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念诵网

广钦老和尚:忍辱、破我相

发布时间:2019-11-07 09:27:21作者:楞严经念诵网

当年老和尚在大陆深山潜修之后,回到寺里常住,有一天大殿功德箱的香火钱丢了。当家师和香灯师传出这个消息的时候,举寺哗然。老和尚没回寺以前,从来没掉过香火钱,老和尚回来没多久,全寺赖以维生的香火钱居然不翼而飞,而且让大家连想到的就是,老和尚每天夜间都在大殿里坐禅,如果说有人动手脚,第一个知道的应该就是他,既然他没有反应,那么偷香火钱的,会是谁呢?于是大家都心照不宣了。从此,整个寺里上下,大家虽然都不明说,可是只要一进大殿,或碰到老和尚,没有不以白眼相向的。古人说:万夫所指,不病而死。老和尚在众人默摈之下,一句表白说明的话也没出口,一点不满怨怼的心也没起。就这样度过了一个多礼拜,大家仍然怒目相待,老和尚依然如沐春风。这时候,当家师和香灯师才出来讲话,揭开这段公案的谜底。原来香火钱并没有掉,这只是当家师和香灯师,想藉此事来考验老和尚,究竟在山上潜修几年之后,历练出什么样的人格来?没想到老和尚,居然在众怒之下如沐春风。经当家、香灯师这一表白,大众师都自觉惭愧,这一个多礼拜,天天怒目所向的,竟是一个人格完美、超然物外的道人。大家除了生起一份愧疚不安之心外,倍生一份敬佩赞叹之意,而老和尚却依然故我,不为毁誉得失而动容。   我们的无明就像云一样,有时会将日光遮住,凡事要从无明修,不起无明火,不生烦恼,不忌妒人,如果忌妒别人,会堕在三恶道中,来生不知是否能再得人身。所谓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中土难生。   参是要参坏的,不要因为被人打击,就觉得他是坏人,其实,他是我们的善知识,就是把我的头砍掉,我也要度他。要修到不生不灭,现出我们的本性、佛性。参人的坏处来修正自己。   如果要省却烦恼,凡事当随从大众或他人的意见,不可固执自己的看法,只有自己的事情,才可以依自己的意思,这是忍辱的方法。   那些往生西方的人,都是念佛专一,而且能够忍辱吃亏的人。   论人的是非曲直,心里不平,起了烦恼,那就是自己的错、自己的过失。不要去管是非曲直,一切忍下来,心里安然无事,这才对,自己也无犯过失,这是修行第一道,也是最上修道之法,师父不在时,遇事境缘,要记得师父曾说过的,要忍!要忍!心安无事,这是最好的一帖药。   只有那些不开化、不明理的人,才会把不实在、没有的事情拿来起妄想烦恼,这也是一种妄念愚痴。   一个人对事情不论是好是坏、是对是错,嘴里不要乱说,肚子里明白就好。嘴巴叨叨不休,没事也会变成有事,最后总是会害到自己。那些没事叨叨的人切要注意,这样最会惹事。   别人的行为好,我们心里不起欢喜贪着心;行为不好,也不起憎恶心,要好好按耐这个心,不起烦恼。别人不好是别人的习气,那是别人的事,如果我们拿来起烦恼,那就是自己的愚痴。这样不论事情是好是坏,能保持这个心不动,便是忍辱。能够冲破这一关,以后无论什么事,就比较不会起烦恼。这点切要好好学,好好磨炼,如此业障自然消除,身体自然也好起来。   我们自身的光明要像太阳光一样,对万物一视同仁,无物不照,好人它也照,恶人它也照。好坏是别人的事,我们总要平等慈悲,若是与人计较,则自身也是半斤八两。   佛法是圆的,是可以权宜变通的,并不是有棱有角的,总是要宽怀大度,自身的立场没有过失,别人要怎样,那是别人的作为,与自己无关。修行就是在训练我们做人和做事的态度。   那些溺在父母身边的人,比较不能成长,而那些离开父母的宠溺,在外奔波的人,反而能炼成大人的气魄。就像溺在母猴怀里的小猴,有时会被母猴抱得活活闷死,而那些独立跳跃在山林的小猴,反而活得很好。修行要在最困苦、最不好的环境,越是能忍辱,越有境界折磨,才是修行最佳的环境。   在家人分别善人恶人而起憎爱,而出家人对善人是如此,对恶人也是如此,一律平等慈悲,于好不起贪着心,于恶不起憎恶心。那些刺激我们的,才是我们真正的指导者。入寺没有刺激,便没修没行。   不可起憎恶心,来分别那是恶人是坏人,是我们自己不够那个道行来接纳对方,不够那个涵养来与人善处。错是错在自己的耳根、眼根的分别业识。这便是我们与生俱来的习气,我们就是被这些习气障碍住。   有功夫的人,耳朵不听人的是非,眼睛不看人的善恶,人家毁谤我们,骂我们恶人善人,都当做没听到、没看到,收摄六根不外驰。只有那些没功夫的人,才整天窥伺他人的是非,斤斤计较。   寺庙是个十方道场,十方人聚集一处,一个人一个样子,我们要自己去应付这个环境,不可能环境来配合我们的意思,在家里甚至父母都不可能完全顺己意,何况十方人?处处要能忍,能随顺,心才会安。   出家就是要在恶劣的环境中修,那些好的、快乐的顺境,已经不必学了。修就是要修这些坏的、恶的,这些逆因缘会启发出我们的智能与知识,成就我们的忍辱行,让我们处处无挂碍。当我们的智慧,发展到某一程度时,就能折服某一程度的烦恼。所以,越是会修行的人,越是喜欢在逆境中修。   我们出家的意义就是要了断恩怨,要怨亲平等,对恶人、有冤仇的人,我们要平等发愿,度他们一起成佛,这样我们才会起平等慈悲心。   修行就是在修我们这忍耐性,修这种种逆境,凡事要能忍才是修行。舒适顺意的境界有什么可修?就是要在横逆的环境去磨、去修,万般事总是要顺别人的意思,事事忍辱,最后终会有好处,如果再分个我是他非,烦恼就惹上来了。   事事逞能干,样样要占上风的,最后都会失败。不要以为自己是大学生,样样比人行,不接受他人的话,那么这一生是不可能再有进步的。知识分子总是在思想上转不出来,被自己的思想所缚,而起我慢心。   那些越是能干,越是有才华的人,越是要卑下谦虚,要以大慈悲来待人处事,才不会失败。   人家侮辱我,欺负我,占我便宜,如果我们能忍下来,不去斤斤计较别人占我多少便宜,也不去挂碍它。这样,不但宿世业缘消除,且当下便能平静无事,又能增长智慧,延长我们的寿命。   什么事都要学习放下,不要执着,不要样样记挂在心。自己了生死,才是要紧的事,不必去理会别人在演什么戏。否则,自己跟着起烦恼,一起堕到三恶道去。 出家,主要在演忍这场戏,演得过,就是佛菩萨。   师父在时,要好好体会师父的意思,师父不在时,自有人会领导大众修苦行,智慧自然会开出来,最重要的是要修忍辱,能忍辱则智慧生,智慧生则无明尽。别人说我们,不论自己是对是错,还是被冤枉,都唯唯诺诺,以不辩应之,心中不起烦恼,则智慧生,若是执理与人辩白,则无明起矣。   别人对我们越是不好,我们越是要发慈悲心善待对方,要对他越好,越要度他,不可像俗人一般,起嗔心、结怨仇、出家人心要无嗔。   修行人就是要在这色、声、香、味、触、法的业识顺逆中求解脱,无魔不成道。成佛那有那么便宜之事,不经苦行、不经魔障,如何去励炼无明烦恼,修行人就是在修魔障,唯有冲破魔境中的无明烦恼,才能得到解脱,也唯有舍下色声香味触法,心无挂碍,才能得到清净解脱,才能显出菩提心来。所以修行人不能怕魔障,不能贪图安定顺境,那样是不会进步的。   要达五蕴皆空,必须持戒、忍辱、勇猛精进、改脾气和个性,必须打破无明,一切随缘都好,如果起无明烦恼,人我斗争,那就可惜了。   既已离俗,一切得依出家人的法门修六度,若不能忍辱,不能舍弃比较胜负的世俗习气,一切言语、事物中怕吃亏,怕被人占便宜,起人我争执,仍是俗气未脱。   既已出家,当思解脱之道,以了生死,多念佛,种西方莲池的种子,切不可随他人的业障烦恼而转,否则,业障越绞越深,将来堕落得也越深。   我们出家受戒,是要除去我们在世俗社会中所熏染的习气,革除贪念,修忍辱行,不可再以人家错、我对的观念来处事待人,那是一种社会习气,必须改掉。如果人家说的有道理,我们可以听一听,拿来作参考,如果说的没道理,那就把它放一边,不起烦恼,这就是一种忍辱智慧。否则,若起我是人非,就是胜负我执的心,凡事一定要占上风,无明烦恼便生起,这就是一种愚痴。   事情来时,我们依当时的情况,斟酌情势,当面应对,但事境已过,便须放下,若再提起论是论非,批评好坏,便是造口业,就是我们的过失。别人好坏是别人的事,我们不必把它带到我们心里来烦恼。   忍辱是修行之本,戒律中也以忍辱为第一道,忍辱是最大福德之处,能行忍之人福报最大,不但增加定力,而且能消业障,开启智慧。   在家人的习性是,是凡事分别是非、曲直、对错,争常争短的,恶心相向,出口如剑,而出家法就不同了。出家人要忍辱为本,慈悲为怀,事无分是非曲直,甚至无理的事情,也要以婉转慈悲的心,学忍辱吃亏。一切能容,才是出家人的德量。   我们修行便是要修,六根对六尘所起的分别烦恼,分别善恶、好音坏音种种等,这种分别,就是六根不清净。修行就是要修这些分别烦恼,直到六根对六尘没有分别,才是六根清净,才能五蕴皆空。譬如说:别人骂你,那是消灾,给你不好的脸色看,那是最上供养,要没有分别,反而觉得如获至宝。   你看弥勒佛、布袋和尚,他有多大的慈悲度量,如果一个人没有度量,吃不了一点亏,受不住别人的一两句坏话,就是没有修行。西方不是普通一般人都能去的。   烦恼恰如一阵风,来无影,去无踪,无可捉摸。心里有事,就会出毛病,心中无事,一切不会出问题。   出家人要忍辱,要修无我,如果无我则无诤,也不会去分别谁好谁坏,对众人就像对一个人一样,没有分别,一视同仁,没有在计较我是他非,如果有一个我,那有问题的事情还多得很。   当我们论说他人是非时,不是他非我是的事实,而是我们的耳根、眼根在纳受、分别外物,是自家贼在劫功德财。我们修行就是要守住六根门头,别让他在声色上追逐,这样烦恼就进不了门。时时紧闭六根,耳装聋,听若无闻,眼装瞎,视若无睹,鼻不拣香臭、口不挑精粗、耳不贪美言、眼不贪境界,自锁家门,锁自家六根门头,专意念佛、拜佛、看经、静坐,打扎自身的功夫,那里还有闲情对外攀缘?   不要看别人对不对,要自己多反省,看自己有没有做好,修是要修自己,依法不依人,要恭敬三宝。只要是众生都会有错,但他那一天忏悔了,就能改过做好,四生都有佛性,有的胎生很灵通,比人类更灵,只是它不会讲话而已。   不可二三人交头接耳、结党私语、背后论人是非等,否则容易让大家不安,造成闹众。   出家后什么事皆以忍辱为重要。会说我们的,都是我们的指路者,没有他们,我们不会进步,不能成就。不要以为自己已经这么辛苦了,还这也嫌、那也嫌,没一样对的,干脆回去好了、走好了,但又不知该走到那里去,又不能嫁人,这样反而更痛苦,好像活在活地狱。   都是有个你、我在争,看能不能修到没有你、我这种境界。要修忍辱,忍是我们修行的根本,如果不能忍,则徒具出家人的外表,不要常以为自己做的都是对的,这样就不能修心。   自己有烦恼要自己解脱,把师父开示的话拿来应用、来解。不是师父说一大堆,而是自己能够灵活应用、拿来转。   烦恼、生气时,不要执着追究烦恼是哪里来。若执着则心不开,不能安心办道、往前进,什么事都要看得破、放得下,还是把阿弥陀佛挂在嘴边,才是最要紧的。   好也笑笑,坏也笑笑,好坏是分别出来的。如遇高兴欢喜,就问自己,是什么人在欢喜?如遇烦恼,就问自己:是什么人在烦恼?遇有烦恼或有什么不好的念头,就对自己说:又来了,又碰到了,要念阿弥陀佛,又说:烦恼快走,没这回事!这样自己以心治心。   在修行过程中,生了烦恼就不好,要没有烦恼才好。   要怎样才能心安?就是要无心。心本无所住,找不到心,心原是尽虚空遍法界。   西方在哪里?在自己的心中。心中无事、无烦恼就是西方。   不要随着外境而去,六根要守住。任何横逆,就如同钱要让你赚,而你不要,境来了,你不修忍辱,反而起烦恼。什么事都忍得下来,才会进步。即使是自己对,也要向他忏悔,那就是你的功德了。我们都带业而来,还有很多要修的。譬如一个世界当做一粒沙,有恒河沙数的世界,每一个众生都可到西方。要怜悯一切众生,想到他们也跟我们自己一样,也是来修行、来种善根的。对他们要发菩提心,即是慈悲心。   不要有骄慢性。   要讲别人之前,先和这个心商量一下。   出家至少要没有烦恼,处处能自在。 讲话要简单,不必要的话勿多言。   不用多看经,看多了迷迷糊糊,凡遇到什么事,都一句阿弥陀佛,高兴也好,烦恼也好,要远离是非,也是一句阿弥陀佛。要静下来念佛,念到睡着也很好,一念能超出三界,又一念,到西方。修行要眼假装没看到,耳装没听到,老实念佛,现在你们都是眼睛睁大大的,仔细看着。修行要人家愈不认识,愈好修。   这是前世修来的好因缘,才会你出家、我也出家,一起修行。出家修行要大家和睦相处,你好他也好,大家都好。不是和在家人一样,谁好谁不好,这就有爱情爱别,修就是要修这些,冤亲平等。   我们累世所造的恶业比山还要高,今生出家修行就会现前,所以有时候觉得出家后,业比在家多,我们要有力量跳得过去,如果不伏烦恼,反而又起心动念,那就又造新业了。   出家了,如又分别计较,就是斗争。   每个人都有一肚子的烦恼,以前在大陆是要看那个愈有修、愈有根基的人,特地去试他,故意用那种无理的态度去刺激他,有时看他事情快做好了,偏再去破坏或打他一下。要看根基到哪里,才能试到哪里,否则对没有根基的人,只有徒增他的烦恼,在台湾是行不通的。一般女众从父母身边来,扭扭捏捏的习气还在,用的方法都是世间法。   要认识坏的就是好的,否则每一个人都有一肚子的烦恼,怎么去修?就是从这里去修,才能去除烦恼。如果每天就只是这样,做做吃吃,而不去悟道,则到老来还是一样,而他也说他在修行,可是脑子里还有很多烦恼。   打击我们的,你以为他是坏人,但是在修道来讲,是有帮助的,内心要感谢他。那是西方钱,你不会赚,反而跑去哭。   没根基的人,烦恼一大堆,即使你跟他解释,也是听不进去,转不过来,烦恼不除,正念不出来。   听话要会听,要听闻佛法,不要听俗气话。前者是解脱的,后者是是非的。不要还有相,有个我相,计较你我相,是坏种子。   听话要会听,要听闻佛法,不要听俗气话。前者是解脱的,后者是是非的。不要还有相,有个我相,计较你我相,是坏种子。   出家要在大丛林人多的地方,不要只有三五个人。人多才有坏的可参,那些坏的人,才是我们的指路者,这样才会进步,祖师大都出自厨房、种菜??等,在最没人注意的地方、最没中用的地方修行。   有的人在说别人是非,他自己也不知道,不是他故意这样说,而是无始以来所带来的业习,使他这样说。   修行人是境遇愈坏愈好,出家和在家不一样,出了家是愈苦愈好,修行道路上,有很多和世俗不一样,不是争对不对。以前有两个徒弟打坐,一个坐得很庄严,一个坐得东倒西歪,可是师父拿起鞭子,打那个坐得庄严的徒弟。要是现在的人马上起憎恨心,生烦恼了,但那个徒弟很惭愧地请师父开示指导。修行不是争对不对,而是要有这种功夫,做对了人家说你不对,你也能接受。   有相看得到,无相是要我们有坚固心,是非装不会,不要被度走。   受了别人的攻击或批评,我们当忍受,即使是被人冤枉也得忍受,还要感到庆幸并感谢人家。   忍辱即是智慧。   乐意接受别人的指导、劝导,不可违抗不服,或分派系、勾心斗角。   起烦恼时,不要和这个说那个说,说来说去惹是非,最好多礼佛解烦恼。   修行要扫除四相,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看到别人的缺点,不要起分别心,应先观察自己,人皆有佛性。   打妄想或烦恼时,要赶快停止,继续念佛。如妄想继续打,就不要去管它,还是要念佛,才不会退失道心。   修行一定要在大丛林人多的地方,这样才会磨练出好的人才,如果是一二个人、三四个人在一起,就没有磨练的机会了。   不可两人单独讲悄悄话,讲来讲去就结党、分派系。   出家就是要舍身,人家怎么骂,怎么侮辱,都无所谓,去掉我相,才好修行。   夸我们的,赞美我们的,那都不是明师;骂我们的,不管对与否,这才是真正明师。刺激我们的时候,就是在成就我们,当我们受到刺激时,总会想:这么瞧不起我,我就做给你看。拿出这个志气来,成就已在望。   不要光看别人的过错,要常常看自有无过失,有则改之,才不会与道相违。   我们从无始以来,所造业障如山那么高,而今出家修行,就是要消我们的业障,若不好好修行,反而造业,说这个怎样,那个怎样??,这座山就越堆越高,永远无法跳出生死圈。   出家和在家不一样,出家没有说对不对,对也接受,不对也接受,若能如此忍辱,道心才能坚固,,慢慢就会去我相。   大家评论谁比较好时,自己不要参加意见,心里明白就好。   要发宏愿,别人都先成佛,我才成佛。简单地说,凡事帮忙别人,助别人安住其心,安心办道,把所知道的,说给别人听,令他增加智慧,他人先成佛,而我才成佛,不能有嫉妒心。   随人之性,合人之性。   不能生丝毫的嗔心,否则不能入道。   若真心想修行,是各自的福气,故应福慧双修。要把旧业消掉,方法是拜佛、念佛、做常住的工作、不计较。若计较则生烦恼,即造新业。   别人和他结恶缘,我们不要受人家影响,也和他结恶缘。要有分辨是非的能力,心要有主。我们要广结善缘,未成佛先结人缘。   若自己对,而别人硬说你不对,你也要忍受,也要向人忏悔。凡事承认自己不对,就不会起烦恼。修行就是修这个。否则,钱要给你你不赚,就是说境界来了,你不知道修忍辱,反而起烦恼。   修行不讲是非,不讲没影的事。说是非就失败。   出家做事与社会差很多,社会是追求名利,我们是修身、口、意。话像一把刀,一句不对,可害多少人。言多必失,少说话,多念佛。   如果别人把做不好的事往我们身上推,也要忍。以前人家说师父,怎没把饭煮熟,叫人怎么吃?师父默然不辩,这才是功夫。   如果有分别计较,就不会安定。不是他坏,是我们不会修,因自己怨恨、烦恼而不安定,是你自己不安定而怕。怕与不怕,就是安定、不安定。不怕就安定,怕就不安定,怕是自己在怕,别人也没在怕,是自己修不够,自己的心没有主就害怕。怕多了就生烦恼,心不安定,也就会没道心。什么事都要用比喻的,过了就没事,才会有正念。   如果有人想害我,我们要想:大概过去我害过他,所以才这样,我不能再和他结冤仇,我要度他。凡事都有因果,一针、一线、一句话,皆有因果。 人家在讲我们的是非,修就是修这些。   寺里也会有是非,形形色色,看得会害怕。会修的人就会想:等我修好一点来度他,不会修的人则会和他结冤仇。   凡事都说自己不对,说:忏悔,请教我,而不起烦恼,就是无我相,就不有坏念头。   出家修行不是竞争、斗争的,竞争斗争则还有名利心。   一个人不是坏,而是习气。每个人都有习气,只是深浅不同,只要有向道之心,就能原谅他,不要把他看做坏人。   修忍辱波罗蜜,不是说我要忍辱,也不是感觉自己在忍辱,或压抑自己,这还有我相,而是对境不觉得,这才叫做忍辱。如人家骂你时,你不觉得人家在骂你。   凡事都要忍辱。   人家管我们,不论好坏我们都接受,拿他的坏处来回光返照,不被他转走,忍下来,自己六根中会分析出事情的真相,慢慢智慧就会开。   不要说好人、坏人,要把坏人拿来修,好的就好了,那还要修?就是要参那些坏的,拿来当借镜,阿弥陀佛多念一点。   若人家不好,你不会拿来修,则让他度走了,为他起烦恼。人都有优缺点,人家好的你没得到,坏的你却得去了。我们看到人家不好,把他当作一面镜子,他不如法,我们可要如法。   以后,你们如果在外面,有听到别人在批评我什么,你们不可以跟他们辩驳,因为他们批评的是我,不是你。

\

《寒山问拾得》   稽首文殊,寒山之士;南无普贤,拾得定是。    相传寒山为文殊菩萨化身,拾得为普贤菩萨化身。    昔日寒山问拾得曰: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拾得云: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寒山云:还有甚诀可以躲得?拾得云:我曾看过弥勒菩萨偈,你且听我念偈曰:    老拙穿衲袄,淡饭腹中饱,补破好遮寒,万事随缘了。有人骂老拙,老拙只说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涕唾在面上,随他自干了,我也省力气,他也无烦恼,这样波罗蜜,便是妙中宝。若知这消息,何愁道不了。人弱心不弱,人贫道不贫,一心要修行,常在道中办,世人爱荣华,我却不待见,名利总成空,我心无足厌,堆金积如山,难买无常限。子贡他能言,周公有神算,孔明大智谋,樊哙救主难,韩信功劳大,临死只一剑,古今多少人,哪个活几千?这个逞英雄,那个做好汉,看看两鬓白,年年容颜变,日月穿梭织,光阴如射箭,不久病来侵,低头暗嗟叹,自想年少时,不把修行办,得病想回头,阎王无转限,三寸气断了,那时哪个辨?也不论是非,也不把家辨,也不争人我,也不做好汉,骂着也不言,问着如哑汉,打着也不理,推着浑身转,也不怕人笑,也不做脸面,儿女哭啼啼,再也不得见,好个争名利,须把荒郊伴。我看世上人,都是精扯淡,劝君即回头,单把修行干,做个大丈夫,一刀截两断,跳出红火坑,做个清凉汉,悟得长生理,日月为邻伴。

莫生气   人生就像一场戏,因为有缘才相聚。相扶到老不容易,是否更该去珍惜。为了小事发脾气,回头想想又何必。别人生气我不气,气出病来无人替。我若气死谁如意?况且伤神又费力。邻居亲朋不要比,儿孙琐事由他去。吃苦享乐在一起,神仙羡慕好伴侣。

\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楞严经全文

  • 楞严经注音

  • 楞严经浅释

版权所有:楞严经念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