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念诵网

山西古代建筑精华之 古城风华

发布时间:2019-11-04 09:24:32作者:楞严经念诵网
●平遥古城墙迄今2700余年历史的说法是否可靠? ●“平陶”“平遥”两个称谓有着怎样的联系? ●古人在城墙周围,怎样实现不

\

留死角的防卫?  单就国内遗存的古代城墙,西安、荆州等城市保存得也很完整,且规模更大,但像平遥古城这样,城内街道结构、铺面风貌、民居特色、风土人情等完整如故地保留下来的,举世无双。因此,平遥古城作为我国境内惟一的保存最完整的明清时期县城原型,被学术界誉为明清两代、乃至更久远的封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1997年12月3日,平遥古城连同双林寺、镇国寺一起,经层层申报,顺利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古城创建时间迷雾  2012年1月16日,从太原出发,沿大运高速向南约百公里,记者便看到一圈长城般的城墙坐落于公路左侧,雄伟魁梧,蔚为壮观。此处,就是被联合国专家称为“中国汉民族城市在明清时期杰出范例”的平遥古城。  从高速平遥出口下,沿着柳根路来到古城迎薰门下的一处古院,平遥古城墙管理处主任王益明已等在屋内。窗外朔风正紧,王益明拽过一件棉衣,叫了导游冀晓峰,沿着古人们骑马上城留下的“马道”,将记者带到了闻名世界的古城墙上。  平遥古城规模宏大、保存完好,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县级城池。城墙轴线周长6142.63米,墙高10米左右,墙基底宽9至12米,顶宽3至6米。墙体加上挡马墙、马面、敌楼、垛口、六个瓮城等以及城内民居、寺庙等,构成了平遥古城雄伟、壮观的整体。  冀晓峰边介绍,边把迎薰门上的一处古城全景图指给记者看:“城墙创建于西周、即公元前827至前782年的周宣王时期,距今已有2700余年的历史。关于这一说法,清光绪八年的《平遥县志》有记载称:‘旧城狭小,东西两面俱低。周宣王时,尹吉甫北伐猃狁,驻兵于此,筑西北两面’”。  但王益明谈道,平遥古城创建于何时,史料并无准确的记载。一些学者认为“创建于西周”的说法,是一种以讹传讹。许多学者曾指出,《诗经》中:“薄伐猃狁,至于太原”的太原,与现在我省省会太原

\

有出入,其记载的应是尹吉甫北伐猃狁时的行军路线,不在汾河流域,而在甘肃一带。  学者们认为,即便尹吉甫北伐路线途经平遥县境内,并驻兵防守,也只能说明当时修筑过短期的军事工事,以后这个遗迹也没有被利用或建治设县的记载。同时,以平遥的历史而言,西周时境内无县、邑的区划,仍停留在传说中的“陶”地。晚至东周列国时期,晋国的历史版图上才出现了中都邑。秦汉时,又相继增添了京陵县和邬县以及平陶县。  据此,结合平遥县的历史,一些学者推断,平遥城墙的创建年代,应确定为北魏设置平遥县的时期。
  古“平陶”读作“平遥”  平遥县春秋时属晋国,战国时属赵。秦置平陶县,汉置中都县,为宗亲代王的都城。  平遥旧称“平陶”。明朝初年,为防御外族南扰,始建城墙。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平遥城墙在旧墙垣基础上重筑扩修;以后景泰、正德、嘉靖、隆庆和万历各代进行过十次的补修。那么,当年的平陶如何成为了今日的平遥?  王益明翻出史料介绍说,按《史记·孝文帝本纪》记载:“孝文皇帝,高祖中子也。高祖十一年春,已破陈豨军,定代地,立为代王,都中都,太后薄氏子。”孝文帝即汉高祖刘邦之子刘恒。他被刘邦封为代王时,其王都中都为何处呢?唐代李泰主编的《括地志》说:“中都故城,在汾州平遥县西南十二里,秦属太原郡也。”  秦汉时期,县邑辖区较小,中都、京陵、邬县部分辖地、平陶故地等,都属于平遥县境内。然而,刘恒受封代王次年,刘邦病逝,吕氏篡权,政局一直处于连年征战的混乱当中。中都定为代王之都时间十分短暂,兴旺发展之机遇如同昙花一现。平遥在此后的两千多年里一直是普通县治,从未驻过郡守、府衙、道台等较高层次的封建政权机构,前后曾隶属于太原郡、西河郡、汾州府。  北魏太平真君年间(440—451年),各地行政建制曾大幅调整。当时,中都、京陵、邬县等县邑撤并,平陶有幸得到保留,隶属于西河郡。但平陶之“陶”,与太武帝拓跋焘之“焘”同音,犯了圣讳,平陶从此易名为平遥,直至今日。  综上所述,王益明说,按照标准的读音,如今平陶之“陶”,按其另一读音,还应读作“Yao”。  “马墙”织就古城防护网  平遥古城现存基址规模,是明洪武三年、即1370年扩建定位的,为一处古代军事防御工事。古代城墙,最初仅以素土堆筑,预防敌人的骑兵、步兵长驱直入。后来,古人发现此法的不牢固性,改用掺入石灰的夯土筑墙。  但当强弓利箭和抛石杠杆等新兵器用于战争后,居高临下的守城者自身突露于城墙顶,更容易受到袭击,形成了新的劣势。考虑到保障守城者的安全,当时的古人便在城墙顶的外侧,开始以夯土修筑起“女儿墙”。  平遥县新闻办主任王增兵告诉记者,“女儿墙”是最早的叫法。后来,因墙正好挡住城上巡逻的马匹,所以又称“马墙”。明洪武初年,太祖朱元璋为巩固新政权,防止大漠以北的元朝残余势力南下反攻,下令整修加固长城,并令各府、州、县加强城防,整修城墙。平遥古城墙的扩建,正源于此时。  长期的战争中,夯土“马墙”常因历经风雨、征战而坍塌。加之原始的火炮用于攻城后,夯土城墙的劣势也日渐显露。1540年蒙兵南侵太原一带,周围各县受其掳掠者众多,惟有平遥因城墙较坚固而幸免。1542年,蒙古兵再度南下,破平遥七处村堡,杀掠万余人。  正是因此,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新任平遥知县张稽古巡阅城墙后,忆及两次战争,不禁兴叹:“平遥固有城,顾历年浸久,城多圮剥。且女墙旧皆土筑,易摧而难守。”为此,同年二月,张稽古下令兴工,全部城墙之“马墙”改做砖砌,并整修损坏之处。  战争的实践,使得防守者不得不经常研究加强、改善城墙防御能力的措施。明隆庆二年,即1568年,平遥知县岳维华不动库银,也不向百姓派捐,仅靠动员富绅巨贾自动捐资,并用“断案抵赎”金等,共用2000余两白银,增建六门瓮城。瓮城内外门间行径为屈曲状,使攻城者一旦突入外门进入瓮城,势必因曲径而呈减速态势,城上守军可四围奋力歼敌。这一做法,现在也被导游们形象地称之为“瓮中捉鳖”。  此后,历任知县又在城墙上增设敌楼、加宽加深隍池,增设吊桥,并将城墙外侧全部以砖石砌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知县王绶为恭迎圣驾,主持在城墙四周增建了六座高大雄伟的城楼……城墙、瓮城、城楼、马墙、敌楼、垛口等,加上文昌阁、魁星楼构成了平遥古城墙的雄姿。  防御工事背后的和平之音  平遥古城的构筑,以佛教和习俗文化方面看,也颇有讲究。  一天多的采访中,导游冀晓峰屡屡讲到,古城因有六道城门,又称“龟城”。六道城门,古人一度按其方向称为南门、上东门、上西门等。清咸丰元年(1851年),新任平遥知县刘叙,与众人共议城墙大修之事,为强化儒教文化思想,亲笔题写了六门“官名”,分别是“迎薰”、“太和”、“永定”等。现在,六门上的青石匾额,都仍为刘叙遗墨。  古代汉民族习俗,以南向朝阳为上,南门应为神龟之头。南门外侧,原有两眼井,互相对称,称为龟眼。北门为龟尾,古城内纵横交错的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条小巷,则被人们认为是纹路清晰的龟背。冀晓峰称,至今,游客到此,导游们往往以“龟背走一走,能活九十九”来祝福他们。  古城墙环绕四周,共有3000个垛头、72座敌楼。“古人由此寓意‘孔子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作为一座以防御外敌入侵的工事,与主张“和平”“慎战”的“孔圣人”一起论,有些牵强。但冀晓峰认为,人们提及古城墙,渴望和平、希望少战事,也许是这一说法得以流传的根本。  明清两代,平遥古城有记载的大规模修筑有26次之多。日伪期间,古城遭受人为破坏,城楼被毁、角楼被拆,72座敌楼残存仅三,墙顶甚至多出了碉堡。整座城墙孔洞遍布,古城一度大失昔日的风采。  1965年,山西省人民委员会公布平遥城墙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9年以后,古城在平遥文物先驱的努力,以及同济大学阮仪三等知名专家呼吁下,迎来了春天。在国家文物局和山西省文物局的重视下,1980年起,各级对平遥古城墙实施全面保护措施,逐年拨款,逐段维修。此后,古城得以恢复了往日的雄风。  1986年,平遥古城被国务院公布为历史文化名城;1988年,国务院又公布平遥城墙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12月3日,平遥古城顺利入列“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声名一举天下知。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楞严经全文

  • 楞严经注音

  • 楞严经浅释

版权所有:楞严经念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