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念诵网

弥勒菩萨圣诞日

发布时间:2019-11-09 09:25:08作者:楞严经念诵网

  大年初一是弥勒菩萨圣诞!  每当我们走进寺院,首先看到的,便是那个袒胸露腹、笑脸相迎的弥勒佛。  在中国老百姓中,弥勒与观音,是人们最喜闻乐见、最虔诚信仰的佛菩萨,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因为,在佛教大菩萨之中,弥勒代表大慈——给予人们以欢乐;观音象征大悲——可以救苦救难。所以,弥勒还有一个名称:慈氏菩萨。
弥勒为什么既是菩萨、又是佛呢?为什么所有的佛都无比庄严神圣、所有的菩萨亦极尽华美高贵,唯独弥勒“不修边幅”,活脱脱就是一个平常人的模样呢?  弥勒,与文殊、观音、地藏等其他大菩萨不同,他不是传说人物,而在历史上实有其人。他出身于古印度一个婆罗门家庭,其父亲迦波利是波罗柰国的宰相,他少年时期便跟随释迦牟尼出了家。然而,他作为佛的声闻弟子——出家比丘,却不断烦恼、不修禅定、不证罗汉道——因为,他灵根宿植、累劫修行——甚至比释迦牟尼还早四十大劫,早已经是一位等觉菩萨了,所以,释迦牟尼授记他续自己之道统,绍自己之佛位,将来在娑婆世界作佛。因此,在过去、现在、未来三个时空之中,弥勒属于未来(三世佛:过去之佛燃灯、现在之佛释迦牟尼、未来之佛弥勒),代表着明天。  他先于释迦牟尼入灭,上生到兜率陀天弥勒内院,等待将来机缘成熟,下生人间,在龙华树下得道成佛,弘扬佛法,广度众生。  根据《佛说弥勒下生成佛经》(鸠摩罗什译为《弥勒大成佛经》)记载,弥勒下生之时,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会变得环境优美,四海大同,国土富盛,五谷丰登,自然祥和,社会安宁。那时的人民,相貌美若天仙,寿命长达八万余岁,无病无灾,福乐安康……  这就是说,弥勒代表着美好的希望,是圆满幸福的象征,他从兜率陀天下生,将给人间带来一片净土——一个前所未有的理想世界。在古代中国,随着佛教的弘传,西晋时期弥勒经典的翻译,弥勒净土信仰十分流行,“弥勒出现,国土丰乐”的观念深入人心。不但下层劳苦大众,对弥勒净土无限神往,强烈期盼,就连道安、玄奘这样的一代宗师,也都一心向往弥勒内院,祈求往生兜率陀天。  在佛教净土信仰中,弥勒信仰特别注重改造现实,完善社会。这在佛教思想之中是独树一帜的,有其独特的现实意义。这种积极入世、建立人间净土的思想,源自于大乘佛教的的实质——般若。般若,可以勉强翻译为“大智慧”。这种般若智慧,可以使得我们洞悉宇宙人生的真正意义,把握自然规律,从而使我们具备不畏生死、不屈不挠、普度众生、利乐有情的菩萨精神,使我们的生命迸发出璀璨的光辉。  在中国历史上,弥勒信仰的这种完善自我、积极入世、改造现实的美好愿望,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赋予了浓重的政治意味,不但像隋文帝这样帝王以弥勒的影响迷惑天下百姓耳目,就连民间的那些形形色色的人物,往往也利用弥勒信仰兴兵造反。于是,我们看到,先有武则天利用弥勒当来下生——以自己是慈氏菩萨——弥勒应身的名义,制造了“神示天授”的

\

神话,从而代唐而立,登上了女皇宝座,开中国政治历史空前之创局。其后,在元朝末年,红巾军以“弥勒降生、明王出世”的名义相号召,掀起了席卷全国的起义狂飙。在朱元璋夺取政权,建立起自己的明王朝之后,他从自己的成功中深切感受到,一旦弥勒信仰与困苦的民众相结合,必将对自己的封建专制构成巨大威胁,因此,他不但下诏取缔了弥勒教,而且他还将容易令人联想起“明王弥勒”的明州,更名为了宁波——象征安宁平静。  朱元璋之所以将明州改称宁波,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明州,是中国化的弥勒佛——布袋和尚的故乡。  历史上,尽管各色人物自称为“弥勒”化身,以弥勒降世临凡自居,武则天更是把自己的尊号名之为“慈氏越古天册金轮圣神”,然而,在真正的佛教徒眼里,惟有明州布袋和尚,才是真正的弥勒菩萨应化。  布袋和尚,系唐末五代时期的僧人,法名“契此”,号“长汀子”——因为他是奉化县城北长汀村农民张重天的养子。契此长大后在岳林禅寺出家,曾经在海边的天华寺常住。由于他宿具灵根,很快就大彻大悟,豁然领会到了自己的本来面目。开悟之后的契此,在江浙、福建一带云游多年,直到公元900年前后,才重返明州。此时的契此,形体肥胖,宽心大肚,语默无常,举止癫狂,时常以禅杖荷一只布袋出入街市。他所有的用具尽数存放布袋之内,所乞讨到食物也塞入其中。有的时候,他把布袋里东西倒在地上,一一个展示给人们看,并询问:“是什么?”他的那只布袋似乎无所不包,无所不能,十分神奇,因此,人们都称他为“布袋和尚”。  布袋和尚居无定所,随地坐卧,但居雪水中而衣不湿,处暑寒而无炎凉;只要他身穿蓑衣在街道上疾走,片刻之后就会下雨;而他脚踏木屐在大桥上倒立,天气

\

则会由阴变晴;他无意之中示人祸福,无不应验……他身边经常围绕着十六个小儿,与他在街头追逐嬉戏。人们却不知这些孩子来自哪里,又去向何方  布袋和尚貌似疯癫,但他的话语之中往往蕴含着深奥的哲理,他的举止看似荒唐,却更像禅者的作略,举手投足都在演示禅机。蒋介石的第二十七代先祖蒋宗霸,号“摩诃居士”,是布袋和尚的俗家弟子,跟随他云游多年。在布袋和尚的启迪下,蒋宗霸明心见性,契入了自由自在的解脱境界……  后梁贞明二年(一说三年)三月三日夜,布袋和尚跏趺端坐在岳林寺东廊下的一块大青石上,说偈曰:  “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世人,世人自不识。”  偈毕,安然顺化。  直到此时,人们才恍然大悟:原来,布袋和尚就是弥勒佛的化身!  更神奇的是,在他死后,人们还经常在其他地方,例如杭州、越州(今绍兴)、天台山等地,看到他杖头挑着布袋,招摇过市……  于是,人们争相描摹他的形象供奉。而他游化过的广大江浙地区,首先以他那袒胸露腹、笑口常开的造像,取代了原来的弥勒佛像,堂而皇之进入了各个寺院的天王殿。到北宋时期,布袋和尚是弥   勒化身的传说,得到了皇家的认可,元符元年,赐号为“定应大师”。从此,源自印度的庄严神圣的弥勒佛,演化成了亲切可爱、乐观豁达的中国的布袋和尚形象。中国民间之所以更喜爱布袋和尚形象的弥勒佛,是因为寺院里供奉的佛菩萨大都让人肃然,惟有大肚子弥勒给人以安然、和蔼、平等的感觉。而这,也的确更符合弥勒大慈——给人欢乐的表征。  弥勒作为佛,他与释迦不同;作为菩萨,也与观音有别。他的宽容、亲善、智慧,诙谐、轻松、愉悦,正是人们所期待的;他所倡导的那个和平美好、丰盛安乐的国土,正是人们所盼望的;他乐观向上的根本精神表明,人生是美妙的,社会未来是充满希望的,那个理想的人间极乐世界一定能够到来。  千百年来,人们一直期盼弥勒早日出世,给世界带来光明与幸福。各个寺院在新年伊始——正月初一要举行弥勒法会,念诵“南无当来下生弥勒尊佛”,这表示学佛人新年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共同发愿:祝弥勒佛早日下生到我们这个世界上来。  佛经中明明记载,弥勒菩萨要等五十六亿七千万年之后,才降生娑婆世界。那么,人们为什么希望弥勒佛早日降生呢?弥勒果真能提前临世吗?答案是肯定的,因为,这是弥勒菩萨的本愿。  《大宝积经·弥勒菩萨所问会》中释迦牟尼佛说:“弥勒菩萨往昔行菩萨道时,作是愿言:若有众生,薄淫怒痴,成就十善,我于尔时,乃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阿难,于当来世有诸众生,薄淫怒痴,成就十善,弥勒菩萨当尔之时,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由彼菩萨本愿力故。”  这就是说,“若有众生,薄淫怒痴,成就十善”的时候,弥勒菩萨即可下生成佛。  “淫怒痴”,即贪、嗔、痴。贪是贪爱五欲,嗔是嗔恚无忍,痴是愚痴无明。有利益我者生贪欲,违逆我者生嗔恚,心中智慧未明故而愚痴。此三者是我们人类一切烦恼产生的根本,人人都应该舍弃。“十善”是指十种善业,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骗人、不搬弄是非、不恶语骂人、不惑乱人、不贪、不嗔、不邪见。如果我们所有的人都远离烦恼,奉行十善,这将是一个多么和谐美好的世界啊。而这,正是弥勒菩萨从兜率陀天降生人间的条件。这就表明,人间净土,不是佛菩萨恩赐给我们的,而是要我们每一个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净化心灵、扬弃邪恶,完善自己、改造自己,丢掉空想、努力实干,从而构建出人人向往的理想世界。  因此,人们希望弥勒佛早日下生,不但是一种美好的愿望,更具有深切的现实意义。弥勒净土,不在天上,不在幻想中,就在我们人世间,要凭借我们自己的力量,用我们人类的智慧去创造完成!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楞严经全文

  • 楞严经注音

  • 楞严经浅释

版权所有:楞严经念诵网