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在道教上享有尊崇地位? ●存有一块另类的白话令旨碑? ●巨幅壁画经切割运输再复原?
位于芮城县的永乐宫被称为全真教三大祖庭之一,包含了多重奇迹:建筑奇,这座元代建筑年代久远,规制典范,其格局设计堪称宗教建筑的典范;画奇,讲中国的美术史,无论何人编著的何种教材,永乐宫的壁画绝对是一个重要的内容;保护的奇迹,新中国建立之初,政府用了整整6年的时间,把永乐宫整体搬迁,成为世界文物保护历史上的一个创造性的奇迹。1961年,永乐宫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9月中旬,记者从运城市区跨越中条山天险来到永乐宫,听着导游的精彩解说,在同行者的接连惊叹中,缓缓行走青石灰砖间,领略了奇迹。
堪称典型而又独具特色 永乐宫大名叫“大纯阳万寿宫”,因原建于芮城县黄河岸边的永乐镇,所以得了“永乐宫”这个小名。新中国建设三门峡水库时,为了避免这一国之瑰宝淹没在黄河水下,周恩来总理亲自部署安排,永乐宫被整体搬迁到芮城县城正北方龙泉村东。 虽
是中秋之时,位于中条山之阳的芮城气温如同夏日一般炙热,新近建成的永乐宫外的广场鲜花盛开,颜色耀眼。广场北沿就是永乐宫的山门,漆色崭新,和水泥、大理石为主料的广场一样。跨入大门的那一刻,随行的导游介绍,其实永乐宫现在的山门还是一个清代的建筑,不过并非原配,而是从别处搬来的。永乐宫真正的大门,则是进入院内看到的第一座元代古建筑——龙虎殿。 站在山门的台阶上看去,永乐宫展现真容,简洁端庄之风扑面而来。据导游介绍,整个永乐宫古建筑群呈典型的中轴对称格局,龙虎殿及之北的三清殿、纯阳殿、重阳殿四座高大的元代殿宇,全部位于中轴线上,殿堂位于正中位置,而其独特之处在于,正殿东西两面没有一般中国古建筑通常的配殿或者厢房等附属,也就是除正殿而外别无他物,显得敞亮通透,这种建筑风格自有一种道家思想。 自南向北,各建筑物依次排列一线,再用围墙围成一个长方形的中心院落,其他建筑在中心院落以外,另建一道围墙,主次有序,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建筑风格,疏朗明快的布局特色第一眼看去就显露无遗。 龙虎殿的建造模式是晋南庙宇的典型形式,平常时日为山门通道,而在有庆典活动比如庙会日,该处台阶上搭上木板,正面的大门一关,就可以成为唱戏用的戏台。 永乐宫建筑群居于平地,但是四座殿堂全部建于高台之上,如同一座座阁楼,整个建筑群因此层次感很强。各殿的主次位置在高台的高度上显示分明,第二座殿堂为三清殿,是供道教最高神的神堂,也是永乐宫的主殿,肉眼目测,其座下台基明显比其他三殿高大。 格局设计实为宗教建筑典范 永乐宫总占地1270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86800平方米。 永乐宫中规格最高的建筑是三清殿,又称无极殿,屋脊上的鸱兽差不多高达3公尺。单看外形,这个主殿已很够气派。门楣上方挂着一方“无极之殿”的雄伟匾额。据介绍,此匾为元代实物,珍贵自不可言。一踏进殿内,眼前漆黑一片,原来为了使壁画免受光线侵蚀,所有窗户都以深色的布帘遮着。殿外斗拱粗大,层叠
交错,雕饰简洁。殿内三清塑像居中偏后而立,塑像正好位于两根厅柱之间,三尊塑像中,中间为玉清元始天尊、东为上清灵宝天尊、西为太清道德天尊。道教认为,三清皆是元始天尊的化身。 三清殿面阔进深,而厅柱很少。据介绍,我国早期的大型厅堂建筑一般内柱纵横成行,整齐均匀排列,俗称“满堂柱”。到宋辽时期,建筑物理学趋于发达,兴起移柱法和减柱法,就是常将若干内柱移位或减少,以增加建筑室内空间。三清殿即采用了减柱造,室内因此开阔舒适。 记者查找资料时,看到有张延、周海军两位现代专家写的一篇《中国古代建筑空间格局和像设关系初探》的文章,其副题即为“以永乐宫三清殿为例”,该文探讨了减柱法的应用给宗教场所室内空间功能划分带来的便利,特别是柱子的合适安排让塑像的位置以及对宗教膜拜功能得以充分体现。可见,三清殿不仅仅是我国元代建筑的珍贵遗存,其格局设计也堪称宗教建筑的典范。 三清殿之北的纯阳殿、重阳殿分别为供奉吕洞宾和全真教开创人王重阳的场所,均为元代古建典型的简洁风格。 修建时得到元政府倾力支持 芮城永乐宫和北京白云观、陕西户县重阳宫,被称为全真三大祖庭。全真教是我国本土宗教道教发展的一个最鼎盛分支。永乐宫的诞生和历史名人也是武侠小说名人丘处机紧密相关。 南宋、金、蒙古在中国大地上拉锯攻守时,名满天下、教徒众多的丘处机成为各家都想拉拢的对象,审时度势后,丘处机带着18名弟子应邀觐见了成吉思汗,向成吉思汗进言:要长生,得清心寡欲;要一统天下,须敬天爱民。丘处机深得成吉思汗赞赏,被“赐号神仙,爵大宗师,掌管天下道教”。 全真教创立之后得以广泛流行,与其广蓄并收的特点有很大关系,在教义上它以道教为主,汲取儒、释思想,声称三教同流,主张三教合一,而在尊崇上,它也兼并了不少神仙。吕洞宾的传说在民间影响很大,全真教为能吸引更多的徒众,演绎了吕洞宾授艺王重阳的故事,还把吕洞宾奉为自己的祖师,吕洞宾老家永乐镇的吕公祠理所当然是全真教的“祖师仙迹”了。 宋德方是丘处机谒见成吉思汗的18名随侍弟子之一。丘处机去世后,宋德方一边收集重刊道家典籍,一边在晋陕两地大量建立宫观。1240年,宋德方来到永乐镇,看到百姓供奉的吕公祠在兵火中毁坏严重,遂召集道侣,实施“易祠为宫”大修,之后又由丘祖师的另一位随侍弟子潘德冲专门来主持修建永乐宫。 永乐宫的修建得到了元朝政府及官员的倾力支持,宋德方筹划营建时,是蒙古军驻军元帅将地基状况图呈献给他的。驻军部统还给永乐宫施舍了水地30亩,而且它始终受到元朝统治者的保护。永乐宫中至今保存的一块很另类的白话令旨碑,碑上说:“……这儿的宫观里,使臣休安下者,铺马只应休着者。水土、人口、头匹、园林、碾磨、店舍、铺席,任是么地的,不拣是谁,休倚气力夺要者。这壁那壁诵经行的时分,不拣是谁,休拦当者么道,执把的金印令旨与了也,这儿的每根底与了令旨呀,无体例的勾当休做。” 潘德冲一心修建永乐宫,最后竟殁于永乐宫,到1256年潘德冲去世前,纯阳宫的主体建筑无极殿、纯阳殿、重阳殿基本建成。之后,遗留工程一直处于不停地建造中,被称为“世界绘画史上罕见巨制”的永乐宫壁画,一直到元朝灭亡前不久才全部完工。整个永乐宫的建造先后费时110年,耗费人力物力不可计量。 据称,重阳殿后原本还有供奉丘处机的丘祖殿,西院还有供奉宋德方的披云道院,可惜毁于战火。 壁画迁建创造了奇迹 在永乐宫参观,最重要的是满布四座大殿内的精美壁画。永乐宫壁画总面积达960多平方米。除小部分为明、清修补,绝大多数都是元朝的作品,这些画继承了唐宋的绘画遗风,又融汇了元代的绘画特点,是壁画典范,是举世无双的瑰宝。 艺术价值最高的壁画在永乐宫的主殿三清殿殿内,该殿四壁,满布壁画,面积达43平方米,所绘人物身高都在两米以上,场面极为壮丽。在布局繁复场面里,可以看到286个“天神”朝拜元始天尊的道教礼仪,此图称为“朝元图”。 纯阳殿内壁画描述了吕洞宾从诞生起至“得道成仙”和“普度众生游戏人间”的神话连环画故事。殿内“钟、吕谈道图”是一幅极为珍贵、人物描写极为成功的壁画。殿内有一幅画,是画吕洞宾为一个无钱求医老妇人的儿子治病,画中可以看到元朝人民的生活习俗及社会风貌。重阳殿内则用连环画形式描述了王重阳从降生到得道度化“七真人”成道的故事。这两个殿内的连环画,虽是叙述吕洞宾、王重阳的故事,但却妙趣横生地展示了封建社会中人们的活动。这些画面,几乎是一幅幅活生生社会生活的缩影。平民百姓的梳洗、打扮、吃茶、煮饭、种田;王公贵族、达官贵人的宫中朝拜、君臣答理;道士设坛、念经等各式各样的动态跃然壁上。画中,流离失所的饥民与大腹便便的宫廷贵族形成了非常鲜明的对照。 永乐宫壁画很早就闻名于世,曾受到日寇觊觎。1938年,日军侵占芮城,日寇头目田中觉隆在来中国前就知道大纯阳万寿宫,进驻芮城后,他便四处打听并沿黄河仔细寻找,企图盗走宫内壁画,幸运的是,“大纯阳万寿宫”这个名字连当地的百姓都遗忘了,寻访无果的田中觉隆以为其早已毁于战乱,没有得逞。 新中国政府筹建三门峡水库时,为了保护永乐宫不被淹没,在经济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从1959年起,历经6年,将永乐宫整体迁移到芮城县城北,壁画则切割后运输再复原,得以完整保存,这次迁建也成为世界文物保护上的一大杰作。在永乐宫参观时,各殿外砖墙上可以看到刻画整齐的箭头符号。据介绍,为了便于维护,迁建时,永乐宫壁画墙全部设计为中空,万一壁画块年久松动,维修人员可以从箭头处开启砖墙,进入内部施工。迁建保护的用心之处,为永乐宫又增添了新的奇妙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