当中,像我们原来一样沉沦颠倒的众生。如果不是这样,纵然我们粉骨碎身,把我们身体粉碎多少次去报答佛恩,都没办法酬报佛的恩德。为什么呢?因为你把身体牺牲了无数次,是毫无利益的。佛不希望我们一次一次的牺牲生命。佛是希望我们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所以我们要称合佛的本怀,能够发广大心,行菩萨道,建立佛法,救度众生,这才能真正报答佛恩。由此就成为我们发菩提心的一个大的因缘。这是为报答佛恩故,发菩提心。好,请看下面:【云何念师长恩。父母虽能生育我身,若无世间师长,则不知礼义。若无出世师长,则不解佛法。不知礼义,则同于异类。不解佛法,则何异俗人。今我等粗知礼义,略解佛法,袈裟被体,戒品沾身。此之重恩,从师长得。若求小果,仅能自利。今为大乘,普愿利人。则世出世间二种师长,俱蒙利益。是为发菩提心第三因缘也。】 好,这是第三,念师长恩,发菩提心。那么为什么要念师长恩呢?他首先设问,“云何念师长恩”。师长,就是做我们老师的,教育我们世间的知识技能,以及出世间的善知识。师长也包含一切有道德的人。我们讲善知识,要念这些善知识的恩。前面虽然讲到我们要行孝道,为什么行孝道?父母对我们有大的恩德,但是父母虽能生育我的身体,而如果没有世间的师长,来给我们传授礼仪的文化,那么我们连怎么做人都不知道。古代的师长,他是传道授业解惑,着重在道德礼义的教育,道德人格的教育。现代的这种教育,跟古代就有一些距离了。现在更多的学校都是传授知识技能,甚至高等院校都快成为高等职业培训学校了。对道德人格的教育,往往是比较薄弱的。这也是我们现在人才畸形发展的一种弊端。可能海内外都有这个特点。自从受西方式的教育的影响,都重视这些知识技能。当然现在也有一些反思,高等院校也开始重视人格的教育,通才教育,素质教育。那么世间的师长,比如讲《四书》、《十三经》,都知道礼的文化。礼,就是要恭敬。人际关系和社会的秩序都要靠礼来维持,礼乐文化。这个义,是仁义。每个人要培养一种仁爱之心。仁者,人也。仁就是一体。所以这种仁爱之心要有同体感,这是做人的体、根本,也是我们讲的慈悲心。那么义是从这个仁生发出来的。义者,宜也。就是合度,合乎法度。那么这个礼义也是区别人跟禽兽的差别所在。人跟禽兽,就象孟子说的:“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人跟禽兽相差得很少。“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这很少一点的差别,一般的人都把它抛弃了,只有君子,道德君子才保存了这个区别于禽兽的东西。这东西是什么?就是仁义。那么尧舜就是“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这句话常常是“由仁义行”,就是我们众生的心性中具有这个仁爱和义这种正义,你随顺这样的仁义去行持,这就是道德、圣行。但不能把这种仁义作为工具、作为手段去行仁义,你去行这个仁义就有可能变成虚伪、造作。所以圣人的这种行为是浑然天性的流露。浑然天性的流露,他就自然具有仁和义在里面。在造作的过程中,这个仁义就会使我们非常隔膜。现在我们众生都是用心意识去行,心识,分别执著,这就很难贴近这个仁义。所以滔天之下,你找很有事业心、很怎么的人很多,但是要找几个真性情的人很少。真性的流露很少。我们众生都有与生俱来顽劣的劣根性,这种劣根性就要靠礼来净化,来升华。所以圣人就作礼来教化众生。如果世人都具有礼的话,他就自然区别了禽兽。那么礼的文化也是博大精深的,这些都要世间的师长来给我们教育。没有这个教育,我们都不知道礼义。这是世间的善法。如果没有出世间的师长,就是我们学佛了,要找出世间师长,比如比丘
法师,包括我们受戒要有戒
和尚,比丘受戒要有戒
和尚,羯磨阿阇黎、教授阿阇黎,这些都是出世间的师长。没有这些师长给我们弘扬佛法,佛法无人讲,虽会不能表。很多人看到佛经,他每个字都认识,但是里面讲什么,他莫名其妙,不懂。有很多经典他都能倒背如流,如《心经》、《阿弥陀经》,他都能倒背如流,但是《心经》讲什么,阿弥陀佛讲什么?你一问,他说不懂,不了解。所以这都要善知识去讲解。如果没有善知识讲解,就不了解佛法。不了解佛法,就不能把佛法的教诲文句落实在自己的行动当中,不能转变众生的知见。 所以如果没有世间师长的教育,不知礼义,不知礼义就跟禽兽差不多了。禽兽也是饮食男女,受生命的贪生怕死的控制。如果我们没有一种礼义文化,我们跟禽兽有什么差异呢?几十年的光景,都是糊涂生活。什么时候该结婚,生孩子,什么时候……就这样为饮食男女过了一辈子,精神生命没有个超升。所以跟禽兽没有什么差别。如果不了解佛法,不了解佛法的崇高性,不对佛法有一种好乐和行持,他跟俗人也没有两样。俗人是什么?你看这个“俗”字,这边人字旁,那边一个谷字,这就是什么呢?就是对那种吃的东西感兴趣,五谷杂粮。那为什么要吃?饮食男女嘛,他就追求这个,就是俗人。那真要了解佛法,修行佛法,是要超越这个层次的。如果一个出家人,他出了家,还在五欲里面转不出去,在名利里面转不出去,他也是个俗人,称为光头俗汉,与俗人也没有两样。 所以“今我等”,就是我们这些人,能够“粗知礼义”,这个礼义文化也是博大精深的,无论是它的葬礼、丧礼,军礼,还是人际关系的礼、婚礼,这些都很多很多。我们只知道那么一点点,这叫“粗知礼义”。“略解佛法”,佛法大海,博大精深,我们只了解那么一点点,就叫“略解佛法”。“袈裟被体”,这是指比丘,袈裟就是坏色衣,解脱服。那袈裟说明他受了比丘大戒,他才能够披袈裟。“戒品沾身”,这个或者沙弥十戒,或者比丘二百五十条戒,或者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条戒,乃至于菩萨十重四十八轻戒,这些戒品。品就是品类,种种不同的戒。能够得戒和尚、授戒师给我们传授,让我们得到无作戒体,那我们就有任运止恶防非的功能,让我们在菩提道上一帆风顺地修行。没有这些出世间的师长是得不到的。那么得到这个利益,这是很重大的恩典,这重大的恩典都是从师长那得到的。从师长那里得到的,我们就要思惟了,如果我们不能发大乘菩提心,只是求小乘的佛果,得阿罗汉,自己了三界的轮回,只能自利,得自利小乘果,就难以报答今生乃至多生多劫师长对我们的恩德。唯有发大乘的菩提心,普遍的、平等地利益一切众生。那么很多世间的师长,特别是对出家修行的人来说,他从小学到大学都是这些世间的师长教的这些礼义,世间的善法,甚至知识技能。可能他不信佛,不信佛他也在轮回里面,他教我们世间的善法对我们有恩德,他在轮回里面不能得到解脱,我们就要帮助他。如果你只是发小乘的心,你只是解决自己的问题。他在轮转当中,你根本没想到去救他,你就报答不了世间的师长的恩德。那么出世间的师长,他也许是其它的道德行持都很好,但他相信不了念佛法门,今生解决不了问题,他也要轮转。所以我们作为一个真信切愿的行人,也得过到他出世间戒的利益的,对这些出世间的师长,我们也要帮助他最终得到了生脱死、圆成佛果的利益。所以这样思惟,唯有发大乘心,让世间和出世间师长,都能够得到究竟解脱的利益。所以为报师长恩故,我们要发大乘菩提心。请看文句:【云何念施主恩。谓我等今者,日用所资,并非己有。三时粥饭,四季衣裳,疾病所须,身口所费,此皆出自他力,将为我用。彼则竭力躬耕,尚难糊口。我则安坐受食,犹不称心。彼则纺织不已,犹自艰难。我则安服有余,宁知爱惜。彼则荜门蓬户,扰攘终身。我则广宇闲庭,优悠卒岁。以彼劳而供我逸,于心安乎。将他利而润己身,于理顺乎。自非悲智双运,福慧二严,檀信沾恩,众生受赐。则粒米寸丝,酬偿有分,恶报难逃。是为发菩提心第四因缘也。】好,我们来看这一段,念施主恩,发菩提心。 施者,中国称为信施,印度话叫檀那,如果合称就叫檀信。就是供养三宝的这些功德主都称为施主。这一段主要针对出家众说的。按照佛的制戒,出家人不能蓄有私人财产,不能经商,不能务农,不能做工。佛在世的时候是托钵乞食,以托钵的这种方式,一方面是让比丘通过托钵给众生结法缘,为众生提供福田;另一方面让比丘远离对食物的操作、操劳,就能够安心在道业上;再者,这种托钵也能够降伏一个修道人的傲慢心,你都要靠施主来供养,你就不能傲慢了,就会谦卑下来。这一谦卑就能够成为佛的三十二相中有一个叫无见顶相之因。所以,十方三世诸佛都是奉行托钵这样的一个制度,这个制度到了中国,由于国情所限,就没有实行下来。所以丛林里面都有厨房,自己做饭,这是国情所致。 尽管如此,无论是托钵还是丛林解决饭食问题,都要靠施主发心供养,不能让出家的僧众每天为衣食去操劳。因为他专心道业、弘法利生,也要讲专业化。这个时代都讲专业化,如果出家众不能专心在自利化他、弘法利生上下功夫,他就会做得不到位。所以,施主对于四众弟子的修行弘法,他的意义非常重大,恩德很深,所以要念施主恩。 “我等今者”,这是省庵大师自称“我”,这个“等”就包括所有出家的同道。“今者”就是现今日常所用的一切资生之物,就是衣服、饮食、卧具、汤药,一般叫四事供养,是满足一个修道人最起码的生存需要,不能有过多的供养,出家人也不需要信众过多的供养,应该要少欲知足,维持最基本的生存就可以,这样也给信众供养减轻了很大的负担。他能够很轻松的供养,又能种上福田。就好像蜂采花蜜,它把花粉采到了,但是那个花本身没有受到损伤。比丘跟施主的关系也是这个样子,不构成巨大的负担。 作为一个出家众,他怎么去念施主的恩呢?这一切衣服、饮食、卧具、汤药,这些维持生命所需的东西,都不是靠自己的劳力、技能去交换来的,都不是自己所拥有的,不能有一个私有财产的想法。所以每天的三时粥饭,一日三餐,春夏秋冬四季的衣服,疾病时所需要的药物,身口所要具有的这些用品,都是来自于信众的劳力换来,供养、供给我们所用的。所以就要思惟到这个出处,它是非常不容易的。这些信众的供养,你看施主有些是比较贫穷的,也有些比较富庶的。这里省庵大师就举出一些比较贫穷的施主,他们是非常艰难的:“彼则竭力躬耕,尚难糊口。我则安坐受食,犹不称心。”这是指这个施主是农民。这个农民一年到头竭尽心力来做耕种,播种、施肥、收割、脱粒,然后得到一点粮食,可能还要交租钱,所剩下的一点粮食,可能他全家一年都难以糊口,在这种情况下他还发心布施我们。我作为出家众,安坐在寺院,接受人家恭恭敬敬地供养的饮食,这时候要怀着什么心?感激心,感恩心啊!如果在那里你还觉得人家供养的不多,供养的东西不精美,做的饭食不合口味,还讨厌,那你就获罪甚大了!所以,这个饮食的五观,第一就是“量彼来处”,很不容易的。这是第一个要思惟的。 “彼则纺织不已,犹自艰难。我则安服有余,宁知爱惜。”这个施主是一个纺织女,她自己日日夜夜在那里纺纱织布,每天都不间歇,靠这个来维持自己的生存。纺纱织布,织好了就卖给他人,去交易一点钱。自己织的好布,拿去贸易得点钱,自己都舍不得穿,自己都穿的是很破、很旧的衣服。就在这种情况下,她还发心布施给我们。于是我自己穿着整整齐齐的衣服,甚至衣料还有余,有多余的衣服,觉得来的很容易,不知道爱惜。这就有罪过了。 “彼则荜门蓬户,扰攘终身。我则广宇闲庭,优悠卒岁。”这是指那些寒苦的布施者,他们自己生活得都很艰难,住的房子是“荜门蓬户”,荜和蓬都是一种茅草。他自己的门户(门就是两扇叫门,户就是一扇叫户)都是用茅草做的,他的屋顶、他整个的家里也都是茅草,茅草房里面也不可能有多余的家具。于是显示他家里,家徒四壁,这么一种贫寒的状态。他为了维持基本的生存,每天忙忙碌碌到处奔波,从早到晚,从一年正月开始到腊月三十,从生到死,维持最基本的生存都很困难。在这种困难当中,他还肯布施。然而,我们住的寺院就像皇宫似的广宇闲庭,在寺院里面也没有生存的压力和逼迫,还在那里悠哉游哉,从年初到年尾,都是非常的舒适。在这种广宇闲庭,优悠卒岁的,是不是会思念到那些寒苦的施主,他们那种生存的艰难呢? 透过这些农民的施主、纺织的施主、寒苦的施主,你再思惟:“以彼劳而供我逸,于心安乎。将他利而润己身,于理顺乎。”这是每个出家人都要去问自己的,这是非常恳切的警醒了。这些农民、纺织女,这些寒苦的人,他们那么辛劳得到的一点劳动成果,还拿来供养给我们,让我们得到安逸。那么我们这颗心能够安得下来吗?将他人得到的那些微薄的利益,来滋润自己的身体,穿的好、吃的好,没有压力。这种事情在道理上能够顺吗?这都是于心不安,于理不顺的。但于心不安,于理不顺,既然人家都供养来了,我们也接受了,那怎么办呢?就得要报恩啊!你要知道这里面恩德很大啊!所以古人云:“五观若存金易化,三心未了水难消。”得施主的供养不是那么简单的!要真心办道,才能报答施主的恩德啊!所以下面说:“自非悲智双运,福慧二严,檀信沾恩,众生受赐。则粒米寸丝,酬偿有分,恶报难逃。是为发菩提心第四因缘也。”那么,要思念报答这些施主的恩,怎么办呢?还是要落实在发菩提心上。如果不是悲智双运,悲智双运、福慧二严就是菩提心的因和果的关系。悲就是悲众生,以悲心去救度众生。智就是上求佛道以自利,下济众生以利他。悲和智双运,悲心度众生就能修到福德,智慧求佛道就能得到慧,福德智慧两种庄严,你就能有自利利他的功德,你就能成为施主的福田。你要是一个圣贤,人家供养到你这块田里,才能有收获。 所以信众供养三宝的功德也是很大的!我们不要因看到这样的情况,是不是就不去供养?不是这样的。三宝是福田。我们信众供养的钱建了一个寺院,佛说建这个寺院,哪怕是有一个持戒的比丘住一夜,这个施主的功德都是很大的。更何况有很多持戒的比丘在这里住了很长的时间修道,那你布施的功德就很深厚。经典当中常常讲:你供养一个阿罗汉,你就能多少多少生生到天上做帝释天王,就能多少多少劫不受贫穷,得到富贵之报。 佛陀在世的时候,有一个须达多长者,他就供养一个祇树给孤独园,把祇陀太子的花园布金遍满地面,供养佛陀带五百比丘到这里来讲经说法。他真的把家里全部的金库都搬出来铺满了那个花园的地,这样祇陀太子也受到感动,就把这块地卖给他了,而把那些树也作供养了——祇树给孤独园。卖的时候,就让舍利弗去帮助规划,要建一千二百座僧寮,那个建筑都像皇宫一样的非常富丽辉煌。舍利弗就去帮忙规划,规划哪里打地基。舍利弗跟须达长者正在拿绳子定地基的时候,虚空当中就出现了一座宫殿,当时舍利弗已是阿罗汉,就对须达长者微笑,很安慰地说:“你发心布施这块地方的功德,你布施这个祇园精舍,这里的精舍的房子还没有盖起来,然而你在天宫里面的宫殿都已经成就了。”须达长者听了很高兴,但是他看不到,舍利弗就借自己的天眼给他看,一看果然有很辉煌的宫殿。他就问什么天最好?舍利弗给他介绍兜率天最好,他就成就了兜率天宫。你看这是一念布施的功德啊!这里还没有做完,他那个天上的宫殿就已经好了。所以大家一定要从信众、四众弟子的角度来看,供养三宝功德无量。 省庵大师是站在一个出家人的份上,他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要知道报众生的恩、施主的恩。只有悲智双运、福慧双严,得到了佛道的果实,才能使施主种上福田,才能使一切众生得到自己的福德智慧的恩赐,这样就能够报答施主的恩德。否则你得到这些供养之后,你不去修道,你把别人的供养还作为奢侈的一种享乐,那这个问题就大了。那这样即使是一粒米、一寸丝这么一点点,你都要去还债啊!未来的果报是没有办法逃得掉的。有很多公案都谈到这个问题——披毛戴角还。“施主一粒米,大如须弥山。”一粒都比须弥山还高!“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还。”说古代有一个修行人,有个家庭供养他,母女俩供养他,供养了二十年,他在山里隐居修行。但二十年坐禅都没有消息。没有消息,他也知道信施难消,他就不敢再坐下去,就要到外面去参学、行脚。这母女俩听说他要走,都很焦急,再三挽留他留下来,说我们一定会供养你一辈子。但这位比丘说,不行!他坚决要走,自己在这里修行不得力。要走的话,这母女俩就挽留,那你就再等几天吧,给你缝一件好一点的衣服御寒。这个比丘就答应了。答应了,就等了三天,她俩母女是非常虔诚的居士,一针一线给他缝一件很厚的衣服,每针缝线都念阿弥陀佛,缝好之后送给他,里面还包了四锭银子,那个银子是叫马蹄银,就像马的脚那样的银子,包了四锭这样的银子,让他在路上作盘缠。送给他之后,这个比丘也就准备第二天走了,就要上路了。他当天晚上还是像原来一样打坐,晚上打坐的时候,就看到有一个青衣童子带着一批人,抬着一朵莲花,吹吹打打就过来了,吹着乐器,一到他面前,就请他上莲花、到莲台上去。这位老比丘看看,他说:“不对啊!我是修禅的,我不是修净土的啊!怎么还有莲花来接我往生呢?这不对,大概是魔来干扰我吧!”他就不上去。这个青衣童子再三邀请他:“哎呀!上来啊!会到好的地方去啊!”他还是如如不动。但那个童子总是催他,要他上去。他没办法。想一想,旁边正好有一把引磬,他就把那把引磬插在那个莲台上。那个青衣童子看看,就又吹吹打打离开了。离开了,他以为是禅定当中的一些境界,也就没有在意。等到第二天早上要走的时候,山下的母女俩匆匆忙忙地上来了。上来问什么?说:“师父,你是不是丢了什么东西?”他说:“我没有丢什么东西啊!”这时候这母女俩就拿出一把引磬,说:“我看这把引磬就是师父的呀!”他一看到这个就汗流浃背。他说“这个引磬怎么到你那儿去了?”她说:“我家里的一匹母马生出来的,生了一个引磬下来。”她家里的马夫早起一看,母马怀孕生了一个引磬下来,赶紧给他的主母讲。这个主母一看:“哎!这东西是师父的。”跑上来就问他是否丢了什么东西?这个老比丘一看,真是吓得汗流浃背。然后就作了一个偈子,说:“一件衲衣一张皮,四个元宝四个蹄。若非老僧定力足,几与汝家作马儿。”你给我一件衲衣,实际上就给我一张皮,马的皮啊!你给我供养四个元宝,就是马的四个脚啊!不是我定力足,我就给你做马的儿子去了,做马儿去还债了。所以,他衣服也不敢要,元宝也不要,都还给她了。我什么都不要了。赶紧走了。赶紧到外面参学去了。 你若不发菩提心,那真的是恶报难逃啊!尤其对这个时代的比丘,你一天接受这么多供养,你如果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话,那就够你还的。不要得到厚厚的红包笑眯眯,等到要你还债的时候就麻烦了!所以,思惟到这个,要发起菩提心。这是发菩提心第四个因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