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阳警玄禅师悟道因缘
郢州(今湖北钟祥)大阳山警玄禅师,为避国讳,易名警延,梁山缘观禅师之法嗣,俗姓张,江夏(今湖北武昌)人。其祖上为金陵人,其叔父为沙门,法号智通,住持金陵崇孝寺。警玄禅师少年时,神观奇伟,威重有德,日中一食,后依叔父智通禅师出家,十九岁受具足戒,成为大僧。
一日,听某人讲《圆觉经》,警玄禅师问道:讲者,何名圆觉?
讲者道:圆以圆融有漏为义,觉以觉尽无余为义。
警玄禅师一听,便笑道:空诸所有,岂名圆觉?
讲者一听,大为惊诧,遂赞叹道:是儿齿少而卓识如此,我所有,何足益之!正如以秽食置宝器,其可哉(怎么能行呢)!
智通禅师知道此事后,便令警玄禅师游方参学。
警玄禅师初礼鼎州(治所在今湖南常德)梁山缘观禅师,便问:如何是无相道场?
梁山和尚指着墙壁上的观音像,说道:这个是吴处士画。
警玄禅师正要开口插话,梁山和尚急忙问道:这个是有相底,那个是无相底?
警玄禅师一听,当下有省,便礼拜。
梁山和尚道:何不道取一句?
警玄禅师道:道即不辞,恐上纸笔。
梁山和尚笑道:此语上碑去在。
于是,警玄禅师便呈偈云:
我昔初机学道迷,万水千山觅见知。
明今辨古终难会,直说无心转更疑。
蒙师点出秦时镜,照见父母未生时。
如今觉了何所得,夜放乌鸡带雪飞。
梁山和尚一听,欣然赞叹道:洞山之宗可倚(曹洞宗旨可赖此人传续)。
从此,警玄禅师声名大噪。
梁山和尚灭度后,警玄禅师便离开梁山,前往大阳(湖北钟祥),礼谒慧坚禅师。慧坚禅师坚决要把法席让给警玄禅师来主持,而自己则退居一室。于是警玄禅师便答应留下来住山。
警玄禅师继承了大阳法席之后,深感先德咐嘱责任之重大。为了保证宗风不堕,他精心操持,勤于接众,足不越限,胁不至席,凡五十年。奈何宗门不振,法嗣难觅!警玄禅师虽年高八十,前后座夏六十一年,却仍然没有找到可以继承其法脉的人。无奈之下,他只好请求叶县归省禅师的弟子浮山法远帮助他寻址找一个合适的法器,以续薪传。北宋英宗治平元年(1064),受浮山法远禅师之嘱托,投子义青禅师终于接续了曹洞法脉。此时,警玄禅师已入灭四十七年。
警玄禅师圆寂于北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
警玄禅师平生接众,有三句、三堕和五位颂,一时响彻丛林,颇有洞山遗风。
三句--
诸禅德,须明平常无生句、妙玄无私句、体明无尽句。第一句通一路,第二句无宾主,第三句兼带去。一句道得师子嚬呻,二句道得师子反掷,三句道得师子踞地。纵也周遍十方,擒也一时坐断。正当恁么时,作么生通得个消息?若不通得个消息?来朝更献楚王看。
如何是平常无生句?师曰:白云覆青山,青山顶不露。
如何是妙玄无私句?师曰:宝殿无人不侍立,不种梧桐免凤来。
如何是体明无尽句?师曰:手指空时天地转,回途石马出纱笼。
如何是师子嚬呻?师曰:终无回顾意,争肯落平常。
如何是师子返掷?师曰:周旋往返全归父,繁兴大用体无亏。
如何是师子踞地?师曰:迥绝去来机,古今无变异。
三堕--
警玄禅师曾经解释曹山三种堕,认为此三语须明得转位始得。
一作水牯牛,是类堕。师曰:是沙门转身语,是异类中事。若不晓此意,即有所滞。直是要伊一念无私,即有出身之路。
二不受食,是尊贵堕。师曰:须知那边了,却来这边行履。若不虚此位,即坐在尊贵。
三不断声色,是随堕。师曰:以不明声色故随处堕。须向声色里有出身之路。作么生是声色外一句?乃曰:声不自声,色不自色,故云不断指掌,当指何掌也。
五位颂--
正中偏,一轮皎洁正当天。宛转虚玄事不彰,明暗只在影中圆。
偏中正,休观朗月秦时镜。隐隐犹如日下灯,明暗混融谁辨影。
正中来,脉路玄玄绝迂迴。静照无私随处现,如行鸟道人廛开。
偏中至,法法无依即智智。横身物外两不伤,妙用玄玄善周备。
兼中到,叶路当风无中道。莫守寒岩异草青,坐却白云宗不妙。
版权所有:楞严经念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